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珠重生在六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事情可为,有些事情不可为。田梗生心里都有一把秤。见妻子似乎并没有听见自己的话,田梗生又道,“咱们可以与姚家渐行渐远,这无伤大雅。但咱们绝对不能做背弃忘义之徒,让姚家平添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想想以前在孙云芳身边的日子,她对你可好?”
  秦小梅闻言有些愣住,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以前的日子,脸色慢慢平和下来。把衣服折叠好后放进包里,然后才跟田梗生出了田兆明的房间。
  田兆明送姚明珠到家后,田兆明跟姚家人道别后就离开姚家。
  回到家里,田兆明一眼就看出家里被弄过的痕迹。皱了皱眉出来房间,走到田梗生身边坐下,“爸,跟您说个事儿。”
  田梗生疑惑地看了眼比自己还高的儿子说,“什么事。”
  田兆明把姚明珠告诉他的话,重新组织了一下告诉了田梗生。
  田梗生闻言皱了皱眉头,觉得有几分道理。
  “爸,剩余的土地分下去后,肯定能带动积极性的。田里即使不种稻谷,可种其他粮食也可以的。我相信饿了两年的村民自己一定话想办法弄些种子的。而等过了今年,明年你们若是想要收回田地也可以事先说明下就好了。”
  “只是,上面的……。”田梗生还是有些犹豫。
  “只要陈国强和村里的干部都同意了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想想。”田梗生沉默了一会说,而后挥手赶田兆明,“明天天不亮就要走,赶紧去准备东西。”


第15章 
  “妈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田兆明说。
  见父亲田梗生似乎有些意动,接着道,“爸,这是现在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法。那些空置的田地空着也是长些杂草而已。可分到咱们村的村民手里,大家肯定舍不得让土地空置着。你看如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谁家没有翻地种东西?”
  田梗生深深叹了一口气,“理是这个理,可国家没有这个规定。”
  田兆明闻言淡淡以道,“山高皇帝远,咱们全村都不说,谁能知道?”
  “咱们村这么多人,谁能保证一个都不说出去?”田梗生瞪了眼儿子,真是书生意气。
  “爸,没有挨过饥饿的人也许会,但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后,对于能得到种粮食的田地,你觉得大家还会说出去么?”
  田梗生摇了摇头,“陈国强他们不会同意的。”这是要担很大风险的事情。
  “爸,你管着生产的,只要秋收的供应粮能上交,农民还有富余就好。”田兆明说,“这事却是有风险,可风险也代表着机遇。您想想,全县都歉收,唯有咱们村丰收了,你说镇里,县里会怎么看?”
  〃你别说了,赶紧上床睡吧。”田梗生觉得自己还是得想想,这可是跟上面对着干的。若是被当做反势力了,那自己一家可怎么办?当年那场灭地/主的活动,他可是亲眼见过的。可老二提出的这个方法确实可行,能挑动积极性不说,还能多产出一些粮食。只是若上面问起来,粮种的事情怎么解释?
