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上了新的战马,王家军等于重生了一般!
  他们挺起骑枪,结成密集的阵势!
  来吧!
  杀吧!
  看看你们还有多少神箭手,射雕儿!!
  带着险些失败的愤怒,王家军一遍一遍,不计疲惫,忘情冲杀,铁榔头敲在契丹人的阵型上。
  终于他们挡不住骑墙攻击,纷纷溃退。
  王宁宏一马当先,杀进了包围圈。
  此时的王宁泽已经扔了马槊,手里握着佩剑,身边还剩下的人已经不足十个。当看到王宁宏杀进来的时候,王宁泽的泪水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大哥!”
  王宁宏也是鼻子发酸,他们二房和四房从小就不和睦,还闹出过诬陷栽赃的事情,后来王宁安发迹了,王宁宏和这两个弟弟始终亲切不起来,也觉得高攀不上。而王宁泽呢,这小子也是个驴脾气,很是记仇,从来没真心叫过大哥,双方都有个不大不小的疙瘩儿。
  直到这一刻,王宁泽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他乖乖跑到了王宁宏的面前,小脸蛋通红,“大哥,要,要不是你……我怕是就完了。”
  王宁宏很是感动,也很是惭愧。
  “四弟,啥也别说了,是你救了大哥!来,咱们兄弟联手,宰了耶律洪基!”
  “对!砍了他的头!”
  王宁泽紧紧跟随着大哥,骑墙滚滚向前,辽兵纷纷溃败,王宁宏和王宁泽都杀红了眼,他们只是瞄准辽兵多的地方,哪里多就往哪里追,一路上杀戮无算,到处都是辽兵的尸体,一口气从山海关追出了一片石。
  王家兄弟拼命,李无羁也不甘落后,他的人马冲破了辽兵的封锁,见那边重骑已经建功,他派出一半轻骑跟着扩充战果,掩护重骑冲锋。
  自己带着一半人马,绕到辽兵前面,截杀溃退的辽兵,一场大战,李无羁砍断了四把马刀,死在他手里的辽兵不下30人。
  耶律洪基被打败了,他带着残兵败将,从一片石逃出了长城一线,山海关前的辽兵也跟着皇帝一起跑了。
  这一战下来,辽兵在山海关付出了一万多人的牺牲,在王家军的手里,又折损了八千人。
  总计两万多人,其中不乏耶律洪基的亲信,但是更多是各个部落的人马,还有和耶律洪基不是一条心的。
  借宋军之手,完成减丁,这个目标耶律洪基达到了。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杀手锏,竟然折在了一个毛孩子的手里!
  王宁泽至少干掉了500个射雕儿,废掉了耶律洪基一半的王牌!
  要不是救援及时,这1000人就彻底完蛋了。
  以重骑对重骑,打不过王家军,玩“曼古歹”,又惨遭败绩,难道王家军就是不可战胜的吗?
  耶律洪基只觉得郁闷吐血,或许是失败太多了,耶律洪基的抗打击能力真的不错,他没有选择逃回上京,而是留在了山海关以北50里的地方。
  很显然,他还不甘心,只要窥见机会,一天之内,大军就能出现在山海关前。
  而他这么做,也是为了牵制山海关的宋军。
  其余的古北口,喜峰口,居庸关等地,还在打着呢!
  就算王家军再厉害,也要掉一块肉!
  耶律洪基越发清醒,以后和宋军打攻坚战,硬碰硬,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都未必能占便宜。
  唯有不停袭扰,长途周旋,将宋兵拖垮,才有胜利的机会,这也是以往草原部落的绝招。
  当然了,契丹不是完全的游牧部落,想要打游击战,还有些困难。
  耶律洪基思索了许久,终于下达了一个重要的命令,他让手下人去深山之中,捉生女真,再去极北招募蛮人,利用他们,组成一支可战之兵!
  每次失败,耶律洪基都会快速想到办法,的确是一个合格的敌人!
