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主他人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桢闻言吃惊地看着王韫,他好像从未认识过王韫一样凝视着王韫,温言道,“小友所言极是,只是找棺材这件事不妨交给我,你回客栈吧。”

    王韫坚决地摇了摇头,“我来。”

    “再者,”王韫道,“我要是去喊人来此,人不一定会信我。”

    她看上去年纪有点小,她要是叫人和她一起去撬棺材板,人家只会把她当神经病,大晚上不睡觉去撬棺材。换成她自己大晚上被小姑娘叫醒去撬棺材她也不信,但荀桢不同,荀桢年纪大,人们对年纪大的人总会敬重一些,对他的话也会多信上两三分。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这样是不是找虐,明明心里害怕得要死却硬要作。

    可是她想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若是超自然现象都不怕了,好像也没什么可以吓到她了。她不想再叫荀桢挡在她面前,替她拦下一切了。

    王韫看着荀桢,看着他丝丝缕缕的白发。

    荀桢年纪大了,此事是她主动揽下的,王韫不想荀桢和她一起遭罪。荀桢早晚会离开她,王韫不是瞎子,她能感知周遭的事,荀桢教她练字带她去拜访罗安泰的叔叔,就像是老师一样谆谆教导着她,为的就是教导她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人。

    她突然很想表现给荀桢看,告诉他她可以的,她可以自己独立处理后宅的事,鬼什么的她也不怕。

    吧……

    大概……

    在这种事方面表现自己细想起来挺中二的。

    王韫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后便不再理荀桢,她向着荀桢点了点头示意,便朝着棺木的方向跑去。

    之前耽误了一段时间现在要快些了。

    王韫跑出了一段距离,身后遥遥传来荀桢的声音。

    王韫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只能转头冲着漆黑的夜幕大声喊道,“我无事的!先生不必担心我!先生快些回去吧!我担心她趁机逃跑!”

    喊完王韫就像牛似得一头扎到一口棺材前。

    看着漆黑的棺材板,王韫默默捏紧了拳头,大口大口地吞咽着口水,心脏扑通直跳。

    “出息点啊王韫!”王韫絮絮叨叨地念道。

    可是谁知道漆黑的木板下是不是一堆尚未化完的白骨?

    王韫想象力很丰富,以前她挺自豪的,此刻她真的很恨自己的想象力的。

    她已经脑补出了棺材里的尸骨。挂着破烂的布条,覆着腐肉的森森白骨,头颅上覆着些稀稀落落的发丝,眼眶处只有两个巨大的黑洞,隔着木板死死地盯着她。

    王韫一个哆嗦,差点被自己的想象吓得飙泪。

    卧槽先生救命!我不要这么中二了!

    可是她跑得太快了,荀桢已经被她甩在了夜色中,再也看不到了。她喊再大声荀桢也不会脚踩七彩祥云来救她。

    得了,硬着头皮上吧,王韫。

    “别想别想,越想越怕。”王韫绿着张脸安慰自己。实在怕得慌,就做点啥转移注意力,佛经不行,王韫也不知道有什么佛经,况且一念佛经就像是承认了有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存在似的。

    这个时候就有点想点马克思之类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众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于是王韫唱起了红/歌。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从《解/放/军/进行曲》到《黄河大合唱》再到《没用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红/歌大法好,社/会/主/义/大法好!

    回想着阅兵时见到的威武雄壮,正气凛然的兵哥哥们,唱着唱着王韫的快要跳出喉咙口的心慢慢回落,就这么王韫附身屈指敲了敲棺材。

    “咚咚”两声回响在田野中。

    棺材里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断断续续地啜泣声忽远忽近。

    王韫唱着红/歌健步如飞,一边往前走一边扯着嗓子喊,“有人吗?”

    她的声音回荡在旷野里,惊起一树枝的飞鸦。

    王韫喊了两声,兴许是她现在的位置离关着女人的棺材近了,女人听到了王韫的喊声,幽咽的哭声突然停住了。接着便是一阵疯狂的拍打声和她喜极而泣的回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王韫大喜,终于不用再继续敲棺材了!

    “你等等!我马上来!”

    知道王韫的存在后,锤击棺材的声音越来越激烈,夹杂着女人含糊不清的哭喊。

    王韫大声安慰着女人,加快了步子循着声音来源跑去,她跑得急了,一时未注意到脚下,被什么东西狠狠地绊了一下。王韫一个踉跄了,向前跌去,摔倒之际,王韫下意识护住手里的烛台,高高举过头顶,免得摔下来的时候点燃草丛。

    疼疼疼!

    预想之中的疼痛袭来,王韫整个身子直接就砸在了泥土地上,刹那间,觉得不止是膝盖摔破了皮,她的胸都要被撞飞了,胸往地上一磕差点没把她撞吐血。

    王韫倒吸一口冷气,从地上慌忙爬起来,无暇顾及自己的伤,王韫低头拿起绊到她的罪魁祸首。

    是一个不知名的果子,很新鲜,像是刚刚才被人遗落下的。

    此处偏僻,大晚上基本无人路过。

    之前闻到烟味又钻入了王韫的鼻子里,王韫端起烛台,小心翼翼地照着眼前的路。

    往前又走了两步,便瞧见了草丛中被打翻的一束香和果盘,草丛被人踩出了一大块痕迹,野草蔫蔫地垂着头,俯着腰贴着地。贡香被人踩断成了两三截已经熄灭了,圆圆的果子和着碎瓷片散落了一地。

    要是摔倒这些碎瓷片上……

    王韫想象了一下画面,画面太美她不敢想。

    再往前看,一地狼藉前摆着一口笨重的棺材,其他棺木虽然历经风吹雨打但也能出来木质都不错,而眼前的棺材画风突兀,粗制滥造。

    王韫扑倒面前的棺材上,敲了敲,“有人吗?!”

