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似乎正要离开,见着常瑞青和黄宝培,便拱了下手,张嘴就是一口不太容易听懂的宁波官话:“兄弟是上海来的蒋志清,请问两位先生是……”
蒋志清?蒋介石!!!真的是他吗?
常瑞青的脑子里顿时就是一阵嗡嗡作响,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定睛再看眼前这个中年人,分明就和老照片上壮年时期的蒋介石有个七八成相似嘛!
可问题是蒋介石怎么跑到天津来和陈独秀、李大钊见面了呢?常瑞青在脑海当中拼命回想历时资料中,关于蒋介石在1917年时的活动情况的记录。怎么也想不起有关于他曾经到天津来见陈独秀、李大钊的只言片语……或许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件吧?
“请问蒋先生字是什么?”常瑞青没有自我介绍,而是反问起眼前这个蒋志清的字号来了。蒋志清微笑,一对鹰眼目光炯炯的看着器宇轩昂的常瑞青:“兄弟字介石。”
真的是蒋介石!错不了的,眼下是1917年,蒋介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没人吃饱撑的去冒充他。常瑞青深吸了口气,换上了张有点奇怪的笑脸儿,也冲蒋介石拱了下手:“兄弟姓常,以字行,上凯下申,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说着他又指了下身边的黄宝培:“他是黄宝培,字植生,是我的同学。”
此时,陈独秀和李大钊已经听到院子里面的动静,走出了屋子,见着黄宝培身边的常瑞青,刚想开口提问,黄宝培边抢先道:“陈先生,李先生,你们看,常凯申同学也从北京过来了,现在北京市面上已经安稳下来,寒假一结束,北京大学就能按时开课啦。”
常瑞青也上前一步,煞有其事的向两位大教授各鞠了一躬:“陈先生、李先生,你们好。”
两位大教授都是一愣,努力在脑子里搜索了一遍,也不记得北大有这么个大块头学生。最后还是陈独秀反应快,他点了点头,笑道:“凯申是吧,进来坐,进来坐……哦,”这时他想起了前来拜访的蒋介石,就指了指蒋介石道:“这位是上海来的蒋志清先生,因为在《新青年》上读到了我们写的介绍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很是感兴趣,所以就找来这里了。”说着他微微一顿,意味深长地瞅了常瑞青一眼,又对蒋介石道:“蒋先生,这位常凯申同学对社会主义理论很有研究,你不如留下来,听听他的说法吧。”
听了这话儿,常瑞青顿时就被雷了个外焦里嫩,历时上的头号反动派蒋介石派居然会对社会主义理论感兴趣!糟了,历史上蒋介石的确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很有兴趣来着!很可能是在苏俄见识了他们对中国西北领土的野心之后,才走上了反革命道路的!
可是现在十月革命都没有开始,苏俄的野心自然也没有暴露,蒋介石就……该不会是自己的蝴蝶效应吧?呃,这个蒋介石日后不会成为中G一大的创党代表之一吧!

第八十章 蒋校长和常校长


屋子里面,众人分宾主落座,几杯飘着芳香的清茶也被送了上来,陈独秀、李大钊和黄宝培说起了寒暄客套的场面话。而常瑞青和蒋介石却始终沉默对视,蒋介石轻轻转动手中的茶杯,突然淡淡一笑:“不知凯申兄对日前赤色旅绑架宣统皇帝溥仪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常瑞青端坐在那里,表情已经恢复了平和,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蒋介石:“以直报怨而已,满人统治我们汉人两百多年,不知搜刮去了多少金银财宝……我看赤色旅索要二十五万两金子还是少了一些啊!”
