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婚]重生之林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要参点面粉和白糖外,如果没有油炸也可以直接放到蒸笼里跟馒头一起蒸煮,照样能吃,一点都不费钱费事儿。
  味道还不错,林帆见剩下的不到二十个,想自己答应全留给二儿子的话,就自己偷偷笑,小张再又不会数数,多多少少又不知道,有给他吃他就很开心了。
  林帆进主卧室看还在炕上呼呼的两个儿子,小四斤从小睡觉很老实的,安安静静的,怎么睡的怎么醒来。张再就不这样了,一张大炕,他可以转着圈的睡,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睡的,半夜有时候起来给他们把尿的时候,原来是头的地方,摸到的是他脚,一百八十度的转圈啊。
  现在他就把脚放到小四斤的肚子上,跟小四斤成一个九十度的角,跟个倒下的“T”字样。
  林帆只把他的脚轻轻放下,没有给他调整睡姿,一会不小心吵醒了就得哭嚎了。
  虽然孩子多有些累,但是得到的乐趣也不少,一个是个带,三个也是带,林帆心里想,反正现在人养孩子都是放养的,家属院也很安全,等他们都大点她就可以把他们都放出去,她自己也能清净些了。
  小张再起来了,抹抹眼睛,打着大大的哈欠,看林帆看他,就露出大大的笑容。向林帆伸出双臂,这是醒来后他最常做的动作,非得要亲娘抱着他,亲亲他,一会儿,才肯下地。
  林帆抱着他去用温水擦脸,等他完全清醒了,留给他两块南瓜饼,反正这玩意不是用糯米粉参的,是真正的面粉,吃多点也没事儿。
  小张再永远胃口好,一手捉一个,他不是吃完一个,再吃一个。而是每一个都啃一口,左啃一口再右啃一口,他手上的两个南瓜饼,都是牙印。
  别人别想从他手上分东西,除非你不介意他的口水,不过这也不容易。
  林帆觉得自己家的两个孩子都特别的护食,不太爱给别的小朋友分吃的。
  每次带他们出去玩,林帆尽量不让他们手上拿吃的,因为别的孩子看到就嘴馋,林帆作为大人当然会从自家孩子手里分点给别的小孩,然后团团就很不愿意了。
  每次搞得挺尴尬的,林帆就让他们吃完了再出去玩,这时候大家都是能吃饱已经很好了,哪里还知道要准备什么零食,也根本没有条件啊!
  像这南瓜饼吧,又是面粉又是白糖的。林帆自己不爱吃炒嫩的南瓜,可是成熟变黄的南瓜蒸着吃,她反而喜欢。做南瓜粥也照样好吃,而且小孩子吃都很好的。
  小张再喷香的吃着亲娘给的下午“点心”,再喝一小碗温开水,就可以顶到晚饭的时候。如果不吃点东西,他就会很饿,长那么壮实不是白长的,跟食物的丰盛有关。
  林帆看二儿子吃东西,她自己都觉得特别有胃口,不为别的就为她儿子吃得香,说来她的前两个孩子,身子一样好,胃口一样好,同样一旦吃东西都特别的专注,认认真真的,从来不用像别家的孩子那样,吃饭需要各种哄。
  林帆一直觉得他们特别好养,想到这里就想到小四斤,这孩子无论胃口还是身板都不如哥哥姐姐好。
  团团今天回来的时候有些不对劲,没有蹦蹦跳跳的跑到林帆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林帆有些不适应,问她怎么啦?
  “老师打我手。”
  “啊,为什么?”
  “没交作业,班里好多都打了。”团团低着头,小小声的回答。
  “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要做作业还是说你不知道要怎么做?
  “娘看看你的手,哎哟,这么严重?”
  胖胖的手上,有细细的小棍子痕迹,都红肿了。林帆皱皱眉头,有些不高兴,她闺女才去上学几天?连人家说的啥都不知道,为什么不当堂就教,然后让他们回去按照那个样子做?
  不过林帆没有说出来,也没有表现出来不满,她不想把这些表现给孩子看。
  “等会洗完澡给你上药,以后要好好听课,老师要做作业就做作业吧,不会娘教你写,不然让小墨哥哥教你写。”
  团团点点头,吸吸鼻子,“老师打得可疼了,有些小孩都哭了。不过,我可没有哭!对了,李红星说她以后也要帮我,共同进步!”
  “你那个同桌?她家是干嘛的?”
  “她说她爷爷是村长,可厉害了!”团团还点点头,以表示特别厉害。
  怪不得说个话,还有腔有调的,这是耳濡目染了呗,林帆心里想。
  那个学校确实有一大部分是附近乡里的孩子,驻地的孩子不过是借读的,因为方圆百里除了那无人烟的山脉,也就那里有小学校,上初中就得回本户籍所在地上了。


第100章 第 100 章
  晚上吃饭的时候; 团团没有拿筷子; 而且拿着她两三岁时用的铁勺子,一口一口的往嘴里送粥; 张爱国奇怪的看了闺女好几眼。
  “闺女; 你手怎么回事儿?”不愧是张爱国,一问就到点上。
  林帆看了团团一眼; 没有说话; 团团本来以为亲娘会说啥,没想到亲娘啥都没有说,亲娘给张再把咸鱼的刺挑了出来; 放到张再的勺子里去。
  “嗯,我没写作业; 老师打手掌。”团团只得自己说了。
  张爱国看了团团一眼; 团团以为他会说什么,但张爱国什么也没有说,团团觉得自己的父母都怎么了嘛!
