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回过神,急忙双手接过圣旨高举过头顶,伏地面朝太极宫门拜道:“臣李素,谢陛下隆恩。”
  宦官直起腰,笑道:“陛下有旨,着泾阳县侯李素即刻入宫,甘露殿觐见。”
  “臣遵旨。”
  李素起身,朝身后众将士笑着行了一礼,众将士急忙回礼,然后站立宫门前不动。
  显然,他们也明白,入宫觐见天颜这么荣耀的事肯定轮不到他们,大唐天子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于是,在宦官的带领下,李素独自一人过金水桥,龙首渠,走进太极宫门,缓缓朝甘露殿行去。
  ……
  宫闱美景仍是那么的熟悉,李素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曾经进出过许多次的宫中景色,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目光正视前方时,器宇间已多了一份沉稳自威的气势。
  马上功名,少年封侯,人生得意自飞扬。
  穿过宫中无数楼台亭阁,宦官将李素领到甘露殿门外,命李素殿外等候,他则进去通禀。
  没过多久,殿内传来一阵豪迈的大笑声。
  “李素回来了?给朕滚进来!几年不见,看你个子长高了没。”
  李素暗叹口气,脱去了鞋子,穿着足衣跨进殿内,远远拜倒。
  “臣李素,拜见陛下。”


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叙旧
  笑声很熟悉,几年以前李素听到这阵笑声,脑子里总会不由自主冒出一股把这笑声的主人的脑袋摁进恭桶里的冲动。
  “罢了,起来吧,上前让朕好好看看你。”
  李素抬头,见李世民身着黄袍,笑吟吟地盘腿坐在殿内的矮桌后,眼里露出喜悦的目光。
  李素起身,朝前走了几步,在李世民身前一丈左右站定,然后抬头直视着面前这位天可汗陛下。
  李世民似乎苍老了许多,三年多前离开长安时,他还是满头黑发,正是意气风发的壮年天子,仅只三年未见,李素赫然发现,李世民的鬓边竟生了一圈白发,脸上的皱纹也比以前多了许多,伸出的双手按在桌上,手上的皮肤渐显松弛,人也比以往瘦了一些。
  唯一不陌生的,大概便是他那双眼睛了。
  那双眼睛似乎比以前更锋利,更莫测,更直透人心。
  李素直视片刻,很快垂下头来。
  李世民却显得很高兴,自李素进殿后,笑声一直未停过,捋着长须仔细打量着李素,不时点点头,端详得兴起,甚至站起身绕过矮桌走到李素面前,伸手在他头顶比划了一下,然后大笑道:“哈哈,不错,居然长个子了,多吃些肉,再长几年,约莫便有个大人模样了,哈哈,好!”
  “臣……谢陛下赞誉。”
  李世民又一阵大笑,扬声道:“来人,备宴,上酒!”
  李素顿时苦起脸来。
  刚到长安,连家都没回,原打算进宫谢了恩后马上回家看老爹去,可是看眼前这架势,李世民似乎不打算这么痛快放他走。
  ……大家分别几年,应该不太熟了才对啊,哪有这么多话可聊的。
  几名宦官弓着腰,无声地端着酒菜进殿,还是老规矩,分餐制,两人面前各自一份一模一样的酒菜,各吃各的。
  李素爱死了唐朝的分餐制,太讲卫生了,绝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筷子朝菜碟里捞,菜送进嘴里后还把筷子含一下,舌头舔几下,然后继续伸筷……
  菜是宫廷御膳,但不多,宦官殷勤为李素斟满酒,酒味飘进鼻子,嗯,很熟悉的味道,这酒还是他酿出来的……程老流氓打仗厉害,做生意也是好手,居然把生意做进了皇宫?了不起,不知今年能分多少红利,李家最近已经很穷了。
  李世民今日心情似乎很不错,还未饮酒已是满面红光,这个状态正是传说中的“龙颜大悦”满血满蓝状态,此时此刻无论提任何要求,只要不是造他的反,一般都会答应。
  端起漆耳杯,李世民又大笑了两声,道:“李素……呵呵,朕都忘了你已行过冠礼,来,子正,与朕满饮此杯,便当是朕为子正洗尘接风了。”
  “啊?满饮……”李素额头顿时渗出了汗,为难地看着眼前的漆耳杯,这个漆耳杯颇具程家大开大合之豪放神韵,一杯酒不多不少,大约半斤的样子,一口灌下去,今日啥事都别干了……话说,程家顺便连漆耳杯的生意都做进皇宫里去了吗?
