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以革命的名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月12日中午,刚刚在王宫内陪同索菲娅女王参加完达武伯爵和候爵夫人婚礼的安德鲁,便被皮埃尔那个上任没几天地军情局主管,请到一旁的休息室。
“殿下。塔列朗伯爵来信了。”皮埃尔恭敬得取出密封未动地信件,并交给摄政王本人。
安德鲁找到沙发坐下后,却没有接过信件。他摆摆手,示意皮埃尔自行拆开信件,接着说道:“念吧,以后与塔列朗之间的联系都由你和你的军情局负责。不必事事请示于我。”
“遵命。陛下!”皮埃尔随即展开书信,念读起来。
在信中。塔列朗告诉安德鲁,他已完成摄政王交付得任务,英国内阁派遣代表团将在10月中旬如期赶赴马德里;再着,塔列朗与“路易十八”得会晤也取得进展,后者同意与安德鲁保持联络,双方结成某种联盟关系,一同准备即将到来的1795年全国大选。
“路易十八”也将许配自己的小女儿给安德鲁作为双方信任的提前;塔列朗本人先期赶赴巴黎,继续为安德鲁造势,并留下自己的亲信劳伦斯,保持与之联系;但说到最后,塔列朗却“不幸”的告诉摄政王,“路易十八”的安娜小公主和英国摄政王的伊丽莎白小公主,一同赶往马德里,只是她们此行的目的却是……
“刺杀我,哈哈,真搞笑!该死的瘸子,这个贵族中的贵族,堂堂的伯爵大人,居然比我安德鲁还要上卑鄙三分,能将两位小公主拐送到马德里来卖。嗯,这样也好,落到谈判桌上的砝码又增添了不少。”
安德鲁开心地大笑起来。只有一点他搞不明白的是,历史上的英国摄政王,威尔士亲王何时再冒出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女儿出来,居然还如此厉害泼辣,小小年纪便能暗算他人的想法,并且敢于付诸实施。他日,小家伙若能获得王位,必将是个强劲无比地对手,比起之前的伊丽莎白时代,以及日后的维多利亚女皇时期不会相差多少。
就在安德鲁胡思乱想之际,皮埃尔却望着主人的笑容,内心感觉有些紧张,赶紧小心的试探着问道:“殿下,您不会真想与那个‘路易十八’结为连襟吧?”
“安娜公主?!呵呵,得了吧,我的中校!一个无权无势且又落难地小公主怎么会进入安德鲁的法眼,‘路易十八’?他不过是个无能的废物罢了!即便是法国地贵族们都不指望‘胖子十八’能够引导法兰西走向繁荣。倘若真要是让我选择一个,伊丽莎白小公主殿下倒还不错,至少日后大英帝国的封地内,会有我的一份。”
安德鲁得意忘形的说道,只是他面前站立着的皮埃尔顿时傻了眼,那是后者没有想到自己的主人竟然如此从利益角度,来考虑个人的感情问题。数天前。皮埃尔曾自认为是自己的那番动人说辞,成功打消了安德鲁殿下放弃迎娶索菲娅陛下的安排。但时至今日看来,自己的说辞显然没能够启到任何效果,因为安德鲁亲王早已在他的内心,毫不犹豫的选定了最佳方案,只是借助皮埃尔的嘴说出摄政王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已。
“该死的家伙,你又想歪了。我仅仅是说说算了,别信以为真。那位伊丽莎白小公主可只有12岁,你还以为我有恋童癖啊!”安德鲁赶紧解释着。
尽管他不担心皮埃尔会外泄自己的谈话,只是怕眼前的忠实仆人真得给自己整来一大堆童女过来。在18世纪。很多贵族都为自己儿子选择小女孩地传统,即便是12岁的小女孩子出嫁也不稀奇。但安德鲁可不想如此。毕竟,来自21世纪地婚姻道德法一直摆在心里。
“那是,那是!伊丽莎白至少也得等上数年再说。”皮埃尔急忙附和着。
“得了,就此打住!说说英国人的使团现在哪里?”安德鲁将话题转移到正事上来。
“预计他们会在今天傍晚时分抵达塞哥维亚城,明天上午,将正式在王宫内拜会殿下您!”
“我们可爱的两位小公主殿下呢?”
“正由塔列朗伯爵大人的仆人劳伦斯陪同着。在马德里城内四处玩耍,维克多将军的20多位宪兵也在一旁暗中保护着她们,一切都等候着您的旨意。”
劳伦斯早在进入马德里后,马车上地侍卫在第一时间知会王宫内总管维克多将军,因为塔列朗的信件属于军情局所属事务,便由皮埃尔负责向摄政王报告相关情况。
听到上述汇报过后,安德鲁随即吩咐皮埃尔,说道:“嗯,很好!等会你就去通知维克多,让他在入夜之前。亲自率领部下将两位小公主请进王宫好生安顿,可别委屈了她们。唉,安娜公主可没有什么大油水,但伊丽莎白那个小家伙,可是威尔士亲王的心头肉。倘若不趁机多宰几刀。让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多让些步,那真对不起党,也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人民!哈哈哈!”
