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俟卨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地跟了上去,刘豫却犹豫不决,最终站住了脚步,趁着别人心事重重,悄然把身形隐去。

    赵柔嘉来到城头,看着赵谌步履斑斓地下城,又张望东华门外的情形,却不知在想什么。

    却在东华门外,那份剑拔弩张的氛围中,宦官惊讶地瞪着李纲,惊颤地道:“王。。。。王相公。。。。回、回来,太子登基,相公、李相公竟然。。。。。大逆不道。”

    “李大人,你这是。。。。。文实已经回来了。”蔡易惊恐地瞪着李纲,明显的反水节奏,他显然不知所措。

    “呵呵,伯记兄高义,你我一同面见天子。。。。。”李正民大为欣喜,甩甩袖子就要拉着李纲,有了这位老兄的支持,天子还是大有可为的。

    “好了,方叔,该放下的就放下。”李纲见宦官脸色尽是惊慌,全然不是装出来的,果断地换了另一幅脸色。

    李正民惊愕地看着李纲,有些跟不上急速拐弯,不明白李纲要做甚么,急促地道:“伯记、伯记兄,你这是。。。。。。陛下那里、那里,难道你真要违逆不成?”

    “方叔,太子睿智,绝不在秦皇汉武之下!”李纲语气沉重地道,向李正民表明值得立场,不是在帮助王秀,更不是违逆朝廷,而是为了天下选择明主。

    “呵呵,好你个李伯记,呵呵,好啊!”李正明几乎不敢相信,却又沉沉地松了口气,人家分明是试探宦官真伪,非常时岂能信人?自己还自以为是,真是天下第一号蠢蛋,当即放肆地狂笑起来。

    “好了,把他拿下看押,要好生侍候着。”李纲不忍心看李正民被拿,他的立场是一样的,目地也是相同的,只是做事方式不同,导致了今天的相悖,他把李正民拿下并非加害,而是要保护起来,不能让蔡易把对方害了。

    “李大人,为何搞的神神秘秘?好不吓人。”蔡易抹了把虚汗,刚才真让他吃惊,认为李纲要反水。

    “我怎么知道真假,只能试探一二。”李纲淡淡地回答。

    “李相公,能不能放下奴臣,诸位大人都去面圣了,二位相公还不快些。”宦官吓的差点尿了裤子,这会才意识到李纲是怀疑而已,不由地松了几口气,心里问候对方女性十八代祖宗,却没去想自己行不行。

    “易之,你和诸位太尉在此坚守,千万不能为人所动,我先去见过娘娘和太子。”李纲做出了决断,东华门外不能没有重臣坐镇,蔡易显然是合适的人选。

    “好,大人放心。”蔡易明白轻重,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他是王秀的铁杆,早就处于人生顶峰,不认为自己能监修国史,或是领枢密院事,自然不在乎拥立之功。

    却说,赵谌急冲冲赶赴垂拱殿,却在右嘉肃门吃了闭门羹,此时的关防紧闭,连他这个天子说话也没用。

    左右班直侍卫面面相觑,他们都觉得甚为可笑,赵官家竟然在内宫吃瘪,还是来自捧日军的拒绝,那可是第一禁军。

    “简直是混账,他们这是造反,朕绝不姑息,绝对不能姑息。”赵谌气的在步撵上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官家,可以从禁中角门绕过去。”李琮献计献策,他也是焦急万分,分明是拒绝官家的意思,说明太子正在垂拱殿加冕,为了自家前程,只能希望赵谌能及时介入,只要能抢先一步,或许还有希望。

    “快,快走。”赵谌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急忙吩咐北去禁中。

    此时,越来越多的大臣,通过禁军保护的通道来到垂拱殿,两府六部各寺监重臣基本到齐,很多人惊讶地看到,王秀竟然在大殿台阶上站着,还腰配直刀,一身征尘,这厮不是在开封吗?只是能来的每个傻瓜,眼珠子一转就明白了些许。

