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真的肯真金白银的下注呢?张勋自然也不例外,一早就和日本军部搭上了线,又通过日本军部的牵线搭桥联系上了黎元洪的军事顾问,青木机关的头子青木宣纯中将,再由青木从中斡旋,促成了黎元洪和张勋的联盟。这次更是亲自南下徐州同张勋密谈,洽谈清朝复辟后由日本支持善后的问题。
一听说青木到来,张勋哪里敢怠慢,立马亲自到车厢门口,将一个极其矮胖,长得好像个肉球似的日本陆军中将给迎了上来。
“张大帅,鄙人已经收到东京方面的指示,寺内首相已经在原则上同意向成功复辟后的大清提供一笔超过一亿日币的善后大借款。”分宾主落座之后,青木宣纯就直截了当入了主题。这位日军对华谍报活动的鼻祖说的是一口流利的北京官话,脸上也堆满了谦恭的笑容,再加上一个面团团般的胖脸儿,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杀气腾腾的日本陆军中将,倒是像一个和气生财的商人。
说话间,青木就将一份电报纸递了过去,张勋接过去一看,脸上的笑意就再也掩饰不住了。一亿日币大概相当于五千万银元。有了这笔巨款,这大清朝复辟以后的局面可就容易安定下来了。
他冲着青木一拱手,微笑道:“中将大人,兄弟我办事儿也是在路子上的,这次您帮了我,帮了大清这样的忙,别的话咱也不多说,等此次事成以后,贵国想要什么利益,咱大清就给什么利益!只要能让朝廷下得来台就成。”
青木宣纯也回他一个拱手,笑道:“张大帅,大清复辟以后的事情,咱们慢慢再谈,总是会有一个让双方都能下得了台的办法的。现在的问题是,万一复辟之事不济,大帅可有什么退路么?”
“退路?”张勋的脸色一下就阴了下来,沉着声道:“我张某人只知道为朝廷尽忠,不知道什么退路!”
青木宣纯笑着摆摆手:“鄙人不是在说张大帅的退路,而是紫禁城里那位宣统皇帝的退路。复辟之事如果成功当然没有问题,可万一不成呢?宣统皇帝会有什么下场?张大帅想过没有?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历来都是什么样的下场?宣统皇帝如今的待遇已经是个异数了……如果复辟失败,皇帝陛下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大帅想过没有?难道真的不需要为陛下准备一条退路吗?”

第四十一章 新青年!

“青木先生,你是什么意思?”
张勋阴沉的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日本中将青木宣纯。说实话,复辟失败的这个万一,他也不是完全没有考虑过,只是在他看来,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冯国璋,都不至于干出加害故主的事情来。哪怕复辟失败,宣统小皇帝也还是可以在紫禁城里面继续享清福的。
青木宣纯沉默了一下,终于还是回答道:“张大帅,在下也知道您这一辈的北洋宿将对清室是有感情的,毕竟清室给了你们荣华富贵。可是北洋小一辈的接班人对大清还有没有这样的感情呢?比如段祺瑞身边的徐树铮!又比如冯国璋一派的后起之秀冯玉祥、吴佩孚,他们可没有从大清朝廷那里得到多少好处,等到他们执掌了北洋的大权,还会顾及什么故主之情吗?如果没有这一次的复辟,他们或许找不到借口撕毁《优待清室条例》,可现在……大帅,您难道真的不打算为宣统皇帝的将来考虑一下?陛下今年可只有12岁啊!”
这回张勋的脸色就更加阴郁了,他冷冷道:“那依着青木先生的意思,我这个复辟还会害了皇上不成?”
青木宣纯一笑:“张大帅,那就要看您能不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虽然这样的情况不一定会出现,可是我们也不能不做打算吧?万一复辟失败,您打算怎么善后呢?”他虽然在问张勋,但是却没有给对方回答的时间,而是自顾自说了下去:“鄙人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万一事情不济,再让皇帝呆在紫禁城这个囚笼里面就是将他置于死地了!唯一的生路只有远走高飞,离开紫禁城,离开北京!”
