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被迫逃离想自寻条生路。

情况搞明白了。而包括唐括辩在内的众金国将领对于宋军主动坦白投降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不但没有虐待。反而好酒好菜的招待。因为过去这十多年间和宋朝打了无数次仗,总是金军向宋军投降,难得有宋军士兵投降,如今使大家感觉一下脸上有光了,所以给予优待是十分必要的。

正当完颜彀英和唐括辩两人准备即可发起进攻歼灭这股饿得拿不起刀枪的宋军,免得他们得到增援后又给自己添麻烦的时候,可天亮后大家惊异的发现那几个酒足饭饱表示要效忠大金国的宋军降兵不见了,而随同他们一起失踪的还有林子中的‘大军’。这下大家都明白了,自己又被狡猾的宋军给忽悠戏弄了一番。

完颜彀英两位主帅认定林中只是宋军布下的疑兵之计。以他们的高智商当然能够猜测到可能会发生最最不利的结果:也许宋军已经踏上了前往会宁的路途,也许转而去破坏皇陵了,但是无论哪个结果发生,两人都明白,被耍了一通是次要的,关键是必须弄清再次人间蒸发的宋军跑到哪里去了,搞清楚他们下一步的最新动向,否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金军撒出了大批的斥候寻找宋军的踪迹,最终还真的发现了宋军。他们没有去会宁,而是转向了镇东县。完颜彀英立刻明白了其意图,会宁城高壕深凭着他们那点兵力自知难以攻下,而他们现在严重缺乏粮草又无法靠劫掠获得。只能攻打相对较弱的镇东县以获得补给。同时占领镇东县也可进一步隔绝上京与北部两路的联系,孤立会宁城。所以现在阻止宋军占领镇东,使其无法获得补给成为能否消灭这路宋军的关键一步。

镇东县在按出虎水畔。是完颜部女真的故地,早在建国前就经常与东方的五国部人发生征战。因而在此建堡寨以为防御,取名镇东是有震慑东方五国部。以及其他生女真部落之意。金朝建国后,混同江下游的吉里迷人和乌的改人经常发生叛金的事件。从金太宗开始,就对其进行了征伐和镇压,因吉里迷与乌的改人在金上京的东方,因此初建县时,仍袭旧俗取名镇东。

因为镇东县为防御东方敌人入侵的重地,因此城池高深,储备着大量物资,如果宋军抢先攻占,可以获得充分的补给。两人说动就动,在获知宋军的动向后立刻点起大军尾随而去。可这会儿他们的情况也不大乐观,七八天的功夫他们转战数百里,无论是精神上和体力上都是疲惫不堪,再次踏上征程时,两军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脱节。行至半途,落在后面的步军遭到宋军的伏击,而下黑手的居然又是那位行踪不定,狡猾异常的赵礼。结果不但失去了大部分的辎重,还死伤数千人。

接下来宋军也没有按照完颜彀英和唐括辩预测的思路行动,他其实根本就没有前去镇东县,而是又杀了个回马枪躲在松峰山中养精蓄锐。劫了他们的辎重后,宋军也没有消停,他们以营为单位派出十数支骑兵分队,不分白天黑夜、不定时、不定期的对金军行军大队进行骚扰。

由于金军缺少骑兵,无法处处设防,而唐括辩又不屑于出动精锐的护**在这些宋军小队骑兵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又无法猜测宋军的下一步行动,退守镇东似乎是两人最佳的选择。但他不屑、不管,不等于宋军就会消停,宋军仍然不断的在途中予以他们充分的特殊照顾。

宋军的袭扰一方面继续抢掠金军的辎重部队补充自己;另一方面则扰乱了金军的军心,搞得近二十万大军几乎无法保持行军队形,拖拖拉拉的绵延好几十里,如同羊群般的向镇东前进。经过三天艰苦卓绝溃败般的行军,完颜彀英和唐括辩终于率先结束了噩梦,进入了镇东城。

不过散落在后边的金军就不那么幸运了,在天黑后一直尾随的宋军发起了突击,他们以严整的队形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围金国步军,本就疲惫不堪,心神恍惚的金兵立刻炸了窝,根本无法、也来不及结阵。而步军在没有结阵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抵挡骑兵的冲击的,转眼间行军大队便被宋军冲的七零八落,失去组织的金兵四散奔逃,躲避着宋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情的追杀。

等早就入城的完颜彀英率领本部骑军赶来救援的时候已是深夜,宋军早就撤离了战场,留给他们的是满地的死尸和伤兵,近十万大军像崩散的畜群不知道都跑到那里去了。而这种情况下派兵寻找,完颜彀英又担心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宋军会再次袭击分散的骑军,或是趁城中兵力空虚夺城,因此只能收拢起附近的溃兵撤回镇东。

而后完颜彀英命人在城外点起篝火,又命人敲响城中的大钟,以防止逃散的军兵迷路,能顺着火光和钟声找到回家的路。一夜无眠,第二天清晨陆续有失散的军兵归队,经过检点还算不错,回来的还有半数,余者不死就是趁机开了小差。不过完颜彀英还是略感欣慰,两军相加还有近十五万人,还有战胜宋军的能力。

唐括辩脸色就不大好看了,自己这新晋战神刚吹出去就遭到这么大的挫折,真是有些丧气,不过奏表绝不会实话实说的,他也只是将两军的损伤换了个个儿。近二十万的金国大军,居然被不足四万的一支南朝孤军搞得如此狼狈不堪,作为主帅的完颜彀英当然是难辞其咎,因此对副帅唐括辩的所为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并没有吭声。

