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毅默不作声,嘉靖叹道:“市舶司原有三处,宁波、泉州和广州,按照地理位置,宁波最有优势,江浙的丝绸细布离着最近,他们都建议朕在宁波开海,你以为如何?”

“启奏陛下,臣也以为宁波是极好的选择,其实要单纯考虑经济效率,杭州和松江要比宁波还好!只是东南眼下的状况,不适合在这些地方开海。”

嘉靖皱着眉头,“你是说倭寇吗?”

“有倭寇的因素。”唐毅略微沉吟说道:“陛下,虽然有些反对开海的意见臣不赞同,但是有一点他们说的是对的,开海之后,西洋的庞大需求必然造成东南大量种植棉花和桑树,肯定要占用农田,影响粮食产量。”

唐毅憨笑道:“臣不是自打嘴巴,事缓则圆,每年的贸易量先控制住,给商人和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也给朝廷一个准备的时间。毕竟种棉花种桑树比种粮食赚的钱多,缺粮食可以从外省调拨,或者去海外购买,但是,必须要把分寸控制好,一年缺口三五十万石,还有办法可想,如果一年的缺口就几百万石,肯定要出乱子。为了控制贸易量,也为了防止倭寇趁机兴风作浪,臣以为把市舶司先放在泉州比较好。观察结果,可以随时增开市舶司,这样朝廷也能做到收放自如,稳妥可靠了许多!”

说谎话最高明的境界,就是连自己都信了。

其实唐毅这套说辞根本就是欺人之谈,担心挤占粮食用地,直接规定贸易额就可以了,担心倭寇,就多准备人马,总而言之,方法绝对比问题多。根本不用舍近求远,把市舶司弄到泉州。

谁让嘉靖有疑心呢,唐毅也不得不随之起舞。

还真别说,唐毅这番话又在嘉靖的心里激荡起涟漪。

在廷推唐慎担任浙江巡抚的时候,嘉靖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当六七个人的名单送上来,只有唐慎一个通过,嘉靖就犯了嘀咕。

名单中,有好几位都是熬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干吏,唐慎和他们唯一能比较的就是功劳,其他的全都不值一提。

偏偏唐慎又能轻松碾压这些人,不得不让嘉靖多想,这么一想可不要紧,他发现唐毅在东南已经有了颇为强大的人脉,文有兵部尚书唐顺之,武有大将卢镗,戚继光,士绅大户里面有太仓王家,有华亭徐家……

如果再让唐毅去浙江开海,凭着他能折腾的本事,还不把胡宗宪给架空了,浙江就成了他们唐家父子的天下,俨然间海外天子,嘉靖岂能容忍!

不过话又说回来,嘉靖对唐慎和唐毅爷俩还有些不同,这对父子一直替自己出生入死,风里来雨里去,办成了那么多事,怎么也要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才有了这场奏对。

如果唐毅欣然接受,嘉靖也未必出尔反尔,不过他的手段可就来了,一定会给老唐和小唐按上链子,套上枷锁,甚至必要的时候,就像对付张经那样,直接给拿下。

可出乎嘉靖的预料,唐毅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反而提出了在泉州开海。

从他的话中,嘉靖没读到任何自私自利的想法,有的只是老成谋国,有的只是赤子之心。

或者说,唐毅这小子还不大懂得结党营私,他一心就是给自己办事,就是忠于大明皇帝!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嘉靖想到这里,甚至有那么一丢丢儿的愧疚,多好的娃啊,疑心他做什么?

嘉靖的愧疚来得快去得也快,在他看来,破格提拔唐毅和他爹,已经是天大的君恩,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哪怕没了命,那也是荣幸!不用怀疑,嘉靖就是这么自恋!

“唐毅,朕就听你的意见,回去好好写一份市舶司的规划上来,通过了朕就让你南下,通不过就留在翰林院吧!”

又是恩威并施的那一套,唐毅诚惶诚恐,给嘉靖磕头之后,才出了西苑,回到家中,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外面的雨停了,阵阵寒风吹来,唐毅打了一个喷嚏。

“娘的,看来要添衣服了!”

