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无论如何。咱不能让王躞那老小子,夺了这全役之功。”王贵身为统制官,在军地位仅次岳飞、张宪,他并不在意立功,他们的功绩已经不小了,但绝不能让王躞抢了先机。

    王躞原是西军将校,现在被调入殿前司,本人也是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属于正儿八经的根红苗正吗,不他们这些河北禁军残部。这厮历经一次大败,等到岳飞率军前来,才经过补充卷土重来,几乎寸功未立,好在水军战船打了几个漂亮仗,才让殿前司没把脸丢光。

    岳飞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殿前司首批改编,所属兵马分属六军,分捧日、天武、龙卫、神卫、拱圣、铁林名号,各军万余人,王躞被暂定为天武军都指挥使,所部战后精选成军。为了自家脸面,早了几次奏章,要把洞庭周边的部队划到节制下,是说一切功绩,都是人家的。

    他曾和张宪私下商讨,认为王躞狼子野心,自己没有本事,妄图别人的战功,他绝不能让这厮占了便宜,军都指挥使重新定职,为从五品职事,正儿八经的都校,相当于开国初的厢都指挥使,谁不想成为一军的都校

    但是,这潭水实在太深了,行在兵轮流征战,朝廷自然要多加照顾,他要真的建了全功,铁定把殿前司那帮爷得罪死了,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能不说,新军制充分内外军,殿前司作为内军,有六个军都指挥司,共计十万大军,再加三衙直属部队,行在水军还有皇城司兵、江宁府兵,大宋行在的兵马有十三万左右,相当于西、北两大侍军司半数。

    内军规模并不算大,但装备是极为精良的,又有大江天堑优势,抵消了外军兵多的优势。

    同样,张宪也很矛盾,他绝不愿意岳飞放弃全功,更不愿被王躞节制,但从最理智的角度考虑,还是决定放弃,冷静地道“哥哥,王太尉前锋在崇孝镇下寨,扫荡水贼残余意图明显,咱们让出去得了。”

    “叛逆余孽不成气候,龟缩水寨引颈戮。”岳飞没有说下去,他同样很矛盾,夺了全功的好处很多,他成为都指挥使多一枚重量级的砝码,放弃太可惜了

    “咱们兄弟出生入死,才拼来的生擒逆首,眼看大功将成,却让殿前司那竖子成功名,有本事自己去争,二哥是不是昏了头竟然为他们说话。”徐庆非常不满张宪。

    姚政、寇成、王经纷纷附和,却不敢轻易指责张宪,毕竟张宪是副都统制官。

    牛皋冷眼旁观,他不过是暂归岳飞节制,做为客军又居生擒杨幺的大功,本来非常微妙,自然是少说为妙,以免惹来不必要的是非。

    张宪暗骂徐庆等人目光短浅,只知道阵搏杀,想要建功立业,却不知其厉害深浅。他们取得的功业,早让许多大将眼红,尤其是殿前司那帮鸟人,无时不在惦记算计他们。征讨水贼本应岳飞节制,朝廷却让败将王躞组建北路殿前司兵马,而其的玄机,自是不能明言。

    一句话,同为侍卫亲军的他们,是小娘养的外军,人家是亲娘生的内军,号称天子羽林的殿前司。

    “仲康说的对,我们几经征战才擒拿逆首,不能让别人捡了便宜。”岳飞霍地站起身子,决然道“传令各将火速开拔,杨再兴担任军锋。”

    。。。

 第58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1

    众将齐声应诺,喜形于色,毕竟能有仗可打,有功可立,谁又能不高兴呢

    张宪摇头不已,早知道不留下了,个月兵部檄调他并数十名将校赴行在,岳飞征求他的意见,自己却认为战事紧张,自己不能轻易离开,最终选拔十余人赴行在讲武院,他要留下帮助岳飞。 匕匕

