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马关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天赐还真是不知道宋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么又会和秦桧扯上了关系。他的记忆里存储的很多知识都是万灵根给他的,他自己却不会分辨。

见赵天赐不说话,赵伯琮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天赐,这幅字是送给你的。”

“送给我的?”赵天赐苦笑道,“你还不如送我个美女呢!”

赵伯琮正色道,“天赐,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个皇位我可以替你坐,但是大宋江山从来都不是我一个人的。如若你不在或是放手不管,你觉得我能坐多久?或者说能保持多久的太平时光?”

赵天赐面有愧色道,“伯琮哥哥,的确是我想多了。我不希望你变成一个傀儡皇帝!”

赵伯琮笑了笑,“天赐,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上面,可是我没有选择,你也没有,因为我们都姓赵。只要是真心拥护你的人,那也就是我能用的人。”

赵天赐点头笑道,“我现在想明白了,你我兄弟一体,江山你坐,开疆拓土的事我来!”说着伸出手来和赵伯琮紧紧握住。

“好!”赵伯琮用力把他拉入怀中,兄弟二人紧紧相拥在一起,温暖和感动在两人心间流动。

平复心情后,两人落座,赵天赐问道,“我猜你带了这么多人过来,不仅仅是为了让我看的吧?”

赵伯琮道,“的确是。自从接到你的退位诏书后,原本平静无波的朝堂便开始暗流涌动,已经出现了结党营私的迹象,所以我才决定到这边来和你见面。”

赵天赐点了点头说道,“我的确没有想到这一层。你把杨么带来,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赵伯琮道,“正是。谁都知道杨么是什么出身,他推行的新政与你有直接关系。如果你退位,第一个受到冲击的便是他。而且杨么并不太善于处理与朝臣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这次前来,也是他主动提的要求。”

赵天赐深吸了一口气,“这些人里面,究竟有几个是真心为了国家前途着想的呢?”

赵伯琮无奈地笑道,“如果你想让他们一心为公,公而忘私,那也是不可能的。”

赵天赐眼中凌厉之色一闪而逝,“无论是朝堂之上居中决策的人,还是郡县之下与民相望的地方官员,如果没有这份心思,那么他就必须离开,让位于人。”

赵伯琮正色道,“所以这些事情必须要有你来坐镇,只靠我是不行的。”

赵天赐当然知道他的难处所在,其实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他身上。如果他这个人彻底消失了,别人没了指望,也就不会生出两边讨好搞平衡的心思来,甚至对于赵伯琮来说,也不会遇到困难就想推手于他了。

从赵伯琮那里离开之后,赵天赐把杨么找了过来。自从来到这里之后,两人还没有机会单独说话呢。

杨么见到赵天赐,满脸的激动之色。赵天赐却发现他竟然比来的时候还要憔悴了不少,不禁奇道,“杨兄是不是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没有休息好啊?”

谁知杨么却哽咽起来,眼中有了泪光,“王爷,我……我还以为你真的撒手不管了呢!”

赵天赐叹了口气,让他坐下之后说道,“我真是存了放手的心思,可是……”他摇了摇头说道,“恐怕不可能了。”

杨么闻言喜道,“王爷真是这么想的吗?那可太好了。关于这件事情,我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什么应对之策?”赵天赐问道。

杨么道,“自从靖康以来,我大宋便有了太上皇和当今皇上同朝的先例……”

赵天赐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想法,笑着说道,“你是想让我当太上皇?”

杨么道,“正是。如果从血缘关系上来讲,这当然说不通,但是王爷既然已经发布了退位诏书,而当今皇上又不肯正位改元,那么便可以仿照此法办理。不过不同的地,我大宋同为一国,但实制为南皇北王……”

赵天赐皱了皱眉头,“南皇北王?”

杨么道,“当今皇上以开封为都,而王爷锯守北方,天下君令一统,由你们兄弟二人协同办理。”

赵天赐笑道,“杨兄想得过于简单了,我和伯琮哥哥尚可,可是下一代呢?”

杨么道,“所以臣需要王爷一句肺腑之言,王爷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天赐道,“我发布的退位诏书是真的。”

杨么道,“那就简单了。只要王爷无意天下,即便镇守北疆,只要法制一统,王爷手下不养私兵,不屯余粮,便不会有野心之人存在的条件……”

赵天赐眼睛一亮,“杨兄高见!”

第536章杨么的心思

能否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保证国家政令一统,进而实现长治久安,这是一直高悬在赵天赐心中的一把利剑。

无论是他赵天赐,亦或是他的表兄赵伯琮,两人对于名利权位都没有什么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是谁都一样。但是大宋的江山必须得有人来坐,他们二人倒还好说,可是对于他们身后之人来说,那就完全不同了。

想到这里,赵天赐立即便带着杨么来到赵伯琮的房间,三人关上门,仔细地商讨起来。

“南皇北王?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是……”赵伯琮皱眉道,“我和天赐决无问题,后来之人恐怕就说不好了!”

杨么击掌笑道,“皇上和王爷果然兄弟同心,连想法都一模一样,当真是我大宋之福啊!”

赵伯琮看了看赵天赐,“天赐,你也想到了?”