  ……
  第一次上战场,就赢得了大胜,王宁泽睡了一天,恢复精神之后,立刻去搜刮战利品,精巧的匕首,镶着七色宝石,真是好东西,送给湘儿姐姐!
  还有三石弓,够结实,狄大帅一定喜欢。
  对了,还有一匹枣红色的战马,缴获这匹战马的士兵,手上都是通红的颜色。
  “一匹伤马有什么好高兴的!”
  “四少爷,这可不是受伤了,而是汗!”
  “汗?”
  王宁泽迟疑下,惊呼起来,“这个是汗血马?”
  “没错!准是辽国从西域弄来的!”
  “诶呦,这可太好了!”
  王宁泽围着汗血马转了一圈,喜不自禁。
  二哥王宁安就喜欢拉风的东西,把这匹马送给他正好,不过多半二哥得不到,二嫂一定会抢走的……
  王宁泽正满心得意的,突然有人从后面揪住了他的脖子!
  “四弟啊,咱娘要见见你!”
  王宁泽瞬间浑身就冰凉了,哀求道:“姐,不去行不?”
  “当然行了,只要你能扛得住家法。”
  王宁泽小朋友很无奈,被姐姐揪着耳朵,带到了帐篷之中。王良璟坐在了中间,他看到儿子进来,止不住欢喜,还竖起了大拇指。
  两个儿子,王宁安虽然厉害,几乎无所不能,但是冲阵杀敌这种事情,王宁安是干不了的,只能靠着四郎继承家业了。
  小子也的确争气,王良璟很满意。
  可是白氏却冷若冰霜,“四郎,你给我跪下!”
  王宁泽直竖竖跪在了老娘的面前,白氏二话没说,就赏了他一顿嘴巴子,打得小脸蛋都肿起来了。
  而后白氏抱着他的脑袋,看了好半天,放声大哭。等哭够了,白氏跺了跺脚!
  “这就是命!”说完之后,她头也不回,出来帐篷。
  王宁泽很难受,想去追老娘,可王良璟一瞪眼,让他继续跪着。
  “湘儿,去陪陪你娘!”
  帐篷里只剩下父子两个,王良璟突然沉下了脸!
  “逆子,谁让你贪功冒进的?你小小年纪,就想着在万马军中,杀一个七进七出,你有那个本事吗?”
  王宁泽一惊,脱口道:“爹,孩儿没有冒进,没有啊,是大哥安排的!”
  “呸!”
  王良璟啐了他一口,“宁宏比你老实,他都跟我说了实话了。”
  这时候王宁宏走了进来,也跪了下来。
  “侄儿有罪,请叔父责罚。”
  原来王宁泽发现兄弟俩都有错,他就出了个主意,说王宁宏陷入苦战,是为了吸引辽兵主力,他从旁出击,是遵守主将命令,没有贪功冒进,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这样一来,兄弟俩都没事了,哪知道王宁宏见叔父赶来,和盘托出,什么都交代了,遇到“曼古歹”,他应对出错,幸亏四郎奋力冲杀,才挽救了危局。
  “大郎有功有过,说了实话,我就不罚他了,四郎,你有功,但是也有过,最关键,你小子还敢撒谎!辽兵有了新战术,你不立刻上报,要是不给你点教训,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王良璟一声令下,“给我拖出去,重责二十鞭!”
  王宁泽瞬间就绝望了,撕心裂肺大叫:“别,别啊,人家还是个孩子……快去找我二哥,二哥啊,你在哪里啊?”
  ……
  王宁安是注定听不到兄弟的求救了,就在山海关刚刚打赢,赵祯就派苏桂来了,让他立刻前往洛阳,商议军情。
  王宁安的心咯噔一声,辽国虽然气势汹汹,但是失去了幽州,最多虚张声势而已,至少在两三年之内,是没有致命威胁的。
  值得赵祯如此焦急,不顾战局,非要让他去洛阳,不用问,一定是西夏出了事情。
  “苏公公,很危急吗?”
