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拼着不当神仙,也要先造个杀孽抄把刀追杀自己五条街……
  孙思邈的心思此刻已完全沉浸在这张药方里了,朝李素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你且回去,贫道这几日闭关,先专研些日子再说,滚吧滚吧,恕不远送!”
  说着孙思邈揪起李素的衣领往柴扉外一推,然后关上门,神神叨叨地进了草庐。
  李素站在柴扉外久久无语。
  这种满满的如同被人用过后扔掉的厕纸般的失落感是肿么回事?


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琼南
  太平村,东阳道观。
  武氏进道观已经三天了。奇怪的是,一直到今天,她都没见过东阳公主。
  道观是有规矩的,出了家的公主当然还是公主,所以不是谁想见便能见得到的。事实上因为东阳足不出户,鲜少外出,所以她的活动范围一般只限于道观的内院,从早晚课诵经到打坐修道,再到平常的生活起居,基本都在内院范围。
  道观里有十多个道姑,百来名宦官宫女,外面还有几百名禁卫,但这些人不可能随便进出内院,他们只被允许在外庭范围活动,真正能从大门口一路畅通无阻直入内院找到东阳公主的人,除了内院服侍她的贴身宫女绿柳和少数几名宫女外,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泾阳县侯李素,事实上李素进道观就跟进自己的家一样随便,整座道观没有任何地方对他设防。
  这就是道观的规矩,没有任何人敢违反,有森严的地方,也有例外的人。
  武氏刚进道观那天便被安排在外院住下,她和杏儿分到了一间小小的厢房,厢房里有一个柜子,一张矮桌,一小块竹席,以及两张床榻,这便是厢房的全部摆设。
  然后武氏和杏儿便住了下来,道观总的来说比掖庭有人情味多了,接她们进道观的道姑让二人休息了两日,第三日,道姑给杏儿安排了打杂的差事,但凡院子脏了,油灯干了,门廊柱子需要擦拭了等等,都归杏儿干,杂活看似不少,实则是由十几名宫女共同轮流做的,分给杏儿的基本没什么体力活,并不辛苦,杏儿甚至隔两天还能睡个日上三竿的懒觉。
  而武氏,道姑则直接扔给她几本道经,嘱咐她日夜诵读,牢记于心,每日清晨和傍晚,公主殿下会带领观内所有道姑在三清正殿做早晚课,大家一齐诵经打坐修行,不可懈怠。
  于是武氏便安心在道观里住了下来,每日捧着各种道家典籍苦读默诵,非常勤奋自律,可谓干一行爱一行。
  只不过武氏心中还是有着小小的失落,她原以为自己有些不一样的,毕竟……公主殿下曾特意命她的贴身宫女进掖庭看她,各种温暖各种体贴,而自己也是奉皇帝陛下的旨意出家为道。
  武氏以为自己进了道观后,公主殿下会第一时间召见她,并且嘘寒问暖什么的,然而这一切全都没有,进了道观,武氏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姑,和别的道姑没有任何区别,她们该遵守的规矩,武氏也不准犯,道观的内院更是她们这些寻常道姑的禁地,任何人都不准踏进半步。
  第三日清晨的早课上,东阳公主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百衲道袍,仿若出尘仙子般飘然走进三清正殿,也不多话,沉默着跪在老君像前,开始诵经修道,那一日武氏也跟在众道姑身后诵经,殿内隔着两丈远依稀看到公主殿下的背影。
  公主早课过后,便一声不吭地回了内院,再也没见过。对武氏更是看都没看一眼,仿佛根本忘记了她这个人似的。
  武氏心中顿时涌起些许的不安,她发觉这一切跟自己预料的有出入,精心谋划的欲图快速讨好公主殿下,然后借由她来接近的李县侯的计划不得不拖延变动了。
  人家根本都不搭理你,你连内院的门都进不去,谈何讨好?
  身份与阶级,终究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
  ……
  泾河边,李素和东阳并排坐在熟悉的石块上,手牵手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流淌。
  从背面看,一对年轻的男女肩并肩,女子的头轻轻靠在男子的肩头,在静谧无人的河边看风景,这幅画面本身便是一道极美的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若从正面再看二人……
  “混账,你的手能不能规矩点?从见面就没停过,不怕人看见……”东阳俏面通红,贝齿咬着下唇,眼中满带羞意,同时有些紧张地东张西望。
  李素呼吸微微有些急促,一双不老实的手早已探进东阳的道袍里,不知在里面摸索着什么,可能丢了东西,只是摸索得东阳浑身瘫软无力,面带潮红春意,纤手毫无力气地推搪着他的魔掌,怎么看都充满了欲迎还拒的情趣意味。
  “河边早已被我家部曲清场,他们也让我赶远了,哪来的人?咦?好像变大了,你要感谢我,若没有我,它们变不了这么大……”李素自顾说道。
  东阳顿时被转移了注意力:“啊?大了?真的么?”
  “真的,看我诚恳的眼神……”
  东阳顿时露出几分羞涩的喜意,琼鼻一皱,哼道:“就算大了,也是我自己的事,与你何干?”
  李素严肃地道:“你这个说法可不对,典型的过河拆桥,若没有我这双灵巧的双手时时勤揉捏,闲暇多研磨,你能长这么大?你应该感恩才对,按理来说,以后每次见到我时,你都应该把衣襟一拉,充满感激和诚意的对我说,‘来吧,揉搓我吧’……”
  东阳被逗笑了,红着脸狠狠捶了他一记,道:“我若真这么干,以后我还做不做人了?”
  默然片刻,东阳忽然道:“男人是不是都喜欢……那里,大一些?”
