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侯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选拔官员,张知节也没闲着,他毕竟是吕宋总督,就要担起吕宋总督的责任来。虽然他不常驻吕宋,但是他也要将吕宋的军政安排好。
  将这些即将前往吕宋的官员聚集起来训示了一番,张知节又安排常云带领两千人驻军吕宋。忙的脚不沾地,好不容易将吕宋的官员送走了,张知节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燧石枪终于有了眉毛,虽然还没有量产,但是已经制作出了可用的燧石枪,这才是真真让张知节惊喜的事!比攻下吕宋还要高兴。占领吕宋是落子海外,而燧石枪诞生就意味着可以彻底平靖北边了。
  张知节亲自去军器局试用了燧石枪,对新诞生的燧石枪赞不绝口,十分满意的张知节十分大方,对于立功的工匠赏赐十分隆重。隆重的赏赐直接震惊了整个火器局!
  不止如此,此事还惊动了正德皇帝,听张知节说新研制的火枪竟然不用点火,这让正德皇帝觉得十分惊奇,他是怎么想不明白的。
  由张知节陪着御驾亲临火器局试用了一番,对于这种新式火器十分的惊喜,竟然真的不用点火,至于要扣动一个机关就可以了。
  正德皇帝也十分敏锐的领会了这种新式火器的厉害,大大的简化了火绳枪的麻烦,使过程更加简单快捷,而且威力更大,射的更远。而且还弥补了火绳枪的缺陷,比如雨天火绳枪无法试用等等。
  正德皇帝爱不释手的摸着手里的燧石枪,赞赏道:“真乃神器也!”
  张知节笑道:“皇上,不止如此,可以在这里装上把类似枪头一样的刺刀,可远攻射击,可进攻刺杀!”
  正德皇帝听了十分震惊,动容道:“可以吗?”他深切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火器最怕的就是敌人近身,一旦敌人冲到了跟前,那火器就失去了作用,只能任人宰杀!如果真的能和张知节说的那样,将这种燧石枪上装上枪头样的刺刀的话,那火器将不惧近战了!这样一想的话,真是太完美了!
  张知节笑道:“应该可以的。”说罢张知节转身侍立在一边的工匠道:“可以安装一柄细长的刀刃吗?就如同枪头一般,平时可以取下挂在腰间,用的时候拔出来装在燧石枪的前面!”
  旁边的工匠一脸仰望的神色,激动道:“大人真是奇思妙想,这完全可以做到,这样的话,这燧石枪真的算是完美了!”
  正德皇帝听了十分惊喜,满意的点头,他也觉得这样的燧石枪真的算是完美了,可远射,可近刺,真的可谓是完美了!不得不说张知节给他的惊喜真的是太大了。
  正德皇帝听了哈哈笑道:“当初火绳枪就受到了边军将士的欢迎,如今这燧石枪一出,大明江山就再无边患之忧了!”
  虽然张知节知道这种燧石枪远远算不上完美,但是也已经算是强大的武器了,等到燧石枪大举列装的时候,岂止不再有边患。到时候国力强盛,荡平北方亦非难事。
  正德皇帝也并非没有这个野望,虽然张知节和他都没有说出来,但是却相视而笑。正德皇帝有种豪气干云的感觉,太祖、太宗皇帝远征大漠是何等的风采!
  但是自土木堡之变之后,边患已经愈演愈烈,若是有生之年能像太宗皇帝一般荡平北方,此生无憾啊!
