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欢北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摇着尾巴。依依抱着一动不动的小狗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高翔突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那天晚上依依一直沉默。高翔第一次觉得依依做的水果沙拉味同嚼蜡。房间里气氛死寂,高翔几次试图与依依说话都只听到自己的声音,依依自顾吃着东西,面无表情。
  高翔自知有错,又觉得自己不过是一时冲动,全非有意,依依不该如此冷落自己。一赌气,放下碗筷,坐到电脑前玩起了游戏。
  高翔见依依沉默着收拾好桌子转身出了房间,接着听到洗手间里哗哗的水声,他怔怔的看着屏幕发了一会呆,忽然觉得这声音陌生而遥远。他轻叹了一口气,又接着无聊的玩起游戏。
  依依回房后爬到床上,头侧向墙,像是睡了。高翔无趣的玩着游戏,几次回头见她仍是那个姿态。十分钟后,他听见依依起身,在CD架里翻找着什么,接着是一首熟悉的老歌从音响里传了出来:
  “就算天空在深看不出裂痕/ 眉头仍聚满密云/ 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心/ 仍可反映你心……”
  高翔被苍凉凄美的歌声划伤,心道林夕把感情这回事琢磨得太透,大概只有性情中人才敢用这样算不上直接的语言咄咄逼人。
  高翔心软下来,关了电脑坐到床上,望着依依的背影发了一会呆。他伸手去抚依依的脸,感觉到她脸上满是泪水。
  他边给依依擦泪,边问她怎么了?依依不语,小声的哭了起来。半晌,她停了哭泣,抱腿半坐在床上,低低的对高翔说:“我们还是分开一段时间吧。”高翔心里一惊,怀疑自己听错了,可她的话分明字字如针,刺进耳里,坚硬生疼。
  高翔没有回答,黑暗里摸索着找到烟盒,抽出一支点燃,焰火忽明忽暗,王菲的声音还在CD机里旋转,离天亮还有些时间,暗夜漫长,谁曾想会这么早散场,谁曾想。
  高翔搬走之后,依依换了窗帘,换了床单,换掉了几乎所有留有高翔痕迹的东西,可敏感的神经还是能在一些细微之处发现高翔的影子,让她久久疼痛。
  依依还是经常在噩梦里醒来,她在枕边放了本书,睡不着就在台灯下看张小娴。她知道自己定会失眠,还不如屈服的好。
  她开始真正理解张小娴笔下的感情。再洒脱也不会选择漠视感情中的得与失。但仍然选择相信,只是一次次的得失之后,爱里或多或少会添一些妥协。她想她仍然会刻骨铭心的爱一个人,只是不再强求一生一世。伤口复原的速度点点加快,并不是伤得不深,只是学会了怎样善待自己而已。放下书的时候,依依经常满脸是泪,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高翔,又或许,自那夜哭过之后,她再也不会为他落泪了。
  六月的一个周末下午,高翔坐在阳朔西街一家酒吧的二层楼上喝酒,下午的阳光庸懒的洒在木阁楼上,街上照旧人来人往。和依依分开后,高翔一度对自己很失望,对生活也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热情。他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浸在回忆里,常常在经过地铁口的时候四下张望,像往常一样希望在人群里发现依依的影子。
  再次见到阳朔让高翔多了一些关于物是人非的慨叹。一个月前的某个早晨他和依依还坐在没有饭店里吃早餐,两个月前他第一次吃到依依亲手做的菜,三个月前他们在二沙岛上骑自行车……高翔一仰头把半杯苦涩的啤酒灌进肚里,他感到有一种叫做泪水的东西正从眼睛里溢出,一些记忆开始变得模糊。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就像他清楚的记得小狗死的那天是5月15日,在此之前,每天都是纪念日。
后记
沿着背影的去向(一)
  读初二的时候一位过路的老先生给我算命,说我一生辗转,颠沛流离。我往死里不信,那时我正暗恋比我大三岁的校花,一心想着毕业后有份工作,娶她为妻,每天上班下班,生儿育女,买菜做饭……压根就没想过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城市。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命,我十六岁以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奔波,像一只孤单的飞鸟,在遥远的天空里漂泊,却不能像迁徙的候鸟那样轻易地回到故地,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了心 中的去向挥动翅膀。
  毕业三年,换了三个城市,四个行业,五份工作。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表述几年来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比“飘”字更恰如其分。每离开一个城市,就意味着要放弃你在这个城市里苦心经营的一切,感情、事业、社会关系,甚至那些留下你细碎脚步的街路,都让你留恋;然而,要适应一个新的城市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每都是一番痛苦的挣扎。直到现在,我依然会清晰记得刚到广州时的那场大雨,我的瘦削的身影在雨中的陌生的城市里是那样的迷惘。现在那场大雨于我已不再重要,至少我不会再因为一场大雨而黯然忧伤。然而那记忆中的忧伤,浓烈的忧伤,沉重的忧伤却时常紧紧攫住我的心,引起我对那些远逝了的日子的追忆,也让我总想试着去忘记……这时,我才感到生活的辛酸,却仍是不愿看透的执着着。
沿着背影的去向(二)
