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尚存天良,还有一丝羞耻之心,能够自杀赎罪,朝廷也当抚恤他的后人。
  除此之外,贾昌朝还让人带着一份厚礼,前往夏竦的老家,吊唁老相公,向外界证明,他和夏竦之间,根本不像传说中那样敌对,他们是对事不对人,私下里引为知己。贾昌朝还假惺惺写了几首诗,表达哀思之情。
  贾昌朝的演技虽然一百分,奈何名声太不好。
  有些人就弹劾贾昌朝,说他虚伪奸诈,六塔河工程失败,也有贾昌朝的责任,他不配入主西府。
  忙活了一年多,贾相公重新杀回京城的美梦暂时破碎了,只能哭晕在厕所。
  相比贾相公,韩琦的手段更加高明,枢密使虽好,可韩相公更垂涎的是首相的宝座,他要稳步实现目标。
  就在决口消息传到京城当天,韩琦就亲自出马,杀向了陈执中的府邸,两个人谈了一个多时辰,第三天,陈执中就以身体不适,老迈昏庸,不堪驱使为由,请求罢相。
  赵祯其实早就看不上这个庸庸碌碌的宰相,只是象征性挽留几次,陈执中执意不听,赵祯只好加封他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出知陈州,虽然不再是首相,但依旧是拿着最高俸禄,享受最高待遇的一方大员。
  从这里也就看得出来,为什么文人那么拼命赞美宋朝,不吝惜辞藻,把大宋夸上了天,大宋的读书人实在是太爽歪歪了……
  夏竦和陈执中都走了,另一位大学士丁度身体越来越差,支持不住,请求致仕,赵祯也准了。
  一下子就空出了三个位置,各方眼珠子都绿了,一个个跟狼似的,撕下了所有伪装,迫不及待要冲上去,大打出手。
  ……
  只可惜,曾经最积极的韩相公此时却尴尬了。
  “彦国兄,这段时间,陛下时常去张贵妃的宫中,爱惜之甚,胜过皇后啊!”韩琦总是那么耳聪目明,富弼愣了一下,摇头道:“我实在不知。”
  “你就装糊涂吧!”韩琦满不在乎一笑,“张贵妃能得到陛下厚爱,据说是因为她穿了灯笼锦制的衣服,华丽无比,俨然神仙中人。彦国兄,不会连灯笼锦也不知道?”
  富弼只好点头,“我倒是听说过,灯笼锦乃是蜀锦之中的极品,价逾黄金,等闲不可得,张贵妃又从哪里得到……莫非,是文宽夫?”
  “没错,就是那个老东西!”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让韩相公咬牙切齿,忌惮不已?
  这位就是往树洞里倒水浮球的那位文彦博,文宽夫!
  此人入仕二十年,把地方官做了一个遍,又对付过西夏,可谓是文武全才,智慧过人,而且心机深沉,连韩琦都自叹弗如。
  正好天下大乱之际,文彦博走通了张贵妃的门路,目的不言而喻。
  富弼皱着眉头,“赣叟兄,依我看文宽夫之前没有做过宰辅,就算召入京城,也不是参知政事而已,不必在意。”
  韩琦可没这么乐观,他笑呵呵摇头,“彦国兄,你是实诚君子,或许没看出来,陛下是厌恶了党争,要换个无关的人上来。”
  不得不说,韩琦的眼光就是毒辣,这一次回河的事情,闹到了此时,朝廷之上,隐然形成了两大派,如今夏竦丧命,陈执中罢相,支持回河的一派彻底完蛋了。
  如果任用韩琦和富弼,再把贾昌朝弄回来,就标志着再也别想回河,偏偏赵祯的心里还存着那么一个念头,不想放弃黄河天险,所以把四川的文彦博调进京城,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富弼也承认韩琦的看法,不过他倒是觉得一个文彦博还不足以扭转乾坤。
  “赣叟兄,就算陛下让文宽夫接东府,那西府不还是空出来了,你一样可以施展才华。”
  “哈哈哈!”
