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的是现在中央军校的校长金永炎,因为黎元洪的关系,海军总长程璧光算是他的前辈。这次大概是帮海军来当说客的。这份海军建设计划,也是他转交给常瑞青的。
常瑞青合上计划书,嘴巴微微一动,露出了苦笑的表情:“校长,如果我连一艘主力舰和装甲巡洋舰都不打算给海军置办呢?”
“一艘都不给?”金永炎为难地摇了摇头:“耀如,财政上不会困难到如此吧?我听陈总理说,今年的财政支出计划是九万万到十万万!一艘主力舰也就是三四千万……现在欧战刚刚结束,英法海军都有裁军计划,如果咱们现在出手购买。应该还能再便宜一点,不如就买一艘主力舰、两艘装甲巡洋舰吧。”说着他又加重了语气:“要是一艘不买,只怕海军和国民党方面都会有反弹,程总长可不能辞职……”
眼下国防军的陆军基本上都被常瑞青控制了,可是国防军的海军、空军(空军总队)却是国民党的盘子。海军是粤海军。空军则是美国回来的华侨子弟在充主力。常瑞青的保定系里可没人会开军舰开飞机的,要是程璧光正的要撂挑子不干,国防军的海军搞不好就得闹个“罢工”什么的,到时候他这个委员长也不好下台。
常瑞青皱着眉毛道:“海军不是不建设。而是这个思路不能是海上决战,咱们的海军底子薄。造船工业更是落后,玩大舰巨炮是玩不过日本的。而且咱们还要维持一支大陆军,分给海军的经费必然是非常有限的。”
“耀如你的意思是……”
“优先发展潜艇,咱们学德国佬搞破交!日本是岛国,资源和市场都在海外,一旦和日本发生战争,海军的任务不是保卫海疆,而是切断日本同海外贸易的交通线。只要没了海外物资的输入,日本人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常瑞青的海军发展思路都是来源于后世的历史资料,以战列舰为代表的大舰巨炮时代随着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时日无多了!重工业刚刚起步的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赶战列舰的末班车,这可不是花钱造船买船那么简单的。战列舰这玩意虽然是淘汰产品,可却是这个时代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的结晶!目前全世界也就只有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有能力建造。就连历史上重工业发达的苏联都没有能造出战列舰!可见战列舰的技术含量之高了。有这闲钱去把冶金工业和造船工业提升到能建造战列舰的地步,还不如去投资刚刚起步的航空工业呢。
不过这套道理,能说服海军部里面的那一票国民党籍的广东佬吗?一想到这个,常瑞青的眉毛就渐渐拧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七章 新民国的基础三

常瑞青的车队又向西开了有大约十公里,过了几个守备森严的哨卡,穿过了几个刚刚被平整出来的工地。才堪堪到达了这片军事禁区核心的汤山别墅的入口处。就看见才从东北回来的参谋部次长卢逸轩上将军服笔挺的站在那里,恭候着常瑞青的车队。车子停了下来,卢逸轩透过车窗瞧见了第三辆轿车里坐着的常瑞青,就上前来拉开车门:“耀如兄,一路上还顺利吧?”
常瑞青跨出车门,朝卢逸轩笑道:“托你的福,这一路都挺顺的,上海那边的情况也比想象中好,整个城市繁华的不行,到处都是正在开工的工地,很有些经济起飞的苗头。”
原来常瑞青这两天去上海视察了一圈,看了中**工集团的工厂,还参观了江南造船厂和英商耶松造船厂,又在德国总会里同江浙财团的富豪们来了次见面会,向他们介绍了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最后又在新开张的上海联合交易所里转了一圈,居然还在里面发现了几十种日本公司的股票和日本债券在交易!
不过卢逸轩关心都不是这些,这位国防军实际上的参谋长笑吟吟的和金永炎打了个招呼,就同常瑞青并肩向汤山别墅内走去,边走边问道:“那批雷诺FT17战车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运到汤山?我这个装甲兵学校代理校长可有点等不及了。”
常瑞青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急个啥?离下一次战争至少还有十五到二十年呢!装甲兵有的是时间慢慢做大,这些雷诺FT17不过是用来训练的,将来咱们还要自己建造更多更先进的战车呢!”两人说着话就走进了军委会会议室所在的楼房里面,就看见总参谋长蓝天蔚,海军总长程璧光,陆军教育总监吴石,军备部部长马君武,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国家计委主席阎锡山,空军总队总队长杨仙逸。还有几个高级参谋人员,都已经等候在那里了。看来今天是有什么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了。
看到人员都已经到齐,常瑞青就招呼大家进了一间放着张巨大的圆桌子的会议室。众人就围坐在圆桌边上,倒也显得平等。常瑞青微笑着扫视了大家一圈,看到众人都已经坐定。才笑道:“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军备问题。包括国防军的军事装备升级,还有咱们中**事装备工业的建设。这些都是要用未来十五到二十年慢慢实行的,我们今天的会议只讨论大的原则和总方向……这样的会议预计还将召开多次,大家有什么建议要求都可以提出。好了。谁先来发言?”