匆匆回到府中,唐毅让人准备了一大碗姜汤,不同于皇宫的做法,唐家的姜汤还添了蜂蜜,枸杞,贝母,黄连,既能预防,又能治病。苦涩和甜腻之中,夹杂着百花蜜的芳香。

“论起吃啊,朱厚熜你还是比不上我的!”

唐毅就仿佛阿Q附体,傻笑了几声,找到了平衡。

他不敢怠慢,如今已经九月份了,帆船必须借助季风,要冬天从大明出发,赶到了印度等地之后,再借助夏季风回来。

也就是说,最迟明年一二月份就必须出发,否则就要耽搁一年的时间,实际上唐毅选择在泉州开海,还有一项好处,那就是眼下的泉州知府是杨继盛,没别的说的,他们之间关系够铁,而且杨继盛又是一个干吏,在唐毅打算选择泉州的时候,就给杨继盛写了一封长信,又派遣吴天成拿着信南下,立即去泉州筹备,把前面的工作准备好。不然就算唐毅是个神仙,到了两眼一抹黑的地方,也别想一两个月就理出头绪来。

就算有杨继盛这么一个帮手,唐毅也不敢怠慢,他赶快撰写计划,前面是针对天津的经验总结,后面则是对泉州开海的规划设计。

为了这篇文章,唐毅可谓是废寝忘食,一连五天,除了上厕所,连书房都没出,总算写的差不多了。

中午时分,写好了最后一个字,唐毅对着小丫鬟说道:“我去花厅吃饭了,不用送过来。”

弄了点清水,洗洗脸,唐毅就兴冲冲到了花厅,徐渭,王世贞,王世懋三个人都在座。

“怎么没看到诸大授和陶大临啊,他们跑哪去了?”

徐渭笑道:“还能跑哪去,在翰林院写青词呗。”

“你不用写啊?”唐毅不解道。

徐渭小脸发苦,随即笑道:“也要写,不过你怎么不看看哥哥是什么人,区区青词,挥笔而就,容易得很!”

徐渭吊儿郎当的德行,让唐毅抓狂,“我说文长兄,你长点脑子好不?青词是孝敬陛下的,马虎不得,你是文采不错,可是袁炜、严讷、李春芳、陈谨、曹大章,这些人能比你差多少!他们都把写青词当成往上爬的终南捷径,你偏偏漫不经心,让人怎么说你好!”

还真别说,一物降一物,徐渭就怕唐毅,他笑嘻嘻说道:“成了,哥哥改了还不行,不过我的还是小事情,你那边可出了大事了!”

“什么意思?”唐毅惊问道。

王世贞放下筷子,叹道:“行之,本来想等着你吃完再说的。”

唐毅苦笑着把碗筷一推,“这么说我还能吃得下去吗,先说了吧!”

“好。”王世贞顿了顿,说道:“刚刚吏部下了旨意,让唐汝楫出任天津知府。”

天津是唐毅打出来的江山,无论如何,选谁当继任者,也该问问唐毅,本来唐毅属意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表哥王世贞,一个是曹大章,这两位都能无条件执行唐毅的命令,他在天津的规范也能很好落实下去,可是偏偏换了一个严党的唐汝楫,这不是摆明了摘桃子,占便宜吗!

换成谁心里都不会好受,大家见唐毅脸色怪异,只当他动了怒,王世懋可怜兮兮说道:“行之,你别生气啊,还有更糟糕的呢!”

唐毅愣了一下,问道:“什么事?”

轮到徐渭说道:“我听宫里传出消息,说是赵文华懈怠轻浮,难以承担天官之责,陛下要罢免他。”

唐毅并不意外,随口道:“这不是好事吗?”

“唉,还不都是老严嵩,他向陛下建议,说赵文华的确不适合担任吏部尚书,故此推荐他再度南下督师。”徐渭两手一摊,“行之,赵文华这块狗皮膏药可跟上你了!”

