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失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大人;徐阁老去世了。”

苏天成的身体椅了一下。

王道直说到的徐阁老;就是太子少保徐光启。

徐光启的年纪大了;已经七十来岁了;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多次的请辞;朱由检都没有批准;在政事方面;非常的倚重;应该说;徐光启在政事方面;没有多大的建树;但是在自然科学发展方面;是做出来了巨大贡献的。

苏天成还知道;徐光启一直都是支持自己的。

徐光启逝世;对于朱由检来说;是不小的打击;朝廷内部的党争;如火如荼;朱由检看在眼里;说不着急是假的;徐光启是朝廷大臣普遍敬仰的人物;不管是哪一派;都是尊敬他的;在平息党争的方面;徐光启是做出来贡献的。

如今;这位重要的大臣去世;预示着朝廷内部的争斗;将更加的激烈。

有一件事情;苏天成是知道的;温体仁出任内阁首辅之后;是准备开始清理官僚队伍的;包括翰林院修撰陈于泰、编修吴伟业等人;可徐光启是持反对态度的;所以说;温体仁迟迟不好动手;随着徐光启的离世;陈于泰和吴伟业等人;可能要遭受排挤了。

看见苏天成的神sè不好;王道直再次开口了。

“苏大人;我已经上奏朝廷;专程到厩去一趟;为徐阁老送行;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想法;跟随我一同到厩去;拜祭徐阁老。”

“下官跟随大人;到厩去;下官和徐阁老有过一面之缘;虽然没有聆听过徐阁老的教诲;但非常的敬仰徐阁老;此乃天妒英才啊。”

“嗯;朝廷的邸报来了;我估计;这次要到厩的同僚是不少的;徐阁老德高望重;敬仰他的同僚是很多的;你回去做一下准备。”

朝廷的邸报;已经到了县衙。

卢天明、渠清泽和刘仲基等人;都在县衙;等候苏天成。

徐光启的离世;对于江宁县来说;有些遥远了;县衙的官吏;几乎都没有见过徐光启的;所以说;大家没有什么格外的表现;之所以集中在县衙了;主要是想到;府尹大人召见苏天成;是不是有什么大事情。

苏天成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自己可能陪着府尹大人到厩去;吊唁徐阁老。

渠清泽留下来了。

“大人;想不到徐阁老去世了。”

“嗯;我也没有想到;这次到厩去;可能不仅仅是吊唁徐阁老的。”

渠清泽点点头。

“大人一直都想着到厩去的;下官以为;这次去厩;恐怕也是上面的意思啊。”

“哦;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啊?”

“下官已经打听到了;这次到厩去吊唁的官员不多;应天府也就是府尹大人;其余县的知县;都不会到厩去的。”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这个看似普通的消息;里面蕴含的意思是不简单的。

渠清泽离开之后;苏天成站起身来;独自在房间里面踱步。

王道直带着他到厩去;绝不是心血来cháo;应该是皇上有这样的意思;否则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不大可能到厩去吊唁的;有关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事情;渠清泽已经上了两道奏折了;这么长时间了;厩一直都没有消息;只能够说明一个意思;那就是皇上不一定准备召见自己。

按说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的;皇上能够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xìng啊。

难道是朝廷里面;有人不同意这样做吗。

苏天成有些jǐng惕了;想着慢慢动摇士绅富户的利益;不是简单的事情;会遭受诸多的阻力;有嗅来自于民间;有嗅来自于朝廷;毕竟士绅富户的背后;就是这携廷的官员;但目前这种蒋的局势;必须要得到改变;否则;大明朝依旧会在风雨飘渺之中;轰然倒下的。

一个江宁县;无法改变大趋势;一个江宁营;更不可能对付庞大的流寇和后金的队伍;只有从制度上面;尝试着做出来一些改变;让更多的江宁县出现;才有可能逐步的振兴大明。

只要做事情;就意味着受到牵制;成功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心酸和心血。

成立学社的事情;至关重要;今后左右大明朝发展局势的官员;要从这个学社里面诞生;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官僚队伍;单枪匹马是难以成大器的。

出现这样的进京的机会;苏天成没有想到;但只要能够到厩;能够见到皇上;不管是什么样的机会;自己都要尽最大力量把握住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六十章再次进京

到达厩;苏天成跟随范景文、王道直等人;专程去吊唁了徐光启。

刚刚回到官驿;王大治就来禀报;说是徐尔一大人来了。

苏天成连忙站起身;到官驿的门口去迎接了。

徐尔一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不见笑容;见到这样的情况;苏天成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看来徐尔一到这里来;一定是有什么事情的。

周延儒辞去内阁首辅的职务;毕自严被罢官了;徐尔一应该是受到了影响的;按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徐尔一应该被提拔的;但依旧是工部主事;职位没有丝毫的改变。

“学生准备专程去拜访恩师的;想不到恩师到这里来了。”

“苏大人;我专程来拜访你;是一样啊。”

徐尔一的称呼也不对。

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内心里面;隐隐明白是什么事情了;看来江宁县发生的事情;徐尔一肯定是知道的;也是有着不同看法的;自己暂时不要着急;徐尔一一定会说出来的。

“苏大人这次到厩来;是不是想着拜见皇上啊。”

“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学生已经递交了奏折;恳请觐见皇上。”

“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啊?”