  如此一想,田梗生又犹豫了。
  田兆明见说不通,心里有些愧疚。小丫头犹犹豫豫找自己,他还打了包票会说服父亲。如今想来自己才是想得天真了些。回屋后,怎么也睡不着,拿起笔,找了纸给姚明珠写了道歉信。
  第二日黎明时分,田兆明离开姚家村时,绕路到了姚家的院门前,把信从门缝里赛了进去。
  姚明珠一早起来就听到奶奶说,门口赛了一封信,上面写着她亲启。
  打开信,姚明珠看了内容后有些失望。不过村长田梗生不愿意担当风险也是可以理解的。姚明珠只是愁,自己家怎么增加粮食。
  “耀荣,兆明送的那些土豆,我前天用了些。你把剩余的土豆摊在后院的廊下,能照到阳光的地方,等土豆发芽后,种在咱们家的花坛里。〃姚奶奶说。
  〃妈,花坛不是要种菜么?”姚耀荣今天没有上工,只有孙云芳排到了挑拣谷种子的活计。
  “不种了。“姚奶奶有些惋惜,“要是家里当时多弄点花坛就好了。”
  姚明珠听着,忽然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奶奶,爸,咱们干脆把院子的石板掀掉,然后种菜和其他农作物吧?”他们的院子够大,前后院加起来五六公分的地了。
  姚耀荣和姚奶奶闻言,大吃一惊后却是欣喜若狂。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呢?家里的院子这么大的地怎么不利用起来呢??姚奶奶心里无比后悔,“阿珠,好,好,这主意好啊。”顿了顿,对姚耀荣道,“耀荣,明日你跟云芳就不要上工了,咱们把所有的青石板翘起来放在一边。以后等咱们条件好了再铺上。”
  见奶奶和父亲同意,姚明珠心里也很高兴。只是院子的土地被压得结实了,后面翻土估计还是个很吃力的活计,还有粮种也是个大问题。
  孙云芳回来后,听到姚明珠的提议,心里非常高兴的。
  “妈,爸,奶奶,咱们粮种怎么办?”姚明珠问道。
  大伙一听也愁了起来。
  “咱们这院子只能做旱地来种粮食的。红薯,高粱,大豆,小麦都可以的。只是这找粮种倒是真的麻烦了。”姚奶奶分析,说完之后更加惆怅了。
  “妈,要不我去镇上问一问我表哥?”孙云芳建议道。
  “你那个在粮站上班的表哥?”姚奶奶皱眉问。
  “嗯嗯。”孙云芳点点头。
  姚耀荣却在一旁道,“云芳,算了,你姑妈一家恨着爸,咱们如今去能有什么好脸色?”
  被母亲一提起,姚明珠倒是真的想起了表舅来。而父亲的话,姚明珠也想起了姑婆家跟外婆家的一些事情来。
  主要是当年姑婆孙美玲嫁给姑公赵志强的事情。
  赵志强的父母是个本本分分的人,在镇上开了一个打铁铺子,生意勉强够过日子。只是赵志强不喜欢那打铁的活计,在镇上游荡。渐渐地成了有名的混人,霸占着河口一带的搬运生意。
  而孙家在姚明珠外公孙易礼手中发展壮大,镇上称为孙镇半,镇子一大半产业都是孙家的。姑婆孙美玲当年比较新潮,外出求学。后来因祖外奶去世,姑婆孙美玲回了镇上。
  只是不知怎么的被赵志强这人给缠上了。
  这人的做法比较文雅,不时地送孙美玲一些书,一些新式的物件。孙美玲上过洋学堂,思想开放,也主张自由恋爱。竟然放话只要赵志强打动了她,她可以嫁给他。
  赵志强于是来劲了,追势更猛了一些。一年以后,没想到孙美玲竟然真的看上赵志强,要嫁给他。
  孙易礼气得跟孙美玲断绝了关系。
  孙美玲倒是硬气,跟赵志强的父母窝在打铁铺里。
  只是赵志强毕竟浪荡惯了,期初还好,当孙美玲生下女儿后,赵志强又在镇上混了起来,三天两头为地盘打架。
  自此,孙美玲与赵志强就三天两头闹。
  那些日子,孙美玲过得真的很苦。而孙云芳的父亲却是真的狠心,说断绝关系就断绝,没有帮一点忙。特别是孙美玲生下老二后,家里几乎断了粮。孙美玲上门求救被孙易礼赶了出去。
  自此孙美玲恨上了孙易礼。
  后来孙美玲坚持要离婚,只带着女儿离开。
  赵志强发现后,追到了省城才拦住了孙美玲。举天发誓又是下跪才留下了孙美玲。
  从此,赵志强真的收了心。
  国家已成立,铁匠成了热门的手艺人,赵志强父母不仅吃上了商品粮,还个店铺经营。而赵志强呢,竟然进了省城的钢铁厂。
  孙美玲也跟着在钢铁厂当了宣传委员。只是全国大面积闹/饥/荒后,钢铁厂养不了那么多人。孙美玲作为干部和工作积极分子,带头离开钢铁厂,为厂子减压。
  而因为赵志强两口子的工作,其大女儿上了大学,如今在县城当一名医生。大儿子虽然没有上大学,但却被招工进镇上的粮站,几年当上了个主任。至于二儿子,则在镇上的一个国营厂上班。一大家子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好。
  而姚明珠的外公孙易礼,姚明珠见过但没有印象,听说在国家成立前,他带着小妾和金条到了岛国。而姚明珠外婆一怒之下把家产全部捐了出去。
  也因为那义捐,得了个红色娘子的称号,毕竟当时的镇上好几拨势力,政权三番两变。也是外婆运气好,把财产捐给了人民军。
  也因为这举动,孙家保留了镇上的一座带着前后花园的洋楼。外婆如今也吃上商品粮,不像姚家的日子。
  姚明珠却觉得可以一试的,她还记得外婆过世的时候,姑婆来了,哭得很后悔,说自己脾气臭,哥哥是哥哥,嫂子是嫂子,她不该跟嫂子断绝来往。姚明珠见几人沉默,于是说,“要不问问外婆?”


