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洪基点头,“嗯,你去送两位使者灰馆驿休息。”
  刘林森和郑獬都被待下去了,辽国的君臣立刻凑在一起,商讨对策,他们实在是摸不清楚,渤海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
  “辽军的动作比我想的要慢很多。”
  王宁堆着面前的缴获,满意微笑。兴城作为辽国南北交通的要冲,商贾往来,物资云集,他们真抢到了很多好东西。
  光是粮食就有三万石,还有战马2000匹,金银细软,足够装三大船。
  另外就是俘虏,兴城有5000人,加上周围的百姓,差不多有上万人。除去被杀的,还有逃跑的,剩下的俘虏差不多有2000左右。
  大熊的态度很简单,就是要杀光俘虏,一个不留!
  也不知道是入戏太深,还是曾经的仇恨爆发,总而言之,大熊,还有他的弟兄,对契丹人都无比凶残,憎恶,狰狞的模样,真的要杀光契丹一般。哪怕没有渤海国,他们被压榨得也够苦了,仇恨的种子深埋心底,一旦萌发,就不可抑制。
  按照他们的想法,就应该把这些人推到大海里,让鲨鱼把他们都给吃了才解气!
  “杀俘不祥,这么做会遭报应的!”
  二程作为左右丞,自然有机会参加会议。
  王宁安还以为这两位被折腾了一路,又苦训了两三个月,应该能够有所改变,哪知道这对兄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比谁都顽固,坚决反对。
  程颢率先说道:“既然要光复辽国,就要收拾人心,辽国残暴不仁,渤海就应该顺天应人,以德服人,残杀无辜,肆意胡为,是缘木求鱼。”
  程颐也说道:“渤海王若是没有君王的胸怀,不能包容四海,又何以立国?谁人没有父母兄弟,杀了这些人,势必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到时候大军不管到了哪里,都会遭到激烈反抗,势必寸步难行。”
  这两位讲了一堆大道理,王宁安只是闭目听着,等他们说完了,才把头转向了大熊。
  “王爷怎么看?”
  大熊黑着脸,纠结了半天,突然发出怒吼,“我不管乱七八糟的,反正只要是辽狗,我就杀,一个都不留!谁说也不管用!”
  程颢怒道:“你这是胡来!我要向朝廷上表,请求陛下降罪!”
  提到赵祯,提到了大宋,大熊的气势为之一弱,他只能求助似的看着王宁安。
  “哈哈哈,程大人,你现在是渤海郡王的臣子,你刚刚的话,实在是太没有了礼貌了。”王宁安老气横秋道:“殿下起兵,那是报国仇家恨,不杀人行得通吗?当然了,杀人也不是滥杀无辜。我看这样吧,凡是契丹人,一个不留,其余的百姓,一个不杀,王爷以为如何?”
  大熊哪里会否定王宁安,连忙点头,“很好,按王大人说的办。”
  ……
  占领兴城的第三天,辽兵还没有杀来,王宁安决定搞事情,搞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
  他要在兴城正式建立渤海国,虽然这块土地注定守不住,很快就会落到辽人的手里。但是没有问题,只要是辽国的土地,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大家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真正的国家!