“为了江宁县的事情;不知道恩师是不是有兴趣;要不然学生说明一下情况。”

徐尔一点点头。

苏天成开始详细的介绍了情况;介绍的过程中。他加进去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包括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

徐尔一的神sè渐渐的变得严肃。显然是听得很仔细的。

苏天成说完之后;好半天;徐尔一才开口说话。

“这就怪了;我在厩听到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啊;他们说你准备对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动手了;要收缴他们的财产。”

“恩师说笑了;难道学生就那点能力吗。若是学生要收缴他们的财产;想必那些士绅富户;早就到应天府告状了;甚至到厩来了。”

“听你刚才说的情况;我也觉得可行啊;士绅富户享受了那么多的恩赐;官府遇见困难了。要求他们做出来一定的贡献;没有什么问题啊。”

“恩师能够这样看;学生感觉到了欣慰;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东林书院和复社。在这里面;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他们一味的维护士绅富户的利益;要求遵循祖制;学生不能够理解的是。东林书院和复社提出来了;士子和士绅富户。是考虑家国大事的;对于一些琐碎的事情;是不用考虑的;他们只要从jīng神上;表现出来了忧国忧民;就是做出来了贡献了;至于说享受朝廷的恩赐;那都是应该的;不能够纠结与具体事宜。”

“坤元;他们的说法;没有什么问题啊。”

苏天成看了看徐尔一;慢慢的开口了。

“恩师的这种认为;学生是不敢苟同的;试想一下;北方的农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没有饭吃了;迫不得已造反了;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士绅富户是站出来;呼吁朝廷免去赋税;还是实实在在的拿出来粮食赈灾;脓本来就是颗粒无收;你就是免去了他们的赋税;能够有什么作用;你享受了朝廷的恩惠;在官府遇见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伸出手来援助;东林书院和复社的这种认识;岂不是号召士绅富户;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不顾农民的死活吗;长此以往;流寇如何能够剿灭啊。”

徐尔一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他一直都是有些赞同东林书院和复社的观点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这是圣贤的观点;若是士绅富户和农民一样了;还能够显示出来什么区别呢。

过了好一会;徐尔一慢慢开口了。

“坤元;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我还是觉得;你的做法;可能会引发大的波澜啊。”

“恩师;学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了;这件事情上面;学生是不会让步的;恩师应该知道;北方的有些士绅富户;遭遇流寇侵袭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到了那个时候;什么都保不住;命都可能丢了;找谁说理去;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学生的意思;也是要求他们力所能及的做出来一些贡献;学生以为;这必须要形成一种制度;若是不能够打破这种局面;士绅富户遭遇的事情;会更多的。”

徐尔一大为吃惊;他本来以为;苏天成这样做;不过是心血来cháo;甚至可能是与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关系不和;所以做出来这样的决定的;想不到苏天成的认识;已经形成了。

“坤元;你可要谨慎啊;士农工商;朝廷早有制度了;你若是这样做了;无疑是与天下的士绅富户为敌啊;到了那个时候;皇上就是想着保护你;也很难啊。”

“恩师;学生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不会考虑个人得失的;学生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我大明朝内忧外困;若是不能够做出来一些改变;rì后的局势;会变得更加的困难的。”

“嗯;朝廷的困难;大家都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才想到这一点的。”

徐尔一点点头;转移了话题。

“徐阁老去世了;我估计;朝廷里面;肯定是有一番的动作了。”

苏天成的心里动了一下;徐尔一说到了这件事情;自己趁机可以建议;让徐尔一离开厩;到地方上去;依照徐尔一的职位;想着做出来多大的事情;也是不大可能的;相反;到了地方上;能够施展个人的才华和抱负;说不定做出来一番大事情。

再说了;自己也可以适当的影响徐尔一的。

“朝廷的人事更迭;学生以为是正常的;不算是什么事情的;学生觉得;恩师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请求外放;到府州去做事情的。”

“哦;坤元;你为什么会这样看啊;外放的事情;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学生以为;恩师可以考虑一下的;虽说在朝廷里面;能够知道诸多的大事情;也能够直接给朝廷提出来意见建议;但到了地方上面;自己亲身的实践;做出来一番的成绩;也是一种经历啊。”

离开厩;到地方上为官;在如今的形势下;似乎有些遭遇贬斥的意思。

苏天成不是这样看的;实际上;在地方上做出来了成绩;更加的重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掌握一些情况;远比在厩听人家说;要强百倍的。

徐尔一这样的官员;认识有些固定了;到府州去;知道了下面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更加的清楚;朝廷里面官员的考虑;有哪些不合适的地方。

“坤元;你真的是这样看的吗?”

“学生的确是这样想的;要不是面对恩师;学生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好多人都认为;外放不是光彩的事情;学生不赞同这样的认识;若是不能够熟知下面的情况;高高在上;提出来的意见建议;比一定是合适的;真正了解下面的情况了;感同身受;说出来的话;肯定是不一样的。”

“嗯;你的这种认识;很有道理啊;当初你要求外放;我确实有些不理解;如今看来;你在江宁县;做出来了很多的事情;要是留在了厩;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好的;看看陈于泰和吴伟业两人;和你比较起来;就有了不小的差距啊。”

“恩师提到了陈于泰和吴伟业;有邪;学生不得不说啊。”

“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说就是了。”

“朝廷内部的争斗;学生也是知道一些的;学生以为;陈于泰和吴伟业;都沉湎到这些争斗之中了;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做事情;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若干年之后;好像是磨砺出来了;可这种变化;是很可悲的;仅仅是熟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