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一听,立刻大叫道:“不会的,老将军是大宋柱石,他不会有事的,一定能逢凶化吉,一定能!”
  赵祯像是疯了,厉声道:“景平,你立刻去西北,给朕查清楚,老将军到底生死如何,还有,是谁走漏了消息,为什么老将军会遭到西夏贼子埋伏……查,一定要查清楚,谁敢坏朕的万里长城,朕要他的满门性命!!”
  赵祯发飙了,王德用不但是功勋卓著的名将,更是赵祯的朋友,几十年任劳任怨,到了他的年纪,真的不会在乎什么名利了,老将军只想着扫平西夏,恢复云州,创造出大宋盛世,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其实在赵祯的心里,还有浓浓的愧疚,没错,就是针对王德用的愧疚!
  假如在三十年前,赵祯能挡住文官的压力,义无反顾,重用老将军,或许大宋早就不是今天这样。
  在十几年前,如果能派遣王德用主持西北大局,或许也就不会有一连串的惨败……朕有负老将军,老将军却不曾负朕!
  他为了大宋流干了热血,朕要是不能给老将军报仇,朕就不配做大宋的天子!
  赵祯的心里也清楚,王德用多半是殉国了,可是一刻没有见到尸体,他就存着一丝侥幸,或许老将军能安然脱险,或许他还不会死……
  “王卿,朕任命你为枢密副使,陕西诸路经略安抚使,立刻前往秦州上任。”
  “遵命!”
  王宁安刚从皇宫出来,迎面就碰上了文彦博。
  “听说西北出事了?”
  王宁安面色严峻,点了点头,“老将军王德用遇到了埋伏,或许已经殉国了。”
  “该死!”
  文彦博用力一挥拳,怒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泄露了行踪,不然怎么会被袭击?”
  王宁安此刻脑筋已经冷静下来,他切齿道:“应该是出了内鬼,据说伏击老将军的是西夏的铁鹞子!”
  “混账!”
  文彦博更加狰狞,铁鹞子是西夏的宝贝,轻易不会拿出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让铁鹞子出动的。
  “景平,你只管去处置,有什么事情,老夫都鼎力支持你!需要用人,用兵,用粮,哪怕和西夏决一死战,也在所不惜!我大宋和以前不一样了!”
  “没错!”
  这时候,枢密使狄青,兵部尚书包拯,还有参知政事王安石,几位重臣也都闻讯赶来。尤其是狄青,他须发皆乍,瞳孔充血。
  王德用不光是他的前辈,还是他的老长官,听说王德用出事了,狄青比什么人都着急!
  “二郎,我也要请旨,咱们一起去西北,给老将军报仇!”
  王宁安拦住了狄青,“先别着急,我去弄清楚老将军是死是活,究竟是谁干的……等我查清了,咱们再出兵一战不迟!”
  狄青强忍着怒火,“无论如何,替老将军报仇,一定要算我一个!狄汉臣就算是流干一腔血,也在所不辞!”
  ……
  王宁安辞别了众人,风风火火离开了西京……几乎与此同时,王德用战死的消息也传开了,北海郡王府也得到了消息。
  刚刚他们还在欢庆中进士,一转眼,父子几个就脸色铁青,十分不好看。
  赵允弼攥紧了拳头,“唉,王老将军是个大忠臣,他为了赵家的江山,操劳了一辈子,八十多了,战死沙场,太惨了!”