  苏桂吸口气,“王大人,只能告诉你,种家军都吃了亏!官家没办法才找你的!”


第449章 军情如火
  虽然辽国重创,但是实力犹存,近十万精锐骑兵,两三百万的部众,更何况云州还在辽国手里。
  幽州刚刚光复,一大堆的事情,乱麻一样,赵祯却急不可耐把王宁安召过去。
  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他担心王宁安功高震主,要铲除他,第二,那就是情况的确糟糕,赵祯已经撑不住了,必须找一个能干的帮忙。
  刚刚取得幽州之战胜利的赵祯,心气正高,绝对不会干卸磨杀驴的事情,王宁安的心不由得悬了起来。
  看起来情况的确不妙啊!
  风风火火,赶到了洛阳。
  此刻的洛阳还是一大片工地,扩建新都的工程还在忙着,但是却可以发觉从外面不断运料的马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车车的粮草军械,还有许多禁军士兵向洛阳一带集结,不知道打算干什么。
  难道情况糟糕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王宁安顾不上休息,直接去行宫拜见赵祯。
  他刚赶来,迎面正好碰见匆匆赶到的文彦博。
  这俩货之前可是对手,几次交锋,王宁安都恨不得下杀手废了文彦博,老文也满心刀子,要让王宁安好瞧。
  结果倒好,一桩水泥生意,把两个人硬塞到了一条船上。
  按理说过去那么大的仇口,此刻见面,肯定会有些尴尬。
  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太低估这两位的功力了。
  王宁安不用说了,两世为人,年纪不大,十足的影帝级别的人物。
  老文呢?
  这位更是天才的表演艺术家,没有本事,如何能叱咤风云四朝,又如何能当五十年的宰相而不倒!
  文彦博绝对是成精的人物,他们两个一见面,没有丝毫的迟疑,就好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文彦博关切地问道:“王大人,听说山海关打得很苦,怎么样了?”
  王宁安也笑道:“仰赖天子洪福,诸公们鼎力支持,将士百姓为国效力,不计死生,已经打退了耶律洪基的攻势,还斩了两万多人,只是辽兵还不甘心,仗有的打!”
  文彦博做吃惊状,“两万多人哩!这下子可够耶律洪基心疼的,王大人真是用兵如神,我大宋的栋梁柱石,了不起,了不起啊!”
  王宁安道:“晚辈不过是遵照旨意行事,就是个跑腿的而已,当不起文相公夸赞。”
  “哈哈哈,王大人都自认是跑腿的,那老夫就只是个摇旗呐喊的。”
  这俩货互相吹捧,听多了都能得糖尿病。文彦博一定让王宁安先走,王宁安却执意要跟在文彦博的后面。
  最后,两个人携手并肩,一起到了赵祯的寝宫。
  进了宫门,这两位的脸色都凝重了。
  赵祯穿着便服,正在龙书案前面凝神盯着地图。
  他这副打扮可不是怠慢两位重臣,而是穿着便服,容易商讨交流。在幽州的时候,赵祯经常和王宁安半夜一起制定治理方略,都是便服。
  到了洛阳之后,他也把这个习惯带了过来。
  赵祯看了眼王宁安,发现他比起几个月之前,又瘦了许多,脸上有风吹的伤口,鬓角还有死皮。
  赵祯叹口气,“王卿,辛苦你了……只是能者多劳,不得不叫你过来。”
  王宁安连忙说道:“多谢陛下挂心,臣年轻力壮,没什么事。”
  “嗯!”
  赵祯虽然点头,却让人先取来一大碗银耳莲子羹,让王宁安一边喝着,一边询问。
  “幽州的情况怎么样?”
  “只能说喜忧参半。”王宁安喝了一大口,然后才说道:“耶律洪基改变了战术,从目前来看,他无力反攻幽州,我大宋已经站稳了脚跟,到了明年开春,分田工作全面完成,到时候400万幽州父老,都会站在朝廷一边,幽州稳如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