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大宋行朝是一统的庞然大物,高丽哪还敢有异样心思,早就把亲女真势力铲除,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以势压人,彰显大宋行朝的国力。

    区区高丽小邦,他还不放在眼中,要不是为了女真人和倭人,这种破地方连看也不想看,一座王宫连大臣府邸也不如,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小国也有小国的难处,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大宋行朝,相对高丽来说,都是庞然大物,决不能得罪的力量。

    当年,女真人聚兵南下后方兵力空虚,又要监控契丹人,对高丽采取忍让迁就,造成高丽国主王楷的误判,不断在边地惹是生非,最终被女真人重拳出击,打的是屁滚尿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高丽精锐为之一空,总算明白蛮族也不是自己能惹的。

    两面讨好,平衡南北势力,不能不说此人极为精明,善于在夹缝中生存。

    不过,王秀却知道,高丽的储君王晛,是个精明的人物,这厮和几派势力关系都非常融洽,王楷也鼓励王晛这么做,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高丽王世子,态度似乎很不明确。”秦桧悠悠地道,味道让人揣摩三分。

    “我有一人可堪大用,使副可属。”王秀看了眼秦桧道。

    “哦,何人?”秦桧有点兴趣。

    “进士及第史浩史直翁。”

    “不过是去岁的新及第,就让他担负重任,不太合适。”秦桧摇了摇头,对于某些问题,他还是能反驳王秀的。毕竟都是为了朝廷。

    王秀默然无语,无法反驳秦桧之言,史浩自玉泉山书院执教,就参加了去岁贡举,殿试赐进士出身第四,可以说是新人一个,要遽然担负大任,会让众人不服的。

    诏谕高丽、扶桑诸国副使,虽说是临时差遣,却也属于位高权重,让新科进士去担任,实在说不过去。真是强行主张,任谁也阻拦不住,却还是口服心不服,他需要得到李纲、。秦桧的支持,有了三位宰相为后台,不会有人明面上区非议,能不能干出点成就,就要看史浩自己了。

    “文实,史直翁是有名望,却不能一蹶而就,以免天下士人议论,倒是干办官合适。”李纲淡淡地道。

    王秀对李纲的善意报以笑容,这是委婉地支持他,温声道:“史直翁是资历浅薄,却胜在有邦国之才。如今,高丽国主首鼠两端,几大势力几乎平衡,我们需要彻底去打破,用持重稳妥的重臣,恐怕会瞻前顾后,让朝廷丧失时机。”

    “用这些血气方刚的新人,很有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局面,就算失败了也不放,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而已,驻扎江华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虏人,更不是为了区区高丽。”

    李纲捻须笑了,目光蕴涵深意,他自然明白王秀用意,淡淡地道:“文实家大哥,那门大妾刚刚行了礼,却没有少出力,真是难得啊!”

    王秀不屑地笑了,李纲口中的大妾,就是高丽亲宋首领人物崔濡的幼女,宗良的侧夫人,朝廷为了平衡,给崔氏县君的外命妇册封,地位也是相当高的。

    不过,朝廷的老狐狸岂能不明白,这位崔家小娘子原定给他的,却被委婉地推辞,转给了宗良。或许很可笑,现实确实如此,区区一个女子而已,只要大宋行朝给予体面,就算是给了宗良做妾,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第1145章 应对危机

    “外面都是小事,关键是内政,钱钞替代铜钱势不可免,第一步需要走好。 。”王秀把话题转变,说到了大家关心事。

    李纲眉头微蹙,秦桧亦是脸色沉凝,面对家国财货大事,哪怕他们有龌龊,也会暂时压下。

    “文实说的不错,那些奸商毫无节制地操控民生,谋取钱财,朝廷却无力进行约束,再这样下去势必引起动荡,宝钞发行蜀川,就是对会子的打压,那帮商人绝不愿看到宝钞试行成功。”秦桧淡淡地道,他颇有经营手段,看出蜀川利益所在,自然不希望会子受到冲击。

    王秀听的不住颔首,暗叹秦桧不愧是人才,看问题一针见血,比他想的还要深,看到了商人的层面。解决办法他是有了,却不防听听秦桧的说法,当下松了口气道:“好在是小规模试行,以会之兄高见,如之奈何?”

    “看是千头万绪,实际破局不难。”秦桧欲言又止,大大地了个关子。

    王秀忍不住翻个白眼,恨不得给这厮一巴掌,终究忍了忍道:“还望赐教。”

    李纲也是无奈,暗怪秦桧关子,不得不温声道:“会之有法子,不妨说说。”

    “其实,文实是当局者迷,良方就在大作中。”秦桧捻须而笑,神色颇为得意。

    “哦。”王秀颇为诧异,根本不用秦桧再说,他也明白这厮和他的想法相近,不由地笑道:“愿听赐教。”

    “治标不如治本,我看那些苗头,与其说需大于供,不如说发展极不平衡,如此就造成上层供大于求,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却是需大于供,导致奢侈品日益饱和泛滥、生民日用品却奇缺。宝钞发行于蜀川,本就是和当地商人争利,被排挤也是正常,只需要出了蜀川,危机自然解除。”

    “还有两个要点,一则是市面假冒仿造,影响宝钞的市价,二则是朝廷如何控制滥发,是关键所在。”