而完颜彀英还是感到十分幸运的,自己抢先一步占据了城池,现在宋军已到他即可安排布防,自己守南城,唐括辩守北城,专心等待赵礼的到来。但是奇怪的是宋军到来后并没有急于攻城,却在两天后又再次趁着夜暗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宋军的再次失踪令刚刚松口气的完颜彀英和唐括辩又紧张起来,接下来侦骑的报告虚晃一枪的宋军向南而去。

这个消息更令两人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已经毫无疑问的确定了宋军的去向:离开镇东,直取会宁城去了。而现在会宁府所属的军队大部分都在他们这里,城中仅有部分侍卫亲军及刚刚征发的几万族兵,那些人比之他们更加不堪,更难敌宋军的进攻。可如果汴京府被攻破,那就真的彻底完蛋了,大家都要成为金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没有任何的犹豫和商议,大家思想高度统一,大军还未喘匀气便迅速从镇东出发,轻装上阵,全速追赶宋军赶往会宁城救驾。十几万大军除了吃饭和睡觉那是昼夜兼行,夜晚甚至都不下寨,从上到下都是和衣而眠,充分的发挥了过去的优良传统。

连续三天急行军,金军走了百余里,到达乌只黑水北岸,这里距离会宁城还有不足七十里。而他们同时也得到消息,宋军天亮后刚刚徒涉过河,一切表明两军相距不到半日的路程,完颜彀英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令人马上寻找徒涉场的同时,先派侦骑过河察明宋军动向,免得被半渡而击……

第五百二十四章无可挽回

完颜彀英可能是命中犯水,他初出茅庐便两次惨败于宋军,而这两仗皆与水有关,所以他秉着小心无大错的心态先令侦骑查明宋军的动向,然后在过河。而副帅唐括辩却不以为然,他以为这里距京城不远,如果宋军敢在河边布阵接战,京师派出援军也会很快赶到,那么宋军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困境,因此对完颜彀英的小心谨慎嗤之以鼻。

现在军中谁都明白,主帅做不了副帅的主,现在副帅态度如此,底下的人也乐于偷懒,派出的侦骑在河对岸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宋军停留的迹象便迅速回报。事实验证了自己的预测,唐括辩为了证明自己胆大无畏,首先率护**渡河以为前驱。十几万人过河绝不是小事,等全军过了河天已经黑了。

依照完颜彀英的意思,过河后继续前进,离开这是非之地,毕竟背水而战也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可唐括辩又发话了,宋军没有在他们渡河时发动攻击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更不会在全军安然渡河后接战。而众将连续急行军数日,又刚刚渡河都十分疲惫,不愿再行,现在副帅的话正合大家的心意,因此纷纷赞同要在河边扎营歇息一夜再行。

完颜彀英虽说是主帅,可众意难违,又无法说服唐括辩,也只能同意依河下营,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下令拆掉浮桥,免得绝了自己的后路。而事实再次证明完颜彀英多心了,一夜安然宋军没有发动夜袭,随后派出的侦骑也搜素了周边二十里都没有发现宋军。

完颜彀英免不了又被唐括辩冷嘲热讽了一番。他虽然不知宋军为何放弃了这大好的机会,但这也不是坏事。只能红着脸称赞副帅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吃过饭大军拔营起寨再次上路。可走到正午的时候,突然前军来报宋军在前列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两人都吃了一惊,宋军这是何来呢……

赵礼率军前去镇东县意在调动敌军,伺机歼敌,绝不是想要攻下城池,想想以三万余骑兵去攻打城高墙厚,设防严密的坚城,除非他突然抽风,变成白痴了。所以他在吃掉金军一部后又迅速离开。直奔会宁城,再次调动金军。而赵礼相信完颜彀英即使知道是计也得追上来,因为他赌不起,更输不起。

相比完颜彀英和唐括辩的性急火燎的赶路,赵礼则显得踌躇满志,胜似闲庭信步,因为不仅是因为会宁府的大军已经被自己吸引到镇东一带。且通过这段时间的捉迷藏,他已经了解到金军缺少马匹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现在的金军完颜彀英残部多为骑军。但是也只能做到一人一骑,只有护**保持过去的一人双骑的待遇,余者皆为步军。

如此一来,金军的机动能力受到限制。而行军中如果没有骑兵的掩护,步军是很容易遭到袭击的,所以按照‘木桶原理’。长的只能迁就短的,使整个大军行军速度都得以步军为标准。也使得宋军一路上畅通无阻。沿着大路长驱直入的奔会宁府而来,为了能让后面的金军能跟上。他们还不得不放慢些脚步。

赵礼这么折腾了一大圈,他的目的依然是歼灭金军在会宁府的机动力量,为下一步总攻打下基础,现在金军已经成了疲惫之师,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将战场放在了乌只黑水的南岸。可为了不使已成惊弓之鸟完颜彀英看出破绽,发现宋军决战的企图而退缩,赵礼没有选择在金军渡河时发动攻击,而是将战场后移了二十里,成功的骗过了金军的侦骑。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赵礼已经下令驻扎在宜春的步军向会宁城方向移动建立阻击线准备打援,龙将则与主力会合加入会战序列,沙漠军护送辎重归队后向东北机动,拦截溃逃的敌军。到昨夜各军已经悄然进入作战区域,张开大网等待金军的到来,至此宋军西路军尽数参战,兵力达到十万人,虽逊于金军,但总体实力远超金军……

前有强敌阻挡,后有大河拦路,十数万金军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夺路逃生更重要的事情了。于是悲壮的突围行动开始了,但以其说这是一场突围行动,还不如说是一场夺命式的大逃亡行动!

突围其实也是个十分有难度的技术活儿,甚至超过两军对阵,需要有着周密的安排。突围前主帅必须进行严格的分工,诸如谁负责打开突破口,谁负责殿后掩护,突围之后在何处集结等等诸多事项。

问题是此时的金军已经不是刚刚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