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方博弈,借力打力,又和师父学了一招啊!
  贾昌朝沉吟了一下,“辽国那边老夫派人过去,应该不难,大不了答应点茶叶贸易就是。”
  说起来辽国现在也是可怜,他们多吃牛羊肉,一刻离不开茶叶,尤其是冬天,躲在帐篷里,要是能喝一碗热乎乎的奶茶,别提多舒服了。
  偏偏大宋搞经济制裁,牛奶有,可茶叶却没了,每一年,他们都只能靠着走私,得到一点点茶叶。
  说起来讽刺,想辽国走私的最大一家不是大宋,而是渤海。
  辽国要把辛苦喂养的牛羊,挑选的战马,送给渤海,换一些茶叶。反过头,渤海国吃着他们的羊肉,骑着他们的战马,去打草谷。
  弄得耶律洪基一肚子气,半点主意都没有。
  既然能摆平契丹,王宁安突然笑了起来。
  “殿下,贾相公,咱们不妨增加一项。”
  “增加什么?”赵曙好奇道。
  王宁安指了指膝盖,轻轻吐出一个字:“跪!”
  ……
  晨光瑞彩,万里无云,碧天一色,秋高气爽。
  连老天爷都在帮忙,盛典这一天,是个大晴天。
  整个洛阳的街道周围,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忙碌的身影,所有的酒楼、客栈、茶肆、会馆,都挂起了灯笼,准备好了鞭炮。
  庆典要在黄昏时分开始,到时候街道两边,高大的酒楼之中,仙乐飘飘,歌姬舞女,往来期间,好像天上的仙人相仿。
  街道两旁,也会摆满美食,宴请八方宾朋,一个晚上,大家都会载歌载舞,就像上元节一样,整夜不睡,为所有人的君父庆生。
  虽然距离正式开始,还有一个白天,但是热闹和喜庆的味道已经出来了。
  百官穿戴紫袍,配着金鱼袋。
  北海郡王赵允弼,西凉王王宁安,太傅贾昌朝,首相包拯,太尉狄青,这几位作为臣子当中的顶尖儿存在,带领着大家,分批进入大庆殿,给赵祯贺寿。
  今天的赵祯,神清气爽,连眼睛都比平时明亮了许多。
  他穿着明黄色的冕服,端坐在龙椅上,气度威严,龙凤之姿,日月之表。太子赵曙也站在一旁,小家伙的拳头是攥紧的。
  他不时偷眼看师父王宁安,心里只剩下佩服,要真是按照师父设计的那样,大宋的荣耀,可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真是期待啊!
  宗亲,百官,万民朝贺已毕,赵祯下去休息,服用两口参汤,眯了一会儿,就到了最关键的各国使者入贺的时间。
  果然,按照西夏的要求,梁乙甫排在了第一位,他顾盼得意,心中暗暗思量,宋国不过是外强中干,天大地大,面子最大,这个老毛病是改不掉了。
  他琢磨着,一会儿行礼朝贺的时候,是不是弄出点动静,给赵祯一个好看!
  梁乙甫偷眼看了看距离他半个身位的耶律化葛,只是这位辽国使者低垂着头,看不出脸上的神色,梁乙甫有些不快。
  不是说好了吗,莫非辽国要怂了?
  正在这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高大雄伟的大庆殿。
  刚刚到了指定的位置,站在丹墀旁的曾巩突然扯着嗓子,厉声高喝:“跪!”
  这下子可把梁乙甫弄懵了。
  因为按照原本的流程,各国礼仪不同,并没有要求下跪这一项,现在突然喊出来,这不是让人措手不及吗!
  可更让梁乙甫惊讶的是包括耶律化葛在内,都跪了下来,齐刷刷的,就剩下他一个!梁乙甫发誓,他是真不想下跪,可两条腿怎么都站不直,身体情不自禁矮下去。
  就在梁乙甫刚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又一嗓子传来!
  “再跪!”
  梁乙甫简直跟死了老子似的,脸都青了,等到他重新站起来,令人绝望的声音又来了。
  “三跪!”