  十分惊喜的正德皇帝也降下了隆重的赏赐,从前的时候军器局从来不受重视,没想到如今不但提督大人如此重视,就连皇上都降下了隆重的赏赐,毫无疑问,军器局工匠们的热情被大大的激发了。
  一切都迈上了正规,就连龙江船厂都发展迅速,水师蓬勃发展,军器局研制出了燧石枪,开海通商使得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展望未来,张知节充满了希望。
  事情都如此顺利,张知节也可以安心的在家里陪陪家人孩子。不过,人生终究不能事事都如愿。就在张知节觉得一切顺利的时候,海上出事了。
  满剌加风云突变,葡萄牙人竟然悍然扣押了十数条海船,并扣押了上千大明出海的船员,要求大明归还他们的九条战船。
  葡萄牙人放回了一条船前来报信,市舶司不敢大意立即将事情上奏给了朝廷,这事迅速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初张知节俘获了葡萄牙人的战船,并且索要了大笔的赔偿,引为美谈,没想到如今竟然出事了!
  如今出海获利丰厚已经获得了达官贵人、世家豪门认可,他们是不会放弃其中的巨大好处的。但如是海上不太平,那出海就成了空想。
  所以这事在朝野引起的动静很大,有主战的,认为是葡萄牙人侵扰大明在先,不能答应他们这种无礼的要求!主战的如此硬气是因为大明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
  当然也有很多主和的,认为原本就是人家的战船,归还给人家也是应当的,以和为贵不必挑起战端!
  (本章完)


第1121章 备战
  即便是张知节初听这个消息也是怔了怔,去年他刚刚造访过满剌加,当时的满剌加总督阿拉索还曾经盛情款待过张知节,提议一起提防西班牙人,怎么才刚刚过去了一年阿拉索就变卦了?
  最重要的是什么样的勇气让阿拉索敢于扣押大明的商船,并且向大明索要战船?仅仅凭借阿拉索手里的战船根本就无法和大明的庞大船队抗衡,这一点不止张知节知道,阿拉索一定也知道。
  但是葡萄牙人却扣押了大明的商船没错,所以,一定是有人来给他撑腰了,葡萄牙舰队齐聚满剌加了吗?张知节一边做着马车入宫,心里头也有些沉重,到底是主战还是该主和?
  御案上堆着好些奏章,正德皇帝都没有心情批阅而是静静的等着张知节的到来。海事,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头等大事,因为海上滚滚而来的不只是海水,还有银子。
  “皇上,臣来了”张知节看上去淡定自若,并没有任何沉重的表情。
  正德皇帝见到张知节心中就莫名一松,叹道:“海上的事你都知道了吧?如今朝野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张知节有些自责道:“这是臣的过失,当时敲诈葡萄牙人敲诈的有些过了!”
  正德皇帝摆手道:“这和你没什么关系,是他们侵扰大明在先,这是他们理应付出的代价!况且他们既然存了这个心,迟早都会找麻烦的!”
  张知节有些疑惑道:“其实臣去年出海的时候还造访过满剌加,当时满剌加总督盛情接待了臣,没想到仅仅一年就变卦了!”
  正德皇帝听了点头道:“可见满剌加一定是出现了什么变故,朝中对这事十分关注,有人主战,有人主和,你觉得呢?”
  张知节沉吟道:“皇上,这几年来来水师发展迅速,如今龙江船厂不是只是造我们大明的福船,连西洋的帆船也能造出来,加上俘获的西洋战船,加上龙江船厂制造的西洋战船,能集结足足近一百五十艘主力战船!”
  “皇上,这已经是一支强大的水上舰队,葡萄牙人固然在海上实力雄厚,但是也不过百艘主力战船。我们一百多艘战船,面对远渡重洋而来的葡萄牙人还要选择和解的话,那未免显得有些软弱!”
  正德皇帝听了笑道:“不错,他们也是太嚣张了,不但打到咱们家门口了,现在又扣押了大明的商船,朕还从没受过这种气呢!”
  “以前经常听你说西洋人如何强大,朕还担心你主和呢!诚然他们是强大,但是咱们也不弱于他们!”
  张知节笑道:“皇上,虽然咱们的水师也经历了海战,但是却没有经历过规模庞大的大海战,所以这确实一个挑战!”
  “朝廷已经开海,臣就已经预料到一定会遇到挑战的,遇到挑战决不能退缩,一步后退,步步后退!”
