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阿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疏勒这边的事务。到时候我自会安排。我安西与别国不同,大都扩府人才不少,内二:,三臣,川一有定国武将,就算我离开个三年五载也不会。只因是我要亲自去,所以准备便得充分些。”

马继荣心想:“原来他是要自己去,若是这样,那这次的使团规模肯定很大,我回于阅以后可要,趁早做好准备。”因道:“张大都护若要亲自东行朝贡。到时候必定路过于闽。我主闻之必大喜。届时定当扫道恭候张大都护的大驾光临。”

张迈道:“谢谢马太尉了,不过我听说东行的道路有南北两条。似乎天山南麓比昆仑北麓要好走些,不知是真是假。却要请教马太尉了。”

马继荣道:“南路绿洲较为稀散,北路绿洲则较多较密。几乎是数千里相接相望。道路确实比南路好走,以前西域统一于大唐治下的时候。我们于阅的人回中原也常常先走疏勒,然后再折而向东。不过如今北路都掌握在回讫人手里。所以我们也只能走南路。南路有几段沙漠太阔。水和食物的补给比较困难。但只要准备充分也就没问题了。”

张迈点了点头。道:“如今我正和龟兹、高昌和谈。他们或许会借道给我们。如果谈成了。不如我们两家就走北路吧。如果最近于阅那边和沙州还有联系。不妨跟曹家通个风芦,若有机会。我希望能与曹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者之间。”

马继荣心头微震,口中道:“会猎于龟兹、焉者之间?”心想莫非张迈这次所谓的“朝贡”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迈又道:“我与于阅之间亲如兄弟。无事不可言,不过和沙州曹令公却未谋面。马太尉。按照你对曹令公的了解。你觉得刚才我的那句话。可以提前通知他么?”

看着张迈那充满自信的笑容,马继荣内心终于确定:“他果然是要向龟兹、焉者用兵!这次不是朝贡,乃是东征!”又想:“我只是一个,外臣,他却将这么重大的事情透露给我,究竟走出于对我的信任,还是要试探我,试探我们于阅?”

他这次来疏勒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护送公主到疏勒一游。一是询问安西唐军的朝贡使团准备得怎么样了,至于于阅王家箭队随行来此参加箭术擂台那只是附带的事,不过这几件事情也都是比较轻松的活儿。不料这时忽然从张迈口中听到如此重大的情报,一颗心登时沉重了下来。说话也变得更加谨慎,不敢有一字差错。

迟疑了好久,才道:“张大都护,去年我们两家的大军才西征回归。军民休养生息还不到一年,忽然又要用兵的话。会不会太频繁了?虽然在下也听说过安西唐军有“规复四镇。之宏愿,但这等大事宜缓不宜急,且眼前又无良机可趁,是否多等些时候。等两**粮蓄积更丰饶些且敌人又出现了可趁之机,再乘机东进,不知张大都护以为如何。”

张迈道:“不然,正因为现在诸国都认为我们以我们的条件短期内不会再大举用兵。这反而才是用兵的最好时间。我们内部士气高涨。境内幕着一帮虎狼之士。若是不及时动用,安逸得久了他们的爪牙反而会钝掉。从来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家族也好,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急扩张期,在这段时期内天天都会成长,年年都会扩大。我认为安西眼下就处于这样的扩张期中。内部我们士气高涨,外部敌人缺少防范心,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求我们尽快扩张,如果犹疑踌躇,只怕反而会折了内部的锐气。错过了这个机遇,以后就算积蓄了百万存粮、十万甲兵。也未必能有今日这样一往无前的勇气了。至于机会,就算暂时没有,我认为也是可以创造的。”

马继荣心想:“这么听来,他显然心意已决,那我还劝什么呢!不如顺水推舟。助他一臂之力,将来功名富贵或者就都在此了。”他内心其实也是看好张迈的。便道:“这等大事我需得与我主商量。不过下臣认为,如果要和沙州曹氏分合进击,两家东西相距数千里。使者一来一回,一反一复,这事非得大半年才能讲论清楚,依下臣看来,不如先约了曹令公与我国国主。三国君主先行聚,当面约定用兵之策。那样会比派遣使臣往来商议更快。”

张迈微微颌。心想:“听他这话,对我倒像是真的有心。”却又摇头道:“我不会等。疏勒与沙州相距数千里,彼此又未接触过,想要靠几个使看来回奔走而订立共面大敌的盟约太不现实。我约曹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者之间。只是提前给他通个声讯,并非一开始就要依赖他的大军。不过之所以提前和马太尉商议此事。就是想借重一下马太尉识人知人的眼光,如果马太尉觉得曹令公不是值得信任的人。那么,就连通知都不用了。”

说完拿眼看着马继荣。耍看他如舟回答。(未完待续)

VIp章节目录第四章食敌而肥

继荣心箔!,“张大都护孤身以赴新碎叶城年点内转”千里,破回讫,克疏勒,威慑诸胡,成就如此霸业,非只人力,此亦天意,今番看他言语必然是有备而作,一旦成功,往后龙飞九天,不可限量,我若有心依附。现在就得决定。

因此便不再说场面话,认认真真地给张迈分析道:“大都护,曹氏之归义军,已非当年张氏之归义军。当年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趁我大唐内虚,攻入陇右、河西,先后攻陷凉州、甘州、肃州,河西节度使遂逐步西移至沙州,孤守待援二十年方才陷落。河西人才之大聚于沙州,实由此肇始。”