蒋介石一拍巴掌:“好!说得好!好一个以直报怨,就是应该这么对付这些不知天高地厚满人小朝廷!要都像北洋那样姑息养奸,那么多革命同志的鲜血早晚付诸东流!”说到这里,他一脸郑重地对常瑞青道:“实不相瞒,兄弟正是革命党人,辛亥那年也同满清军队真刀真枪干过一场!这次因为一些俗务北上,没想到竟然遇上复辟风波,只恨不能同赤色旅的革命同志一起杀敌,甚至连面都见不到,实在可惜啊!”
常瑞青苦笑,蒋介石现在的表情还真有点革命愤青的意思,也不知道他这次北上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想到这里,他微笑道:“现下北洋虽然没有公开镇压赤色旅,不过以他们对清室的态度,只怕也在暗中缉拿吧?那些赤色旅的革命同志自然要小心行事,J石兄见不着也属正常的。”
蒋介石淡笑着点头,又问了一句:“不知道凯申兄有没有赤色旅的路子?”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对方:“兄弟对赤色旅的同志很是仰慕,如果能结交一番也就不虚此行了。”
常瑞青眼珠转了转,话说到这个份上,蒋介石的来意他已经猜到了七八成。这位爷多半是奉了孙中山的命令来北京、天津联络赤色旅的!孟离那边儿他自然不敢去,所以就找到了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介绍赤色主义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教授,想从他们那里打听些消息了,而且他多半也已经看出自己不是什么北大学生了……还别说,这个蒋介石的脑筋比那些北洋的笨警察好使多了,怪不得日后能取而代之呢!
“如果介石兄真的想结交一下赤色旅的同志,小弟倒是有些门路的。”常瑞青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打着,斟酌着道:“只是介石兄见着赤色旅的左民同志以后,想和他说些什么呢?”
听到常瑞青的话,蒋介石一笑,心里面几乎已经可以肯定对方就是赤色旅的要人了……浑身上下都透着浓浓的军人气息,还带着两个一看就是行伍上出来的保镖,北京大学的学生要都是这副模样,那干脆改名陆军大学得了!
而这样一个军人,又和两个在报纸上宣传赤色主义的北大教授有往来,想不和赤色旅联系起来都难喽!
蒋介石点点头,语气郑重地说:“明人不说暗话,兄弟看凯申兄的这番气度,就知道是多年行伍上养成的,凯申兄想必不是什么北大学生,而是赤色旅的军官吧?”
常瑞青微笑点头。蒋介石要是看不破这点儿,也成不了民国的大BOSS了。
蒋介石笑了笑,目光扫了一下陈独秀、李大钊两位,见他们也是一脸诧异。才一字一顿地道:“兄弟此来,其实是受了孙先生的嘱托,想要联络赤色旅的同志,看看能不能一起干革命,救中国!”
“一起干?”常瑞青的眼珠转了又转,脑筋也飞快转动起来了。其实他眼下也正琢磨着要搭上国民党和孙中山的线儿呢!不过却不是用赤色旅左民的名义,而是以常瑞青这个公开的身份。根据他的计划,等到那二十五万两黄金一到手,他的第31混成旅可就要找机会南下福建了,国民党在那里的势力可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蒋介石的那个把兄弟许崇智,更是从福建新军起家的,福建的第14混成旅就是许崇智的老部队,而且福建地方民团的头头也大多卖许崇智的面子。如果有国民党和许崇智的帮助,日后自己取福建可就易如反掌了!而且孙中山的寿命也只剩下短短几年了……“不知道孙先生有什么具体的提议吗?”常瑞青淡淡的反问。
蒋介石笑笑,放下手中的茶杯:“或是结盟联合,或是团结一体,全凭左民同志的意思。”说着他微微一顿,压低了声音:“凯申兄,不知道能不能替在下引荐一下赤色旅的左民同志呢?”
常瑞青点点头,又瞧了眼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微笑道:“我就是左民!赤色旅一号同志就是我!”