第16章 
  “问你外婆?”孙云芳有些不明白。
  姚耀荣,姚奶奶听了姚明珠的话都是一愣,似乎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几人很快回过神来,姚耀荣有些犹豫。
  姚奶奶就赞同道,“这事确实该问亲家。”
  姚明珠接着说,“姑婆是跟外公之间有恩怨的,与外婆不一定有。何况当年外公可是丢下了外婆和小舅的。俩人对外公都有恨,说不定还能和好呢?”
  “等农忙过了,我去镇上看看。”孙云芳想想道,父亲未离开时,母亲是惦记姑姑的。当年父亲没有支助姑姑,母亲倒是悄悄送了几回钱财,只是当时家里母亲不受宠,一直是二房当家,被父亲知道后,母亲也不敢妄为了。
  后来父亲带着二房悄悄离开去了岛国。母亲得知后,一夜间白了黑发,而后生怨恨,把孙家的所有家当捐了出去。后来就再也没有提过姑姑和父亲了,更是连孙家的老祖坟地也没有踏入过。
  不知道说这事,母亲会不会伤心?
  天气渐渐变得暖和起来。
  姚家也一片忙碌,忙着翻开石板,忙着翻地。
  压得死板的地要重新翻松动是很费精力和体力。姚明珠也在后院帮着忙,只是突然,一声巨大的响声在隔壁响起,似乎有人踢翻了凳子。
  姚明珠贴着墙体听。
  “田梗生,你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角。”陈国强一把蹬掉凳子站起来,“土地怎么能分到农民手里作为私有?信不信,我一封举报信递上去,你吃不了兜着走?”
  “老陈,你这火爆脾气先等等,让老田把话说完。”会计谭宗林皱着眉头在一旁说。
  秦志兰也附和,很是不客气地批评,“先听村长怎么说咱们再下结论。别话头刚起,你就咋咋呼呼。”
  田梗生在桌子上磕了磕烟杆道,“我的意思是把村里种不了的田地分给村民,但地的所有权还在咱们村委,在国家。村民可以有使用权,可以随意种植东西。咱们集体种植的粮食大家也要出力,到时候交了公粮,分给村民的少了,但他们还有自己种植的粮食,今年冬天咱们村日子就不会难熬。若是风调雨顺,所不定还有富余。”
  顿了顿,补充,“这让村子富余了,功劳算谁的?”说完看了眼陈国强。
  陈国强是村支书,是村里最大的官。让村子富余当然他的功劳最大了。陈国强闻言沉默了下来,脸上有些讪讪的。
  谭宗林却想得多些问,“分给村民种,那粮种怎么办?”
  田梗生说,“我想了两个法子。”
  “赶紧说呀。”谢志兰连忙催促。
  “全村一起开始节省粮食,拿出节省的那一部分分给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