  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总想着有一天醒来发现周围已经不同。常常在电影的情节里大哭大笑,生活里很难再找到这种感动。一个人经常坐在电脑前发呆,虽然走几步就是落地玻璃,能看到小半个广州的风景,车像鞋子样在脚底下穿梭,高高矮矮的楼层上笼罩着一样的烟云,最害怕在整面的玻璃前看到自己的脸,害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脸上的那种表情是木讷而不再是忧伤。
  我分明的感觉到青春流逝,却无法阻止它把一些美好的事物带走,就像谁也无法永远掬住掌心的一捧水。很多时候,我喜欢在夜里随便跳上一辆公共汽车,看窗外如织的灯火在眼前划过,让人有一种华丽的错觉。


  半年前乘坐凤凰回来广州的火车,穿越一个还未开启的早晨。远山、田野、土路,还有散落的小屋里亮着的灯光,零星的人在天未亮的田间路上行走,这是一种离我很遥远的生活,于是在我眼中定格成了风景。我想我不会拥有那样的生活,但我时常会在独处的时候想起它。许多东西,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那种感觉。
沿着背影的去向(三)
  我大概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飘一代,恋家的情绪在我骨子里那么的根深蒂固。只是在未知的命运面前不肯轻易妥协,仍愿去固执的相信梦想,相信爱。
  我喜欢行走,喜欢高举着梦想流落四方,喜欢昨晚还一个人走在熟悉的小巷,今天就站在遥远的远方。喜欢带着列车穿行,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晨昏。那些寂寞的街头,那些冰冷的楼群,那些知愁的叶落,那些望不穿的秋水,都会在我的年轮里刻下印痕。
  然而,我却那么固执的喜欢家乡。
  我曾在十六岁的时候背起行囊,离开了它,也便从此失去了它。之后的年华里,我时常在梦里记起童年,一场大雪的安详。奶奶手里举着的冰糖葫芦,曾串起我一个个梦想。
  也许无数次流浪,只是在找寻梦里家乡。那些山花碎草,陈年的树桩,都该有一个素未谋面的知音;那一江穿越春秋的水,潋滟着一样的月光,我相信。
沿着背影的去向(四)
  毕业到现在已近四年时光。四年就这么不经意的过去,站在2004年的马路上驻足回望,四年前支离破碎的种种记忆在脑子里打转,就像昏黄的路灯下熟悉的背影一样在你前面不远处慢慢的走着,你很想走上前去拍一下那个人的肩膀,告诉她,你很怀念她,又怕她回转过头来的时候已不再是昨天那熟悉的容颜。
  于是你只好远远的看着她被时间拉远,消失在暗夜的尽头。有些人,有些爱,错过后就 成了风景,远远的,诱着你如血的相思。事隔多年,你以为你已经忘记,却不知她凝着你的愁怨,融化在你的血里。一首一起听过的老歌,一段携手走过的小路,一程共同承起的风雨,又或许仅仅是一个曾经熟悉的名字,都会把潜藏在你内心里的那种感觉唤醒,让你感伤的眼里,流下旧时的泪滴。人生是遗憾的艺术,错过是最刻骨铭心的痛楚,也是最为奢侈的幸福。
  海德格尔说“人是时间的片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总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于是生命成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漂泊,拥有和失去成了一个必经的过程——终究有一些东西是要在生命里沉淀,而另一些东西则意味着只能擦身而过。
  有人说过,当你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候,你已经老了。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并没有老,但我却时常怀念那些远逝了的岁月,依稀记得旧时女友留在我衬衫上的泪滴、几罐喝剩了的啤酒、藏日记的那个角落和广播室里那破旧的皮椅。
  有时会觉得现在生活的城市以及生活本身,就像是一个卖当劳的鸡腿汉堡、一盒雀巢速溶咖啡、一斤速冻水饺……一份触手可及的幸福,并不难得到,却比得到更容易失去。
沿着背影的去向(五)
  这本小说于我个人而言是个纪念,纪念那些无知无畏的岁月,纪念那些在茫然间远逝了的梦想,那些在我脚下错过了的城市,还有那些在我生命里留下过痕迹的名字。它们像影子一样陪伴我走过了最让我感到茫然的一程岁月,也让我在重又想起它们的深夜里彻骨疼痛。
  小说完成后我曾把一部分内容贴在了新浪,一些看过小说的网友问我是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我通常会用一句“故事只是故事,与我的生活无关”搪塞过去。请原谅我说了谎,尽 管没有什么艺术作品完全是作者的真实经历,但至少我的影子曾在小说里不经意的晃来晃去。作为读者,也许你会觉得小说里的爱情似曾相识或者根本就发生在自己的昨天,这也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感觉。我想,像我一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朋友不在少数,他们散落在写字楼、学校以及从一个城市飘到另一个城市的路上,都曾有过寻找、等待和遗忘的经历,都会茫然会疼痛会软弱同样也会卑微,如果书里的文字让你们想起了自己的背影或是能够触动你们的疼痛,那么这本书是写给你们的。
  请相信有爱和梦想就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可以笑着不再去相信。
沿着背影的去向(六)
  最后是感谢。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这本书的顺利诞生;感谢北京专栏作家老猫、那言,他们以好朋友的名义为《南欢北爱》的创作提了很多不错的建议;感谢叶倾城为《南欢北爱》写了序,她是1996年时我最喜欢的情感写手;还要感谢阿鹏、凤梨以及不能把名字一一列上的好朋友们,我记得你们给我的鼓励。
  最后的最后,更要感谢所有买了这本书并坚持看到这篇后记的朋友,谢谢你们不厌其烦 的听我在这里罗里罗唆并且胡言乱语。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