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太上有心,我要是不来的话,恐怕国事要被败坏干净。”王秀从容应对,没有半点波澜。

    赵谌恨的牙痒痒,狠狠地盯着王秀,厉声道:“给我闪开,朕不想听你的大道理。”

    明显没有听出自己的维护,王秀心下很失望,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儿子,真是一阵感慨,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自知,竟然对他发火,半点应变的智谋也没有,要么杀出去要么干脆回宫,半点也没做到。

    你就不能像个男人,做一个真正的天子,哪怕是到了绝境,也要做出最佳的或最悲壮抉择。

    “好了,你们还不把太上请回去,难道真想造反不成?”他索性不去理会儿子,转首看着万俟卨、李琮,目光如炬,却把心中的杀机完全掩饰。

    面对那道平和的目光,万俟卨顿时浑身发冷,李琮更是不堪,忍不住浑身战栗,几乎站立不住。王秀那么多年的积威,要说不让他们害怕,那真是扯淡的,人家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没有比现场堵住更心惊肉跳的了。

    李琮长期在赵谌身边,算是比较了解王秀,眼看王秀目光淡如止水,对他们仿佛是空气,就明白不好了,双股颤悠悠地差点坐到地上。

    “王公好大威风,朕还是天子,你竟然敢另立东宫,真是胆大妄为。。。。。”赵谌见王秀爱理不理,感觉非常没面子,几乎是大吼起来。

    “还不把太上请上御驾?”王秀的目光转向正面,虽说是城门口,因成立兵变没那么多的百姓,却也不方便说话,他可不愿意浪费口舌,平白生出许多变故。

    挥手间,七八名吏士扑上去,连请带拽地把赵谌“请”上马车,两侧的几名班直侍卫,连个屁也不敢放。

    “你们要干什么?难道要弑君不成。。。。。”赵谌哪里是吏士对手,人家两个人架着他,其余人在外列开阻挡人们视线,顺顺当当地把他塞进马车,然后是扬长而去。

    “王大人,还请恕罪。”万俟卨眼看赵谌被请走,王秀那副风淡云轻地模样,更是心中打鼓,急忙先请罪再说,免得被人家给斩杀了。

    “万俟大人这是何意,在下奉官家旨意南下平乱,大人护送太上脱离战乱,何罪之有?还请去护卫太上。”王秀笑咪咪地,态度是相当的和蔼,大庭广众下的态度至关重要,至少让别人看到并非天子和两府冲突。

    万俟卨咽了口唾液,心下是阵阵狂跳,怎么回事?听王秀的口气并非怪罪,难道并不打算追究他的罪责?不太可能,他也是老于世故的狐狸,绝不会相信王秀会善罢甘休,越是两可之间越是忐忑,总是觉得有一线生机,却又那么缥缈,简直要把人逼疯了。

    李琮想要趁机跟赵谌回去,哪怕是龙潭虎穴,只要跟在赵官家身边,好歹有个能袒护自己的人,留在南熏门面对王秀,恐怕下刻就会被秘密处死,那平静地目光,就像看死人一样掠过他。

    却正要躬身去追赵谌时,冷不防被徐中堵住,那冷冰冰地面孔,蹡蹡地甲胄声,让他脸色煞白。

    “万俟大人,难道要我请你才走?”王秀眉头一挑,语气充满了调侃。

    李琮听着语气不善,被吓的噗通跪下,不断叩首喊道:“王相公饶命,都是大王的主张,不关奴臣的事。”

    王秀眼中抹过一丝厌恶,却又闪出些许赞赏,口吻平淡地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要怎样就看你们自行决断。”

 第一四三一章 不要得罪女人

    ??

    万俟卨、李琮听的眼前一亮,那是绝境逢生的希望。人,有时候真的很可笑,明知必死却又心存妄想,哪怕明知是不可靠的许诺,也要当成救命稻草。

    待看着他们在吏士押送下北上,徐中没好气地道:“大人,难道真赦免他们?”