蒋介石淡淡一笑,眼角的余光又扫了下陈独秀和李大钊,将两人惊诧的表情收入眼底。他站起身冲常瑞青拱了拱手:“左先生,兄弟久仰大名了。”
常瑞青也起身还礼:“岂敢。”
蒋介石接下来又冲陈独秀、李大钊两人笑道:“陈先生,李先生,你们二位可是赤色旅的同志?”
“不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对视了一下,回答道:“我们只是赞同某些社会主义的主张,和赤色旅只能算是同路人。”
蒋介石笑着点点头:“其实孙先生的某些主张也同赤色旅类似,我们中华革命党也算是赤色旅的同路人吧?对了,左先生,陈先生,李先生,你们又没有想过成立一个以赤色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呢?以现在赤色旅的名气,成立政党一定会有许多人加入的吧……至少兄弟我就很想加入进来,成为赤色政党的一员啊!”
呃,这个蒋介石原来是想混入革命队伍啊!绝对不能让他得逞了。当下常瑞青就摆摆手:“不急,成立赤党虽然是早晚的事情,不过还不是时候,毕竟在中国了解赤色主义的人还太少,现在还是要以宣传为主,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条救国救民的革命路线。”
“哦,左先生以为赤色主义和救国救民有关么?”蒋介石面露不解地道:“据在下所知,赤色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如何限制资本,实现大同,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革命任务并无太大关系。”
蒋介石的话一出口,那两位北大教授也跟着微微点头,都将疑惑的眼神投向常瑞青。常瑞青呵呵一笑,却转移了话题:“介石兄,在下得到消息,北洋的段祺瑞、冯国璋和王士珍已经约定,准备废除《临时约法》,解散国会,以实现他们北洋三杰的联合统治……还要武力统一中国!内战的烽烟眼看着就要起来了,介石兄想必就要南下广东了吧?”
“什么!有这样的事情?”蒋介石、陈独秀和李大钊几乎同时惊呼起来,全都向常瑞青投来了疑惑的眼神。他说的话,在市面上可是没有一丝风声的!他又是从哪里打听来的?
“消息是不会错的。”常瑞青语调郑重地道:“兄弟不日也要启程南下了,介石兄,合作的建议我回去以后和同志们商量一下,等有了结果再进一步联系吧……只是兄弟要如何同革命党的人接头呢?”
蒋介石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名帖,双手递给了常瑞青:“左先生,这是兄弟的名片,只要拿了它去上海找张静江先生就可以了。静江先生是兄弟的盟兄,也是上海滩的名流,要找到他是不难的。”

第八十一章 幕僚金先生

给点三江票吧!大罗罗拜求了!
常瑞青腰板笔直的端坐在一张柔软的沙发里面儿,满脸微笑的看着对面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年人。这是在天津租界里面一栋相当幽静的小洋房的会客室里面。房间不大,布置的非常精致,家具都是用红木精心打造的,还有一点薰香的气味在室内缭绕。
这里是前总统府高等顾问,陆军中将金永炎在天津的私邸。北洋时代有个说法,北京是前台,天津是后台。谁在前台演累了,就到后台来休息。所以北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天津租界里面有房子,黎元洪“四大金刚”之一的金永炎当然也不例外了。
今天晚上,常瑞青刚回到利顺德大饭店,就从自己的听差于六那里拿到了这位金永炎金大中将的帖子,说是请他过府一聚。这个金永炎和常瑞青也不是外人,他在辛亥革命后曾经出任过南京陆军中学和武昌陆军预备学校的校长,当时常瑞青就在那里念书。而且以常瑞青超级优异的读书成绩,和校长的关系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前段时间,他还奉了黎元洪的命令来拉拢过常瑞青,而常瑞青也同样向这位金永炎发出了邀请。
民初官场上的很多规矩都承袭自清末,其中有一项就是幕僚。一般官儿做大了的,都会在身边养一堆称作幕僚的人物,兼着秘书和狗头军师的双重责任。这类幕僚,有些是担任了什么差事的,有些则是在差事上挂个名儿领饷,平日里就为东翁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