“离开北京?能去哪里?”张勋轻轻反问。
“去大清的龙兴之地满洲!”青木宣纯的目光中突然闪过一丝热切:“那里有帝国的关东军,有拥护大清的三位督军,还有上百万满蒙健儿……那里才是大清朝复兴的基业所在啊!日本也将会全力支持宣统皇帝在奉天登基,重新收拾大清的山河!不知大帅以为如何?”
……
北京南城,常瑞青租下的那所四合院里,此时已经挤满了人,这些人都是太监的打扮,脑袋后面全都拖着又黑又粗的大辫子,正在那位参加了赤色革命的真太监孟离,孟公公同志的指挥下练习着宫廷礼仪。
只是这些怎么看都有些五大三粗,行为举止中多少也透出一点行伍味道,实在不怎么像太监,至少孟离同志瞧着真不像那么回事,正叉着腰在那里训话呢!
“哎哟,这路不是这么走的,太监不能那么雄赳赳、气昂昂的……咱是去了势的人,又是伺候主子的下人,走路的时候要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低眉顺眼的……”
“说话的腔调也不对,要提着嗓子,细声细气的,俗话说的公鸭嗓子就是说咱们太监的,不能嗡声嗡气,更不能喊报告!”
“还有,在宫里面行走,见着主子要背过身子回避,不能用眼珠子瞪着人家,没什么好看的,跟你们说吧,宫里面的宫女、妃嫔都是蒙古、满洲八旗家的闺女,比不上八大胡同里的小娘子!”
“再有,你们把那个胡子都挂干净了,这世上有胡子拉碴的太监吗?一瞅就像是强盗,唉,你们这些人看上去比那些御前侍卫都威武,怎么扮太监啊……”
常瑞青站在堂屋里面,看着外面几十个穿上太监衣服正在那里训练的“赤色分子”,眉毛渐渐拧了起来。
倒不是因为眼前这群“假太监”的扮相不成,而是常瑞青在那里忧国忧民呢!自打两天前被徐树铮拽着去见了日本公使林权助,他的心情就变得有些糟糕。日本人在民国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他常瑞青再清楚也不过了,和日本人打交道那是与虎谋皮!在他原先的计划中,参战军最好是借助英法的支持,这些欧洲列强毕竟离得远,如今又走了下坡路,就是被坑了也没有办法……
可是徐树铮却告诉他,如果没有张勋发起的“各省区联盟”来搅局,北洋或许还可以以一个整体出现在英法面前争取支持。可是现在这副样子,一场内战是免不了的,而且张勋一旦举起复辟的旗帜,西南方面还有孙中山一定不会消停!就算是打败了张勋,重新夺回北京,英法也不大可能借款支持一个还在内战的中国派兵去参加欧战的!现在唯一能提供支持的,也只有日本了!而且,如果北洋不用日本的支持,那这些小日本一定有办法把编练参战军的局给你搅黄了。
最后,徐树铮还语重心长的告诉常瑞青:“……谁都知道小日本对咱中国有野心,可问题是它离咱们近!而且肯动真格的!不管是支持你,还是反对你,日本人都会真金白银往里面砸,这一点是英美法这些西洋鬼子比不了的。耀如啊,你将来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牢记,在拥有足够的力量之前,千万别跟日本人把关系弄僵了,这帮兔崽子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不得不承认,徐树铮的分析还是颇有道理的,小日本可不就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主儿吗?可是自己呢?自己现在干的事情,在民国历史上好像也没有人做过吧?