  正德皇帝点头道:“说的好,朕也是这么想的。朕命你提督海务启程南下,全权处置此事。若是葡萄牙人释放了扣押的商船还好,如若不然,定要打的他们不得不放!”
  张知节回府之后立即准备南下,虽然府上一万个不情愿,但是这次毕竟和上次张知节自己想要出海不同,这次是国事。
  刚刚回京两个月的张知节再次南下,快马加鞭直奔泉州,到了泉州之后张知节立即就召见了被释放回来的人。
  原来阿方索已经不是果阿总督了,果阿总督已经换了别人,听口气应该是阿方索因为办事不利被押回葡萄牙王国了。
  如今的满剌加集结了非常多的西洋战船,兵力十分强大,据他们看到得足足有八十艘西洋战船,总兵力近万人!
  张知节听完之后心里立即明白了,肯定是葡萄牙王国或者葡萄牙舰队的元帅对阿方索在满剌加的失利感到不满,所以将阿方索撤回了。
  葡萄牙纵横海上,虽然有英国、荷兰等后起之秀的挑战,但是葡萄牙仍然是除了西班牙之外最强大的海上王国。所以对于阿方索在东方的失利肯定不服,葡萄牙舰队不敢说全部,应该是大部都集结到了满剌加。
  看来他们是想要找回葡萄牙王国的尊严,维护和稳固葡萄牙王国在东方的海上利益。葡萄牙王国纵横海上惯了,未尝没有蔑视大明的心理。
  这对于大明的水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张知节必须迎接这个挑战。其实张知节心里未尝没有憋了一股气,原本他早就想着将葡萄牙人从满剌加赶走。
  葡萄牙人占据了满剌加和香料群岛,这个是个发财的好地方,香料如此昂贵,价比黄金,张知节怎么可能不垂涎。况且满剌加算是在大明的家门口,岂容小小的葡萄牙人如此放肆!
  虽然张知节早就有心赶走葡萄牙人,但是却下不了决心,因为葡萄牙人的舰队确实十分强大,所以张知节还打算让葡萄牙人再嚣张几年,等大明的水师彻底发展起来后再收拾他们!
  没想到还没等张知节下定决心赶走葡萄牙人,葡萄牙人竟然先挑起了战端,张知节只能选择背水一战,将葡萄牙人彻底击败,赶出东方。
  以后又大明占领满剌加和香料群岛,以后西方人要想获得香料,就必须高价来大明购买!以后葡萄牙人就彻底失去了香料这条财源了。
  如果驱逐了满剌加的葡萄牙人,以后大明就可以守住东方,任由大明落子,谁都休想插手进来。
  不过如果葡萄牙最终服软了的话,张知节还是选择暂时放他一马,静等大明的水师继续发展。
  来到泉州之后,张知节立即开始积极备战,一边将所有的战船集结起来,一边开始囤积物资。整个泉州港空前紧张,因为这关系着大明的海上安危。
  整个江南都十分瞩目朝廷的动静,而就在张知节积极准备的时候,一条大明的商船来到了泉州港,这条船来自满剌加,船上载着一个金发碧眼的葡萄牙人。
  (本章完)


第1122章 最后通牒
  这个葡萄牙人之所以来到大明,是受葡萄牙舰队元帅之命来见大明总督的,也就是张知节。或者说,是来下最后通牒的。因为葡萄牙王国有广袤的殖民地需要维护,庞大的舰队不可能一直驻扎在满剌加。
  张知节在来远驿接见了这位来自葡萄牙舰队的使者,虽然他进门就给张知节鞠了一躬,但是面上却全是傲慢的神色。
  “尊敬的大明总督,你好,我是大葡萄牙舰队元帅的使者,费尔南!”费尔南一脸傲慢道。
  张知节不动声色道:“费尔南,你好,本督正要找你们葡萄牙人算账呢,为什么要扣押大明的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