  韩琦突然笑了起来,笑得有几分凄凉,还有几分怒火!
  “夏竦老匹夫!你就是死了,也该下十八层地狱!”韩琦怒火攻心,毫不顾忌,张口就骂。
  他当然要骂人,韩相公不辞辛苦,把陈执中逼退,就是为了让别人去争夺东府,他轻轻松松去坐镇西府,接掌夏竦留下来的位置。
  回河失败,夏竦身败名裂,韩琦正好借机清理夏竦的势力,积攒能量,再进取东府。
  庆历新政中,韩琦吃够了根基不稳的苦,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分毫不差。
  可偏偏事与愿违,他刚拿下陈执中,夏竦的死讯就传来了,接着到处都是替夏竦说话的声音,上下都缅怀夏相公。
  弄得韩琦一下子就尴尬了,夏相公非但没有身败名裂,还立地成圣了,再去改夏竦的方针,推翻夏竦的用人,就形同鞭尸。
  再加上之前他又坚决反对六塔河工程,别人更会借此攻击,说韩琦挟怨报复,心胸狭隘,不配做宰执。
  假如韩琦不动手,老老实实占住枢密使的位置,那不就行了!
  可问题是咱们韩相公能甘心给夏竦当孝子贤孙吗?
  “彦国兄,这一次我是着了道了,夏竦拿命和我们玩,小弟只有退避三舍,暂避锋芒,这京城的大局,就托付给彦国兄了。”
  真不愧是韩琦,拿得起来放得下,转过天他也上书,说自己身体不好,请求出知相州。赵祯不许,韩琦就一连上了九道表,一道比一道言辞恳切,赵祯只好点头。
  至此两府相公,出了四个缺,大宋朝堂,又是一阵激烈角逐。
  最后终于水落石出,文彦博被召到京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成为首相。
  而参知政事富弼高升一格,晋位集贤殿大学士,成为次相。也是庆历诸公当中,职位最高,权力最重的标志性人物。
  除此之外,西府的枢密使意外落到了庞籍庞相公的手里,别被小说误导啊,人家庞相公可是地地道道的清官干吏,他的副手是王拱辰,这位很有意思,当年他反对庆历新政被罢官,后来又极力阻止夏竦任枢密使,总而言之,有点三不靠的味道。
  就这样,随着诸位相公就位,大宋的朝局打开了新的一页,只是这一页有多难写,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第140章 先忧后乐
  包拯已经连续十天奔波半个月,整个人瘦得脱了相,颧骨高挺,眼窝深陷,脑门又宽又大,眼睛宛如鬼火,凶戾可怖……包大人也不想把自己弄成这个鬼样子,可实在是肩头的压力太大了。
  夏竦死的潇洒干脆,朝堂衮衮诸公,为了几把椅子,打头破脸,抢得你死我活,奇谋百出,勾心斗角,每一招每一式,羚羊挂角,什么李代桃僵,以退为进,上房抽梯,含沙射影,瞒天过海,无不让人惊叹。可唯独没人关心那些灾民,好多人听说商胡口塞上了,又能重新回家了。
  虽然夏竦把地都给卖了,但是当个佃农总行吧,不求吃干的,有口粥,饿不死就行!总是盯着卞粱的人,无法体会百姓的艰难和卑微。
  他们扶老携幼,当看到河水消退的时候,忘乎所以,大声欢呼。
  各大家族也迫不及待挖沟排水,平整土地,哪知道不到半天的时间,商胡口决堤,黄河水再度袭来,来不及逃走的百姓,足有五六千人,被河水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
  百姓彻底怕了,遍观河北各地,唯独包拯救灾的本事最强,沧州成绩最卓著,各方流民像是疯了一样,涌入瀛洲府,涌到包拯的治下。
  “二郎,咳咳……”包拯的声音格外沙哑,他苦笑道:“这次过来,我不敢奢求什么,二郎若是觉得还有余力,就帮帮流民吧,毕竟他们也是你的父老乡亲……”
  包拯说这话的时候,臊得老脸通红,也幸好他是个黑脸,外人看不出来什么变化,只是这心里头的羞愧真是让人无地自容。
  朝廷诸公忙着争权夺势,互相倾轧,百万流民,无人安置,偏偏官仓又是空的。包拯越发感到无力。
  这就是圣天子在位,诸君子柄国的太平盛世吗?
