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过了元旦,他所说冬季用兵还要放在年底,时间却很长了,就算十二个月时间,仍然觉得时间仓促。

    “看来相公倾向冬季了,只是没想到李相公和赵相公,也会发生分歧。”朱琏明白王秀所愿,有几分调侃地道。

    王秀默默颔首,却不认为有不对,他们是国策争论,交情并没有受争论的影响,恐怕此时他们正把酒言欢,正色道:“秋冬用兵之前,还需要做大量的试探,要是我说明年冬季正式发兵,也为时不晚,人家准备的也很充分。”

    正如刚才感觉时间仓促,他又给把时间向后推,大规模的角逐战,并非说当年准备当年发动,尤其是宋军这种技术性军队,大战前的偏师试探进攻还是必要的,不受时间限制,只是在规模上有讲究,就看如何迷惑敌人了

    就像刚才介绍的,真宗朝时代,契丹萧太后为了发动大规模南侵,用了三年时间试探,不断出兵南下摸清宋军虚实,兵力大小不等,一定程度也达成麻痹敌人效果。

    然后才发动大规模攻势,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让宋军判断失误,定州行营六万大军形同虚设,让契丹主力部队长驱直入,快达到大河上了,东京震撼天子差点要跑路,要不是老西(笑话,别当真)的坚持,恐怕大宋行朝要早出近二百年。

    他真的向准备一两年时间,派出偏师不断北上,摸清金军虚实,又能起到麻痹敌人作用。南征,之所以放在北伐前面,也是为了迷惑敌人考虑,让女真高层做出误判,认为宋军不会贸然发动北伐战事,至少完成南海布局前不会,只会不断出动偏师试探。

    诚然,当年攻伐南海三佛齐,大宋行朝也仓促发动西北战事,准备时间仅仅半年,却不能拿西北战事作为北伐参考。

    那是一场纯粹的异域孤军作战,一次性的投入战争,大宋行朝尚有余力西征。

    此番南征交趾,却有南侍军出兵作战,成败在他来看并无大碍,最多再次组织兵力南征,看在女真人眼中却不同了,大宋解决交趾前,不太可能有余力北顾,这是战略指导思维上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两府兵棋推演,却不知耗费那么长时间。”

    王秀莞尔一笑,淡淡地道:“不推演恐怕难以得出结论,当年西北战事仓促,幸亏有推演的定论,才能半年内发动。”

    当年,幸亏搞了兵棋推演,有了不少突发性的预案,才让朝廷仓促间有条不紊进入战争,就算前期吃了点亏,结局还算是不错,顺水推舟灭了嵬名家,要是放在几十年前,打的恐怕就是防御战了。

    “圣人,没事你就先去看看监国,我这还有事和王相公商议。”朱琏瞥了眼韩氏淡淡地道。

    韩氏说错话有几分尴尬,正在思量是不是告退,朱琏的话犹如天籁之音,她从容优雅地起身,轻声道:“那儿臣先行告退。”

    待韩氏走了,张泉和青君也退了出去,他们是明白人,不能待在阁子里碍眼,做奴臣女官的要有眼色才行。

    王秀有意无意地看了眼阁子门,平静地道:“有些事想要跟你说说。”

    朱琏黛眉一扬,温柔地看着王秀,低声道:“官人就说,看你拘谨的难受。”

    王秀点了点头,眉宇间闪过一丝犹豫,道:“你可知道?十二姐和女婿,前个大闹一场。”

    朱琏无奈地叹了口气,轻轻颔首道:“刚刚知道,你没来时正和圣人说,小两口闹气也是平常,不想竟下了手。”

    王秀脸色犹豫,尽管他对赵柔嘉有百般心思,有时恨不得给两耳光子,却非常心疼这个女儿,甚至有点恼怒范离,有话不能好好说?非得要打女人不可,他自己杀人无数,却真的仅仅打了两个女人,还是不相干的女人,哪想到范离打了自己女人,关键还是他的女儿,不由地道:“范家的哥太过份了。”