    现在看来,自己真的错了,不仅晚了别人一步,还要得罪朝廷大臣。不要以为是殿前司那帮鸟人争功,不干臣的事,王躞敢明目张胆争功,没有两府的支持,绝对不敢想象。不过,既然岳飞下了决心,他只得咬了咬牙,决然道“大哥放心,数日内定当扫灭逆贼。”

    行在南京枢密院

    “岳飞和王躞剿灭杨幺逆贼,正在逐湖清剿残余,嗯,荆湖两路大事已定矣不错,短短五个月建了功。”谭世绩看着官塘,兴奋的胡子乱抖,作为同知枢密院事,能在他手成功剿灭猖獗数年的匪患,他非常的满意。

    “西南腹地安稳许多,朝廷可以步步蚕食,王相公也能专心东南。”钟离睿似笑非笑地说着,嘴角挂着的尽是讽刺。

    “涌叔所言及是”谭世绩放下官塘,看了眼钟离睿,似乎有一愣神,钟离睿的神态太像钟离秋了。

    他当年不附炎趋势,别人巴结蔡家父子,他却独坐值宿处,整日校勘书籍,导致六年默默无闻,当了六年的秘书省正字,好不容易以徽猷阁待制知婺州,被蔡家人阻扰还没有成行。

    他自然是知道钟离秋的,当年蔡京所看好的人物,茶引法改良的实际决断人,那潇洒的身姿,桀骜的笑,都给他极深刻的印象。当时,他有疑问,他不鸟蔡家父子,却不得升迁,钟离秋也不太鸟蔡家父子,甚至连赵佶也不去恭维,人家却主动靠去,真是人人气死人啊

    而今,钟离睿又被王秀看重,还不到而立之年,被秦桧举荐为枢密副承旨,试知机速司,并负责筹建事务,前途不可限量啊再想王秀短短八年,竟然成为两府执政,社稷兴之臣,在地方遥控朝廷政务,禁不住感叹不已。

    “此是王相公知人善用,以岳飞担当剿匪重任,相公**担负枢密院,运筹帷幄,悉调资用,不足半年竟是全功,足见相公决胜千里。””钟离睿是两头好话,谁也不得罪,他是什么人啊几年的历练可不是玩的,完全摆脱当年的书生意气,书生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恭维也是一门学问。

    “这是王实用人得当,老夫不过是鞍前马后,承旨办事而已,谈不功劳。倒是你组建机速司,总理军情,功劳不小。”谭世绩嘴虽是谦让,但钟离睿前抬王秀后拍于他,让他非常消受。

    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怎么说钟离睿也是王秀的爱将,对他还算恭敬,张叔业病辞,蔡易异军突起,争夺使副呼声很高,他要想站稳脚跟,还需要和王秀保持良好关系,钟离睿和何为是关键。

    蔡易是王秀亲信不假,但对待亲信也需要防范一二,他的位置并不需要投靠王秀,反而是最佳的合伙人。

    “为朝廷效力,乃我辈所愿。”钟离睿没有任何得色,他非常清楚自己位置,要维持好和谭世绩关系,但绝不能走的太近,失去了立场。

    谭世绩宦海沉浮,岂能不知钟离睿心思,并不以为意,捻须含笑道“可惜武人却不懂得谦让,只会厮杀夺功。”

    钟离睿心念微动,谭世绩话有话,明摆着在说岳飞啊也是,谭世绩是支持王躞,嗯,应该说是力挺殿前司征战的,岳飞包揽了功劳,连口汤也不给人家喝,实在有点过份。

    但又能怪谁呢王躞自己不成器,两府对这厮支持那么大,是想让殿前司练兵,好让内军战斗力不弱外军。先前投入三万五千大军征讨,几乎全军覆没,在张叔夜和三衙的袒护下,这厮才能戴罪立功,又征集了两万余人,有岳飞的协同,是硬拼也能咬块肉啊

    他不屑地撇撇嘴,淡淡地道“赳赳武夫,又岂能和读书人相,但国家多事,武人用命,还请相公体谅。”

    谭世绩点头称是,别有意味地笑了,钟离睿果然是钟离秋的后人,不同意别人意见,说出来也让人如沐春风,不由地道“真有宰相度量,好为之。”