    朱琏倒是没有浪费时间,简单地把事情说了,直接就扶太子继承皇位,尊称赵谌为太上皇。

    “诸公,天子甚至羸弱,已经不能担负天下重任,决定请太子登基,由皇太后来主持大典,诸位还不参见陛下。”王秀神色庄重地宣布赵炅登基,一切都是匆忙的,却以他的强势,让众人接受现实。

    既然是水到渠成,赵炅的贤明又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也都能接受,尤其是沈默、李光等重臣参拜,让某些人放下最后的犹豫,哪怕你心中再有不甘,也无法在王秀面前抵抗,一切又是那么恰如其份。

    赵炅表现的也是那么平静,很自然地道:“朕受命天子大位实在惶恐,当此逆贼作乱危难之际,也就义不容辞,还望诸位卿家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朱琏的心情是复杂的,一切就像是闹剧,却又那么的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容有半分的犹豫。

    她不愿和儿女纠缠,却不得不最终做出决断,好在赵炅没让她失望,表现的镇定自若,完全具备天子风范,让她那忐忑的心放下许多,只愿赶紧结束这一切。

    当然,赵谌、赵柔嘉的命运如何?完全取决于王秀和重臣们,赵谌被尊位太上,应该是没有大碍,她所担忧的却是赵柔嘉,历来公主谋逆唯死而已,该如何是好?

    她的心很沉重,尤其的悲伤,却去看脸色萧杀的王秀,没来由打了个冷战,宫廷斗争向来无亲情,他们兄妹做到这个份上,恐怕早就深深激怒王秀。

    也是赵谌的悲剧,他像无头苍蝇来回奔波,每次不是遇到关防紧闭,就是吏士林立,压根就没有办法过去。

    李琮很悲观,现在赵构没有动静,又有王秀的出现,傻子都明白怎么了,赵谌像个傻瓜来来回回,绝对是浪费大好时机,眼看事不可为,半点机会也没有,他起了逃跑的心思,不由地道:“官家,奴臣请官家火速出宫。”

    “你说什么?”赵谌大怒,脸色气的铁青,要不是坐在步撵上,他早就要爆打李琮。

 第1435章 祸起江宁之赵谌出逃

    “官家,大势已去,只能出宫暂避风头,汇聚忠贞吏士,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李琮心情特别沉重,他本着最后的忠心,也为了自家考虑,不想在宫中被瓮中捉鳖。

    万俟卨眼珠子一转,非常认同李琮的算计,很明显王秀扶持太子登基,随着捧日军的入宫,待在宫中已经无法作为。

    为今之计只能出宫,甚至离开江宁,去江州或者去宋州,必然会有守臣响应,他也不想来回奔波,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却是在没有别的办法,早就被打上赵谌、赵构、赵柔嘉的标签,更何况又深深得罪王秀,人家绝不会放过他。

    如果指望王秀用对付张启元手段,放在他的身上用,还算是能活下去,那就大错特错了,老于世故他明白,当年王秀不可能杀张启元,那是一场政治斗争,远没有到兵戈相向的地步,杀了张启元的话,恐怕会留下恶名,把对方逼迫到背叛家国的地步,不失为高明举措。

    就是这种相对温和的斗争,王秀依然用残酷的手段,生生火炼了福国大长公主,那可是活生生把人给烧死,想想都不吝而寒,庙堂争斗何至于此。

    如今,那真是图穷匕首现的生死较量,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从**上消灭对手,才是最正确的方式。接下来必然是血雨腥风,甚至连赵构、赵柔嘉都无法幸免,何况是他这个失意之人,让他去都水监的时候,就察觉那股杀机。

    “陛下,大官说的有道理,赶紧出宫召集勤王大臣,才有一线生机。”

    赵谌傻眼了,连万俟卨也让他出宫,难道真到了山穷水尽地步了?眼看大好形势,为何变成如此模样?

