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拜占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日后大军抵达了陶利斯城,北线率先传来军情消息:狄奥格尼斯的旅团,在诸仆从军的助力下,开始猛攻希尔凡帕沙国,其统治者曼努契索尔根本无法抵抗狄奥格尼斯的军锋,只能缩在巴库宫殿里发出外交斡旋,责问高文为什么兴起无名之师,他先前一直有按时纳贡的。
  高文给出的理由是,希尔凡帕沙毫无诚信,给出的金币许多都是成色不足的劣质品,必须要接受惩戒。
  此外到陶利斯城后,东北处驻屯的叶凡杜尼旅团打着狮旗,在其司令官赫拉克勒斯的带领下前来参阵。
  结果皇帝当即就询问赫拉克勒斯,“先前悖逆的博希蒙德,有无送出密信企图来蛊惑引诱你造反?”
  赫拉克勒斯吓得要死,好在他是个聪明人,早就把博希蒙德的密信携带着,此刻交纳给皇帝,说自己在得到这封信后原本气愤地要将其焚毁,绝不姑息博希蒙德的可耻行为,但又怕焚毁显得自己不够坦然,所以这时才交给陛下定夺。
  “赫拉克勒斯,朕相信你是个再优秀和忠诚不过的将军,不过有时候朕也不能超越罗马律法,你的清白还是要交给军法庭去验证,之前米哈伊尔和比雷尔都走过如此程序的,这段时间你还是暂时留在陶利斯城,把问题阐述清楚比较好。”皇帝很大度地说到,接着几名邮驿员和内宫侍卫即将无奈的赫拉克勒斯给“邀请”走,并取下了他的佩剑、印信和所有的文牍——接着皇帝要求,叶凡杜尼旅团此阶段的指挥权交给盖布里埃尔。
  皇帝突然换将,使得上下一片肃然,人人再也不敢起异心。
  随后,在向伊斯法罕进发时,前线噩耗传来:奥克苏斯河西岸要塞阿穆尔坚守了段日子,终于不敌八万蛮族的猛攻而陷落,守卫此堡的三千守兵有一半战死逃亡,其余被俘的全被残忍活埋。
  阿穆尔失陷后,宛若道遏制洪流的闸门给冲毁——成千上万的蛮族如入无人之境,像片怒海蔓延肆虐在无边无际的大呼罗珊,接下来连陷吐斯、莫夫等要塞,屠戮塞尔柱士兵数千,抢掠杀害民众更是有十万之众。这段时间内,只有先前来到伊斯法罕宫廷里的赞吉表现出色,他带着一支骑兵主动出击,旋风般伏击了股敌人,不但杀死了百余人,还俘获了十多人。
  “派出信鸽和快马,叫赞吉尽快把俘虏带到伊斯法罕来,朕要亲自加以审讯,以探虚实!”高文立刻对来报的塞尔柱使节要求道,“另外贵方现在要不顾一切守住尼沙普尔这个出入波斯高原的门户要塞,暂时不管理会敌方于南北方向的其他攻势。”
  使节见高文的大军已在陶利斯,并正朝着苏丹的宫城疾驱,心中才安定下来,便按照高文的要求急速回报去了。
  一个礼拜后,高文最终来到了高原上“荟萃半个世界”的伊斯法罕苏丹宫殿,和年幼的苏丹会晤最重大的事宜。
  按理说苏丹的宫殿原本是根本不允许高文这样的人物进入的,但现在苏丹年龄才三岁不到,实权全握在摩苏尔军阀科布哈和苏丹二叔塔波的手中(这种古怪的权力架构本身就是高文‘调节仲裁’出来的,详情见前11卷),再加上国家已危在旦夕,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了。
