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革命需要印度的兵力!”
……
“总理先生,现在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应该从美国大选的问题当中转开了吧?”
说话的人是新任的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冲绳大海战后,英国联合政府调整了内阁组成,原先的海军大臣为远东舰队的失败负责引咎辞职,取代他的就是曾经在几度出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这位好斗的海军大臣从来都是以大英帝国最后捍卫者自居的,在历史上他领导着大英帝国同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死磕。结果和德国佬拼了个两败俱伤,让美国和苏联夺取了世界领导权。
现在,丘吉尔同样是整个英国最热衷于打仗的大臣。不仅尽最大的努力组织皇家海军在北大西洋上反潜,还一心想要促成中英联合舰队去找日本海军寻仇,甚至还时常插手英国陆军的指挥,天天嚷嚷着要保卫印度、保卫中东、保卫巴尔干什么的。结果自然是弄到人见人烦的地步。不过麦克唐纳首相也不好意思免了他的海军大臣。毕竟他是保守党的大佬,把他从内阁里面轰走对维持联合政府内部的一团和气不利。所以就给他找了个访华的差事,让他去说服中国总理常瑞青出动更多的兵力帮大英帝国打仗。
来到中国以后,常瑞青和中国海军的高层对他倒是非常友好,毕竟中国海军的起步同他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虽然当年他也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才稍稍扶植了一下中国的海上力量,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比较朴实的,所以也就念着他的好。常瑞青也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在汤山官邸办了个酒会招待丘吉尔,顺便和他聊聊美国大选的事情。
现在已经是1932年11月了。今年又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按照惯例11初就是总统大选投票的时候。而参加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只有两位,一位是美国现任总统胡佛,一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依着常瑞青的心思,当然是希望庸碌无为的胡佛战胜罗斯福这个狠角色,这样美国多半就能继续留在世界大战的门槛外面发他们的财。对眼下的中英德三国而言,这其实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靠GDP数字高而当上世界霸主的,要不然古代世界的霸主不是中国就是印度阿三,怎么轮也轮不到蒙古人、西班牙人、英国人的。这个道理,哪怕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也是一样的,当世界霸主光有钱是不行的,还得立威!有钱无威,不过是个有钱的阔佬,而要立威自然只有打仗了。
历史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把德国和日本打趴下了,还在广岛、长崎丢了两个大杀器,才堪堪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不过苏联还是不服气,二者又冷战了几十年,最后才是美国一家独大,期间还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等一系列的对外战争。这个霸主实实在在是靠美国大兵从战场上挣回来的!所以在常瑞青看来,要阻止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最佳手段,就是不让他参加这场世界大战!只要美国不参战,钱再多也当不上世界霸主,而这个霸主的位置除了美国之外,谁当都只能是有名无实。
但是他也知道,只要罗斯福入主白宫,美国最后参加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了,因此常瑞青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美国大选,还有就是万一罗斯福当选,应该怎么阻止美国参战。
现在见着自己的“老朋友”丘吉尔,自然就和他聊起这方面的话题,顺便给他打一下预防针,千万别没事找事把美国这个庞然大物拖进战争。不过丘吉尔明显对这个话题没有多少兴趣。
常瑞青端起一杯味道有些古怪的海南咖啡,浅浅抿了一口,终于将话题转到丘吉尔感兴趣的印度阿富汗战争上了:“爵士,在讨论印度阿富汗战争的问题之前,您能坦诚地回答我一个问题吗?你们大英帝国到底有没有保卫印度的决心?我注意到,英印军队的数量不足,而且作战相当消极,只是一味退守……英国是不是准备暂时放弃印度了呢?”
听到常瑞青如此直白的语言,丘吉尔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似乎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不过又很快咧嘴笑了笑,点点头道:“总理先生,不瞒您说,帝国的确有暂时放弃印度的计划……当然这是被迫的,因为帝国实在无力保卫印度,除非我们能得到盟友更多的帮助。”

第六百二十章 圣城陷落五

听了丘吉尔的话,常瑞青的神色终于郑重了起来:“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印度在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计划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消息爵士您也已经得到这方面的情报了……俄国人想用GC革命改造印度,随后将3。5亿印度人变成世界革命的炮灰!如果我们不想同成千万的印度红军作战,最好阻止托洛茨基‘解放’印度。”
听着常瑞青有些危言耸听的话,丘吉尔和他的几个随员都微微皱起了眉头。丘吉尔摇摇头道:“我们的确听说过这样的传言,但是谁都知道印度人不太适合当兵,他们太散漫也太懒惰,毫无纪律可言……我敢断言,10个印度士兵在战场上面,也不是1个中国或德国士兵的对手。”
常瑞青嗤的一笑,摇了摇脑袋,笑道:“爵士,我可不敢下这样的断言,我想在1919年之前,您一定也以为10个中国士兵不是1个英国或俄国士兵的对手吧?实际上在这之前,我们中**队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不仅不如俄国和英国,就是比印度人也大为不如的。如果不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话,在1840年到1919年之间,我们中国的军队从来就没有取得过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相比之下,印度人在四次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塔战争中的表现可是好看多了,前前后后打了30多年,比大清朝强太多了。要是印度GCD能把印度军队调教到迈索尔军队的水平,再考虑到数以千万的数量。这场世界大战的结果真的很难预料啊!”…
丘吉尔叹了口气,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常瑞青的看法:“总理先生,看来您很了解印度。您说得没错,印度人并不是不可救药的。至少印度的M斯林和锡克教徒都能成为合格的士兵,至于印度教徒……”他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猛抽了一口他那标志性的雪茄烟,吐出一圈白雾,目光定定地看着常瑞青:“阁下。我注意到您已经开始插手南亚次大陆了,我想您一定有全盘的印度作战方略了,是不是还准备派遣中国国防军前往印度作战呢?”
