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色(墨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秦将军就有机可乘!”

尉迟恭见萧布衣说的沉稳中带有张扬,内心钦佩此人居高不傲,虽打下诺大的疆土,却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萧布衣说完策略后却想,萧大鹏一直在百济抵抗辽东,这次高建武出兵,萧大鹏会不会有什么举措?萧大鹏能用百济牵制辽东最好,就算不能,东都也有应对辽东之法,李渊饮鸩止渴,已现败象,只要自己稳扎稳打,不出差错,应无大碍。

一想到辽东,萧布衣不由想到了思楠,那个水一般隽秀的女子,那个身世凄惨、却还执着寻找答案的女子,那个无数夜晚,陪伴在他身边,让他无限温馨的女子。

他承认,他在感情上很是被动,更多的是随遇而安,蒙陈雪、裴蓓若非坎坎坷坷,终和他不离不弃,也不会和他结成良缘。娶了袁巧兮,更多是因为渗透了结盟的因素。眼下就算是姻缘,都染上了功利色彩,别人不说,他也知道自己变了很多。他变的冷酷、变的决绝、变的为了大业不择手段。

改变,不经意之间。他已分不清是他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他。

这些,其实已无关紧要。

他虽改变了很多,但不知何时,那个沉默的吃白饭的女子,已默默的让他牵挂。他虽从来不说,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头望去,望不见那一泓秋水般的双眸,就会若有所失。

风起,初夏的风,卷走了春意暖暖的缠绵,带来有些炙热的感情,萧布衣听着风声,突然想着,思楠……也在想念自己吗?她……一切可好?

※※※

辽东已出兵!

这个消息迅疾传遍了河北、东都和关中!听到这消息的人,反应各异。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喜忧参半。

欣喜的是,辽东出兵,当然增强了唐军的实力,或许能改变河北的战局也说不定。可忧愁的是,前门拒虎,后门来狼,辽东人绝非易与之辈。

李世民现在有苦难言。

萧布衣实在太了解他,先用铁甲骑兵挫其锐气,然后用秦叔宝死死的抗住了李世民,消磨他的雄心壮志。

秦叔宝实在太稳,稳如泰山。秦叔宝带兵,在易水、巨马河一线和李世民交手,几经拉锯,互有胜负,唐军终究还不能南下,甚至不能回转太原。

兵士常年在外不能回转,士气大削,都是归乡之心。李世民看在眼中,急在心头,却是束手无策。

这一天得知辽东出兵的消息后,与众将商议和高建武联手之事,良久没有结果,不由心烦意乱。等众将离开,独留房玄龄在营帐,问计道:“房先生,你觉得眼下我们有何良策扭转河北的局面?”

房玄龄一直都是谋略过人,从容自若,这时候也忍不住皱起眉头道:“秦王,眼下形势极为不妙。”

李世民苦笑道:“我当然知道不妙,但……总得想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房玄龄道:“眼下我军十万困守幽州,被西梁军断了回转之路,长此以往,只怕军心涣散。这幽州虽下,已成鸡肋,眼下除非能全占河北,兵危河南,才能说威胁到萧布衣。逼他退守东都,可秦王觉得,此事可能吗?”

李世民缓缓摇头,“西梁军换兵得法,总以生力军作战,再加上秦叔宝、程咬金均是能征善战之辈,要破他们,并不容易。”

房玄龄道:“秦王这时还有清醒的头脑,实为不易,我们既然暂时不能在河北大胜,威胁萧布衣河南的心腹要害之地,那决定这天下之争就不在于我们。”

李世民皱了下眉头,“那在于哪里?”

“应在河东!”房玄龄道:“圣上若效仿当年对付刘武周之法,坚壁清野,坚守河东,不急于和萧布衣一决胜负,当可维持两分天下的局面。徐徐图之,尚能挽回颓势。可只怕……”

“只怕什么?”

“属下不敢讲。”

李世民四下看了眼,“玄龄,你我到现在,难道还需说话遮遮掩掩?我信你!”

