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罪(书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对方木来说,恶魔的恫吓更坚定了他战斗到底的信念,掀出身边的恶魔成为他义无返顾的目的。终于,恶魔露出了狰狞的面孔——自己的师兄。就像江湖侠客争天下第一,原来造成这一切血案的只有“妒忌”二字——谁是最好的画像者。海涅曾说,失宠和妒忌曾经使天神堕落。在这里,大学校园的天之娇子不幸被“妒忌”二字言中,成了杀人如麻疯狂嗜血的恶魔。
  可以说,方木形象的成功其实还得感谢他身边的恶魔,正是恶魔的凶恶、阴险成就了身在明处、别无选择的他,使得他形象鲜明,具有不凡的个人魅力。
  另外,小说中悬念的设置环环紧扣、一丝不苟,合理而不做作,自然而不拘谨,对具体场景的描写,遵循暴力美学张扬原则的同时,又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适可而至,而在主人公的具体生活中也不吝笔墨,将主人公放在一个有血有肉的情感环境里,通过对他朋友、女朋友、老师的描写,使得主人公更有人情味。
  其乐无穷猜猜猜
  文/青青李子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这样评论过侦探小说:此类小说自爱伦坡以来,培养出了一大批狡猾的读者,也把作家自己推到了相当难堪的地步。比如说,当小说中出现一位和蔼可亲、与世无争的老先生,马上就会有狡猾的读者指出,他就是那个变态杀人狂。事实上,读侦探小说的过程,很像是一场“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读者挖空心思猜测谁是凶手,而作家竭尽所能把读者引入歧途。如果有谁能把读者蒙蔽到最后,看到结尾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而且这感慨全不勉强,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高明的。
  以这个标准做衡量,雷米《心理罪》无疑能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侦探小说。主人公方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熟知刑侦学的前沿学科——犯罪心理画像,他可以根据作案现场的蛛丝马迹,绘出犯罪嫌疑人的画像,从而帮助警方破获了几起悬案。但就在他就读的大学,又接连发生了数起残忍变态的血案,连环杀手似乎是故意向方木示威甚至是挑衅,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成了牺牲的羔羊。当然,结局是大团圆的:方木和连环杀手经过一番惊心动魂的斗智斗勇之后,终于在最后关头“画”出了杀手的模样,使杀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变态杀人狂的故事中自然不乏血腥恐怖的场面,但雷米并没有大肆渲染以求感官刺激。他甚至有点刻意回避此类描写,而是专注于情节的营造和推进。我得承认,雷米太擅长讲述扑朔迷离的故事了,让我这个曾经的侦探小说迷也彻底被他蒙蔽了。《心理罪》全文264页,直到196页时,我才隐隐约约猜到凶手,而确认凶手则到231页——凶手究竟是谁,我不便说出来,否则就减少读者阅读的乐趣了。
  本来嘛,读侦探小说的乐趣就在那个猜猜猜的过程之中,一本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尾的侦探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只是,这小说读完,还是有点让人觉得不太对劲:方木手中那把神秘的军刀,究竟是什么来历?在方木心中恍若倒影的那个人,究竟是谁?方木曾经的诅咒与遭遇,是怎样的不堪回首?这些在书中都没有交待清楚。我本来以为是作品中的漏洞,后来看书后预报,原来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活扣”,他将在下一本小说中继续讲述方木的故事。
  看来我是要继续做“猜猜猜”的游戏了。
  《心理罪》:五个关键词
  文/好奇心
  其实我不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对很多东西看得很淡薄。《心理罪》是个莫名其妙的书名,我甚至长时间对着这个书名发呆,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想到了夹生饭,这个书名就是夹生饭。我有些怀念这个小说出版前的那个名字——《画像》。也许正是这个莫名其妙的书名,让我的好奇心出现了,以至于我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能够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有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是我读完《心理罪》后想到的第一句话。因为阅读的过程是幸福的,不仅仅是因为小说给我提供的紧张刺激……有一点我要说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把《心理罪》这个莫名其妙的书名忘记了,我觉得我一直在读《画像》,“画像”始终在牵动着我的好奇心。
