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若是这一位面能够曲线引进到米格31的话,或许还可以配套从毛子那里把远程空空导弹r…33引进回来、加上国内此时已经到手的kh…31系列的反舰/反辐射导弹,那简直就是堪称完美。

    不过要实现这些想法的前提就是共和国这次确实准备好了要装备米格31,并且是采购到了这些二手米格31之后,还要看能不能彻底得到米格设计局的支持,能够结合共和国的整体航空工业水平之后,要把这些米格31改进升级到米格31bm水平才行,这样才能够具备以上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想到这些好处之后,杨辉也是各种流口水啊:“海军不打算引进米格31生产线的话,到时候的大修线应该可以用来作为条件补偿给奉天方面,他们断了歼…82这条线之后,能够有米格31的大修线作为补偿并且延续超音速截击机方面的技术能力,这应该是对奉天、对军队都大有裨益,至于我们中航西南倒是不准备掺和这米格31的浑水。”

    对于米格31而言,这家伙是典型的苏系标准战斗机,而现在的中航西南在航空工业中大多都已经经过之前的各种努力之后,结合欧美标准实现了一套自己的技术配套生产能力,为了米格31的一条大修线来各种麻烦地配套上一众苏系标准,这明显是不划算的。

    相反,奉天所那边已经有了国家下达的苏27战斗机国产化工程,作为同属于苏联系的军事装备,把苏27和米格31都划拨到奉天那边,至少在成本方面是最为划算的一种做法,而且这种在米格设计局的技术支援下进行升级、延寿类任务,对于奉天那边来说是属于可以胜任的工作。

    综合考虑之后,中航西南也确实没有那个必要去掺和这一次的米格31项目当中,对于这种不管从表面还是内在看都是很不错的项目,咱也就大方一点的送出去好了,以后中航西南也免得落一个一家独大的名声。

    对于这等大好项目都能够拱手让人的做法,中航西南是绝对的豪爽到家,却是海军方面在这时候摇了摇头。

    “这就不必,最后的大修线到底是你们中航西南承接,亦或者是中航东北吃下的问题,主要看这次的四代重歼最后由谁拿到手,若是四代重歼被你们西南拿到手自然是最好,米格31的大修线肯定就要给中航东北的奉天方面,但若是相反的,这条大修线就归你们中航西南。”

    这就可不是海军在考虑什么两大总公司之间的平衡问题,而是基于一种现实的考量之后才得出的最好方案,毕竟现在的中航西南和中航东北手里都已经各自有了一项大的战斗机项目需要持续耗费至少十年左右时间:四代轻型、苏27国产改进。

    而到时候谁要是拿到了四代重战项目之后,那就属于是有两个重点战斗机项目在手,那绝对会牵扯了公司大量的精力,这样的情况下把米格31大修线交给四代重战的失败者明显就比较适合,既能够保证项目可以有力地推进,同样也能够有一个安慰奖留给失败者,免得失败方又耍狗皮赖,去整一个什么所谓的双中推四代出来强刷存在感。

    对于这时候中航西南已经自费展开的四代轻型研制,虽然说起来这轻型有点名不副实,至少这家伙在体型上已经有了中型战斗机的实质,但是这并不妨碍洪都那边的四代轻战引起军队的注意。

    此时的军队调研组早就已经秘密地进驻洪都设计队伍,开始了一些技术评估和相应的一应技术要求提出,看样子这家伙还是有望能拿到户口本的。

    所以说,这时候的张司令知道这次四代重战是国内唯一还需要竞标的四代机项目,失去了这个项目之后大概就要和四代机失之交臂,那么给一个安慰奖就确实很有必要,同样也算是给一口饭吃,免得最真要是给饿死了谁的话,这就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杨辉是明白张司令的一片苦心,同时也是表示认可:“司令高见,这样做确实最为合适,反正大修线的建立现在也还不急,目前主要工作是搜罗评估那些独联体国家遗留的米格31,而这也是需要一段时间采购,差不多等到我们四代重战项目水落石出的时候,米格31项目应该也要进入到正式推进阶段,所以是正好合适。”(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七十八章:都成土财主了

    关于米格31在这一位面最后会不会成功小批量服役共和**队的问题,杨辉本人在这时候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期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但是能够借这次机会让海空军给出确定的四代重战竞标时间节点,也算是大有收获。

    这年头能够得到正式的消息,要提前四代机的研制时间进度,对于中航西南来说就绝对是大有裨益,至少现在的中航西南是早好几步进行了各种关于四代机重战的研制工作。

    虽然现在要说让中航西南拿出一架工程验证机很困难,但是大致的设计、构架、甚至拿出等比例模型都是没有问题的,相比之下,这中航东北在四代重战方面虽然也有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又是要落后一些进度的。

    现在越早开始双方之间的竞争,中航西南最后获胜的几率就会更大,同样也能够更早的加速四代重战的研制进度,要知道这年头的战斗机研制周期是越来越长,早点儿开始研制工作就意味着能够早一点儿完成首飞、定型、服役,并且能形成作战能力。