    钟离睿懵然抬首,淡如止水的眸子望着谭世绩,正色道“下官一介书生,岂劳相公抬爱,是想相公主持新军,不日必克大功。”

    谭世绩一怔,慢慢地点头,嘴角挂一抹得意地笑,目光闪过炙热的光芒。钟离睿的意思太明显了,简直说到他心里了,谁不想建功立业,没有了张叔夜,他可是枢密院的本兵了。

    却说,杭州州衙外,一处不大的酒楼,吴宣请宗良吃酒,他通过刘仁凤、费苏关系,好不容易联络宗良,自然不能放过大好机会,宗良可是王秀身边第一人啊吃场酒那是小的,可惜人家绝不收受他的礼物。

    小酒喝的颇为爽快,宗良也甘之若饴,不吃顿饭嘛人家吴宣还是吴敏的侄子,面子还是要给的,只要把握好分寸行。

    “哥哥好酒量,兄弟再敬哥哥一杯。”吴宣是竭力地巴结,酒杯出感情嘛

    “不能再喝了,恐怕先生找我有事。”宗良吃的差不多了,不免有几分推辞。

    “哥哥好运道,竟能在王世叔面前行走,小弟却要日夜奔波,赚几个养家糊口的骚铜。”吴宣不动声色地恭维,马屁是不要钱的。

    “不能那么说,老弟陶朱之才,让我羡慕的很啊”宗良有感吴宣的热情,觉得透露点消息还是应该的,又道“先生还有大动静,老弟可要做好准备啊”

    “哦,还望哥哥能照顾一二。”吴宣大喜,激动地颤抖不已,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得到回报了。

    。。。

 第589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2

    大内崇政殿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何解”赵谌的态度很诚恳,却又有些迫不及耐地焦虑。   Ыqi

    “陛下,为政者当以道德怀化苍生,以仁义治理天下,非一己之私、一家之言、率意孤行。如此,君王会像紫薇星,天下臣民会像群星一样,围绕在陛下周围,使家国蒸蒸日,此圣君治国大道。”一脸正气的陈东,正在侃侃而谈,标准的儒家教育方式。

    “卿家说的不错,但王公却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当政者要外德内法,没有法度何来道德”赵谌似乎不太认同王秀的话,甚至有点抵触。

    “圣人之道,岂是后人随意评说的,王相公之言非儒门,倒有申商、韩非意味。”陈东眉头紧蹙,显得很不高兴。如今他已经是著作佐郎,兼差崇政殿说书,对天子的影响力很大,是要努力纠正王秀对赵谌的影响。

    不错,他很敬佩王秀不假,却由着自己的风骨,对王秀的某些观点并不认同。

    赵谌爽朗地笑了,陈东不认同王秀的主张,让他有种爽快的感觉,戏虐地道“王公可是儒门大学。”

    陈东一阵凌乱,他曾在经筵时,听王秀的那些匪夷所思言论,曾让他一段时间很茫然,最终却走了出来。他很钦佩王秀不假,却不代表赞同王秀的思想言论,学术是可以争辩的,这是王秀的核心理论,你不服可以说出来,大家可以看看谁有道理。尽管,王秀说的较为委婉,但那些违背圣人之道的言论,很明确地表达出来,偏向法家的一脉,他又不好过份争辩,以免对赵谌产生不好的影响。

    片刻的沉吟,淡淡地道“王相公是国之栋梁,但除诗词歌赋,多违圣人之言,重法言利,长久非国家幸事。”

    “如王公说的,先秦圣人追求的大治、今时儒者提倡德治,反倒与古圣君治国背道而驰,实令人不解。为何古传世千年不衰,今时历代不过数百年”赵谌反问一句。

    陈东不由地摇头,王秀为赵谌经筵数年,对年轻的帝王影响太大,历代更替因果轮回,没有人能够左右,只好回答道“天下道德沦丧,导致不出百年之盛世。”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