  赵宗景,赵宗缋,几个兄弟全都放下了筷子,默默低头,突然,赵宗缋抬起了头。
  “爹,孩儿想投军,请老爹成全!”赵宗缋显得格外凝重,他继续道:“江山是赵家的,身为赵家子孙,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第632章 老将军的下落
  根据新的宗室条例,老赵家子孙能科举,能参军,也能经商,但是——只要选择了这些行业,就自动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比如眼下赵祯有两个儿子,假如不幸都夭折了,就要从宗室之中寻找继承人,北海郡王赵允弼的几个儿子都可能过继给赵祯,承袭大位。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保留宗室爵位,才能过继,如果提前改了行,去干别的,这样的宗室子弟就失去了继承王爵的资格,更别说过继成为皇子,继承大统了。
  所以赵宗缋想去参军没问题,哪怕他日后的成就比狄青还高,也不可能威胁皇权,因为继承资格被剥夺了。
  老王爷倒不是心疼这个……疆场苦啊,出生入死该有多危险?
  王德用纵横沙场一辈子,到了最后,难免死在了西夏人的手里,儿子要是投军了,万一出了事情,不是要了老王爷的命吗!
  赵允弼真是舍不得,可是他口口声声,鼓励孩子上进,拦阻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父子几个就僵在了这里。
  沉默了好久,赵宗景低声道:“大哥要去投军,咱们不该拦着……他这次不是考上了进士吗,正好就去军前充当文职,还能安全一些,先让大哥看看打仗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胜任,别一时脑袋发热,什么都不懂,就跑去当兵了。”
  赵宗缋知道兄弟是帮自己说话,他心里却在想着,要是不能领兵打仗,还投什么军!当然了,他没必要吓唬老爹,而且赵宗缋也想过了,由文转武也不是不行,比如王韶,人家就是进士出身,指挥煕州打仗,歼灭青唐十万大军,谁敢小觑王韶!
  “爹,您老就让孩儿去吧!日后大宋的好男儿,必是从疆场杀出来的!”赵宗缋低声道:“爹,你总不愿意自己的儿子都是饭桶废物吧?”
  “这……”
  赵允弼沉吟了许久,长叹数声,“走吧,走吧!爹不拦着你们,不过你们都听着,谁也不许丢人,只有战死的儿郎,没有屈膝的俘虏!你们要对得起身上流的血!”
  赵宗缋悚然一惊,和几个兄弟一起撩袍子,跪在了地上。
  “请父亲放心,有死而已,绝不辱没家门!”
  ……
  赵家父子并不知道,他们的对话居然成了日后皇家的铁律!
  大凡赵家子孙,最优秀者都要进入皇家武学,如果考不进去,在宗室面前,根本抬不起头。
  通过皇家武学培养,进入军中,成为大宋的将领。赵家子弟的表现也的确亮眼,身先士卒,百死不悔,在对外征战的上百年间,战死者多达千人,没有一个屈膝投降……
  王德用的死,深深改变了大宋……潜藏在所有人身体里的尚武基因被唤醒了,大丈夫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那是最高的荣誉!
  大宋的敌人还太多了,处境还太危险了,如果不能发愤图强,扫平四方,随时都会有战祸落到大家的头上。
  每一个好男儿都该投军,大宋应该像汉唐一样,把曾经的耻辱,洗刷干净……整军,备战,光复故土,扫灭敌国,开疆拓土……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谁要是还念叨这样的话,只会招来强烈的鄙夷,那些书院的学子够一反常态,积极练习弓箭马术,研读兵书,关心战事,以往每逢文会,谈的是诗词歌赋,到了如今,全都变成了兵书战策。
  一个个指点江山,慷慨激昂,别管说得对错,至少大家关心有用的东西了……任何变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那些藏在暗处的文人,习惯拿小说话本攻击王宁安,可别忘了,王宁安是玩这一套的老祖宗。
  这么多年,王宁安不断在宣扬对外作战,从各种文章,到小说戏曲,几乎是不遗余力……而且随着收复幽州,灭掉青唐,对外作战连番胜利,普通百姓士人的心气都高涨起来。
  既然打仗有利益,为什么不动手?
  尤其是那些商人,更是最为热切。
  打仗要采购军需,他们的作坊有钱赚,打赢了能开拓市场,获得更多的物资原料,还是有利可图,战争债券又是最好的投资商品,一本万利,傻瓜才不愿意买呢!