    “自古谋逆,可有赦免者?”王秀翻个白眼道。

    “废物利用。”徐中揉了揉鼻子,明白怎么回事,尴尬地笑了。

    “给人希望,再陷入绝望,如此反复才是最折磨人的,也最是撒气,一刀太便宜了。”王秀悠悠地道,他是胜利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置那些失败者。

    正如王秀所言,一场闹剧戛然而止,随着赵谌的回宫,赵柔嘉也被监禁在驸马府邸,朱琏陷入了矛盾漩涡,真正让她纠结才刚刚来临,虎毒不食子,何况是人,到底怎么办才好?儿子不用太担心,女儿会怎样?她毫不怀疑王秀作为宰相的决然果断。

    二更天,天色有些阴沉沉的,月光时隐时现,黑沉沉的云压抑着大内宫城,显然不是好的夜晚。

    入夜的大内依旧灯火通明,大部分禁军退出宫禁,各门关防依然留守吏士,几乎都是侍卫水军的人,福宁殿、慈寿殿各处换上玉阳宫的内侍,宫廷内的不少人,依旧是心惊胆战,生怕被牵连了。

    她在大殿内端坐,想了很多事情,也为种种过失总结,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赵柔嘉真的会这么无情,一对儿女真的对自己下手?难道那么多的迁就,换回来的就是这种结局?她真的不敢去想,实在是太可怕了。

    遽然间,想到王秀曾说过的话:小老虎长大了,要吃人的。她不敢再想下去了,只愿事态悄悄平息。

    不过,她真不知道王秀想什么,会采取什么凌厉手段,有没有原谅儿女的意愿。

    并非她杞人忧天,更不是王秀无情无义,而是大势所趋,历来宫廷斗争不能留手,容不得半分的犹豫,就算王秀顾念儿女,其他人也不会善罢甘休,你就是位高权重,权力基础却是建立在层层亲信实力上,不可能随心所欲,这就是大势。

    “大王、万俟卨。。。。。”她心中恨恨地反复念叨,怒火已经彻底燃烧,这些千刀万剐的逆贼,就是他们怂恿自己儿女的,绝不能放过他们。必须要狠狠地处置。

    有时候,真心不能得罪女人,当发生极度的委屈时,她们往往不能理智考虑问题,总是把全部罪责推到别人身上,尤其是掌握绝对权力的女人,她们毫无道理的毁灭性,是绝对能让人万劫不复的,摊到了就认倒霉吧!

    王秀却是理智的,夜半前他都冷静地处理失态,绝没有半点情绪影响。

    同样,他深知朱琏的愤怒和屈辱,作为母亲是宽厚的,也充满智慧和魅力,却不是合格的政治家。

    这次的政变的延迟扑灭,归根结底就在于朱琏态度,原本早应该消灭萌芽状态,就是因为朱琏的慈爱,让他不能不有所顾忌,才采取了步步为营,引蛇出洞的策略,造成成全对方的绝对有利态势,外有强敌交战,内无可信精兵,人又不在行在,让他们认定不可复得的大好时机。

    只有把对方的招数逼出来,让一场血淋淋地政变,促使朱琏看清楚,让她彻底走出来。以往,他太在乎朱琏的感受了,在节骨眼上还在犹豫,只能害了自己,毁了这么多年为之奋斗的事业,才有了后发制人,一网打尽余孽的谋划。

    同样,他非常了解赵构、赵柔嘉的号召力,又有亡命之徒的支持,还有对他不满的世家,新政既得利益的损失者。一个不小心会玉石俱焚。

    好在一切都恰如其份,没有脱离他的掌控。

    都事堂公厅内,忽明忽暗晃动的烛火,透出一抹诡异的气氛,除了豪华座钟的滴滴答答声,就是偶尔的咳嗽。

    烛火的暗淡残光笼罩下,李纲、秦桧、沈默、李光、蔡易齐聚,谁都没有回去,没有一个人做声,都事堂的官吏都在廊檐下侯命,谁也不敢随意走动,甚至连说句话,也要趁着禁军不注意小声快说,气氛是相当压抑的。