堂屋的门突然被人推开了,门外进来两个穿着老棉袄,面孔被毡帽遮住的人物。当先一个摘下帽子,正是模范团的副团长吴石,他朝常瑞青道:“耀如兄,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的黄宝培,表字植生。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新青年》上看到你的《参战救国论》非常赞成,就想要参加咱们的铁血同志会,王自省亲自考察了他一番,觉得还算可靠,就让他加入赤色旅了,而且我还想让他参加这次的行动,负责向报界宣传我们的主张(就是在行动结束后打电话到报馆)。”
常瑞青听王君皓报告过这件事情,这个黄宝培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正在天津和小萝莉相亲。他看了眼吴石身边那个已经将毡帽取下来的年青人,矮矮小小的,颧骨有些突出,一瞧就是两广人的模样儿。他笑着冲那人拱了下手:“植生兄,欢迎你加入我们的事业!”
黄宝培的神色有些兴奋,也还了个拱手礼,开口就是带着广东腔的官话:“能加入你们是我黄宝培的荣幸,真没想到,陈先生、李先生他们还在研究社会主义,耀如兄居然已经先干起来了!看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还真有几分道理啊!”
常瑞青闻言一愣,随即就问道:“植生兄口中的陈先生、李先生,是不是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实庵(陈独秀)先生和经济学教授李守常(李大钊的字号有点土)先生啊?”
“没错,就是他们二位。”黄宝培笑着点点头,又道:“对了,耀如兄,你是不是要找个机会同他们二位见见面,一起讨论一下社会主义和赤色革命的问题?说不定,大家可以一起干一番事业的!”
什么!常瑞青愣了又愣,他和陈独秀、李大钊见面,还要同他们二位大神讨论社会主义,还要一起干事业……现在是不是早了一点儿?十月革命的那一声炮响可还没有传来呢!

第四十二章 行动和宣传

常瑞青、吴石,还有那位新加入的北大热血青年黄宝培此时到了北京南城的一处小酒馆二楼。天色已经很晚了,如今又是兵荒马乱,酒馆里面没有什么客人。掌柜的袖着手在柜台后面打盹。三个赤色革命者则在靠近窗口的地方找了个张桌子,点了几个小菜,两壶小酒在那里边喝边聊,三人说话的声音极低,几乎和蚊子叫差不多,一看就知道是在密谋着什么。
不过如今的北京城里面差不多就是“半无政府状态”,段祺瑞下了野,换了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曦来干个空头总理,各个政府部门也都人心惶惶的,谁也没心思办事儿,就算有人去步兵统领衙门告密,多半也没有人会来过问了。
“耀如大哥……不,应该叫耀如同志了。听虞薰同志讲,咱们赤色旅这一次要干一笔大买卖……绑宣统皇帝的肉票,这个,好像不太像一个革命者的所为吧?”
说话的是黄宝培,他大概是眼下全中国赤色革命者当中,唯二懂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同志,知道绑架皇上勒索钱财这种勾当好像不怎么符合马克思主义来着!至少那种欧洲赤色革命者没有干过绑架德国皇帝的事情……
常瑞青笑着点了点头,将身子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植生同志,我跟你透个底,咱们这回可不是为了银子去绑宣统皇帝的肉票!而是为了救国,为了挽救咱们的共和!”
黄宝培愣了下,满脸迷茫地望着常瑞青。张勋想要复辟满清的事情,在北洋团体里面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在北大里面,却没有这方面的风声。
“植生兄,耀如大哥从徐又铮那里得到的可靠消息,张勋这回带兵进北京,就是要复辟满清的!”一旁的吴石咬着牙解释道:“咱们的民国顶多可只有十天半个月的国祚啦!”
“什么!”黄宝培一声惊呼,就要跳起来。结果被常瑞青一下按住,常瑞青伸出一根手指做了个禁声儿的手势,小声道:“植生同志,少安毋躁,张勋要复辟的是满清,而复辟满清不就得有溥仪这个满清的皇上吗?如果皇上不在张勋手里面,那他凭什么搞复辟?难不成他自己当皇上?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