房玄龄犹豫再三才道,“只怕圣上求助突厥,空耗国力。突厥人贪婪成性,难以满足,兵虽多,但难以约束,这给整个河东战局带来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若是倾国力而战,只怕……只怕关中难保。”

李世民愁眉紧锁,这时候见有兵士入帐道:“启禀秦王,长孙无忌求见。”李世民心中微动,道:“房先生,我一定将你所言好好斟酌,启禀父皇。若有问题,我来承担。你回去休息吧。”等房玄龄走后,李世民将长孙无忌召到帐中,迫不及待的问道:“无忌,事情是真的吗?”

长孙无忌满脸忧色,点头道:“圣上已命卫王出征河东,此事千真万确。”

“这么说……玄霸真的没有死?”李世民失神的坐下来。

长孙无忌苦笑道:“他领军过黄河,当然没有死。”

李世民喃喃道:“那他为何……不来见我?甚至在郎山传出消息的时候,也不到幽州找我,我和他……毕竟是兄弟呀。”

“或许当初卫王另有目的,或许因为他很忙。”长孙无忌低声道。

“你撒谎,你明明知道不是这样。”李世民霍然站起,情绪激动,“他把战局搞到河东,若能击败萧布衣,就可以骑在我头上,是不是?”

长孙无忌吃了一惊,慌忙道:“秦王,眼下大局为重!”

李世民激动过后,也觉得不妥,转瞬摇头道:“不会,绝对不会!玄霸不是这样的人,他对我极好,他是我兄弟,他不会想要压过我!”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情绪激动,只能好言安慰,李世民疲惫道:“无忌,你先回去休息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长孙无忌告退,回转营帐休息,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有兵士过来禀告,说长孙恒安来找。长孙无忌大为诧异,也有些焦头烂额。长孙恒安一直都和叔父长孙顺德在草原,他来找自己什么事?

心中陡然有了不详之意,长孙无忌迎兄长回转,见他愁容满面,问道:“二哥,怎么了?”

长孙恒安缓缓坐下来,沉痛道:“叔父在赤塔失踪,到现在……生死不明!”

第五八五节 再战突厥

听到长孙顺德失踪的消息,长孙无忌大惊,“叔父怎么会失踪?叔父失踪,你怎么不去找,反倒回转中原?”长孙顺德是长孙家的主心骨,长孙无忌虽也有自己的主意,但大事小情还要向长孙顺德请教,听他失踪,一时间惶惶失措。

长孙恒安无奈道:“叔父不让我找他,让我回转就好。”

长孙无忌有些摸不着头脑,催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赶快说说。”

长孙恒安道:“我和叔父去草原和颉利可汗商议出兵一事,颉利本有心南下,自然一拍即合……”

“这些我当然都知道。”长孙无忌不耐道:“二哥,你捡重点的来说。”

“圣上让叔父协同颉利出兵,是希望以叔父的心智,能将突厥兵的任性约束到最小,所以让叔父就一直跟着可汗。无忌,你也知道,叔父对引兵南下,不以为然。”

长孙无忌皱眉道:“不引突厥兵,又如何能抵抗西梁铁骑?眼下关中偏居一隅,萧布衣破武关、出井陉关,已对关中成合围之势,若再下了河东,关中大势去矣。”

长孙恒安叹道:“这天下之势,难以说清。即有圣上,何来萧布衣?眼下形势不妙,圣上苦苦挣扎……”

“噤声……”长孙无忌四下望了眼,低声道:“二哥,你怎么能说此大逆不道之言?”

长孙恒安压低了声音,“无忌,你我是兄弟,还有何话不能说?再说事到如今,何必自欺欺人 ?河东眼下关系关中的存亡,关中虽占地势,但地势狭隘,人口稀少,萧布衣现在政通人和,势力已空前的强大。眼下我们剩下的地势只有潼关、河东两处,河东若破,关中地势不占优势,天时人和更是远逊东都,依关中之力,还拿什么来守呢?”