赵天赐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赵伯琮道,“这个想法我最初也有过,天赐执意退位,但是现在的情形却不允许你全退,这便是一个两全之策。可是如果这样一来,极易形成一国两朝,造成南北分治的局面,与我大宋不利啊。”

赵天赐笑道,“这就要听听杨兄的高见了。”

杨么微微颔首道,“臣的这个想法之所以可行,完全是依仗王爷和皇上有兄弟情深,不分彼此这层关系在,否则也是无用。”

“你快说来听听!”赵伯琮道。

杨么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所谓南皇北王,则是指中原以南由皇上全权管治,幽云以北以至于将来的西部广大区域由王爷统治。现在的金邦也好,蒙古汗邦也罢,为消弥不必要的杀劫,暂时不予变动。但是王爷要让他们接受中原文化,进而实现整合,尽快取消番邦制。”

赵天赐和赵伯琮同时点了点头,赵天赐道,“这个容易,开放边界,允许民众自由流动,实在不成,那就强制移民。”

杨么道,“这就需要皇上和王爷兄弟二人共同努力才能办到了。”

赵伯琮道,“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

杨么接着说道,“王爷既然有退位之举,那么下面的事情也就好办了。只要王爷所辖之地实行与中原同法同规,各级官员任免统一由皇上和内阁决定,王爷手下不养私兵,不屯私粮,那便万无一失了。”

赵伯琮望向赵天赐,赵天赐笑道,“这有何难?金邦和蒙古汗邦与我中原分隔已久,暂时不能贸然行事。其它未统之地则无此忧虑,可以直接接手整合。”

说到此处,赵天赐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西夏改制完成了吗?”

赵伯琮笑道,“这件事最终还是由杨大人来完成的,还是由他来说吧。”

杨么道,“西夏已由最初的‘夏州’之名改为西湟郡,有一部分民众内迁到了肃州和甘州,现在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了。”

赵天赐道,“有了这个先例,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他伸出手来和赵伯琮握在一起,“伯琮哥哥,我来收边,你来定边,就让我们兄弟二人一同把大宋变成天下霸主吧!”

“好!”赵伯琮重重地说道。

杨么和赵天赐一同走出门来,行了几步之后,杨么小声说道,“王爷,臣一直想对你说声谢谢。”

赵天赐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都是诚挚之色,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杨,不用谢我,你也挺不容易的。”

杨么苦笑道,“说到头来我还是一个水匪出身的人,能坐到朝堂之上议论国家大政,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天赐见他欲言又止,笑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这儿没有不能说的话。”

杨么看了看他说道,“其实……我刚刚的想法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身为君者,天下大计,别人的生死荣辱集于一身,时间一久……”

赵天赐笑了,“老杨啊,我还真没有想到,你还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吧,有一个法子可以试试,但是难度会更大。”

杨么忙问道,“什么法子?”

赵天赐道,“君主立宪。”

杨么皱了皱眉头,“君主立宪?什么意思?”

赵天赐边走边说道,“以往的朝代更替,百姓们都渴望有明君出现,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少受些苦。可是正如你所说,明君也只是相对而言,绝大多数人久处权力颠峰,性情都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有这么一部大法放在那儿,无论是谁,都要依法行事,就连皇上也不能例外,那将完全不同……”

杨么瞪大了眼睛问道,“王爷说的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赵天赐道,“大概意思差不多吧,我以前和小内府的人说过这件事,你可以和他们多多交流。皇上仍然还是皇上,但是国家权力却不在他一个人的手。”

杨么道,“王爷主张的内阁制是不是这个意思?”

赵天赐点了点头,“是的。”随即他又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已经不奢望这件事情能成了。只要能把监督机制建立起来也就可以了。”

杨么见他情绪不高,忙说道,“王爷何必如此?现在的小内府已经是真正的决策机构了,距离王爷所说的君主立宪已经不选了。”

赵天赐摇了摇头,“这些思想你们可以传播下去,但是不要妄想着一下子就能实现。现在想来,恐怕也只有像你这样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才会有这个动力,其它人……,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要你在洞庭湖一带先试行的主要原因。”

杨么也叹道,“王爷高瞻远瞩。我在洞庭湖试行新法,不但仕绅们反对,有些普通百姓也不接受,这让我大为不解。”

赵天赐道,“这也不奇怪。笼子里的鸟儿关久了,即便你打开笼子,它也不愿意飞了。这是人的惯性,慢慢来吧。”

杨么忽然停住脚步说道,“王爷,杨么有一个请求,还请王爷恩准。”

第537章意外之外

赵天赐也停下来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留在我身边做事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皇上那边能离得开你吗?”

杨么愣了一下,“王爷是如何得知的?”

赵天赐道,“你身为总理大臣,不应该留在京中处理国事的吗?既然你来到了这里,那就说明国事方面有了别的依托,对不对?”

杨么呆了一会儿摇头叹道,“王爷年纪轻轻果然非常之人。的确是这样,虽然小内府的主要人员都来了,但是他们早已安排妥当,朝中即便没有了我这个总理大臣,也一样不会误事。我这个人脾气有点直,遇事不会寰转,常常得罪人,所以……臣需要一个强力的主子才行,而当今皇上……”

赵天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用多说,我明白!这样吧,等过了白圣节,我便和皇上说说,就留你在我身边吧。”

“多谢王爷!”杨么大喜过望,翻身就要跪倒,被赵天赐拉住笑道,“行了老杨,我就不喜欢跪来跪去的这一套。你要真在我身边搞君主立宪这一套东西,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跪礼免了。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