    李纲盘坐在卧榻上闭目养神,蔡易背着手臂在窗前来回度步,神色焦躁不安,沈默靠在另一张卧榻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指尖轻轻敲打一旁茶几,有节奏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光则坐在离众人稍远的案前,手中拿着一本论语,品茶读书,似乎沉浸在学问中。

    秦桧坐在李纲对面同榻,眼角间时不时微微颤抖,显得内心并不平静,偶尔蹙眉瞥眼座钟,深情却不专注。

    当传来太子登基的消息,他是二话不说,立即备马火速入宫面圣,半刻也没有耽搁。就像王氏最终决定,他没有第一时刻做出抉择,那就索性两不相投,彻底成为局外人,做天子的宰相,只有决定胜负才出面。

    当然,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很让人不齿,也讨不了好处,甚至不久就会被罢相守宫观。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既然你不愿去冒险,或许能够屹立不倒,却只能********,能不能继续待在权力中枢,就看自己本事了。

    “易之,你转来转去的让人头疼晕,坐下歇息一会。”李纲见蔡易在眼前走来走去,晃的他很是心烦意燥的,率先打破了公厅内的寂寞。

    蔡易从东华门就很郁闷,当众被打了一耳光子,里子面子都丢了,变得尤为的敏感,看谁都像是在讥笑他,一股子火没出发泄。不过李纲说了话,他不能不稍存颜面,尴尬地笑了笑,在窗口的高背椅上坐了下来。

    沈默了解蔡易的心态,宰相被人打了耳光,那是绝对没面子的事,何况李正民受到了保护,不出两天就会传遍行在,有傲气的人绝不会留在两府。

    此时,李纲的心情也很矛盾,他是坚决站在太子身边,却因为钟离睿的坚持,王秀的突然出现,明白一切都在王秀的掌控,似乎对方下了一盘大棋,又让他在形势稳定后,增添了一层不安的念头。

    本书来自//l

 第一四三二章 庙堂百态

    那么多年来,朝廷巳经进入稳健的发展期,王秀的势力不断发展,学院派官员逐渐进入中低层,引发他的些许不安。最新最快更新

    诚然,王秀没有像某些人预料黄袍加身,甚至今日大好局面,手掌殿前司精兵,也是坚持请太子登基,完全是君子之风,已经证明不用众人所担忧,至少短期内不用担心。

    的确,王秀的自我约束,是让他联合的主要原因,此番之所以坚定配合,就在于他看到赵谌身边的人,绝不是顾全大局的人,而且还看到赵构的影子,就让他更加低警觉,这位硕果仅存的藩王,能量不是一般地大。

    最可恨的是,正是举国北伐大好时机,这帮人竟然背后捅刀,势必影响北伐大局,会导致整个战争的功败垂成,让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毁灭,是他最不愿看到的结局,也是他所不齿的行为,所以他要坚决主张镇压。

    哪怕曾经有过些许犹豫,依然还是坚定了信念。

    他的设计非常简单,王秀已经淡出两府,待北伐大业成功,王秀加王爵开府,那就再也无法回到两府,然后慢慢引导分化王门势力,争取学院派的中立,朝廷恢复到他心中理想的阶段,促成朝野其乐融融地局面。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很轻松操作的。最新最快更新

    “如何处置大王?”李光谨慎地提出疑问,他不知道王秀和赵构的协定,自然非常担心漏了主要人物。

    “那是文实的事情,万俟卨、刘豫等人如何处置?”沈默来了个截胡,赵构的处置自然有皇室,两府虽然也有权利,却毕竟牵扯太大,他不想被牵扯进去。

    “刘豫他们不过是妄图侥幸,并非真正的谋逆,不能和万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