  王宁安告诉大熊,要给他举办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登基大典,辅佐大熊,真正成为渤海王。
  所有人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打扮得气度不凡。
  大熊咧着嘴,在程颐的陪伴之下,来到了象征着王位的龙椅,一屁股坐了下来。
  程颢代表大熊,宣读了祭天的文章。
  冗长而缺少营养的发言结束,程颢又领着大熊,拜祭了渤海国历代先祖,望着天空,洒下了水酒,宣布要继承遗志,势必扫清辽寇。
  随后,又有士兵迈着雄壮的步伐,从大熊面前走过,按照流程,渤海王的登基典礼算是结束了。
  二程很闹心,他们还不知道那些俘虏要怎么处理,王宁安又在打什么算盘?好不容易是仪式走完了,他们想去休息,正在这时候,梁大刚押着近千人,来到了大熊的面前,懒得行礼,直接道:“经过排查,这些都是契丹人无误。”
  大熊扭头,求助似的看着王宁安。
  “王爷,只管按你想的做就是了。”王宁安笑呵呵,仿佛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大熊却是得到了鼓励,一下子勇气十足,他猛地站起,晃着肥硕的身躯,来到了一个辽国俘虏的面前,大熊猛地抓起鬼头刀,手起刀落,一颗人头飞了出去,鲜血再度染红了大熊的袍子。
  这家伙咧着大嘴,没心没肺狂笑。
  其他渤海人像是嗜血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味道,他们纷纷冲上去,拿着手里的武器,把俘虏的脑袋砍掉,肚子剖开,然后将尸体扔到了大海之中。
  站在沙滩上,他们发出疯狂地嚎叫,仿佛野兽捕猎成功,大肆庆祝。
  “疯子,都是疯子!”
  二程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是想不到,居然在登基典礼上,大肆杀戮,血腥弥漫喜庆的日子,连疯子都干不出来的事情!
  程颐突然扬天长叹,“立国以德,治国以礼。滥杀无辜,残暴不仁,这样的国度不会持久的。王大人!!”
  他紧紧盯着王宁安,一字一顿道:“王大人,请你悬崖勒马,赶快收手!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这么做会遗祸无穷的!”
  他们发誓,是真心警告!
  王宁安很不领情,反而讥诮道:“程颢,程颐,游牧民族信奉的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而不是什么孔孟之道,仁义道德!”
  王宁安冲着所有人,朗声宣布:“渤海国建立在大家对辽国的仇恨之上!建立在这些人的鲜血之上!他们只是第一批祭旗的,日后我们还会把更多的契丹人送去地狱,我们没有廉价的仁义,只有杀戮,谁抢走了我们的地盘,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短暂的沉默之后,王宁安得到了一片欢呼之声,包括那些大宋的人马,都热情喊叫着,唯独二程,格外尴尬,仿佛两个彻头彻尾的异类!


第354章 朕有儿子了
  从宣布登基,到逃亡海上,渤海国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耶律洪基派遣大军夺回了兴城。
  只是拿到了这座城后,耶律洪基生不出半点喜悦,城市中的建筑被焚烧一空,人也杀光了。
  在城池前面的空地上,有人用血液写下了几个数丈方圆的巨字——老子还来!
  血字的旁边,还有几个麻袋,打开之后,辽国士兵都气疯了!
  原来这几个袋子里面居然装着满满的耳朵,这是唐朝人很喜欢的方式,他们曾经在白江口一战,砍下了几万个倭寇的耳朵,并且送给了倭人,从此之后,太平一直维持到了明朝。
  当然,指望着几袋子耳朵,就让辽国害怕,根本是做梦一样,敌人只会发狂,恨不得撕碎了该死的渤海人!
  王宁安毫不在乎辽人的愤怒,他身在站在高处,拿千里眼欣赏着兴城的凄凉,还有辽兵暴跳如雷的样子。
  他没有走远,只是停留在菊花岛上,眺望兴城。
  陆地是你们的,可海洋是我的!
  而且早晚有一天,陆地也是我的!
  王宁安信心十足,除非寒冬到来,海冰蔓延到菊花岛,不然凭着辽国的水师,想要威胁菊花岛的安全,那是痴人说梦!
  距离寒冬,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王宁安觉得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大军撒开,不再局限兴城,周围所有的地方,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上岸抢掠一番,然后立刻撤走。
  就这样,到处都是烽火,到处都是杀戮,辽军疲于应付,经常一天要奔赴两三个地方,不到半个月的光景,雄壮的辽国铁骑就被弄得筋疲力尽,再这么下去,他们就要被活活累死了!