  “臣年纪尚幼,那个,不胜酒力……陛下真欲满饮?”李素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年龄,觉得暂时还能忍住恶心扮一扮嫩。
  李世民笑得很开心,垂头一看自己面前的半斤漆耳杯,笑容顿时有些僵,沉吟片刻,似乎觉得自己应该也没办法一口干半斤,于是马上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那便浅酌即止,莫说朕欺负小孩,今日以君臣叙旧为主,啊,叙旧。”
  很佩服啊,找完台阶连脸都不红。
  于是君臣二人非常有默契地从豪放派转化为婉约派,端起酒盏浅浅地啜了一口,烈酒入喉,互相一阵龇牙咧嘴,痛苦不堪的样子,李素依稀感到殿外蓝蓝的天空飘来一个大写加粗的“怂”字。
  “好酒!”李世民大赞,反正不管酒好不好,照惯例都必须要赞一声的,否则便是不识相,没品位。
  李素不想昧着良心附和,烈酒虽是他发明的,可他真心不喜欢这酒的味道,太烈了,还是葡萄酿好喝。
  李世民搁下酒盏,这才缓缓道:“子正,你虽长了个子,但却清减了许多,在西州那个荒蛮之地想必受够了苦楚委屈,朕把你调任西州三年,你……恨不恨朕?”
  李素急忙正色道:“陛下言重了,将臣调任西州,是陛下对臣的一番爱护之意,臣感激陛下都来不及,怎会恨陛下?”
  李世民呵呵一笑,一双如鹰隼般的眼睛忽然盯住李素,李素似有所觉,抬头直视他的眼睛,坦然,无惧,纯净。
  李世民盯了许久,忽然展颜一笑,叹道:“看来确实不恨朕,当初将你调任西州时,满朝文武以为是因那篇阿房宫赋之故,皆谓朕心存报复,故将你贬谪,子正,你以为如何?”
  李素笑道:“陛下是真龙天子,所言所行如日月辉映,堂堂正正,若果真心存报复之意,断不会行此手段,陛下将臣遣任西州,是因为西州确实需要臣。”
  李世民目光一闪,道:“你果真如此想的么?”
  李素苦笑道:“陛下,臣今年还不到二十岁,没有那么多算计机谋,更没有野心非分之念,臣做这个官,封这个爵,全因陛下皇恩浩荡,陛下亦知臣的秉性,其实是不太愿意当官的,臣对这个世道无欲无争,所以活得坦然自在,想什么,便说什么。”
  直到这时,李世民的神情才彻底松缓舒展开来,李素敏锐地察觉到,从他进殿到此刻,李世民眼下露出的,才是最真实的笑容。
  神情不变,李素脸上甚至还露出了微笑,可后背却不知不觉被冷汗浸湿了一大片。
  刚才若是自己的表情稍微露出一丝丝的怨恚之意,李世民会做何反应?大唐天可汗的胸襟再宽广,会宽广到容许一个对他心存恨意的人在他面前活蹦乱跳吗?
