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吃肉,他们最多喝点汤。

在严党强势的时候,汤还够喝,可是当严党露出疲态,核心的都不够分,外围自然就倒霉了。

尤其是吴鹏一死,让这些人心都凉透了。天官大人都能稀里糊涂死掉了,他们又算得了什么,搞不好小命就完了。

一言以蔽之,人心思变。

过去的几天,徐阶不计身份,折节下交,亲自登门拜会。曲身下士,和蔼可亲,让官员们看到了不同于严嵩父子的嚣张跋扈,徐阶宦海沉浮几十年,对京城的每一位官员都有独到的观察和详细的了解,和他谈话,从心里往外感到温暖,大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阁老的感叹。

人心向背,徐阶至少在士气上面,就胜过了风雨飘摇的严阁老一头。

不说别的,光是徐阁老这一系的人马高谈阔论,潘恩、黄光升、郑晓等等,高谈阔论,得意洋洋,还不时用挑衅的目光,睥睨地斜视着严党分子,分明再说:“小样,你们完蛋了!”

严党那边有心反驳,却风雨凄凄,软弱无力,一个个摇头叹息,仿佛天要塌下来,大祸临头一般。

光是看神情变现,徐阶都赢定了。

只是会这么简单吗?

唐毅左思右想,并不敢保准。他注意到了,六部尚书之中,除了老师唐顺之之外,徐党只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工部尚书雷礼,其余都是严党,或者亲近严党的人。

反观徐党这边,主要是侍郎啊、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还有小九卿一类的闲职。

虽然说起来都是朝廷大员,可是其中的差别太大了。

唐毅也做过封疆大吏,深知其中的差别,无论到什么时候,正印官都是最后做决策的,只要动动嘴,副手就要跑断腿。

出了什么事情,保证是副手背黑锅,担骂名,他们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你还别不服气,有本事抢班夺权,把好位置抢走啊!

从另一个角度看,严党和徐党之争,就是二把手和一把手的抢夺。

每一个成功者的脚下,都有一大堆失败者。徐党就是一群相对失败者的集合,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准备来一个华丽的逆袭。

廷推就是最好的工具,在这里不管是尚书,还是侍郎,都只有一票,凭着数人头,未必就怕了你严党!

可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光靠着一股怨气集合起来的党羽不管再多,都是松散的,唯有利益的连结,才是最牢不可破的。

严党把持天下二十年,他们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人事任命,都肥了一大帮人。说起来讽刺,小人的集合永远比君子来的牢固。

越是到了危机时候,他们越是合作无间,配合密切,因为他们都明白,一旦输了,不只是丢官罢职,甚至可能连命都搭进去。与黄光升等人认为严党会树倒猢狲散不同,唐毅更加倾向于狗急跳墙,绝地反击……

一阵寒风吹来,天上浓云密布,遮住了头顶的天空,厚实的云层像是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心头。

唐毅甚至有些后悔,如果劝说徐阶忍耐一阵子,等到严老夫人去世,再发起攻击,或许胜算更大一些。

不过也好,徐阶如果赢得太轻松,自己往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唐毅深知靠着共同敌人走到一起的盟友,当敌人消失之后,翻脸无情是必然的。

怀着复杂的情绪,随着人群,进入了玉熙宫中。

唐毅习惯性地向宝座扫了一眼,嘉靖并没有出现,只有大总管麦福站在那里。岁月无情,麦福的鬓角爬满了老年斑,头发也花白了,只怕还能站在嘉靖身边的日子也不多了。

唐毅一闪念,而后就低下了头,默默无声。

“诸位大人,入夏以来,一个月多不下雨,陛下心急如焚,寝食不安,三日之前,闭关祈雨,今日的廷推就由内阁主持。望两位阁老,秉承公心,为国举贤。”

嘉靖竟然不来了,大家伙都是一愣,严嵩到底是人老成精,最先反应过来,匍匐在地,大声说道:“陛下敬天爱民,外面寒风骤起,浓云密布,想必一时三刻,就会有喜雨降临,臣等代替天下百姓,叩谢皇恩!”