海军总长程璧光是这里资格最老的一位,甲午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是“广丙”号的管带了。在1895年2月12日那一天,他还代表北洋舰队向日本联合舰队递交了投降书,大概也因此一直耿耿于怀,在内心深处存了一雪前耻的想法。现在眼见国家的形势大好了起来。这份心思也就愈发强烈了。而且这个心思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整个民国海军的。为了今天的军备会议,海军部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的。所以听到常瑞青的提问,程璧光当仁不让的就第一个站了起来,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一叠油印的文件分发给了会议室内的每个人,然后就高声念起来。
与会的人都侧耳倾听只有常瑞青蹙着眉毛在想心事,程璧光分发的文件和之前金永炎转交给他的大同小异,主要内容他已经知道了。只是在海军军备计划之前对目前中国的安全形势做了一番分析。
海军部认为当然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认为,军方会议上讨论的内容都是不能公开的。否则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既然中国要大搞军备建设,那就必然要有假想敌,这样的敌人有许多,不过其中最大也是最具威胁的只有苏俄和日本!鉴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敌对状态,中国应该可以联合其中的一国来对付另外一国。而海军部的建议是联俄反日。理由是苏俄毕竟是个欧洲国家。他们的重点不可能放在亚洲,所以苏俄的发展方向同中国是不重叠的。日本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中日现在是亚洲两大先进国家之一,也是未来可能领导亚洲的两个强国之一未来的亚洲只能有一个领导者。不是中国就是日本。所以中日必然会为了亚洲领导权而发生冲突。而且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当苏俄在欧洲同英法帝国主义发生冲突以后。英法对南洋殖民地的控制必然削弱,到时候中日将会成为这片富饶土地的候选主人,两国也必将为了争夺南洋而战!届时中国将需要一支足以打败日本海军的强大舰队。这是获胜的关键所在。
程璧光又提出了一个中日战争爆发的可能日期,以及海军为了击败日本所需要的主力舰的大致数量,比那份分发到大家手中的文件中所提及的主力舰吨位番了几倍!程璧光最后解释说,海军需要分三期用大约15到20年的时间来建成一支足以击败日本的庞大舰队。说完就坐下了。常瑞青微笑着朝他看了看,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阎锡山、孔祥熙和马君武三个。
“额先来说说吧。”阎老西摸了摸他那个光秃秃的脑袋,苦笑着说:“额们的重工业还木有起步,现在正是决定发展方向的时候。如果要大办海军,那么重工业的投资和布局就必须围绕船舶制造和超大口径火炮展开了。”
新任的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插嘴道:“这方面需要的投资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还牵涉到了几乎所有的重工业类别的发展重点,一定要慎之又慎。”
军备部长马君武也说:“建造主力舰的技术难度实在太高,其中的关键技术比如超大口径火炮、装甲钢、大功率船用动力系统都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不是轻易能够获取的。如果要靠我们自己来发展,恐怕五十年也追不上日本。”
程璧光想了下说:“现在英法和咱们的关系不是挺好的吗?美国又想拉拢咱们去牵制日本。”
“可他们都希望额们将发展重点放在陆军上面。”阎锡山接过话题说。
军备部长马君武也附和道:“美国和法国向我们转让了许多陆军火炮和枪械的生产技术,也允许我们向德国购买飞机工厂和技术。但是却拒绝将超过一万吨的海军舰艇的图纸出售给我们,更别说是那些更加关键的造舰方面的技术了!”
程璧光轻轻敲了敲桌子,大声道:“那我们可以先从一万吨级的装甲巡洋舰开始!此外我们还可以向苏俄寻求技术支持,最近海军工程局就请到了几个水平很高的白俄造船专家,他们是参加过甘古特级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的。”
孔祥熙摇了摇头:“玉老。建造战列舰可不是有几个造船专家就行的。这里面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太多了,甚至还关系到整个重工业布局。咱们的财力只有那么一点,不可能发展出同时能满足海军和陆军需要的重工业!”
哈哈孔的这话算是说到关键点上了。海军可是个烧钱的军种!而中国又是个大陆国家,北方又有苏俄这样的强邻,势必要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以目前中国的国力也只能在大陆军和大海军之间做出选择了。
程璧光扭过头。目光灼灼地望着常瑞青:“耀如。你是咱们国防军的当家人,大方向上自然该你来掌握。咱们是该联俄还是联日,你就拿个主意吧。要是走联日的路子,那海军就是个装点门面。也不用发展什么造舰工业,直接向日本采购就行了。如是联俄反日,那发展海军的钱无论如何是不能省的!”
常瑞青的眉毛一拧,沉着脸也不回答,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打定主意?
陆军总参谋长蓝天蔚看着常瑞青的样子。知道自己必须要为陆军说话了!他先冲着陆军教育总监吴石打了个眼色,然后就赶紧起立,大声发言道:“陆军参谋部的意见是:未来中国无论是联俄还是联日,都必须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因为在联俄的情况下,国防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将是朝鲜半岛、远东州和印度支那半岛,所以国防军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
吴石也接着他的话往下说:“我们中国毕竟是大陆国家,强大的陆军是国防的根本!试想一下,当初满清政府如果不是花费巨资打造北洋海军,而是将发展海军的经费用来建设一支强大的新式陆军。日本还有可能赢得甲午战争吗?而且一支强大的海军只能用来对付日本。一支强大的陆军却能同时用来对抗日俄两国。因此一支强大的陆军,才是我们中国所必须的!”
看到海陆两军的头头都已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常瑞青就笑了笑,又将目光投向了从会议开始到现在就没有说过话的空军总队总队长杨仙逸,笑道:“学华。海军、陆军都表示过意见了,现在该你们空军发言了。”
杨仙逸皱了下眉,现在中国可没有空军这个军种,他的空军总队是属于陆军管辖的。而且在陆军中的地位也不高,他这个总队长不过是少将军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