    王秀心下感叹不已,秦桧不愧是搞经济的高手,他已经明显意识到,经济危机的苗头初现端倪。

    可以说他犯了错误,没有认真分析发展形势,选错了时机和地点,再加上某些既得利益者的谋划,才让宝钞试行出现了波折,最终牵引出经济危机。

    这还是小事,要是无动于衷,不积极转变经济结构,把大量生产资料向低端倾斜,恐怕不久将来,就要爆发规模不低的危机,造成生民对朝廷丧失信心,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很多,他决定除了向低端倾斜外,还要加大金银财富的回流。也就是说,大力扶持本土低端工商,强化侍卫水军的力量,加强对海外的掠夺,以海外财富填补国内损失,用国内低端工商大量消化,达到倾斜转型中的弥补。

    不要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很简单,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每次转型都需要耗费大量物力和时间,造成各阶层的动荡,要么靠忍耐度过阵痛,要么以财富来平衡不平衡。

    只是,这种**裸地掠夺,注定无法长久存在,你可以发动种族屠灭战争,也可以去掠夺财富,却也要有个限度,总不能把全世界的人都杀了,这就要在肃清主要势力后,掩盖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实现同化政策。

    他能容忍甚至欣赏张过的屠杀,这种强硬的手段,在开拓的初期是必要的,甚至私下区鼓励。拿下了三佛齐分国成功,把土著人口减半,杀伐就不可能再持续,要转入温和的瓦解政策,以巩固占领区,不动声色地吸取财富为主要目的。

    只要移民能站稳脚跟,就能不断地繁衍,最终形成族群上的优势,再加上殖民官府的扶持,能够占据博弈上风。

    当然,还有最直接的一招,那就是经济转到军事工业上,提前发动对女真人的战争。

    这是他竭力避免的,军事立国的弊端,根本就不用说,他绝不希望看着大宋行朝,埋下军事独裁的种子,那绝对是亡国亡种的行为,他要的是激起汉家良家子的血性,让他们激发基因中不断开拓进取精神。

    最终,只能是国内进行转型,海外进行掠夺,慢慢地平衡经济发展,他轻轻一叹,道:“会之兄,宝钞小有顿挫,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如何控制大局。”

    秦桧咂咂嘴,又道:“商贾囤积居奇,贪图一时之利,或是购入专利大量生产,并不表明所有人都有能耐,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不可能赢得所期望的长久利益,反而会输的很惨。”

    王秀眼前一亮,这绝对他没有考虑到的,实在有点自愧弗如,要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恐怕他真竞争不过时下名士。

    寥寥数语,可见对邦国经济用心之深,对他的学术研读也到了深邃地步,不能不对刮目相看,谨慎地道:“如今,西北大局稳定,可利用太仓金银储备进行调控,增加金银的储备数量,立即废除蜀川试行的宝钞,转移到江右,转被动为主动,各地常平抛财货,压低物价。。”

    不要说王秀有些动容,连李纲也嘴角猛抽,暗骂道:“好毒的秦会之啊!”分明官府出手,打压部分囤积财货商人,让很多人因物价下降破产,真是狠毒的招数,要被人骂祖宗八代的。

    王秀深以为然,招数是毒辣,却是很有针对性的,能够算起横扫十年的积垢。后世,打击囤积和垄断,就是采取政fu介入,直接清盘的绝户手。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金银和常平是平息危机的关键,西北战事是让财政负担加重,却也仅是暂时的。

    没有发生党项人的暴动,那些大族长都受到朝廷的优待,嵬立、息玉利理等人,甚至成为了大将,朝廷给予最大限度的信任,让他们不能不效力,毕竟利益保住了,又在战后得到新的利益,自然要为保护利益,拼命为新主子力。

 第1146章 崔氏

    十余万跟随李仁孝的官民,除了死于战乱中几万,其余的人都得到妥善安置,兴州自然回不去了,都在省嵬城附近安置,驻军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灵夏路文官统治的建立,又给了党项族士人希望,再也不是大族士人一手遮天的时代,作为大宋行朝子民,只要你有本事,通过贡举就能上位,并且是类省试,不需要赶赴行在,得到他们的欢迎。

    萧合达的处理方式,也是非常简单,为了免去不稳定因素,就在几天前发去官塘,给了萧合达两个选择,要么彻底臣服大宋行朝,要么率亲信部署去河西,自己打通道路,有本事去投靠耶律大石。

    至于宝钞试行转移到江右,或许有点丢脸,沈默也会受影响,却是败局中的变数,江右没有会子,他的影响力很强,很容易联合顶级商贾操纵,皇宋银行就近操作,把大家的利益推行起来便利了许多。

    “文实,玉泉山、钟山的学生,也可以用起来。”秦桧悠悠地道。

    李纲眉头微蹙,这个秦会之聪明一时,糊涂一时,王门子弟本就难以遏制,怎么就主动举荐。他是支持王秀不假,内心深处依然有警惕,不愿泛王势力再次扩展。

    秦桧可没有糊涂,相反心中跟明镜似地亮堂,王秀一手撑起大宋行朝,危机也是他造成的,自然需要接受他思想的人去平息。这些学习百业的学生造诣颇深,有些人没有去考取功名,反倒是出来做买,也有被皇宋银行或海事司聘用,有几位颇有名气,应该能运用自如。。pbx。

    至于李纲的担忧,在他看来是多余的,你就是阻扰又能怎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迟早会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你说能阻止,不如提前去安排拉拢。

    当然,除了公事上的考虑,他还有自己的打算,只是不足为外人道。

    王秀并没有往深里去想,反倒是有感秦桧的举荐,不由地道:“只要合适,自然会有大用,不一定贡举出人才。”

    李纲捻须不语,王门子弟的大兴,恐怕谁也拦不住,有利有弊不足道,他还是心生警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