第788章 赵祯的巅峰时刻
  梁乙甫青紫着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难看到了无法形容。
  而龙椅上的赵祯,却是龙颜大悦,简直要笑出声来。
  看着跪在脚下的一群人,尤其是还有西夏和契丹两个宿敌,赵大叔要飞起来了。
  不是哪一朝的皇帝都能天天享受跪拜,身边一群奴才环绕,还有一大帮穿越而来的女人拼命往怀里挤。
  实际上在唐代以前,大多是席地而坐,哪怕皇帝也不例外。低头侧身,就算是表示恭顺。到了唐代,出现了座椅,皇帝和臣子之间,也是坐而论道。
  混到了大宋,臣子待遇又降了一些,需要站着回话。当然了,一些地位较高,年纪较大,尤其是进入宰执一级的人物,还是能够和皇帝平起平坐的。
  至于面君的礼节,只要作揖即可,最多一拜再拜。
  屈膝磕头,那是祭天地祖先,非常隆重的场合,才会出现的。
  一般情况下,新君登基,大的祭祀典礼,才需要磕头,平时的大朝也只是躬身作揖即可。比如文天祥被俘虏之后,面见忽必烈,也说南揖北跪,大宋的臣子,是不需要向皇帝下跪的,磕头是蛮夷的作为。
  大宋臣子尚且不磕头,体贴的礼部官员,怎么好让外国使者磕头,所以原来的设计,只要作揖恭贺即可。
  不过西夏抢着当第一名,王宁安就灵机一动,你们想跑到前面,那就成全你们,让你们给大宋皇帝跪下!
  不但跪一次,还要接着跪三次,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王宁安当时提出想法,贾昌朝都皱眉了。
  这么做实在是过分,来的这些国家当中,未必都愿意臣服大宋,尤其是西夏和契丹,一个刺头儿,一个昔日的老大,怎么可能低头呢!
  王宁安倒是信心十足,各国虽然礼法不同,但是普遍存在跪拜礼,尤其是西域诸国,更是王宁安包装出来的,别说下跪,就算再难一万倍,他们也无话可说。
  交趾等国虽然未必愿意低头,但是靠着大宋的实力,威逼利诱之下,不怕他们不屈膝。
  剩下的天竺,大食等国,他们来的并不是正使,都是一帮商人居多,即便是官吏贵族,地位也不高,都容易摆平。
  算来算去,就剩下辽国和西夏。
  王宁安盘算了一下,西夏是不可能低头的,说了也没用。
  倒是辽国,这些日子,他们的勇士参加不少比赛,名次不错,耶律化葛几个人虽然对大宋疑心重重,可是奖金奖品放在那里,石像也给立了起来。
  他们也不好疾言厉色,加上经济制裁,急需茶叶,完全可以收买。
  只要契丹跪了,就剩下一个西夏,他们敢不跪吗?
  王宁安把计划说出来,顿时得到了贾昌朝的赞同,赵曙还有些疑惑,“师父,如果西夏的使者不跪,又该如何?”
  “哈哈哈,殿下,只剩下他们一个,还能翻了天!到时候殿下只需一声令下,让侍卫高手把西夏使者逐出去,并且宣布西夏为敌国,号召各国共同讨伐就是了。”
  赵曙眼前一亮,给师父竖起了大拇指!
  这事情交给了吕诲去办,这位吕大人刚刚的表现不够好,显得有点软弱,为了找回面子,他连夜跑去了契丹的馆驿。
  他也耍了个手段,面对契丹使者,吕诲只说跪一次,没有提三跪的事情……这样呢,只要5万担茶叶,就把契丹拿下了,替朝廷省了一半的价钱!
  ……
  不得不说,在王宁安的影响之下,大宋上下,好人真的不多了。
  当入宫朝贺的时候,曾巩喊出了那个跪字,以于阗和西域等国使者为代表,瞬间跪下去了。
  其他人也稍微迟疑,都跟着跪了。
  耶律化葛也没挺住。
  结果就剩下一个梁乙甫,他发誓,绝对不想跪,宁可杀了他,也不要下跪!