    “呵呵,不想官人会如此说,也不能怪驸马,咱们这姐太任性了,平素就没把驸马放在眼里。范家的哥我是知道的,老实巴交的孩子,看样子真把人家惹火了。”

    王秀翻个白眼,忍不住道:“不能太偏爱了,以免惹出大麻烦,你就悔之晚矣!我看还需下懿旨,安抚驸马才是。”

    朱琏并未听出弦外之音,却知道王秀安抚范离的意思,无外乎给赵柔嘉小小警告,别再玩那些心思,不由地笑道:“驸马算是恭顺谨慎,又生财有道,范大人教导有方。”

    王秀翻个白眼,他也算是照顾范离,暗中给予最大限度支持,甚至有时候暗中坏了规矩,让这小子的生意越来越大,钱越赚越多,从当驸马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也算间接照顾赵柔嘉,连宗良、费苏也嘀嘀咕咕,暗中起了疑心。

    只是朱琏另有所指,他当然明白了,肯定是有家伙通过范离有事,勉强地道:“驸马耐得住寂寞,咱们的姐也跟着富贵,让子嗣享受余荫。”

    朱琏不免暗笑,她不相信王秀不懂她的意思,眼看着称赞范离,绝口不提范宗尹,也明白王秀不想大用这厮。

    那年,王秀亲口对让她说,范宗尹是人才不假,却有些志大才疏,再说他把范宗尹举荐入两府,势必打破当前的平衡,重臣陷入无谓的内耗,只能等到一定时机才能举荐,至少要等到赵鼎等人离开两府才行。

    “我再想想,驸马也不能打了人,还要得到赏赐。”她还是下不定决心,仍旧想袒护赵柔嘉,毕竟自家女儿挨了打,做母亲的岂能不心疼。

    王秀心下暗叹,犹豫着要不要知会朱琏,却也下不了决心,事情有些太残酷了,他不太想让朱琏痛苦。

   

 1209。第1209章 宇文虚中的决然

    

    上京,胡鲁经过几个月的运筹,总算是如愿以偿,在谁也意料不到情况下,突然抓捕了宇文虚中,罪名是羞辱合剌和女真贵酋,还有收藏不该收藏的籍。

    罪名实在有点扯淡,还是张启元的献策,胡鲁已经掌控不少证据,至少能说明宇文虚中交通大宋行朝,几次要兀术当机立断,兀术却一直忍耐不发,甚至是犹豫不决。

    他逐渐看明白,兀术并非是不想拿下,那是投鼠忌器啊!为何?要真说宇文虚中通敌,那些降臣该如何自处?重用这些人的兀术会怎样?想想连自己也无法自保,想通了这三层关系,也就明白兀术的迟疑了。

    “郎君,宇文叔通之事,必须要当机立断,不然受其乱。”他想通了干系,立即站到兀术的立场出谋划策。

    “怎么说?”兀术犹豫不定地道。

    “南朝北上迹象逐渐明朗,打套司发现有使臣在城中活动迹象,万一出现了变故,将会酿成内部冲突,郎君不可不防。”张启元没有牵扯兀术,点出了汉家人和女真人的矛盾。

    要知道,投降女真人的可不仅是文人,还有大批的将帅,这批武将可是掌握着兵权的。

    诚然,十年前的金军非常强横,基本由女真族控制兵权,那些汉家归降将帅,往往是只身跟随军中,没有一兵一卒,只能为女真将帅出谋划策。

    随着女真族名将逐渐凋零,新一代堪用大将太少,大宋行朝国力日盛,他们面临的压力很大,金军被扩大不少,汉家将帅也逐渐被委以重用,掌控不少兵马。

    某些女真人自己不行,却非常忌惮汉人领兵,就算是韩常、高升也被非议,就别说郦琼、孔彦舟、王世忠之流了,好在汉将也有了资本,不再是从前唯唯诺诺。

    万一,要是双方矛盾激发,兀术必然首当其冲,遭到有心人的攻击,毕竟那些汉将的领兵,都是他一力促成,真是出了事干系不小,至少他会失去很多先手。

    兀术艰涩地点了点头,正色道:“郎主错了,给南朝绝好的理由,看来王文实下了决心。”