长孙无忌皱眉道:“这些和你我无关,你赶快说说叔父的事情。”

长孙恒安看了兄弟良久,“绝非和你我无关。”

长孙无忌不解道:“天下大势,毕竟还是由圣上和萧布衣共逐,你我身为人臣,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意……”见到长孙恒安怪异的表情,长孙无忌吸了口冷气,“你的意思是?”

“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叔父的意思。”长孙恒安道:“数百年来,国可倒,门阀不灭,有很多门阀跨多朝而不衰,你当然也知道是什么道理?”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知机而已。”

长孙恒安见弟弟明白,不再多说,沉声道:“今日之言,无忌你要牢牢记住。这些话并非我对你说,而是叔父信中所言。”

“信呢?”长孙无忌问。

“烧了。”长孙恒安道。

长孙无忌知道叔父的这封信,多半有什么不妥之处,兄长为求稳妥,这才烧掉。冷静片刻道:“你说的话我都记住了,现在你可以说说叔父的事情了吧。”

长孙恒安道:“叔父的事情说来反倒简单……颉利、可敦派重兵围剿赤塔的黑暗天使,中原有个祖君彦投靠了可敦,极擅机关之术……”

“祖君彦?那不是祖廷的儿子?是用歌谣杀了斛律明月那个人的儿子?”长孙无忌一连三问。

长孙恒安点头道:“无忌,你说的不错。叔父见祖君彦擅长机关之术,说黑暗天使毕竟和他有些瓜葛,也不忍黑暗天使就此全军覆没,再加上裴茗翠也在,是以想要暗中帮助黑暗天使。他趁祖君彦不备,一剑宰了他,然后见到了宇文芷!”

长孙无忌击案道:“叔父怎得如此糊涂?私下不满突厥也就罢了,还要帮外人,实在不可理喻。”

长孙恒安冷哼一声,“你把我方才所言都忘记了?”

长孙无忌脸色微变,闷哼道:“那后来呢?”

“后来我碰见了两人,你猜是谁?”

长孙无忌苦笑道:“难道这时候,二哥还有闲情和我卖关子?塞外之人,我怎么认识?”

长孙恒安道:“那两人你也认识,就是采玉和她的家奴马三宝!”

长孙无忌失声道:“采玉没有死?”他心中震撼,声音不免大了些,长孙恒安亦是感喟万千,竟都没有听到帐外发出‘咯’的一声轻响。

“我当初见到采玉的时候,也是惊诧非常。”长孙恒安苦笑道:“采玉见到我,倒还是镇静自若,只是问我圣上的情况。看地出,她对圣上真的很关心。我就问她为何装死,她的死讯已公布天下,圣上隆重厚葬她知不知道?她说都知道,但若回转,已是不能。”

“为何不能?”长孙无忌诧异问,心思飞转,失声道:“她的死讯是柴绍传出,柴绍一口咬定采玉死了,难道……”

长孙恒安道:“原来你也想到了。我当初也怀疑柴绍隐瞒了什么,可采玉执意不说,我看她对那个家奴……唉!”长叹一口气,心情复杂,长孙恒安又道:“这些事情,我们当做不知就好。采玉不让我把消息告诉圣上,只说就当她死了好了。我就问她,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见我?她说答应了叔父,要把信亲自交到我手上,她也想见,所以就来了。叔父信中说的简单,只说他目前在追查当年千金公主之死一事,生死未卜,也不用寻他。说他若还能活着回转,自然会找我们,若是死了,也不必难过,但让我们谨记他说过的话。他让我见信后马上回转找你,而方才我对你所言,却是叔父和我北上的时候所说。”

长孙恒安说到这里,舒了口气,遽然脸色一变,喝道:“是谁?”他身形一闪,已掀开帘帐冲出去,手按剑柄。原来他方才心情激荡,并没有留意帐外之事,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