  苏丹宫殿环绕在翠绿色的山丘、树林间,是个由城堞高墙圈起来的矩形建筑,其大门塔楼上竖着个鸡形风标,高文穿着皇帝的装束迈步走了进去,门户甬道两侧苏丹的奴仆和宦官们纷纷下跪叩拜。
  大门进去是个方形庭院,里面是波斯风格的四等分花苑,穿过去便是第二道大门,高文迈入进去,发觉又是个同样的方形庭院和四等分花苑,待到迈入第三道门时,才来到了四周都是回廊的中央庭院,其两侧是延伸出去的宫室,尽头则是第三个滨河大花园。


第24章 古尔
  立在中央庭院的高文看到,其四周的回廊柱子间,影影绰绰,全是精灵般躲来躲去的宫廷女眷,她们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终于可以见到来自西方的男子,银铃般的笑声一会儿远去,一会儿靠近。
  一队苏丹臣仆和侍卫骑士走出来,毕恭毕敬向高文行礼,并做出邀谈的手势。
  三岁大的苏丹穿得十分正式可爱,缠头下的脸庞粉扑扑的,衣袍明显宽大,坐在一扇花窗下的座椅上,脚不落地,靴子搭在两边,瓦良格皇帝的座椅就在其对面大约六尺处,而塔波、科布哈包括高文带来的梅洛、布拉纳斯、格里高尔等将军则环绕着二位统治者侍立,其间还竖着个巨大的马赛克地图板。
  花窗的屏风和帷帐后,高高低低隐藏着许多宦官和使女们,他们在等待着各种命令,也在热切暗中窥探着基督徒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高文很快就知道,他和面前的这位得名马哈茂德的小苏丹根本没法子交流,对方可能谈不到半刻钟就要撒尿或解大手。
  于是皇帝礼貌侧过身,主要和科布哈与塔波交流。
  果然,小苏丹半刻钟后就打瞌睡睡着了,刚才穿衣戴帽已耗费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
  “我方已布置八千精锐步兵驻守在尼沙普尔,并增设了城堡的各种城防工事,布设了无数弩炮,还有支四千人的骑兵队伍作为二线预备,伺机打击敢于迂回前进的敌人。”塔波指着马赛克地图板对高文解释着部署。
  “唔,还有预备队吗?”高文支着下颔。
  塔波便说还有支一万五千人的三线预备队在其后,就是要节节抵抗消耗这群东方蛮族们的力量。
  “很好,我再送给你两个旅团协防尼沙普尔,那样的话即便是八万到十万的东方蛮族也无法轻易攻破正面的防线的。”
  “那陛下您?”塔波疑问道。
  “我和科布哈将军一起,集中力量先摧毁敌人南线,也就是伽色尼汗的军团,对方现在已越过锡斯坦,快到克尔曼关隘了。”
  高文此言一出,塔波便心存嫉恨,他看了科布哈两眼:这时花窗后的宦官和使女们心中都明白,塔波和科布哈向来不和,二人虽说都是小苏丹的辅弼大臣,但塔波是亲巴格达哈里发的,而科布哈则是本国突厥贵族的代表,谁都想独揽大权,由是水火不容。
  塔波担心,若是科布哈在南线依靠高文的帮助立下大功勋,那么自己未来可就危殆了。
  于是塔波全力劝说,称高文将主力投向克尔曼并非明智的选择,因为那里一面靠海,一面靠山,地形狭窄闭塞,大军行进补给困难,就算能打退伽色尼汗伊斯莱尔,也无法取得很大战果,反倒会贻误尼沙普尔的正面战场。
  “你是说,就算我击败伊斯莱尔,也无法彻底打垮他?”