  可就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站在大庆殿中间,四周侍卫,目光如电,威势滔天,赵祯高坐龙椅之上,气度森严。
  梁乙甫膝盖软了,他觉得有一座泰山,压在了后背上,不得不屈膝跪下!
  说来说去,这世上,还是讲究实力的。
  西夏接连失去横山和河西走廊,国力衰败,兵力只有全盛时期的一半,困守河套,朝不保夕。
  虽然他们极力拉拢契丹,希望和耶律洪基联手,共同抗衡大宋。但是西夏人也不傻,他们没有一厢情愿,万一契丹和大宋联手,一起瓜分他们,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两家对付大宋,未必能拿到好处,可是瓜分西夏,至少有一大块肥肉吃。这是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选择。
  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很少有人会考虑长远。
  尤其是当耶律化葛跪下的一刹那,梁乙甫的恐惧更加强烈,莫非噩梦成真了!他选择了臣服……下跪这事情,就跟那啥一样……有了第一次,后面也就容易了。
  连续三跪,把梁乙甫的脾气都跪没了,他只剩下一张铁青色的老脸,收在袖筒里的手指,不停颤抖,显示着心中的惶恐与羞愧。
  终于,冗长的礼节结束,时间其实不长,但是对某些人来说,简直跟一个世纪相仿。
  此时的赵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居然从龙椅上起来……这可是原来没有的一环,赵曙连忙过来搀扶,赵祯却摆手,让儿子只跟在后面。
  赵祯一步步走下丹墀,就站在各国使者面前,他深深吸口气,在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跪在了他的脚下!
  “我大宋自太祖皇帝,开基立业,传到了朕,历经四帝,百年国祚,物阜而民丰,国安而民泰,圣德巍巍,福泽天佑,远迈盛唐,直追尧舜!”赵祯声音洪亮,在大殿之中回荡。
  赵曙听着,差点笑出声来,爹啊,您老矜持谦逊了一辈子,这一刻终于破功了,什么话都敢说啊,儿子都脸红了!
  当然了,赵曙只敢稍微想一想,便立刻正色,听父皇说下去。
  “朕御极四十又一年,励精图治,变法革新,天下焕然大治,今日万邦来贺,普天同庆。朕恩泽加于四海,德盛及于列国。卿等远路而来,不辞劳苦,朕特准卿等可以免去赋税,随意采购商货,将我大宋之物产,运回本国,货与所有人等,一起庆贺,沐浴恩德。”
  好家伙,赵大叔没有真正糊涂。
  赵曙害怕老爹一张口就赏赐财物,那样一来,这么多国家,要花多少钱啊?
  要知道,这次盛典的预算可是很紧张的,佛印,王宁安,赵宗景,各自献上100万贯,另外还有比赛的门票,供应了200多万贯,至于户部和宫里,也拨出了200万贯,现在已经花的所剩无几。
  如果再赏赐使者,只怕就要赔钱了。
  不过好在只是免税而已,反正买的都是大宋的货物,又能繁荣市场,还是可以接受的。
  赵祯讲完之后,渤海国的大熊,于阗国的赵力,青唐的董毡,还有其他西域诸国,纷纷再次下跪,感谢天子厚赐。
  梁乙甫和耶律化葛脸都绿了,却也没有办法,也只能跟着跪下。
  赵祯很欣慰,站在万国之上,享受无穷荣光,这滋味真是让人陶醉啊!
  哪怕只有一刻,也足够了!
  赵祯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卿等平身吧,今晚在宫中赐宴,普天同庆。”
  说完之后,赵祯转身,赵曙注意到,父皇的鬓角有些冒汗了。
  显然这一番中气十足的话语,已经透支了皇帝的精力,赵曙急忙跟上,扶着父皇,离开了大庆殿。
  到了偏殿之后,赵祯一屁股坐下,后背已经湿透了,宫人连忙帮着更换服饰,取下沉重的冕旒,赵祯松松垮垮,斜靠在软软的毯子上,脸上止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