  【杀手】
  如果我是那个杀手,我一定不会用同一种方式杀人,我不会把人杀死后都用同样的手法对死者开膛破肚。这样太残忍,我肯定没有勇气这样做的,所以,我注定成为不了一个杀手,我也不可能在杀完人后把人血兑着牛奶喝下去。传说中的杀手是个“吸血鬼”,多少人在为这个“吸血鬼”惶恐不安?这个世界里有太多的吸血鬼,他们就蛰伏在我们身边,呼吸的声音若隐若现,令我们防不胜防。当作者把“吸血鬼”还原成一个人,我注意到一个更加可怕的问题,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杀手,杀手永远不会告诉你他就是杀手,也不会等着你去给他画像。《心理罪》里的杀手只是一个符号,隐藏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符号,他随时在提醒着人性恶劣的一面给人们带来的深重危害。《心理罪》因此有了警世的作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他不是在强奸那个女人,他是在强奸这座城市!”杀手呢?他不是在杀害那些人,而是在侮辱整个人类。
  【方木】
  方木是个聪明人,甚至有些特异功能的味道。他多次准确地推断出凶手的特征,帮助公安局破获了疑案。“吸血鬼”的出现,警方又找到了他。方木陷入了探寻凶手的复杂过程。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不太了解,方木却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隐秘之处的门,一缕光亮让我看到了方木的内心世界,也是他那一类人的内心世界。与其说,方木挑战的是残忍的杀手,还不如说,他是在挑战他自己。当方木终于面对杀手,并且将他击毙时,我没有像看完其他小说那样松下一口气,而是又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方木或者注定这一生都要不停地挑战自己。他的未来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他也许会通过作者的笔变得更加的智慧勇敢,但是我想到的是现实中的方木们,他们会给我们什么样的答案。他们在面对血淋淋罪犯时,要比我们承受更加深重的焦灼和压力。我们都怀着良善心灵,希望这个世界纯洁而又美好,现实却经常把我们脆弱的心划得伤痕累累,方木在某种意义上是个替我们疗伤的人,他不仅仅是罪犯的克星。方木这个人物塑造成功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文字】
  好的文字是有味道的,《心理罪》的成功,文字的味道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我不敢想象这样一个故事如果用很差的文字来叙述会变得多么的糟糕!问题是,作者用弥漫着忧伤悲情的文字给我们讲了一个犯罪的故事,这让这个犯罪故事有了深刻的基调,尽管小说写得那么的流畅好读。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好的文字来表达,那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读完《心理罪》的时候,我的目光朝窗外望了望,阳光灿烂,我的心却是那么的阴霾,悲情的人生往往更加充满力量和张力。我不会在《心理罪》的文字中纠缠不清,不能自拔,那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只是想通过他的文字让我们的心灵阳光灿烂,让这个世界阳光灿烂。
  【雷米】
  雷米是谁?这个名字像《心理罪》那样充满了悬疑。“真实姓名不详,身份不详,年龄不详。据坊间传闻,此人心宽体胖,天下之门非侧身不能过也。”我通过作者简介知道的就是这些。雷米是谁重要吗?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写了一部优秀的犯罪小说。这个“不详”的雷米让我想到了现在某些自吹自擂恬不知耻的“第一人”。雷米完全有资本吹嘘自己,因为他的《心理罪》有很多作者达不到的高度,但是我想他不会这样做,他会继续认真而又诚恳地写他的小说。通过《心理罪》,我可以预见雷米的未来,那是怎么样一个情景呀?当然是很美好的。不过,他必须通过他的努力来实现。现在,雷米的《心理罪》已经摆在了我面前,他必须跨过这本书,尽管创新是那么的困难。我很不喜欢《心理罪》这个书名,但是我还是要对读者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雷米,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作家。
  2007年11月21日于上海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