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昭眼看卷起的滚滚尘烟,他几乎不敢相信眼睛,三面扑来的竟有上万骑,不由地大骂:“这群猪羊怎么做到的”

    上万骑潜伏在附近,竟然没有被发现,简直太扯淡了,他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是自己蠢吗

    不过,让他惊讶的是,天际间出现黄橙橙地人潮,竟然是夏军步军,让他又是一阵凌乱。

    马军出现在平羌城后方,也算是能说通,人家有快速机动的优势。步军竟然能进入腹地,那就说明情形不妙了,边地寨子简直是瞎子。

    “传令,马军营迎战,无论如何给我拖住他们,步军给我抢占山头,快。”他也算是反应机敏,须叟间做出正确的决断,果断地牺牲马军营。

    区区一个马军营对夏军进行反扑,简直就是找死,但这并非没有任何意义,可以争取时间,让更多人登山防守,避免被人家一口吞没的命运。

    这场战斗中,他们已经不可能结成军阵,只能依托山地顽强抵抗,马军失去了意义,被牺牲也是必然的。

    马军营指挥使党雄是党项人,同时也是大宋开国名将党进后人,党家也是党项熟羌人,他自幼从军战功赫赫,年仅三旬成为营指挥使,指挥由横山熟羌良家子组成的五百骑,在边地颇有名气,是被作为将种培养的阖门邸候。

    他自接受命令就没有想过退,所属熟羌吏士也是个个凶悍无比,装备并非最顶阶,战斗力却是一等一,面对铺天盖地的夏军,他们脸上毫无惧色,反而纵马迎着夏军杀了上去,如一颗石子投入波涛。

    五百人对上万人,简直不敢想象,虽说并非直接面对上万人,却仍然显得悲壮无比,三轮箭矢的打击,本应转向的马军营却无路可退,三面都是夏军马队,他们毫无机动空间。

    党雄抛弃强弓,手持长柄炼钢混铁棍,第一个冲进了夏军马队,左右突杀,五六名夏军骑兵被他砸的肝脑涂地,坠马身亡。

    除了铁浮屠、铁鹞子,马军作战一般不会发生肉搏,基本都是机动弓弩战。但是,党雄他们无可躲避,四周都是夏军,他们只能竭尽全力近战,以拖住对方前进的步伐。

    除了弓弩是马军常用的标准器械,铁棍、流星锤、短柄斧、长鞭等器械才是马军主流。

    几百名马军吏士,早把自己看成死人,没有了对生的幻想,杜绝了一切恐惧的他们,如同数百只猛虎,吼叫着冲击,不断地向反方向纵深锲入。

    如果,从空中俯视就会发展,浪潮般地马军集群中,有一团绯红逆流,不断向上挺进。

    夏军正面马军竟然被生生遏制,选入了群战,两翼的马队还没有投入战场,五百人对数千人,似乎有奇迹发生。

    但是,任凭他们再勇敢,在力量绝对劣势的环境中,也显得那么徒劳而又无助。

    tags:  

 901。第901章 绝地之战2

    战斗在继续,不断地有人被击落马下,有宋军也有夏军。 这些熟羌男儿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前面的战友倒下,后面的人继续向前冲杀。

    党雄勇猛异常,死在他手中的人不下二十,但环顾整个战场,哪怕你个人再勇武,面对整个战场也是渺小的。

    这不同于封元、景波和秋云等人薄阵,那是面对步军军阵的杀戮,身披重甲,凭借战马快速移动,还有自己方面的军阵支援,是可以杀出重围的,对方也是马军,还是几千马军,层层叠叠的围困,让他双拳难敌四手。