  别自欺欺人了,文恬武嬉,利欲熏心,想为百姓做点实事,太难了。
  包黑子渐渐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刺入掌心,唯有身体的疼痛,能让包拯感到一丝清醒。
  “包大人,你是不是觉得身为一个文官,士农工商之首,此刻无比的羞愧,甚至无地自容!”
  包拯猛地转头,怒视着王宁安。
  这一次王二郎没有害怕包拯,而是迎着包拯的目光,和他对视。
  包拯败了,第一次败了,以往他都十分自信,道理在自己的手上,只是这一次……理直才能气壮,包黑子胆怯了。
  “你说的对,不过这话你也就和老夫说,千万不要和第二个人讲,后果如何,你清楚!”
  “我当然清楚,无非是成为士人集团的公敌而已!”
  王宁安微微一笑,“包大人,无论是醉翁,还是晏相公,都几次透露,想要收我为徒,你知道我为何拒绝他们吗?”
  “你看不上他们呗!”包拯呵呵一笑,“王二郎自视甚高,等闲人物岂会放在眼里。”
  “包大人,你错了,醉翁和晏相公可不是寻常人物,整个大宋,能比他们两位强的,实在是不多。”
  “那你为何?”包拯不解。
  王宁安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笑道:“包大人,我是担心自己,以我的性格,如果投身二位的门下,几年之后,或许就能考中进士,然后入仕为官。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也有机会宰执天下。包大人不会以为我是吹牛吧?”
  “不,你还说少了,就算你现在的本事,也非老夫能比,等你当了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捭阖,十年之内,官场诸公,皆不足论也。”
  “多谢包大人抬爱。”王宁安自嘲一笑,“正因为这条路太容易,我才真怕自己变成了第二个夏竦,不对,我应该比他可怕多了!阴谋诡计,权术算计,拉帮结派,互相倾轧……如果这一辈子,都沉浸在这些之中,试问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王宁安突然紧握着拳头,声色俱厉,大声怒道:“我不想有朝一日,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我宁可一辈子不当官,也不会当一个被人鄙夷的人!包大人你来找我,其实你不来,我也要找你,河北百万父老,我王宁安绝不会袖手旁观!”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包拯深知觉得眼前的这小子变了个人,从头到脚,都光华闪烁,义正词严,十足的正义感爆表的主角,和之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包黑子张大了嘴巴,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王宁安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包拯才咽了口吐沫,艰难问道:“二郎你准备怎么办?毕竟救人不能靠着吐沫,你想怎么弄粮食?”
  提到了具体方法,刚刚满腔雄心,热情无比的王宁安快速消失了,又恢复了往日惫懒的模样,他把双手一摊。
  “包大人,说句实话,我家里的存粮是真的不多了,我三伯出海捕鲸,还没有消息,王家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力量。”
  包大人差点气昏过去,你没有本事,刚刚说的那么热闹干嘛?
  老夫要的是粮食,粮食!
  不是听你吹牛皮!
  包拯眼睛冒火,随时随地能暴起把王宁安给掐死。
  王二郎也不敢装蒜了,赶快老实说道:“包大人,我是没有粮食,可我知道哪里有。”
  王宁安指了指北方。
  包拯吸口气,自从去年开始,地方的仓库空了,一些世家大族的仓库也空了,朝廷几次拨下来的粮食要么吃光了,要么被水冲走了,眼下还有存粮的就是边境的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