  李素笑道:“不一定,只要是心爱的人,大小都可以,比如说你吧,你是荷包蛋我也喜欢,小金桔我也喜欢,哪怕小得一马平川的平地上长两颗粉刺,我也喜欢……”
  李素越说,东阳脸色越绿,最后已然俏脸含煞,杀机森然。然后,说得滔滔不绝的李素便忽然感到肋下一阵剧痛,东阳的纤指拈着他的皮肉,三百六十度扭转,扭转,反过来继续扭转……
  “停!翻脸了啊!”李素痛得脸都变了形。
  “叫你毁我!叫你嘴不积德!我的那里有那么小吗?你哪只眼睛见它‘一马平川’了?”东阳气得不行。
  “形容,形容懂么?还掐!再掐就死了。”
  ……
  风平浪静过后,东阳理了理略显凌乱的云鬓,平复了一下有些急促的呼吸,羞红的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白里透红。
  “对了,那个姓武的才人,她已到了我的道观里。”
  李素眨眼:“你们认识了?”
  东阳哼道:“我没事为何要去认识她?从她进道观到今日,我还没正眼瞧过她呢。”
  李素疑惑道:“你跟她有恩怨?”
  “没恩怨,只不过你心里记挂这个女人,我哪里知道她是什么来路?若是将来她要和我抢你的宠爱,我今日为何要主动认识她?”东阳露出难得一见的小女儿娇态,空气中还隐隐带着一股子酸味。
  李素哭笑不得:“她原本是你父皇的女人,理论上你父皇是我丈人,她也勉强算我的丈母,我若跟她搞七搞八的……你父皇的贵圈虽然乱,可我不乱啊,你实在是多虑了。”
  东阳咂摸了一下,顿时也觉得不太好意思,羞涩地笑了两声,随即道:“可你为何偏偏对这个女人如此上心?若说你对她没别的心思,我是不信的。”
  李素叹道:“我不是说过吗?当初我做梦,梦到一个白胡子老头……”
  东阳很快截住了他的话,叹道:“若不能说便不说,何必拿这种白胡子老头的鬼话糊弄我?你这么做想必有你的原因,我不问便是,只不过这个武氏,你打算如何安排她?总不能真的在我的道观里终老吧?”
  李素若有深意的笑:“她若在道观里终老,这个世界未免少了太多乐趣了……你先晾着她吧,让她做个寻常的道姑,别给她受太多苦,但也不能让她太安逸,平时就当不认识这个人,不必刻意去接近她,先磨磨她的性子再说。”
  东阳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点头。
  ……
  上元节过了十几天,正月还没完的时候,朝堂终于传下一纸旨意。
  侯君集征西域,攻伐高昌国时纵兵屠城,私废宫室,擅自开高昌王宫国库而敛财,着令降爵一级,罢官免职,徙二千里,发配琼南五年允归。
  这道旨意并未在朝堂里掀起多大的动静,事实上朝臣们在此之前便大多心中有数,李世民的这个处置算是很重了,朝臣特别是将军们心中不服,可是大家都清楚李世民的苦衷,遂皆闭口不言,反倒是那些异国使节却很不满意,他们认为纵兵屠城抢掠,罪莫大焉,天可汗陛下这般处置却是轻了,于是一众使节聚集起来,又在朱雀门前喊冤,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着宦官出宫门传谕,声色俱厉地警告这些使节,若再喋喋不休,朕就索性把你们的国家都灭了,使节们这才悻悻而归。
  正月最后一天的清晨,侯君集戴着铁镣,在一群差役的押送下,在家人和同僚的殷殷相送下,一步一步离开了长安城。
  侯君集走的那天李素并未送他。
  说到底,他和侯君集的交情大抵仅止于此,李素可以不畏触犯龙颜,私自进大理寺看望他,但,仅此一次便足够,既照顾了交情,也立下了不趋炎附势的形象,还临时当了一次暖男,抚慰了侯大将军蹲大狱时那颗敏感易碎的玻璃心。
  至于相送,那就有点画蛇添足之嫌了,况且,李素还这么懒……


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灾突至
  尚书省和家里两头跑的日子很充实。
  尚书省是公务,李素不得不应差,而家里,还有一位小公主缠着他玩东玩西,两头跑了十来天,李素悲伤的发现,自己居然很久没懒过了,人生真是繁忙如狗啊。
  出了正月,尚书省的气氛莫名紧张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带了几分凝重之色,就连李素这种混日子的官也非常迟钝地发现,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月刚开始,李世民紧急召见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褚遂良等重臣,众人这几日频繁出入太极宫,来往神色匆匆,君臣如临大敌。
  来往奔波于尚书省与六部之间,李素发现六部的官员们神情也很凝重,官员来往衙署的步履都比平常快了几分,从三省到六部,所有在长安的衙署的气氛都显得非常沉重压抑。
  李素对政事向来都很迟钝,他其实并不太喜欢政治,所以尽管被任命为尚书省都事,有参知政事之权,所有来往的公函他都有权打开堂而皇之的先看一眼,可他很少主动看过,上任以来他的定位就是个不怎么勤劳的快递员,揣着公函来往于尚书省与六部之间,门口扯着嗓子喊一句某某某有你的快递,下来签字云云。
  可是这一次,李素分明察觉到气氛不对,于是,他第一次主动打开了一份从六部递往尚书省的公函,一眼粗略扫过,不由倒吸口凉气。
  自去岁入冬以还,关内,河北,河东,山南四道雪灾,雪量之大,百年罕见,至贞观十五年元旦前,各道仍大雪不停,冻死农户牲畜数万头,压垮房屋逾四成,冻死冻伤人口万人,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大雪久积难化,眼看马上要春播了,而许多地方的大雪仍在下,使得春播无望,土地生机断绝,各道农户人心渐呈乱象。
  李素仔细又看了几遍公函,神色顿时也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