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皇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父皇让你来的青州?“萧铭疑惑道。

    “正是。“罗宏点了点头,接着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交给了萧铭,”殿下请看。“

    接过书信,萧铭看了起来,在信中萧文轩提到近期草原有诸多不同以往的迹象,一个是蛮族收紧了战马的出售,二来是边贸中蛮族对铁矿石,硝石的交易量增大,三是蛮族在草原上游弋的部落都派出了旗首前往盛都。

    对这些不寻常之事萧文轩推断蛮族可能正在秣马厉兵,准备再次劫掠大渝国,让大渝国臣服在蛮族的脚下。

    不过在信中萧文轩没有露出以往的担忧之意,而似乎是雄心勃勃,只是谈及再从青州购买五百门火炮和一万五千只火绳枪的事情,这些事情全部委托给罗宏来办,因为如今罗宏便是火器营的主将,心中还吩咐让萧铭负责让罗宏参与青州军的训练,让罗宏成为罗信一样指挥火器部队的将领。

    “五百门火炮,一万五千只火绳枪,大生意呀。“萧铭咧开嘴笑了。

    罗宏似乎已经知道了信中的内容,他对牛犇说道:“牛都督,今后这段时间就仰仗都督了。“

    牛犇被罗宏这个举动搞得莫名其妙,有些奇怪地看向了萧铭。

    无奈地笑了笑,萧铭将信件给了牛犇,看过之后他恍然大悟,萧文轩这次可真够精的,不但采购火器,还让萧铭帮着他训练火器营的将领。

    这次除了罗宏,还有三十位火器营的将领抵达青州。

    之所以让罗宏出马,萧文轩自然是有考虑的,一个是因为罗宏和青州军曾经并肩作战,关系相熟,而来罗信就在青州军,这也是一层关系。

    “既然这是父皇的要求,本王只能遵从了,牛都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说话的时候萧铭对着牛犇挤了挤眼睛。

    牛犇会意,说道:”是,殿下。“

    定下此事,罗宏继续说道:“殿下,此次蛮族的异动让梁王和赵王也是心中担忧,据说他纷纷派出官员前往青州购买火器以抵御蛮族,看来殿下此次又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是吗?本王倒是没有听说,不过若是有此事,本王倒是很高兴。”萧铭笑着说道。

    二人又和罗宏说笑了一阵,牛犇才带着罗宏离去。

    送走二人,萧铭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次萧文轩的动作倒是让他忽然有一丝明悟,正如牛犇说的,他自己不必亲自参加战争,而是要利用战争大发军火财。

    而为萧文轩训练将领等于是他在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他不直接参战,而是通过出售武器给朝廷,梁王,赵王这些人,让他们去为自己打仗。

    这样一来,他不但可以稳居后方,还可以通过贩卖战争物资大发横财,而朝廷和赵王,梁王需要付出的不过是银子。

    想通了这点,萧铭轻轻笑了起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规模的消耗蛮族的有生力量,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正如罗宏说的一样,仅仅相隔四天之后,赵王和梁王派出的采购官员出现在了青州,分别向萧铭提出了购买火炮和火绳枪的要求。

    这次赵王没有派出赵元良过来,而是派了一个陌生的官员过来,估计也明白赵元良和他的冲突。

    梁王也一样,派出的也是亲信官员。

    其中赵王这次提出购买六百门火炮和七千只火绳枪,而梁王提出购买四百门火炮,六千只火绳枪。

    加上朝廷的订单,现在军工坊一下多了一千五百门火炮和两万八千只火绳枪的生意。

    “殿下,现在封地的财政一下宽裕咯。“庞玉坤得知此事之后高兴的尖牙不见眼。

    庞大的军火订单给青州一下带来了庞大的财富,本来因为银子束手束脚的萧铭顿时手头宽裕起来。

    有了这些钱,青州的工业化进程会更加安稳地发展,萧铭不得不感慨,还是卖军火赚钱呀。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政务改革

    青州府衙中氛围此时有些轻松和欢愉。

    连续三个军火订单让以庞玉坤为首的政务官员都松了一口气,现在封地财务吃紧的情况终于因为这些订单得到缓解。

    一千五百门火炮加上两万八千只火绳枪,这些军火采购足够为封地带来一千多万两白银的物资。

    “你们现在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些物资可还没有到我们手中,下面你们要和朝廷,赵王,梁王做好物资的交接。“萧铭提醒道。

    和上次同楚王做生意一样,这次交易中白银,黄金,铜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银子还是以物资来冲抵。

    在大渝国以赵王的战马最多,经过商议之后,赵王拿出了黄金十万两,白银一百万两,黄铜十二万斤,铁九万两千斤,麦子一百万石,蚕丝五千斤,布五万匹,钞三十万贯,战马两万匹。

    而梁王封地露天煤矿丰富,则拿出黄金五万两,白银九十万两,黄铜六万两千斤,铁十万八千斤,麦子一百二十万石,煤一百万斤,钞六十万贯。

    相比较赵王和梁王,朝廷的物资最为多样化,其中多了硝石二十万斤,硫磺十六万斤。

    这些物资的数量看起来很吓人,其实换算一下其实一点都不多,比如梁王的一百万斤煤炭,其实不过是五百吨煤炭,黄铜六万两千斤也不过三十一吨。

    他的一门铸铁火炮可就至少五百斤,重型的守城炮甚至都是一千多斤。

    “是,殿下,下官这就让青州各个府库准备一下接收这些物资。“庞玉坤说道。

    相比较银子,庞玉坤倒是更喜欢具体的粮食,铁,铜之类的硬通货,毕竟战争一起,到时候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些东西。