“臣等叩谢皇恩!”

百官跟着一起磕头,唐毅也不例外。

等到马屁拍完了,麦福转身离去,正式廷推开始。

只见徐阶抢先站了出来,“吏部总掌百官升迁赏罚,位尊权重,不可一日或缺,今日我等秉承皇命,在此推选贤德,希望诸位开诚布公,切莫辜负圣恩。”

徐阶说的四平八稳,可知情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由于严嵩临时改变议事规则,把赵贞吉给阴掉了。

这一次徐阶抢先把议题设定好了,不给严党翻盘的机会。

单从这个细节就看得出来,徐党这一次准备的是何等充分,不给对手一点机会。

果然徐阁老说完之后,左佥都御史张永明就站了出来,“我推举吏部左侍郎郭朴郭大人,他为官清廉,待人谦和,学问人品天下皆知,且熟悉部务,由他接掌吏部,是最好的人选!”

他这话一出口,大家都把目光落在了一位高大的老者身上。

郭朴字质夫,是河南安阳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入选庶吉士,二十几年,累次升官,从礼部侍郎调到了吏部。总体上看郭朴的履历,就是标准的翰林升迁路线,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平平稳稳,水到渠成。

郭朴最大的本事就是写青词,嘉靖好道,对青词的需求几乎无限。可写这种沟通鬼神的鬼画符,需要强大的联想能力和胡诌八扯的本事。因此能驾驭青词,让嘉靖如痴如醉的官员并不多。

顶尖儿的高手之中,徐阁老和严阁老都在其列,只是徐阶是真本事,严嵩是靠着儿子代拟。除了他们之外,数得着的就是袁炜,严讷,李春芳等人,至于郭朴,此老的青词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极高,差不多能压制严讷和李春芳,成为天下前五名的高手。

说来惭愧,唐毅也深知青词是升官的终南捷径,他曾经下过一些功夫,另外他的损友徐渭,表哥王世贞都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还摆不平青词吗?

事实证明,他们就是不行。

唐毅不用说,他崇尚逻辑严谨,说理详实,每次上奏都是长篇大论,跟做论文似的。

偏偏青词就是不讲究逻辑,要的是李太白捞月亮的飞扬劲儿头。很不幸,唐毅完败。

王世贞的文采没的说,他的问题是太矜持,总是爱惜羽毛,不愿意写近乎肉麻,恶心的吹捧,总是怕青史留名、要唐毅说,你装什么蒜,当老子不知道你就是兰陵笑笑生啊!

徐渭倒是够无耻,奈何这家伙没有毅力,精神头来了,就能写出惊为天人的文章,比如著名的《进白鹿表》,可是没兴趣了,写出来的东西味同嚼蜡,比唐毅好不到哪去。

唐毅也认命了,总而言之,能写好青词的人,都有点神神道道的,就看郭朴能不能神下去了。

这边刚推举完,严党那边毫不客气,立刻推举了左都御史欧阳必进。

上一次徐阶要抢夺左都御史,就准备推举唐顺之和欧阳必进争,此老值得唐顺之出手,足见他的分量。

别以为欧阳必进是靠着严嵩的关系,才升任高位的,实际上此老发迹的时候,严嵩还在山里头读书呢。

欧阳必进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资历还在徐阶之上,初授礼部主事,后来担任过浙江布政使、郧阳巡抚、两广总督、两京都御史,还干过刑部,工部尚书,他做部堂高官的年头,几乎都比唐毅的岁数大,而且每一任上都政绩斐然,嘉靖曾经亲自写过“端慎老成”四个字,送给欧阳必进。

说起来天意弄人,如果不是成为严嵩的小舅子,欧阳必进绝对会成为一代名臣,甚至有机会进军内阁。

双方唇枪舌剑,摆资历,比功劳,讲人品,坦白讲郭朴比起欧阳必进,都差了一截。

奈何徐党士气高昂,战斗意志旺盛,就凭你是严嵩的小舅子,就别想坐上天官的位置。

二话不说,投票论输赢,一番投票下来,徐阶亲手接过了罐子,取出里面的绿豆和红豆,仔细清点,足足数了三遍。

十八对十八!