    “他就没有断过心思,只是比他人沉住气,隐藏的深罢了!”张启元想到了王秀的坚持,不能不从心里佩服,却又充满了不服,他定要击败王秀报仇雪恨。

    如果说从前是嫉恨加仇恨,现在慢慢转化成较量,是信念和意志的较量,虽说依然有仇恨和嫉妒,却慢慢不是主流。

    兀术没有说话,却看着张启元,目光闪烁。

    张启元明白兀术意思,现在不是纠结时候,而是要怎样处置宇文虚中,化解女真人的风波,兀术甚至还有犹豫,他稍加沉吟,断然道:“郎君,南朝磨刀霍霍,断不能有任何犹豫,郎君可用一石二鸟之计。”

    “哦,说说看。”兀术来了兴趣道。目光转向张启元。

    宇文虚中的府邸简朴的房,秦敏赫然在座。

    本来,江云过来一趟,要宇文虚中做好南下准备,呈上秦敏的亲笔信,却被宇文虚中拒绝,让人实在无可奈何。最终,秦敏不得不亲自涉险,在石里哥、梅里等人严密布控下,凭着艺高人胆大,潜入了府邸要做最后的努力。

    “大人,时下胡鲁开始发难,也就是几天里的事情,要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秦敏目光复杂地道,他的情报渠道也很多,对上京发生的破事了如指掌,明白宇文虚中悬了,必须赶紧撤离,否则想走也走不了了,至少现在他认为还能走。

    宇文虚中淡然一笑,沉稳地道:“还能走得了吗?”

    秦敏不由地一怔,是啊!并非宇文虚中不想走,而是真的走不了了,留下或许能博取一线生机,走了绝对是死路。先前,他还认为走为上策,现在看看走也不成,反倒不如留下妥当,至少能抗辩一番,就算死也是堂堂正正,不是惶惶如丧家之犬。

    “自从太上蒙难,老夫也就死了心,与其惶惶度日,不如随太上而去。”宇文虚中语气寂落,目光充满了死气。

    秦敏波澜不惊,对宇文虚中悲痛赵桓不以为然,大势所趋的杀戮,并非个人情感所能左右,他既然敢杀赵桓,本对这老倌生死也不在意,却为尽最后的职责,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人,才有江云劝说失败,他亲自涉险的这幕。

    既然宇文虚中抱有死志,也没什么可说,淡淡地道:“大人,两府相公盼大人回朝,贵府的两位大人,朝廷也是厚待,眼看就要回朝就翰林、六部,大人回归自然享受天伦之乐,何必轻生。”

    宇文师瑗在大宋做官,颇为受到重用,眼看福建路任知州任满,快要回朝述职,有宇文虚中的功绩,朝廷怎么也得给个郎中或侍制。

    宇文虚中却不为所动,淡淡地道:“老夫六旬过一,早就是要入土之人,能让天子和两府诸公牵挂,此生足矣!年事已高,身体腐朽,再也无法长途奔波。”

    秦敏瞳孔微缩,不能不敬佩这位老人的坚持,却不太同意对方的态度,尤其这种舍弃一身臭皮囊的决然,沉声道:“尚有一线生机,大人不博取实在可惜。”

    “知事和我相识十余年,虽说匆匆数面,并无任何深交,却也是生死与共,岂不知老夫秉性?只是惭愧让知事跋山涉水,深入虎穴营救,却还是早早离开为妙。”宇文虚中言辞真切,绝无半点虚假作态。

    秦敏深深叹息,站起身来道:“大人何必如此,故人七十尚能食肉,大人未见孙辈,岂能草草此生?”

    “能为家国殉难足矣!老夫心中却是有些遗憾,还望知事能成全。”宇文虚中脸上挂着微笑,显得尤为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