    而且即便都是交易的白银,他们依旧是要拿去和商人们换成这些物资的,所以直接以货易货倒是方便快捷,唯一需要的主意的就是物资的优劣需要管控起来。

    萧铭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以后我们的军火交易只会越来越多,青州的府库恐怕不够用了,而且以前把什么东西都堆在一起的方式要改改,针对不同的物资要有专门的仓库。”

    以前庞玉坤倒是没觉得什么,现在随着交易一天比一天多,这府衙的仓库的确是渐渐不够用了,他说道:”殿下说的极是,不过说道此事下官倒是想起了一事,这些日子下官读了殿下在博文学院的政务书籍,颇有所得,下官以为如今封地该整改一下政务了,毕竟如今封地的事务越来越多,政务也该细化,至少也要模仿朝廷有自己的一套官员体系。“

    “官员体系?“萧铭露出玩味的神色,看来庞玉坤倒真是学了一些博文学院的先进政务经验。

    庞玉坤木讷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本来他对这些政务书籍倒是不怎么伤心,但是无意中看了之后顿时觉得书籍上很多东西十分有用,于是重新审视了一下萧铭放在博文学院的政务书籍。

    “是的,殿下,下官以为该整改一下府衙,让封地的各州县的府衙能够自上而下完成殿下的各项政策,同时处理民间不同的事务。“庞玉坤坚定地说道。

    “嗯,你说得对,这段时间本王一直在忙着登州的事而情,倒是忽略了这件事,既然如此,便将这件事提上日程。”萧铭说道。

    总体来说他的封地是一个藩国,既然是藩国就要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官员体系,如此一来他才能够对封地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

    其次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员体系也是为了随时能够掌控新获得的地盘,比如现在的琉球岛。

    而在以后,萧铭会有越来越多的殖民地,这就需要能够随时在陌生的地方能够建立起府衙机构,所以此时一套成熟的官员体系就尤为重要了。

    因为这不仅是为了管理现阶段的封地,最重要的是能够储备官员以备不时之需。

    定下此事,庞玉坤下令召集封地各州县的主官前来青州府衙议事,同时他和萧铭在几天时间中将具体的设立的机构和负责范围拟定了一下。

    五日之后,各州县主官俱都到了青州参与议事。

    青州府衙,萧铭端在主位置上,而一众官员则是分列在萧铭之下,情形如同朝堂议事一般。

    庞玉坤为封地百官之首站在最前面,其次是分别是青州刺史展兴昌,登州刺史杨承业,沧州刺史常遇春,沂州刺史闫长浩,郓州刺史孔永安,莱州刺史韦昌明,幽州刺史韩进。

    在各州刺史之后则是他们分管县的县令,林林总总加起来共有上百人。

    这些官员一部分是庞玉坤推选出来的,一部分以前封地中提拔的,还有一些则是博文学院中分配出去的。

    望着下面一众官员,萧铭忽然面露微笑,这一刻他忽然有些理解了萧文轩对皇权的迷恋。

    试想,这么多官员立在自己面前,是谁都会有一种俾睨天下的感觉吧?

    “此次诸位前来青州议事,想必都知道了政务改革的事情,如今封地的事务日渐繁多,变化日新月异,各州县府衙必须为今后的发展提前做出改变,同时,此次议事也是为了让诸位明确封地的官员体系,以后在政务上谁的问题谁处理,避免出现推诿的情况。”

    见人都到齐了,萧铭这时朗声说道。

    “是,殿下。”

    一众官员顿时躬身说道。

    这时萧铭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本王便将封地的政务和官员体系告知诸位,自今日起,本王命令庞玉坤为封国内阁首辅,设立封国内阁,内阁将由包括首辅在内的九名内阁大臣组成,负责审理各州县政务并同本王商议政务,内阁之下分设六司,职责如同六部,除此之外成立监察院独立于六司之外,主管封国司法刑法,监察封地官员……“

    回忆着设计的官员体系,萧铭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从此,他的封国将摆脱混乱的政务管理体系,具备一个小朝廷的周全管理体系。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官员缺口

    “……设立外事司,外事司将负责处理封国同大渝国之外的国家关系,除此之外各州府衙将捕快独立出来,各州县设立警卫所主管配合监察院对律法的执行,同时负责抓捕犯人和处理民间纠纷。“

    萧铭一边说着,庞玉坤一边将刊印的封国官员以及政务体系下发到诸位官员手中。

    在其他藩王的封国自有一套官员体系,但是青州等六州因为战乱和人员的匮乏一直没有如此规整的官吏和政务体系。

    不过虽说现在萧铭现在正式筹建了自己的管理体系,但是此时这个体系和大渝国的官吏体系依然大不相同。

    很多官员在听着的时候已经是一头雾水,所以拿到册子的时候他们立刻仔细看了起来,对照着萧铭说的,他们才基本上了解了新的政务体。

    总体而言,从此之后官员的负责的事情细化了,他们需要管理的事情少了,这对他们来说等于是好事。

    当然不好的也有,那就是从此以后他们的权利将被分散,没办法将权利一把抓了。

    一直说了半个小时,萧铭终于将这次政务和官员体系的事情说清楚了,接着他看向一众官员,“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展兴昌这时不解道:“殿下,内阁大臣既然有九位,那么除了庞首辅之外剩下的八个人是谁?“

    说道这个,萧铭和庞玉坤对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