    再无人回答她她就要打人了。

    王韫话音刚落,棺木中便传来了女人清晰的哭声。

    “有人有人!!”女人悲鸣了一声,砸着棺材板,哭喊道,“救救我!救救我!!”

    终于找到了!

    王韫靠着棺材滑下,瘫坐在地上,如释重负地长舒了口气。

    “你不要怕,我已经叫人去喊人了,我现在不能撬开棺材,棺材板已经被钉上了。”王韫疲惫道。

    有个活人在使她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她虽然放松了,但王韫怕女人紧张,想着舒缓舒缓她的情绪,转移女人的注意,王韫安慰似地问道,“你是何人?怎么好好地被关到了棺材里?”

    女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本是刘山村人氏……不想被一对歹毒的兄弟瞧上……我……打夫君去了就一直寡居着……”

    女人一句话说得七零八落,颠三倒四,但不妨碍王韫敏锐地捕捉到了四个字,“兄弟”、“寡居”。

    “我们要缉拿的是一对兄弟,本是乡里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不知怎么得瞧上了个寡妇。”“寡妇年纪轻轻的长得也些姿色,性子也是个烈性的,他们兄弟俩一时暴怒竟把人踹死了。”

    棺材里的是捕快口中的寡妇?她没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刷微博看到了描写徐阶的一段话“公生而白皙,秀眉目,美须髯,端坐竟日,无跛倚,湛然冰玉。及接之而蔼然春/温,色笑袭人,有所谈论,霏霏皆芬屑。”我的妈好像先生啊!

 第58章 无责任番外 二十年

    暮春时节; 江南草长; 春风骀荡。

    崔季宁醒来时天光正好; 暖暖的春光斜斜地宣泄了一地; 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

    她缓缓翻身下床; 拿起床侧挂着的蓝白相间的衣裳。

    掐指一算; 她已经在大学书院呆了有两个年头了。

    崔季宁出生京中不值一提的小吏家中; 家里有数个兄弟姐妹; 与其他姐妹不同的是,她打小就爱念书习字,姐妹们聚在门外踢毽子时; 她便一人端坐屋子里念着些枯燥的圣贤书,梦想着有一日能去大学书院念书。

    大学书院是大晋最负盛名的书院,由当年的大儒荀桢致仕一手创办。

    大学书院二十年来弦歌不绝; 群英荟萃; 聚集了不知多少大晋的才子,寒门到士族子弟往来其中游学; 不论家世,但论贤能才学。

    三年前; 在荀夫人和当今内阁大学士罗安泰的努力下; 大学书院终于正式开始招收女子。

    崔季宁听闻此消息后欣喜若狂,不顾家人反对,关门苦读一心备考大学书院。

    崔季宁平生尊敬的人不多,其中荀夫人算作一个。

    她的母亲对此嗤之以鼻,提起荀夫人时往往提起她的族姐——南阳王妃。

    她常常以南阳王妃作榜样教育崔季宁; 教导她女子要三从四德,嫁给一个和南阳王一样的好夫君,生儿育女,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荀夫人虽有些才学,但年纪轻轻便守了活寡,实非女儿家的好归宿,日后你便收收心吧。”

    崔季宁不答,南阳王妃和荀夫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她的姐妹们梦想着当下一个南阳王妃,而她则更想做荀夫人。

    书山学海,山高水长,此番一去便回不得头了。

    想到要和其他姐妹一样困于宅子里,提防着姨娘和丫鬟,争着生个儿子,崔季宁就一阵害怕。

    最终她不顾父母阻拦,留下“人各有志”的字信,一意来到了大学书院学习已有两年。

    崔季宁伸手理了理裙上的岫玉牌,想到两年前幼稚的自己,她不住轻笑。

    抱着今日要上的书踱步出了室内。

    书院内人来人往,穿着蓝白相间衣衫的学子沐浴在清晨的日光下,忙忙碌碌。

    明日便是大学书院办学的第二十个年头,听闻,今日荀大人以前的学生都会来。

    荀大人去世已有十多年,传言荀大人去世时,有个道士高唱着不知名的歌,驾着只白鹤闯入葬礼,带走了荀大人的棺木。

    此事颇有些传奇,在京中传得甚广,有好事者甚至叹道,荀大人是假死被神仙带去修道了。

    崔季宁向来是不信这些的,人死如灯灭何来去修仙问道。

    比起修仙问道的鬼神之事,她更好奇荀大人本人,可惜她当时年纪尚小,无缘得见大儒的风采,但一想他的学生弟子,也能窥得一二荀桢的风姿。

    如今得荀大人真传的弟子有六人,荀夫人也是其中一个。

    荀夫人和荀大人的故事,在京中即便是垂髫稚子也知晓一些。

    十八岁的荀夫人嫁给六十的荀大人,在相处了短短几年,荀大人便溘然长逝,独留荀夫人一人。当时京中不少人等着看荀夫人再嫁,但二十多年来,荀夫人一直独身一人,主持着大学书院,未曾有再嫁的念头。

    如今荀夫人快四十了,温柔可亲,京中有缘得见荀大人的老人都叹息,荀夫人活得和当初的荀大人有些相似,似乎是活出了荀大人的样子。

    王家有二女,一人荀夫人,一人南阳王妃。

    好事者常间其二者优劣,引东晋尼姑的话来评判二人,“荀夫人神情散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