    对于未来是充满了期待,但是放眼当下则还有各种问题没有解决,至少这时候奉天所的国产化苏27战斗项目还没有确实的消息说定下了所有的子系统项目,赶快去看看也好。

    你说不定最后还真的就能够拿到一两个关键的子系统,到时候多多少少就算是能够有那么一点儿收获,能够从死对头的项目中扒拉出子系统订单,这还是属于非常不容易的。

    那么就在大涟造船长的两艘052b型驱逐舰开工仪式完成之后,杨辉再次告别公司一同前来参加052b项目的技术队伍,这里面就包括420厂的动力系统技术人员,以及提供052b数据链系统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重点技术总工。

    面对前来送行的一众人,杨辉毫无压了:“大家放心好了,这次我们也就是到奉天所那边看一看而已,看看我们的对手到底有几桶水,做到知己知彼才最好,到时候若是不能拿下这次国产苏27配套子系统项目,其实也不是太重要了,大家都放宽心等我消息吧。”

    这次跑去奉天所那边,实际上杨辉还真就是仅仅见一下老同学而已,至于那些苏27战斗机的子系统竞标的问题,这早就不是杨辉需要亲自下场肉搏的事情了。

    项目中重要且关键的子系统会有军队方面主导竞标,比如雷达、发动机之类的,其它不太重要的子系统,比如航电、起落架、弹射座椅之类的,一方面是国内就仅有一家设备供应商,不需要竞标这种“繁文缛节”,另一方面就是属于典型的要由中航东北内部消化掉。

    实际上这种内部消化的情况也没有太多的必要去吐槽,同样的技术水平,甚至是稍微次那么一点的技术也能行,根据亲疏远近来最终定夺项目要采购谁的,这都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中航西南客场作战也没有打算想要大量地拿到子系统订单。

    从大涟到奉天的距离并不是太远,很快杨辉就汇合上了之前已经早一步按照计划抵达奉天的中航西南总旗下子公司竞标队伍,这时候一看之下,才真是整个人都要傻了。

    前前后后都把整个队伍看完了,这更是难以相信:“公司这次就来了这么点儿人,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次的苏27国产化在国内是挂上了牌子的大工程,以后的采购数量是绝对不会少,你们还是要多考虑考虑,就算这困难再大,但咱也不能放弃希望不是?”

    对于总公司旗下的这些子公司们的表现,杨辉个人第一反应就是非常地不满意,这些家伙们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这可不是咱中航西南的作风啊!

    但他却不知道的是,这时候的中航西南实际上早就不仅仅是只会看到国内的这一点裤裆大点地方,或者说是已经不仅仅只看中国内那一点狭窄地市场,大家秉承着中航西南一直以来走国际化路线的宗旨,整个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们,那也是早就冲向了国外上市场。

    这不,这次唯一来参加苏27子系统竞标的就只有一个单位: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项目负责人听了总公司的大boos一番话之后,那更是苦笑着。

    “杨总您这话可算是冤枉大家伙了,这次大家之所以没有都前来参与竞标,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这次的项目不好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些兄弟单位们都没有人手前来。”

    接着就那一张苦笑的脸,还真是板着手指一个一个计算着:“先说起落架这东西把,这方面我们确实很有实力,不过据说那边公司的兄弟单位跑去竞标我们和德国合作的战术运输机起落架去了,加上之前它们又拿下了轻四的起落架研制合同,现在他们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所以选择放弃苏27项目。”

    这还没完,紧接着又是:“这还有航电系统那边,自从历云总设计师前几年单独拉起了航电系统公司之后,现在他们主攻客机航电和飞行器模拟仿真技术,战斗机航电业务方面并没有大量拓展,加上杨为总师又要回611所那边工作了,所以历云总师就说了,已经是不再接三代战斗机的航电项目,现在就只是集中技术力量在攻关四代机的航电系统。”

    “还有”

    这话真是越听越好气,这才过了几年时间啊!一个个的那一个个都过的跟土财主似的,经过了世界级的航空工业竞争洗礼之后,这眼界虽然宽了一些,却不想倒是把心气儿也一个个也培养上来了,真是后生可畏哟。

    想到当年咱白手起家买航模的时候,那可真是苦哈哈惨了,而且再一想当年011基地的那些小而全,却丝毫没有竞争力的周边配套单位们,当时可算是把杨辉的头都快要憋大了。

    现在这些单位虽然经过惨烈的淘汰之后,已经不能保证100%地完全配套中航西南的战斗机子系统,但是在这些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航空工业配套单位也绝对不少,并且一个个在国际上也都是小有名气了。

    “也罢,既然这些公司们都认为没有必要趟这次的苏27浑水,那就随他们好了,况且他们说的其实也都在理,大家公司拓展太快,技术队伍一时间还没有跟上,那么放弃一些鸡肋业务也算是杀伐果决,这都是在国际上混的大公司该有之气魄。”

    对这些放弃了苏27子系统竞标的子公司进行了一番中肯地评论之后,又转而说到这次唯一来参加竞标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那么你们为什么又和其它的公司不同,这次前来参与竞标可又是有不一样的原因?是你们对自己带来的雷达很有信心?”(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七十九章:雷达之谜

    中航西南旗下的子公司群体中,大家在技术上都还算是不错,并且在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也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能力,这确实是可圈可点,但实际上光有国际性的视野也并不够,至少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所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他们现在有必要、也同样有能力去拿下这次的苏27国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