大唐在河西走廊的州县设置,自西而东分别是沙州(治所在今敦煌)、瓜州、肃州(治所在今酒泉)、甘州(治所在今张掖)、凉州、兰州,就文化沉淀的深度与人才的数量质量而言,当然是越靠近中原地区的文化沉淀越深、人才数量越多越好,这是由于越往东离中原越近,受到大唐中心的文化、教育的滋润就越大,尤其凉州是河西节度使所在地。乃是河西走廊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吐蕃人先攻入作为河西节度使所在地的凉州,河西军民来不及向东退入陕西地区,反而被迫西撤,先退到甘州、肃州,最后退到了原本是整个河西地区最偏远的沙州,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是迫使这一时期整个河西地区的汉人精英大部分集中到了沙州地区,从来有人才的地方就有创造力,人才的西移导致了甘、肃、凉诸州在此后百年中日渐残破,反而是沙州地区自益兴盛,成了河西走廊的普华之地。

河西走廊的这种人才分布变化,与安西四镇郭杨鲁郑回家不断西迁的变化也有共通之处。张迈听了不住地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段时间来安西唐军也用各种手段探查到了不少关于河西的情报,但都是零零散散,由一个深悉河西历史与现状的智谋之士提要钩玄地叙述这个地区的局势,这却还是第一次,因此张迈听得十分用心。

马继荣继续道:“只因沙州有了如此根基,所以吐蕃虽然一时攻克了城池,但汉人的复国之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沙州陷落之后约六十年,吐蕃势力稍衰,汉家豪杰马上反击,于大唐宣宗大中年间出了一位英雄揭竿而起。赶走了吐蕃守将,一举规复了沙州、瓜州,河西诸州百姓闻信纷纷响应,此势犹如东风送野火,数年之间,席卷瓜、沙、伊、西、甘、肃、兰、都、河、氓、廓十一州之地,后又收复了凉州

张迈以往都是自己振奋别人,这时却被历史上这位英雄的壮举所振奋,慨然道:“这位大英雄,想必就是张义潮公了。”

“正是!”马继荣道:“归义军全盛之时。辖境跨有十二州之地,民户百万之众,其中西州、伊州,便已是今日高昌回讫的半壁江山,今日高昌回讫号称西域强国,但与全盛时期归义军相比却是远远不如。

那是河西汉民在大唐衰退以后的一个重新吐气扬眉的时代,只可惜,这次重振持续的时间只维持了三十多年,随即又陷入了混乱。

马继荣叹道:“只因中原未能复振,河西虽强盛一时也挡不住整个大局的衰势。到我大唐大顺年间,归义军内部生政变,大将索勋篡位夺权,虽然张氏一族不久后便除掉了索勋,重立张义潮公之孙张承奉为主,但这次内乱已经让归义军元气大伤。这时吐蕃虽然也衰落了下去,但回格却强盛了起来,甘州先被回绕攻占,跟着肃州也叛立不再听张氏之号令。”

归义军的辖地,除了西伊沙瓜四州,其它州县全部在甘肃二州以东,甘肃二州一被截断,再加上西、伊二州也相继被回讫侵占,则归义军实际控制的土地,就只剩下沙州与瓜州了。一个震骇一时的极强势力,转眼间变成了一个,边鄙小国。

“张承奉继位以后,不甘坐困沙、瓜二州,因此便大肆扩军,可惜他志大才疏,又于开平四只自立为天子,结果反而失尽了民心。他对外接连被甘州回讫击败,对内又搞得沙瓜百姓流离失所,最后还被迫认甘州回讫可汗为父。归义军之沦为回讫人之附庸,由此开始。那已经是近三十年内的事情了。

张迈听到这里心头微震,寻思:“大唐虽然衰落,但在汉人心目中的影响力却仍是根深蒂固,我未穿越前那个时代离大唐有一千多年了,提起大唐来还是人人忍不住热血***,更别说现在了。张承奉败就败在过早称帝,他一称帝。再事扩张就不是为了国家的大业,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了,谁还会跟随他?朱元璋那“高筑墙、广积粮、缓成王。的九字要诀,张承奉没学会,我可得牢牢记得。”

马继荣继续道:“就在张承奉内外交困之际,沙州又有一位英雄趁机兴起,平定了沙、瓜二州的乱局,这便是曹议金曹令公了。曹令公对内安抚百姓,仍奉中原为正统,去天子之号,自任节度使,对外仍称归义军,并与甘州回讫、高昌回炮以及我于阅联姻,沙州、瓜州二地自此以后便走向宁定。工商达,农畜蕃息,文教兴盛,人口增长也十分迅,成了万里西域最宜安居乐业的地方。若就富饶而论,可与河中的萨曼东西并称

张迈自此对沙州归义军情况的把握又深了一层。问道:“马太尉刚才说的,却都是沙州瓜州地方如何富庶,人民如何安乐,文教如何兴盛,却不知在武功上。归义军近十年来对外可有傲人战绩?。

马继荣心道:“张大都护好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归义军的要害”。他迟疑了好久。才道:“曹令公是我主之岳丈,算来也是我的主子,继荣作为臣下本来不该妄言主上,但在张大都护面前,继荣就不怕斗胆说两句:曹令公吸取了张承奉的教刮,一改穷兵默武而用文教躲隋,对内崇尚佛教。民风未免稍弱,对外近二十载未有规九,典国兵马虽然不少,但是否有善战之士。却就难说了。”

张迈道:“如此说来,曹令公的军政大略却不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了。”

马继荣不敢说是,却只是陈述事实:“曹令公执政以后,四方逃亡百姓不断来归,二十年间人口增长了不止一倍,但领土却未拓展一寸,对外也不敢轻言边事。只是以外交手段守住了沙瓜二州数百里之地,虽然富甲西域,如今却只是小国气象。”

张迈心念转了几转。又回归到最起始的问题上来:“照这样说,若我约曹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者间,他是会兴奋赞成,还是怀疑抗拒?”

马继荣又沉默了起来,张迈知道双方的言谈到这里已进入最关键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