  “数年未见,说话倒是四平八稳了,呵呵,看来确实有了长进,朕几年未见你,今日你回长安,朕心中着实欣喜,来,子正,与朕多喝几杯。”
  说是“多喝几杯”,实则君臣二人端杯痛快地喝了……一小口,然后将自己的脸扭曲成一团痛苦的麻花儿,李素隐约察觉到,殿外天空那个大写的“怂”字仍未消散。


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谓圣心
  帝王终究是帝王,他站得太高,下面的人全都仰视着他,一张张脸孔充满了讨好,而他呢?他在俯视下面的人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或许在他的心里,每一张讨好的脸孔后面,都有一颗阴暗的妄图取他而代之的心,所以他虽然以帝王之态俯视众生,但对下面的每一张脸孔都是充满戒意和防备的,他怕留下祸患,他怕别人造反,他怕稍有不察便被人推下去。
  所以,帝王没有朋友,没有值得他挖心掏肺的人,因为在人世间,唯独他站得最高,为了保持这个最高的位置,帝王不能有朋友。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对李素的试探很正常,一个合格的,英明的帝王,大抵都会冒出这个想法,既然干了帝王这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职业,就必须要非常在意有没有人怨恨他,心存怨念便是祸患,无数造反都是从怨念开始的。李世民当着李素的面问出这句话,已然算得上胸怀宽广无比了,怕就怕那种什么都不说不问,暗里却用眼睛阴沉地盯着他的那种帝王。
  李素很理解李世民,换了他是皇帝,也会在意有没有人怨恨他。而李素之所以能无畏无惧地直视李世民探究的目光,是因为他确实没有野心。
  李世民喜欢李素这种没有野心的人,可以说,从当初决意将李素从民间强行拎上来,不吝给他封官赐爵,放心交托大事,其根源并非李素那一身稀奇古怪的本事,而是李素那双看不出有丝毫野心的眼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今日才会当面问李素有没有怨意。
  君臣二人都不是君子,跟旁人说起瞎话来眼都不眨,可偏偏李世民这么问了,李素这么答了,然后,李世民就信了,而李素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很奇怪的相处模式,连李素自己都觉得别扭,可偏偏是事实。
  问过之后,一切又是和风细雨,殿内充满了浓浓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
  “西州之战,你劳苦功高,这一战事关重大,你以数千守军之力,鼎定了大唐西面百年战局,可朕亦知道守城之战何等艰辛,子正啊,苦了你了啊……”李世民叹道。
  李素垂首道:“臣不苦,苦的是那些为大唐战死的将士,臣的个人荣辱不足计,只请陛下厚恤战死将士家眷,以告袍泽们在天之灵。”
  李世民点点头:“善哉斯言,朕已下旨,西州之战所有战死或伤残将士,三省将格外优恤,子正可放心,都是血性的关中子弟,都是朕的英勇忠烈之士,朕怎会亏待?”
  李素拜伏行礼道:“陛下仁义圣明,万民幸甚。”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哼了哼,道:“西州这三年,还真是磨了你不少性子,以前你可不会与朕说这些话的。”
  李素也笑道:“臣历经了生死,也算死人堆里打过滚,一些棱角也该磨平了,陛下若不喜欢臣现在的性子,臣这便在长安城里做几件混账事给陛下开开眼?”
  李世民愣了一下,接着仰天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抖抖索索指着他道:“刚夸了你一句,马上便说起了混账话,子正啊子正,你性子磨得再平,终究也是个混账货……不过,这几年长安城少了你这号混账人物,风平浪静得很,久了便觉索然无味,说来朕倒颇为想念当年三不五时闯祸的你呢。”
  李素嘿嘿陪笑几声,也不敢再继续开玩笑了,眼前这位可是名垂青史的唐太宗,跟这种人开玩笑,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玩死了。
  李世民举杯与李素又喝了几口,搁下酒盏沉吟一阵,道:“朕听闻西州之战甚为惨烈,当时朕正平定北方,腾不出手来驰援,只听说你这几年在西州做出了一番功业,你且与朕细细道来。”
  李素应是,组织了一下措辞后,便从刚上任西州别驾开始,一直说到如何招商,如何募乡勇,如何守城等等,诸多往事如走马观灯,一一向李世民娓娓道出。
  当然,有些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