第381章花样作死第一人

什么叫天家无情,唐毅算是彻底领教了,天津开海是他一手促成的,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金鸡母,结果嘉靖一句话,就给拿走了。

至于把赵文华拿下,唐毅倒是挺高兴的,可问题是不能派到东南啊!赵文华那家伙有多贪,要是再让他南下,成了跗骨之蛆,甩也甩不掉,不光自己倒霉,就连胡宗宪也未必吃得消。

不论是开海,还是抗倭,有这位掺和,保证好不了。

唐毅这下子可发了愁,抱着脑袋,一声不吭。王世贞和徐渭也面面相觑,对着满桌子的酒菜,谁也吃不下。

不光替唐毅鸣不平,也替东南和天津的百姓担忧。

徐渭就怒道:“陛下真是糊涂透了!”

“慎言!”王世贞沉着脸道。

“哼,能做还不能说啊!”徐渭怒道:“有本事就把我抓到御前,我非要和他理论不可!天津是行之一手弄出来的,一个月十几万两银子,凭什么给姓唐的——呸,我说的是唐汝楫啊!”徐渭又骂道:“那家伙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靠着严党混来的状元,充什么大个儿的,就凭他也配当天津知府,真是瞎了眼了!”

“等等!”

唐毅突然想起一事,他急忙拦住了徐渭,“文长兄,你说天津知府给了谁?”

“唐汝楫啊,就是那个唐小渔,没有什么本事,就靠着和严党关系密切,通关节,寻门路,愣是混上了状元,真是士林的耻辱……”

徐渭越骂越生气,可是唐毅的脸上却渐渐露出了笑容,他猛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桩玩笑,事到如今,竟然无心插柳,变成了最好的一步棋!

唐毅是真想大笑三声,高兴之下,连带食欲都回来了,他抓起筷子,夹了一个蟹粉狮子头。

“快吃吧,凉了味道就差了!”

徐渭和王世贞他们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我说,行之,我们都替你难受,吃不下去,你倒是心情不错啊!”

“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不了的,我做人有两条原则,记住了,第一是不拿别人折磨自己,第二呢,是不拿自己折磨自己,放着这么好的菜不吃,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说着唐毅又捅了一筷子鲤鱼,专门夹鱼背上的肉,别提多嫩了!

“你们怎么还不吃啊?”唐毅茫然问道。

徐渭拿起了筷子,撇了撇嘴,冷笑道:“你也别装蒜,我敢打赌,你一定是有坏主意了,不愿意说就算了,早晚有戏法变漏的时候!”

王家兄弟也连连点头,大家伙唏哩呼噜,把一桌子菜吃了个精光,唐毅伸着懒腰就回到了书房,拿起了自己的名帖,自言自语地笑道:“唐汝楫啊,唐汝楫,真没想到,还能有今天!”

“来人,拿着我的名帖,去拜访唐大人!”

正在说话之间,外面的家丁急匆匆赶来,对唐毅说道:“大人,有客来访。”唐毅接过了名帖,上面三个金灿灿的大字:唐汝楫!

“鼻子挺灵的,自己找上门了,让他进来吧。”

没有多大一会儿,一身便服的唐汝楫悄悄从外面走了进来,要说起来,自从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三四年,唐汝楫变化不大,只是更加清瘦了,反倒是唐毅,从少年变成了小青年,身量也高了,五官也越发英俊,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那份从容自信。

唐汝楫苦着脸,躬身施礼,“在下,见过唐大人!”

“哈哈哈,你是唐大人,我也是唐大人,咱们两个到底谁大啊?”

“当然是你大!”唐汝楫毫不怠慢,他的脸色凄苦,说道:“当年都怪我轻狂浮躁,多有冒犯,念在我也受了这么多年苦头的份上,您就网开一面,饶了我吧!”

唐毅想起自己当初逼着他签了三万两的欠条,还让他一年还一千两,从唐汝楫的身形来看,这几年他的确过得不咋样。

唐毅呵呵一笑,“唐汝楫,当初也是一个玩笑,时过境迁,咱们同殿称臣,我可以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