    他已经身披三创,幸亏穿的是家传的六十炼冷锻甲,保护他免受刀枪和硬弓的伤害。

    尽管铁甲精良、武艺精湛,但人家实在太多了,他根本无法应付蜂拥而上的马军,当在砸死一名将校,在飞溅的脑浆中,他的胸口也重重挨了一棍。

    只觉胸甲一声闷响,前胸肋骨被齐刷刷地砸断,整个人后仰着重重坠落马下。

    幸亏是平落马下,马臀拦挡一下,让他的落地并不那么重,至少被又被摔断筋骨,神智还算清醒,清楚地知道一动不动,必然踏成肉泥,还知道一旁是一片小洼地。

    他用最后清醒地理智,使出吃奶的劲力,向一旁滚落,总算落进了小洼地边缘。

    就算营指挥使落马生死不明,其他的骑兵也没有停顿,更没有退缩,甚至连党雄的卫士,也没有时间看他一眼,只有不断地向前冲击,见人就砍杀,最后死在别人手中。

    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马军营最终命运已经可以注定,但他们牺牲还是值得的,他们的自杀性的冲锋,打乱了夏军主攻方向队形,就在对方重整队形的时间,步军营一千余吏士从容上山。

    尽管,相当多的辎重被抛弃,但甲仗器械得以保存,马军冲到山下也只能望山兴叹,他们不可能舍弃战马,充当步军区消耗,只能等待着步军的到来。

    此时,夏军一线部队完全展开,对一字长蛇阵的宋军,进行打头、斩腰、断尾。

    四十六旅在山丘区被分为三段,一些部队和旅都指挥使司失去联系,不得不自行结阵死战,也有的部队撤到山边。

    连坤在最后下达最正确的命令,剩余的那支马军营,趁夏军尚未合围,立即杀出去,他已经明白凶多吉少,能突围几人就几人,别把兄弟们都装进去了。

    就在连坤的后面,千余永兴军路各州乡军,他们护送粮草辎重,又没有马军掩护他们,来不及向山上撤退,只能列成环形阵,依托辎重车组织抵抗。

    他们的装备没有禁军精良,但不要忘了他们是陕西乡军,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群来自陕西军州的土兵,剽悍程度决不在沿河禁军之下,这还是永兴军路的乡军土兵,要是换成环庆、秦凤边地的乡军土兵,几乎可以完爆沿河禁军。

    当年,曾有冷笑话,夏军将校听到对手是来自京畿的禁军,无不讥笑轻蔑,根本就没当回事,一听对手换成了乡军,个个脸色凝重,纷纷说有一场硬仗打了。

    现如今,大宋禁军浴火重生,战斗力今非昔比,固有的印象仍不是轻易消除的,对乡军重视程度很高。

    这些来至永兴军路的乡军土兵,同样最擅长的就是弓箭,乡军的强弩装备不多,却大量装备弓箭,可谓人人善射,党项人非常忌惮陕西乡军。

    千余人并不多,却利用辎重车背山反击,三排轮流射击,密集的箭矢让夏军难以迫近,哪怕是马军也很难。

    夏军立即组织弓弩手反击,他们出动装备精良的强弩,射程要比弓箭远,开始造成乡军的伤亡。

    但是,那些乡军土兵明白,他们没有退路,就算是能冲出去,也跑不过马蹄,最终还是会被斩杀。

    死战可能会战死,不拼命连一点生还的机会也没有,反正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抱着这种心理,他们竭尽全力死战,用简陋的弓箭和夏军对射。

    他们身上的甲胄,可以说是最低劣的皮甲,好点的也就是胸前缀上几叶铁片,防御力依旧是低下,无法和禁军制式铁甲相提并论,不要说强弩了,连弓箭也不好防御。

    但是,他们还是硬生生地打退夏军几次冲击,留下遍地的死尸和嗷嗷翻滚的伤者。

    “坏了,擒生军,是擒生军马队,还有。”一名指挥使瞪大了眼珠子,绝望地大喊一声,目光尽是绝望色彩。

    前方的步军正在散开,一队队马军正在拉上来,前面还有一队马军,他们全身包裹着重重的铁甲,精致的铁兜覆盖了整个头部,只露出两只闪烁凶悍目光的双眼,连战马也披上重重的铁甲,人都是被绑在马上的。