……
晚上7点,亚哥维亚城内驿站,在被390名英国士兵护卫着的英国谈判团驻地内。纳尔逊将军正同和谈团主要负责人。马戛尔尼爵士在房间里谈话,两人商讨着明日拜会安德鲁摄政王所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只是没能谈上几句。两人便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念头,因为他们都在为伊丽莎白小公主惹下的麻烦而担心,而所有证据表明,伊丽莎白已经落入安德鲁的魔掌之中。
早在离开伦敦之前,理查德首相以不容质疑的语气告之两位使节,务必带回伊丽莎白殿下,哪怕为此将失去一些英国利益也在所不惜,但要马戛尔尼全权特使本人把持好谈判力度。
“力度?”马戛尔尼一想到这个词语几乎要昏死过去。什么叫“力度”,若遇上一个绅士般的贵族早就将伊丽莎白送回英国本土了;但要碰到安德鲁那种无耻之徒,别说国家利益,就连自己的恐怕就要刮下一层皮下来。马戛尔尼感到有些担心,迷茫着不知自己再从何处想起。
纳尔逊同样很苦恼,对于伊丽莎白小公主已被扣押成既定事实后,那该由马戛尔尼爵士去出谋划策了,所以他开始担心的却是,安德鲁将如何处置艾玛母子,并用她们准备如何威胁自己。以安德鲁的狡诈,相信他早就知道自己与艾玛之间私情,指名道姓的叫自己加入和谈团中,并非想要见见自己那么简单。纳尔逊确信他本人不会出卖大英帝国的利益,可他总不能坐视艾玛母子地生死安危而不顾,做一个负心弃义的卑鄙小人。
两人都在低头烦恼,只是烦恼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沉默半晌之后,纳尔逊首先抬起头,望着面前的马戛尔尼爵士,想要谈些轻松些的话题。于是,将军问道:
“马戛尔尼爵士,您能否为我描述一下您曾在中国所经历过的那番遭遇。中国是安德鲁的祖国,多了解一些这方面地信息,或许对明日地谈判有些意想不到地帮助。”
“如您所愿。将军!”马戛尔尼随手将茶几上两人一直未动地酒杯一只递给纳尔逊将军,接着,他开始回忆起去年自己在中国数月的经历。
1793年,马戛尔尼奉英王乔治的命令,率领大批使团成员驶向神秘的东方国度。英国使团的船只首先抵达澳门,后又从澳门出发前往天津。在天津他们再改乘坐内陆船到通州,最后到了北京。在北京西北的圆明园休息了几天后,马戛尔尼带领随员92人直奔承德避暑山庄,因为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庆典将在那里举行。北京到避暑山庄,要经过万里长城,巨大的工程,壮观的景色,使英国使团一行人惊心动魄。
但是在路途中。马戛尔尼地所见所闻尽是些无能芶且之辈,即便是一位清国最低品官员或是乡间的普通财主,几乎都可比起英国地王公大臣还要富有许多,他们也懂得享受,不仅妻妾成群,更是置地百里。但轮到普通百姓身上却是满眼所见的痛苦与呻吟。马戛尔尼自己在日记本上如此记录着,他们都是“面黄肌瘦、半裸着身、显然处于半饥饿状态的生灵……后来,有位官员告诉我,这些人都是该死的乱民。”
即便是清国人的辫子老皇帝,同样是个老混蛋,居然还让堂堂大英帝国使节向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最后还是葡萄牙通译告诉马戛尔尼特使一个诀窍,在用英国玩物贿赂了辫子老皇帝的军机大臣和坤后,行三跪九地叩拜才最终改为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节。随后的一件事情,更让马戛尔尼高兴不已,因为他所带来的数百件英国垃圾制品。居然换回辫子老皇帝赐予的一大批珍宝,诸如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总数达三千多件。
马戛尔尼接着试图让辫子老皇帝同意两国自由通商,允许在北京派遣常驻使节,让英国人在华自由传教等6项条件,但这些要求非但没能获得同意。而且还捅了个大马蜂窝。没过几天,马戛尔尼一行人就被清国官员强行要求离开中国内陆,从广州启程返回英国。
只是,马戛尔尼本人并没死心,既然文明方式不可,那就要考虑武力手段解决。早在清国沿途行程中。他不仅要求随行人员详细绘制各类区域地图。更是亲自观察过清国的军力。在马戛尔尼看来,清国军队虽然人数很是庞大。有号称有数百万之众,但他们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根本不堪一击。
绝大部分清国士兵都配置着冷兵器,诸如弓箭,长矛与马刀等等。火炮火枪不仅少的可怜,而且效能很差,基本上都是欧洲战场上退役的老古董;军士素质极为低下,即便是作为辫子老皇帝最为精锐的卫戍部队,也不过如此。士兵们军纪散漫,军官们不懂现代战争常识,却喜欢摆弄什么胡乱阵法;至于那些破帆船组成地水师,则更不放在马戛尔尼爵士的眼里。
马戛尔尼相信只需要派遣一支40多艘的强大英国舰队,便可全部摧毁清国沿岸的海军实力;而2至3万人英国陆军就能打败辫子皇帝部队,从天津一路冲到清国首都,北京城下。以大炮打开了大清国的国门,自己通过艰苦和谈想得到而没有得到东西,却能够让英国军队用坚船大炮轻而易举地得到。
于是,马戛尔尼在从广州返回不列颠岛之前,让自己的随从留下20多人于澳门一带。他们的任务是时刻收集来自清国的各类政治军事情报,为将来大英帝国远征军对其动武,做好前期情报方面的详实准备。
1794年6月间,在回到英国之后,马戛尔尼就在下议院述职时,曾信誓旦旦的如是说道!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或许再用不了50年,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绝对野蛮和彻底贫困地状态!
……大清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地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地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从我和我的随从们期间1年多观察中,可以毫不疑问地断定,所谓大清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罢了,只要我们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彻底打倒在地……”
马戛尔尼强烈建议英国国会应在适当时机,可以借助东印度公司的海陆军力量,发动一场对清国的有限度战争,以期迫使对方请求和谈,并接受英国的通商贸易等6项条款。还可在清国大陆获得一块大英帝国的直属殖民地,让庞大的清国逐步成为英国的产品倾销地和附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