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保满不在乎一笑,“可笑啊,堂堂皇帝陛下,九五至尊,天下之主,竟然愚蠢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孩子也不是他的,江山社稷也没了,还不如咱家一个阉人……哈哈哈!哈哈哈!”

冯保仰天狂笑,别提多么猖狂了。

他站起身晃了晃肩膀,迈步走了一圈,自嘲道:“真没有想到,你们还能让咱家说话,那咱家就一点不留,还想知道什么,只管问,我倒要看看,你们会如何处置!能拉着太后皇帝,两个贵人一起陪葬,咱家就没算白活!”

怪笑声充斥大堂之上。

……

一天的审讯结束了,几乎每个人脑袋都晕晕的,走起路来,好像是踩了棉花包,一脚高,一脚低,飘在云团上下不来。

那些兴匆匆赶来的记者,都满心希望得到重要的新闻,一举扬名。可是回到了住处,整理一天的收获,提起笔,却不敢写一个字。只剩下痛苦的纠结。

有人要问,从海云和尚到冯保,为何每个人都那么容易,连点反抗花招都没有,直接如实招供,实在是没有必要。

冯保之前装疯,是为了苟延残喘,到了大堂上,和盘托出,也是为了活命。

时至今日,万历还活着,李氏还活着,他们还是大明的君主和太后,还是最有权势的人,每一桩,每一件,所有事情都是李氏所为,可是千百年来的律法,从来都是法不加尊,如何处置李氏,会成为最麻烦的事情?

“宏远啊,真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的手艺还没扔下。”魏良辅眯缝着眼睛,品味着文思豆腐的软嫩香醇,老怀大慰。

唐毅陪笑道:“弟子听说师父愿意自己一个人下棋,弟子没有师父的境界,实在烦心了,就摆弄炒勺,做两个小菜,算是放松了。”

“哈哈哈,为师老眼昏花,脑袋也跟不上了,和别人下棋,人家都嫌我慢,下着下着还会睡着了,索性就自己和自己下,省得给别人添麻烦不是!”

听了老师的解释,唐毅这个泄气,又给老师夹了几道自己的拿手菜,魏良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筷子。

“还是当年的味道,为师却是没有胃口了。”魏良辅思量着道:“咱们说点正事吧,老夫以为可以了。”

唐毅眉头一蹙,随机舒展开,“请师父指点!”

“李氏弑君,杀死先帝,哪能母仪天下,以老夫之见,应该立刻废了杀了李氏,废了万历,拥立焦美人之子登基!”

唐毅沉思一会儿,摇了摇头,“师父,陛下只有十岁,自然没有参与暗害先帝的事情,更何况种种迹象,他都是先帝的亲子。先帝临危托孤,弟子不会废了当今陛下!”

“那,那他的母亲有罪啊!”魏良辅瞪大了眼睛,略带激动道。

“母亲有罪,不能株连儿子。”唐毅沉声道:“历代以来,株连九族,株连三族,太祖爷搞瓜蔓儿抄,成祖爷杀了方孝孺十族。这种野蛮的行径,都是受到谴责的,罪只一人,功只一人。不搞株连,也不搞封妻荫子,这是日后大明的一条铁律!”

唐毅的声音不大,可是态度极为坚决,魏良辅满心无奈,这小子从小就倔,他认准的事情,只怕谁也改变不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魏良辅才幽幽道:“不废万历,就不能杀了李氏,把她幽禁冷宫,孤独终老吧!”

“不行!”虽然不听老师的意见,有些过分,可是唐毅也不愿意用假话敷衍师父,只能如实相告:“李氏罪不容诛,她杀死先帝,逼死陈皇后,掀起滔天巨浪,弄得大明天下不得安宁,不杀了她,弟子没法和先帝交代,没法和天下人交代!”

“这个!”

魏良辅吸了口气,缓缓道:“你知道自己的选择吗?杀了李氏,还保留万历,若干年后,你想祸及子孙吗?”

杀母之仇啊,只要万历长大了,他肯定会报复的,一点都不用怀疑,眼下可谓是皇权最衰弱的时候,一旦万历长大了,成年了,他身边聚集了一大帮人,会面临多大的反扑,想过没有?

杀人不死反成仇,这点道理还不明白吗?

“师父,弟子当然明白,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想您说的那么办。”

“为什么?”魏良辅疑惑道。

“我扶持新君登基,他也有长大的一天,我废立过君王,他就会忌惮我,猜忌我,有朝一日,同样会下手的!我不杀李氏,也不要指望万历能够感激我,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已经撕破了脸皮,唯有一劳永逸,彻底解决皇权至上的问题,把皇权锁起来,才能保证永远安全!”

“虚君实相,依法治国!”

……

一顿晚饭吃罢,魏良辅带着满腹的思量,回到了住处,他枯坐到半夜,缓缓起身,到了桌案前面,把油灯挑得明亮些,铺开了纸张,一边研磨,一边思量,足足半个时辰之后,老爷子才开始动笔。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直到天明,魏良辅揉了揉红肿干涩的老眼,将毛笔扔在了案上,长叹一声,“为师只能帮到这里了。”

作为全程参加审讯的魏良辅,老先生发表了一篇三千余字的长文,很快就被各家报社刊发号外,报童卖力大喊,抢购者如云而来,一时间洛阳纸贵。

几乎所有人都在如饥似渴,阅读着这篇充满真知灼见的雄文。

古往今来,皇帝良莠不齐,优劣参半,推究起来,能称得起盛世的不过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洪永仁宣之治。将天下大权尽数归于一人,一家,一姓,弊端百出,不可胜数。

以如今为例,李氏私心作祟,先帝顾忌脸面,优柔寡断。本是一家之中的冲突,放之寻常百姓之家,并非罕见。然则放之天家,则九州大乱,隆庆中兴几乎断绝,天下万千黎民,安危福祸,竟然系于一家,岂不谬哉!