  “是的,尊敬的罗马皇帝陛下,因为您追袭伊斯莱尔也得通过锡斯坦荒野,那里取得水源也非常困难。”塔波趁机说到。
  高文沉吟起来,不管塔波是出于什么心理说这番话,但毕竟有道理,据说伊斯莱尔的补给相当部分是用信德(今巴基斯坦信德省)的船只自海路运来的,确实比他快捷便利。
  要怪就怪塞尔柱帝国,连支像样的船队都没有。
  下面就进入了塔波和科布哈的争执不下的日常时光。
  皇帝则没有卷入进去,他的目光始终盯住马赛克地图,不发一语。
  很长时间后,小苏丹舔舔嘴巴边的口水悠悠睁开惺忪睡眼后,宫廷宦官来报告:勇敢的加齐武士赞吉,按照吩咐押着十一名俘虏来了。
  赞吉是在宫殿后的滨河大花苑里候命的,当高文一行出现后,这位立即上前施礼。
  高文打量着这群俘虏,他们穿着肮脏的袍子和皮甲,剃着突厥式或契丹式的发辫,盘膝坐在地上,在卫士剑戟下被监守着,眼睛细小而茫然。
  而后高文详细让赞吉叙述了战斗的经过,对方的战术和军备。
  接着又审讯了这些战俘,得不到什么有效信息:他们全是部落民,听头人的命令行事,只知道周围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都想杀到伊斯法罕去尽情奸淫掳掠。
  “这绝不是大公平王的嫡系武装,不过是被他驱使利诱的普通游牧蛮族罢了。”高文下定判断后,反倒在内心更没底,看来这个大公平王有点神秘莫测的感觉,他的直系队伍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啊。
  “可是他们的数量太多,简直就是群蝗虫,布满了自尼沙普尔到阿穆尔间的广大地区!”赞吉愤愤回答说。
  赞吉的这句话让高文忽然灵光一闪,刚才所看到的地图顿时活络起来。
  然后皇帝对在场所有人提出个疑问:“大公平王我们暂且不论,现在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伽色尼汗的进攻,不走他的边防要塞赫尔特城,而偏偏要绕过锡斯坦,攻击靠海的克尔曼呢?这根本不合常理啊!”
  几名卫士立刻把地图板抬到了花苑里来。
  那边,小苏丹已经开始和奴仆们玩耍起来。
  众人按照皇帝的疑问,看住地图板:确实,伽色尼汗这明显是舍近求远啊,为什么不直接出赫尔特城,直接配合大公平王的中路正面呢?
  莫非伽色尼汗和大公平王貌合神离?
  “不,不,肯定有更合宜的理由。”高文不愿意如此草率,他隐隐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做。
  倒是赞吉给出了理由。
  原来赫拉特要塞的群山河谷里,生活着个伽色尼的附庸“古尔部族”。古尔也是突厥族群,世代定居在那里,处在塞尔柱与伽色尼的缓冲带当中,骁勇善战,特别擅长制甲、养犬和山地战。
  随后赞吉告诉皇帝,这个古尔族先前还和伽色尼汗闹出过很大的矛盾,现在伽色尼汗之所以不走赫拉特山地行军,大概是害怕古尔会动摇叛离他,这样的话这位在险峻的山地里就很危险了。
  毕竟敌人也根本不是铁板一块的。
  “很好赞吉,把古尔和伽色尼的恩怨给朕说清楚了!”高文十分高兴,大声要求道。


第25章 先正后奇
  原来古尔族所居的山地里,还盛产宝贵的绿松石,但却被伽色尼宫廷盘剥无度,双方怨恨由来已久。就在约十年前,古尔王库特布·阿拉丁·哈珊得到了伽色尼宫廷的指令,前去坎大哈一带帮助其平定叛乱,结果又不明不白地死在战场上,故而库特布之子也是现在的古尔王伊兹·阿拉丁·侯赛因,已对宗主国抱有极深的戒心和仇恨,有时候也会派遣密使来向塞尔柱诉苦,并称若是伊斯法罕给予他合适的条件,他愿意起兵反抗伽色尼。
  但后来因塞尔柱苏丹惨遭刺杀,而今又遭到了东方天灾军团的入侵,所以对古尔族的诉求始终未能重视。
  “很好,古尔就是个逆转局势的关键所在,你们之前不能关注,现在朕来关注!”高文大气豪壮地说到,接着他指着地图板上赫拉特城所在的位置,“诸位看,古尔族和赫拉特位置如何?”
  “相差没有多少。”众人一目了然。
  “那赫拉特城和伽色尼城呢?”高文又指着地图板,众人见到,若是赫拉特城不保,那么骑兵只需疾驰二三个昼夜,就能直驱伽色尼的王都。
  塔波和科布哈即刻有所悟,塔波当即表示愿意授予古尔王伊兹“埃米尔”的头衔,而科布哈则趁机要加上“阿塔伯格”和“赫拉特总督”的头衔。
  就在二人重新恶言争执时,高文站起来走了两步,打断这二位:“不,那个宋的大公平王靠着虚无的职衔和承诺,也能煽动数十万蛮族乃至伽色尼汗追随他。敌人能如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