  耶律洪基不得不下令,沿海的地方,内迁50里,躲避锋芒。
  这个办法很丢人,但是却很有效。
  王宁安不再敢放手攻击辽国了,毕竟深入50里之后,很有可能被辽兵切断归路,被人家包圆儿。
  或许还应该研究更新的方式,疲惫辽国,给他们制造更多的麻烦。
  王宁安把苏轼,章敦,吕惠卿他们都叫到一起,每天都在头脑风暴。王宁安却不知道,兴城一战,产生的震动,远比预估的要大得多。
  ……
  “启奏圣人,渤海国打下了菊花岛,攻占兴城,并且在兴城登基称王!”
  陈琳把皇城司的密奏送到了赵祯的手里,皇帝陛下眼睛发亮,他拿起密奏,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三遍,放下奏疏,狠狠一拍桌子,畅快大笑!
  淤积在胸口的怨气,伴随着笑声,都不翼而飞了,想不到,想不到啊,辽国也遭到报应了。
  赵祯拿着地图,仔细寻找到兴城的位置,然后以此为中心,花了一个大圈。
  “陈伴伴,沿岸50里,辽国已经不敢住人了。让他们骚扰大宋,这就是报应!”
  赵祯兴奋道:“快传旨,宣狄爱卿觐见。”
  不多时,狄青急匆匆赶到。
  赵祯拉着他到了地图前面,又把手里的密奏给了狄青。
  狄大将军可比赵祯精通军务,看完之后,无比欣慰。
  “陛下,从此之后,辽国沿海50里之内,都没法安生了,多大的一块地方啊,这一刀可够狠的!”
  赵祯欣喜道:“没错,狄爱卿,你看能不能更加深入,最好100里,200里,都变成无人区,把契丹人彻底赶进内陆?”
  狄青迟疑一下,“陛下,恐怕有些难度,毕竟深入越多,补给线越长,遭到辽兵袭击围歼的风险就大了。说到底,还是咱们的人马太弱了,如果能在野战之中,击败辽兵,哪怕只有几千人,靠着船只便利,也能把辽人压缩进内陆200里!”
  赵祯和狄青,都执着于把辽国赶到内陆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辽兵后退,空出来的地方就会落到渤海国手里,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宋的地盘。
  而且200里纵深,足够建立陆上据点,到时候就能鲸吞蚕食,形成对辽国的包抄态势,早晚有一天能把燕云拿回来!
  没有寄望太多,渤海国居然一出手就改变了宋辽的态势。
  赵祯显得格外振奋,野心越来越膨胀,光复燕云,看起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逐渐变成现实,虽然路途遥远,但是终于看到了希望!
  王宁安,果然是个鬼才!
  “狄爱卿,你以为下一步该如何?”
  狄青沉吟半晌,道:“陛下,以臣的估计,王大人肯定还要继续折腾辽国,想办法窥见破绽,扩大战果,尽快建立起陆上据点。他们靠着海洋便利,倒是不足为虑,眼下该小心的反而是大宋,尤其是要防备辽国狗急跳墙,抓不到和尚,拿大宋当庙。”
  赵祯深以为然,“狄爱卿所言甚是,不过辽国注定打错了算盘!朕不会让他们如愿,大不了就拼一场,我大宋也不是吃素的!”
  听着赵祯坚定的话语,狄青突然有哭的冲动,这么多年了,大宋的皇帝终于不再畏战了!
  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浮一大白!
  赵祯看到了狄青眼角泛着光,皇帝陛下感叹地拍着自己的爱将。
  “朕这些年,的确是让得太多了……狄爱卿,从今往后,朕不会退让了,朕要奋起作为,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因为——朕有儿子了!”
  说这话的时候,赵祯的嘴角弯成了完美的弧度。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多年耕耘之后,在死了无数的小皇子,小公主之后,曹皇后老树开花,居然给赵祯诞下了皇子!
  为了避免所有意外,赵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