    擒生军是夏主亲自掌握的主力,全军有十万人,但他们的正兵仅有三余万,负担七万,也就是说能把擒生军正兵投入的战场,绝对是重要战场,很不幸对面正是上千擒生军。

    慢说上千擒生军,那一队三百人却是另一支夏军精锐,号称王牌中的王牌,他们正是被称呼为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的铁鹞子。

    夏军总共才有三千铁鹞子,被分为十队,竟有一队出现在战场,不能不说是悲哀中的悲哀,这些乡军土兵个个绝望。

    却见三百铁鹞子个个手持沉重的兵仗器械,缓缓地向宋军军阵行进,整齐的马蹄声,扬出浑厚低沉的轰鸣声和漫漫地尘土。

    “挡住他们,射击,给我射击。”不知是谁喊的,众人才在惊愕中回过神来,脸色全然是苍白的。

    面对铁鹞子和擒生军,一些人的手开始颤抖,死亡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哪怕是遭到伏击,他们也迅速结阵对抗。

    但是,面对夏军两大精锐,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随时随地地战死沙场,没有任何的悬念。

    注定绝望是可怕的,人们的呼吸几乎都要停止了。

    tags:  

 902。第902章 绝地之战3

    弓箭对铁鹞子的杀上几乎为零,射在这些冷锻铁甲上,简直是隔靴挠痒,箭矢反被反弹落地,一两支羽箭从缝隙中射入,箭尖反倒被刮倦了,挂在甲胄上。

    幸运的人只有射入马眼,才能把战马射倒,上面的骑兵被抛落马下。但是,这种几率实在太小,能有几个真正的神箭手就算射杀几人,对战局有何影响

    铁鹞子没有给这些乡军土兵任何希望,他们风卷残云般地扫过,压根就没放在眼中。

    三百铁鹞子,上千擒生军对付平地上千余乡军土兵,整个战斗毫无悬念,防御瞬间被瓦解,只有徒劳地反抗和肆意地屠戮。

    尽管,那些乡军土兵毫不犹豫地扑向死亡,但他们的努力是多么的无力,铁鹞子的队形丝毫没有分散,继续向前缓缓突击,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动手中的兵仗,就足以碾碎阻挡他们的一切,所过之处,留下的尽是满地的残肢断臂。

    哪怕是弓箭抵近射击,也只能取得微末的战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斗已经全面开打,三处战场都在激烈厮杀,宋军的番汉兵对战夏军番汉兵,任何冠冕堂皇的民族借口都是扯淡,只有裸地厮杀,你生我死、你死我活,道理就这么简单,也是非常现实的,为了生存。

    夏军七万大军不可能全部投入战场,但他们成功把宋军截成三段,连坤能指挥的仅有两个步军营,一个车军营,外加一些辎重部队,算是最强大的集团。

    任你是十万大军还是几千人,只要被对方分割,没有奇迹出现或是没有外围兵马增援,也难逃难忘命运。

    张昭成功上了山头,他的对面是永兴军路兵马都监郎进,这伙计率六七百乡军成功脱困,两人互为犄角死守,勉强相互心安。

    夏军打前阵的自然是装令郎,后面是吐蕃、回鹘人,他们是非常英勇的,现实也是残酷的。

    宋军禁军的器械犀利,弩箭不要钱地射来,就算他们有旁牌,也无济于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极大代价。连续三次进攻都被打退,用身披重甲的回鹘军上阵,面对犀利的神臂弓,也是溃不成军。

    张昭还率军打了个反击,他手持斩马刀冲下去,那些夏军吏士一个照面就被斩杀,数百宋军吏士轻装前进,临高而下奋勇冲击,那决死的勇武,吓的夏军无不魂飞魄散,纷纷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