魏良辅大声疾呼,要废除秦制,废除一家一姓之权,天下大权归于天下之民,方能世世代代,永享太平!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鸿儒大家,魏良辅的这一篇文章,迅速得到了各方的强烈回应,一时间批判皇权,反思历代得失的文章多如牛毛。

聚集在京城的士子书生,如饥似渴,苦读文章,更有人在茶馆西园,在街头闹事,画一块地方,就对着普通百姓宣讲。

这些年心学大兴,东南经常有这种情况,可是在京城,这还是头一次,大家讲的如痴如醉,听众也是恍然如梦。

那份热度,就算当年海瑞上书,何心隐抛出《明夷待访录》,也比不过万分之一。

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们不再是只是批评,只是痛骂,更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法比皇帝大,内阁统帅九州万方,阁老从能臣干吏之中选拔,所有大学士都有任期保证和限制,不能随意斥退,也不能恋栈不去……

整个天下,正在快速向着唐毅希望的方向在发展,这些天被人们广为所知的皇太后李氏,也将接受公开审讯。

一个惊雷,在大明的天空炸响。

大家以为审到了厂公冯保,各种证据都指向了李氏,就已经够了,真是没想到,内阁的勇气和胆魄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竟然连李太后都要受审!

果真是了不起!

士子们相伴着,赶到了大理寺,别说里面的旁听席了,周围的三条街道都堵满了翘首期盼的人。

和上一次升堂的时间差不多,足有五百名骑兵,押解着马车,从之前预留的通道进入大理寺。

李成梁骑在高大的龙驹上面,耀武扬威,虽然大家看不到车里面的李氏如何模样,但是这一幕却让所有人铭记。

律法如山,哪怕贵为太后,也不能幸免!

从李氏出现在大堂的那一刻,唐毅已经赢了……

第1083章真相渐明

李氏其实才二十七八岁,还不到三十,母以子贵,自从诞下了龙种,十年的光景,她也是贵不可言,气度非常,哪怕被关了两个月,李氏也风采不减多少。

布衣素服,清水素面,带着一股子人上人的味道。

这些日子,她接受了好几次的审讯,从头到尾,李氏都紧闭着嘴巴。令人惊讶的是对方也不动刑,也不杀她,什么废除太后尊号,打入冷宫这些标准动作也没有做。

似乎真的要撬开她的嘴巴,让她招认杀害隆庆的事实。昨天更是有人告诉她,要到大堂受审。

李氏简直觉得荒谬透顶,心说这帮文人是读书读傻了,还能脑筋被门抽了,竟然给自己说话的机会,那可就不用客气了,咱们拼一个你死我活吧!

比起冯保,李氏更加自信从容,无论如何,她都是君,是头上的天,弑君的猛士从古以来都不少,但是能在道理上讲过君主的,还没有出生呢!

坐在马车里,李氏就能听到外面人声鼎沸,一看人数就不少。李氏受的教育不多,可是她也知道,在读书人心中,三纲五常是比命都重要的东西,当年文官们就为了一个名分,竟然和嘉靖斗了二十年。

哪怕左顺门血流成河,文官也死心不改。只要自己抓住纲常二字,就没人能动得了她!

从马车上下来,李氏迈着从容的步伐,来到了大堂之上,扫视了一眼上面坐着的海瑞,还有两旁的人等,哼了一声。

“哀家是要给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下跪,还是磕头啊?你们受得起吗?”她讥诮地嘲讽道。

两旁的人都是一阵变色,海瑞不以为意,冷笑道:“朝廷最新修正了刑律,规定日后审案,不必下跪,也不许屈打成招,凡事以证据为先,以理服人,不准以力服人。不管是谁,日后上堂受审,都有一把椅子,来人,给她搬过来。”

说话之间,有人搬来了一个方凳,放在李氏的面前。

的确没有特别准备,就是普通的松木,也没有垫子,李氏看了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朝廷?哀家不知道,皇帝恐怕也不知道,你们一群乱臣贼子,也配称朝廷吗?”

“好大胆子!”有官员站起身,就要驳斥李氏。

海瑞摆了摆手,让他少安毋躁。

“新的律令,由刑部官员征求各地官民百姓意见,联合翰林院共同草拟,而后交到都察院商议修改,又送到内阁会议,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再交给六科核实,最后送到内阁,由唐阁老代表内阁批准。每一道程序,都清清楚楚,征询意见,接受各方建议,不下三万条。可以说,朝廷的新律令,比起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公正合理。李氏,你可以继续质疑,但是你无法逃脱审讯,在大庭广众之下,你还可以为自己辩驳,争取合理处置。本官相信,这对你是有好处的。”

李氏满是不屑,一个字都听不进去,“说的比唱的好听,无非是打一个嘴巴,还要你说打得好。如此欺凌孤儿寡母,你们对得起死去的先帝吗?”

说完之后,李氏捂着脸,嚎啕痛哭,一边哭一边大骂。

“这群人口口声声说是大明的忠臣,结果先帝刚刚驾崩,就囚禁哀家和皇帝,那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哀家的头上,你们丧心病狂,天理不容!”李氏撒泼打滚,比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