    “官家,再不决断,悔之晚矣。”李琮看了眼万俟卨,眼底闪过一抹厉色,深知老匹夫的打算,他们都是不甘俯首就戮,只有出去才能有机会,甚至做好了劫持赵官家的准备。

    “这可如何是好,主主,她去哪里了?”赵谌也没了主张,刚才是心急如焚,四处找门路去垂拱殿,夺回他即将失去的权力,哪里还顾得上别人,现在走投无路,习惯性地想起了赵柔嘉,却发现自家妹子不在,仿佛没了主心骨。

    “官家,主主和侍郎他们,就没有跟过来。”李琮不阴不阳地道。

    万俟卨眼皮子一跳,暗骂阉寺好毒,竟然连赵柔嘉也敢下眼药,要是能逃出去还真得防着点。

    “怎么可能,她怎么会不来。。。。。。”赵谌当即就愣住了,忽然冒出被抛弃的念头,他绝没想到被李琮引导。

    难道,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连相依为命的妹子,最终也舍弃他而去?不能相信,他几乎陷入了疯狂,不断锤击步撵,大吼道:“不可能,不可的。。。。。”

    “大人。”李琮有点傻眼了,眼巴巴看着万俟卨,希望这老匹夫能赶紧想办法,至少不能在宫里浪费时间。

    万俟卨也是一头雾水,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大长公主是出城搬兵,只要陛下推出大内汇合,未尝没有机会。”

    说来说去还是走了,赵谌自然听不进去,李琮无奈地摇头,低声道:“这可如何是好,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万俟卨自然明白,要不是太子登基仪式不能打断,早就有大批捧日军围过来,眼看越是耽搁越不利。或许,赵谌不会有大碍,他们这些人可是有身家性命之忧,决不能再等了,哪怕用强也得让天子出宫。

    他眼珠子一转,道:“陛下,或许,大长公主就在宫外接应,还是速速汇合妥当。”说着,就给李琮打个眼色。

    李琮也不是傻瓜,立即明白对方意思,急忙对抬步撵的班直急吼:“还愣着干嘛,赶紧请官家出宫,想等死。”

    班直侍卫立即醒悟,也顾不上许多了,立即抬着步撵想宣德门而去,那动作快得跟兔子一样,谁不想活命啊!至少出了大内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不少随行人中目光闪烁,脸色变换地很快,跟在后面也不知想些什么,反正有人不时地掉队。

    当他们通过宣德门时,赵谌似乎清醒过来,猛然停住了厉声宣泄,似乎想要说话阻止,却又没有说出口,转首回望宣德门,双目闪过一道哀伤,整个人几乎要瘫在步撵上。

    此时,赵炅的加冕仪式完成,应该说是一场简易的仪式,主要是为了接见朝廷重臣,坐实登基的节奏,按照王秀的说法,逆贼作乱一切从简,大庆还得放在后面。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争时间的赛跑,你没有皇位就不可能占据大义,坐实了天子名份,才好去号令群臣,而不再是太子尴尬地位。

    “陛下,东华门外尚有大量官民,还要请陛下安抚。”李纲作为枢密使,自然要提出建议,毕竟祸事没有结束,真有点动荡会酿成大乱子。

    “王公,你认为如何?”赵炅倒是先征求王秀意见,体现出最起码的尊重。

    “陛下,臣虽是南下平乱,却早就任边帅,不敢擅言两府要事。”王秀很自觉地回避,或许是很假很虚伪,却非常符合朝廷制度,至少让别人拿不到他的把柄。

    话说的李纲、李光等人直翻白眼,还边帅不敢擅言两府,谁不知道镇压乱事是他暗中部署,到这份上就成了外人,脏活都泼到别人身上,好个没脸没皮的王文实,端的不为人子。

    驱散百姓,捕拿太上、大长公主,想想都让人头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