这话在常瑞青听来总有那么一点淡淡的醋味。他微笑着摇摇头:“爵士,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阁下,中国是不会直接出兵印度,事实上我们对印度没有多少兴趣。之所以会插手阿富汗。支持M斯林联盟,也是为了避免在将来同数以千万的印度军队作战。此外,我们还得到情报,苏联出兵印度的目的也不是全为了兵源,他们还想得到印度的粮食。”他抬眼看了丘胖子一眼,淡淡道:“据我所知,苏联是相当缺粮的……而印度有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就是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那里现在还在英印军队的控制下吧?生活在东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徒一直是大英帝国的忠实拥护者,而且和印度教徒矛盾很深。是么?如果大英帝国帮助锡克教徒建立自己国家,一定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吧?”
丘胖子习惯性的点上支雪茄烟,一边吸烟一边思考,身为大英帝国的大臣,他对印度的情况当然是非常了解的。印度的平原很多,可耕地面积也很大,农业算是相当发达的,但是印度的大部分耕地都很贫瘠,粮食根本不能自给,只有旁遮普地区和孟加拉地区的土地比较肥沃,特别是旁遮普地区更是印度最重要的产粮区,旁遮普一地的粮食产量要占到整个英属印度的40%到50%左右(包括后世属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现在西旁遮普地区被印度M斯林联盟所控制,东旁遮普地区则被以锡克族士兵为主的英印军队所控制,而印度的另一个主要产粮区孟加拉地区则被国大党、自治党和M斯林联盟分别掌控。也就是说,目前印度GCD(苏联)的控制区虽然面积不小,但是粮食却无法自给,常瑞青难道是想……丘胖子用稍带些迟疑的眼神看着常瑞青:“苏联人很快会进攻旁遮普地区,靠M斯林联盟和英印军的武力是守不住那片平原的。”
常瑞青轻轻转动手中的咖啡杯,自己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这个丘胖子怎么可能不明白?居然还在装糊涂,看来大英帝国真是没落了,早就没有当年刚刚崛起时的那股子狠劲儿。如果旁遮普地区现在控制在德国手里,希特勒根本不用自己提醒就会一把火烧掉那里的存粮现在才秋收没多少时间,又是兵荒马乱的,旁遮普的粮食肯定还没有运走,只要一把火烧干净了,印度来年一定是特大饥荒!他微微摇了下头,看了眼凝眉苦思状的丘吉尔,才说道:“爵士,我想提醒您一点,这场世界大战还远远没有到大局已定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输掉战争!托洛茨基有可能会统治世界,如果这样的事情的真的发生,那么将意味着中华民族、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末日!”
丘吉尔点点头,刚想开口表示赞成的意见,他身边的一个英国海军军官就插话道:“总理阁下,我不同意您的看法,目前英德中三国的军事和工业实力相加,远远超过苏联、日本、波兰等国。只要我们三国能够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苏维埃主义!”
看着这个长相俊朗,气质高贵的英国海军中校,常瑞青忍不住就叹了口气:“蒙巴顿中校,既然你说到同心协力,那你们就更应该烧掉旁遮普的余粮,给锡克族人自己的国家,用战火将旁遮普这块富庶的平原变成一片焦土了。因为印度是你们大英帝国的领地,你们有义务保卫那里,如果你们力量不够,作为盟友。我们和德国也有义务派出援兵。可是你们又是怎么做的?你们将整个印度都抛给了苏联!用不了多久,3。5亿印度人就会被绑上托洛茨基的战车,按照苏联式GCD的动员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上千万的印度红军和我们作战!当然,这些印度炮灰将要消耗的是中国和德国的生命,他们上不了英伦三岛,所以你们一点都不用担心,是么?”
听到常瑞青说破了大英帝国的小算盘,蒙巴顿的脸上微微一红。但转眼又恢复了英国绅士特有的无动于衷的冷淡表情,唇角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丘胖子的脸上却滑过痛苦的表情,虽然他也是个狡猾的英国佬。但是他同大部分自作聪明的英国人还是有所不同,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到可以说必胜的时候……用印度人的生命去消耗一下中德两国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尺度一定要把握好,否则中德两国只要趴下一个。大英帝国的末日可就不远了!
“总理先生。我来南京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求贵国的帮助以共同保卫印度。”丘吉尔的声音放得很慢很慢,似乎一边说话一边在斟酌着用词:“事实上我们保卫印度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只不过苏联的突然袭击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虽然英印军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战斗,但还是寡不敌众。而贵国和德国……请原谅我的冒昧,你们并没有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同苏联作战,甚至没有对残存的日本红海军采取行动的打算。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感到十分的费解。既然总理先生很清楚苏联的威胁,我想这一次您应该就出兵印度和对日作战问题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吧?”
一只胖胖的伪装成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