  除此之外,吏治改革也激发了官员们的士气和斗志。
  以往是论资排辈,看学历,只要是一甲二甲的进士,不出错,按部就班,就能宣麻拜相……现在不行了,连三元及第的都被罢免了,要想升官,就要有政绩。
  试问,天下间还有比开疆拓土更好的政绩吗?
  不说王宁安,光是王韶,入仕两年,就成了一方封疆,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军功吗?
  他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行?
  不知不觉之间,王宁安已经塑造出了一个好战的环境。
  王老将军战死,就像是一记闷棍,把大宋这头巨兽给打醒了!
  宗室子弟投军报国,新科进士投笔从戎,士兵同仇敌忾,青壮积极参军,君臣上下一心,所有人的怒气都燃烧起来。
  来吧!
  让你们吃尝尝大宋的铁拳!
  ……
  如果李谅祚知道他的行动居然打醒了大宋,给西夏招来了无穷无尽的灾祸,他绝对不会仓促下令。
  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而且此时的李谅祚更没有丝毫的后悔,他沉浸在兴奋当中。
  大宋拿下了青唐,王韶积极拉拢吐蕃各部,并且把手伸向了西州回鹘,王韶根本不满足从两线夹攻西夏,他想着把西州回鹘各部拉拢过来,在西夏人的屁股后面烧一把火,到时候三面联动,一起发难。
  西夏不死都难!
  王韶是个精于布局的战略家,眼光之高明,手段之强硬,让西夏君臣颇为吃惊。他们真是想不到,一向文弱的大宋,居然出来了这么一个异类!真是太难对付了!
  李谅祚采纳了国相梁乙埋和汉奸李清的建议,设下了一个圈套,伏击老相公王德用。
  “一战成功,王老匹夫死了!”
  李谅祚高举银杯,开怀大笑,“国相和李将军妙算有方,神机过人,一战替我大夏除去心腹之患,没有了王老匹夫,西北再无人能抵挡我们的铁骑!痛快,真是痛快!”
  梁乙埋靠着妹妹的姿色当上了国相,本身又是汉人,并不受党项的贵胄看重,甚至有很多人在私下里瞧不起他。
  这一次梁乙埋憋了一个大招,终于能扬眉吐气了。
  “陛下,臣已经派出了人马,让他们务必找到老匹夫的尸体,到时候拿着王德用的头颅,送到西京,大宋的皇帝必定吓得手足无措,狼狈不堪啊!”
  “哈哈哈!”
  西夏的君臣又是一阵狂笑。
  倒是李清,这家伙官职不高,但是却心思深沉,并不盲目乐观。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杀了王德用虽然能威慑大宋君臣,但是这些年来,大宋国力蒸蒸日上,军队不容小觑,尤其是狄青和王宁安等人,更是比王德用难缠百倍。我们应当小心提防大宋的报复,只有再赢一场,重创大宋主力,才能弥补青唐之失,请陛下切莫懈怠,要小心应付才是。”
  李清的话很扫兴,可李谅祚知道,他说的有理。
  “爱卿放心,朕心里有数,能杀了王德用,也能杀了王宁安!朕要拿下洛阳,听说洛阳的大庆殿十分雄伟,朕要和诸位爱卿在大庆殿饮酒庆功!”
  ……
  西夏欢天喜地,而大宋这边,却是乌云罩顶。
  王宁安狂奔几日,终于赶到了秦州,连日在马匹上奔波,王宁安的两条腿都磨出了鲜血,裤子紧紧贴在了大腿内侧,每走一步,都疼得他眉头紧皱,额头冒汗。
  可即便如此,王宁安也没急着处理伤口,而是召集了所有文武,他要弄清楚,王德用到底是生是死,到底是谁,泄露了消息!
  根据秦州文武介绍,原来在一个月之前,王德用亲自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