怎么会是平手啊!徐阶瞬间就僵住了。

第559章内部消息

徐府书房,只有一盏昏黄的油灯,映衬出一张苍老的面容,相比数日之前,徐阶似乎老了五岁一般,高涨的心气也被打落下去,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寻常的老头,眉宇之间,带着化解不开的愁绪。

败了,十拿九稳的一场战斗,他失败了。

廷推打成了平手,徐阶立刻感到了不妙,他还想发动第二轮的投票,或是重新推举人员,很可惜严嵩父子没有给他机会,严阁老立刻提议恩自上出,要恭请圣裁。

徐阶虽然担忧,可是他哪能当着百官的面,说让嘉靖滚蛋,老子说了算。他只好妥协,廷推结果送了上去,两天之后,嘉靖终于圈了欧阳必进,在郭朴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叉。

吏部尚书失之交臂,徐阶不由得想起了当日唐毅的话,如果吏部落在了严党手里,凭着外察和京察,把自己的势力剪除一空。到那时候,严党就真的独霸朝堂了。

哪怕严嵩死了,严世藩依旧可以遥控严党,把他彻底架空。十几年苦心隐忍,竟然落如此结果,徐阶的伤感失落可想而知。

他不会把自己最落魄,最丢人的一面展现给唐毅,唯一能让徐阶推心置腹的只有心腹爱徒张居正。

对着老师,张居正同样悲愤,但是他并不气馁。

“师相,这一次廷推您和严阁老各有十八票,也就是说,双方打成了平手,只要稍微加一把劲,严嵩就完蛋了,您老已经让天下的正直之士看到了希望,何必妄自菲薄。”

话是开心锁,徐阶勉强挤出了一丝苦笑,“叔大,账不能这么算,欧阳必进拿到了吏部尚书,就等于手握生杀大权,严党必定会剪除为师羽翼。再有这一次是陛下钦点欧阳必进,就表明陛下还是偏袒严党的,那些中间派又会倒向严嵩的。”

人心就是如此玄妙,徐阶胜券在握,各方都看好他,结果还没有拿下。对于徐党,还有中立的官员都是巨大的打击。这些人难免就会看衰他徐阶,认为他永远没有本事胜过严嵩。等到下回廷推,徐阶能维持住十票以上,就已经不错了,想要和严嵩分庭抗礼,痴心妄想。

“唉,师相,要是不推举郭朴就好了,他比起欧阳必进,还是太弱了。”张居正懊丧道。

徐阶看了他一眼,心里发苦,傻小子,还不都是为了你!

郭朴是河南人,是高拱的同乡,两个人关系密切,徐阶曾经想过再推唐顺之,凭着唐顺之的名望,加上圣眷,比起欧阳必进还是有希望的。

可是一旦唐顺之执掌吏部,拥有人事大权,加上唐毅翻云覆雨的本事,这对师徒联手,必定所向睥睨,无人可挡。

徐阶不想斗倒了严家父子,再培养出唐氏师徒。

别看唐毅也叫他师相,和张居正的“师相”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而且唐毅也知道好歹,没有主动争取。

徐阶盘算着推郭朴接替吏部尚书,就等于抓住了一半的裕王党,接下来布局就从容了。

谁知道,算盘打得叮当响,竟然在最后一刻翻盘,嘉靖为什么会选择欧阳必进啊,真是令人费解……

徐阶和张居正密议,在京城的一处小四合院,有两个人也对面而坐,四个小菜一壶酒,边喝边聊,气氛比起徐阶那头轻松了很多。

“行之,徐阁老一定很失落吧?”

唐毅耸耸肩,“我怎么知道,人家有泪水也不会当着我的面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