  张爱国给闺女夹了块鱼肉; “多吃点,吃饱了做作业。”
  团团动动嘴,只得舀起鱼肉放进嘴里,叹了小小的口气; 捉着馒头大口的咬。
  吃完饭,张爱国拿起闺女的小胖手,“你娘给上药了,过两天就好了。”张爱国摸摸团团的脑袋; 闺女上学没几天就被打,他也不好再说啥,到时候闹情绪不想去上学,他是该打还是不打?
  如果是小子当然要揍一顿吧,不过闺女嘛,总有些舍不得。
  张爱国的表现在林帆的意料之内,别看张爱国护短的性子,但是对上老师他本能的会有些尊重,就算那就是个代课的小学老师。
  现在的人多数是这样,别看运动期间,各种的迫害知识分子,叫什么臭老九,学生批斗老师,但是长辈普遍对有文化的代表~教师,是很尊重的。
  一般把孩子带到学校的时候,父母对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啊,您好好管,要是没学好,就狠狠的打,我们父母不会说啥的!”
  老师体罚学生,家长多是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老师才这样做的,大部分的家长听说老师打孩子,回到家说不定还要打自家孩子,因为觉得他不听话,让老师打了他们都觉得脸上无光。
  张爱国当然不会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只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他认为老师打孩子有他们的道理。
  他再心疼闺女,可他的思想,他的认知还是受那个时代烙印的影响,做出的举动当然也就能理解了。
  林帆也没有就这件事再说什么,毕竟把孩子送过去就是要学点东西的,而且这事也不严重,没有让孩子有什么阴影,林帆也没有介入。不过从那以后,林帆每次跟闺女说话都有意无意的引导她多说学校的事,比如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事。
  她担心自己的闺女会受到不好的对待,自己不知道。
  所以林帆即使没有去学校,通过团团的嘴巴,基本上把学校老师的名字和性格,比如哪个老师爱打学生,哪个老师性格好。又比如闺女的同学都有什么样的人,这样她可以给闺女一些建议,有些品行不好的,暴力的同学,就不要理会,也不要跟他们凑做堆。
  团团也很喜欢跟亲娘说学校的事,但是从来没有把家里的事往外说,这也是林帆常常教育她有关。
  当然张爱国开始对大闺女的学习也上心的,每次有时间了,回来一定会问闺女,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有的话也偶尔陪闺女写作业。
  他最近是也是忙得厉害,上面还在民生要如何走,进行各种争论与斗争。好在军方这边的大佬是积极的提出纠正“四人帮”的错误,给受到不公待遇的人“拨乱反正”。就算还是在掰手腕的阶段,但是自己方的领头人是这样的观点与思想,那么他们的工作还是能进行下去的。
  五月的时候,天气热了起来,张爱国接到家里的信,估计是说老父亲最近身体不太好,想念孙子,希望他们有时间回来一趟云云。
  张爱国跟林帆提了这个事情,“正好我这段时间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安排一下,也好几年没有归家探亲了。这次回去顺便把老二、老三的户口落了吧。”
  别看林帆来随军了,可她的户口还在张家屯呢,这时候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别是很大的,并且不能随意的迁移户口。不旦是她,家里的孩子也一样,要报户口也是在张家屯里申请盖章,后面自有一套流程走的。
  张爱国是个兵,他出门不太受这个影响,有驻地的介绍信和军官证等可以有许多的用处。
  “你说要入户口,那总得取个正经名字吧,老大、老二有了,老三还没有呢!别给上的小名儿,将来改了也麻烦得很。你既然是父亲,就你取名儿呗?”
  “这个我也在想,这孩子生在夏天,要不就叫张炎?”
  “哪个炎?炎热那个?”
  “嗯!”
  “好像也不错,那大名儿就叫张炎吧!”名儿普通了些,但是张爱国给孩子们取的名字也算用心了。
  林帆知道要回老家的具体时间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别的好说,但小孩子的东西是一定要带的。林帆又到驻地的卫生所拿了点药,卫生所这些年也好多了,驻地给弄大了地方,医生也增加一名,护士几个,这样一些小病小痛都可以在这里看了,也可以挂水了。条件比他们刚来那会好很多了。
  林帆就怕孩子在路上有个头痛脑热的,发烧拉肚子之类的,都是家常用药。
  她和张爱国就是衣服两套,现在天气也开始要热起来了,不用带太多的厚衣服,孩子要带一件外套,小薄被,免得早晚温度低。
  八个月的小四斤需要大人抱着,两个大的,小张再也需要大人背着,想想要带三个孩子出远门,林帆还没有迈出脚步,她就觉得累了。
  林帆委托白棠一家帮忙照看家里,他们这次回去因为假期缘故,除去往回的时间,差不多要在老家待半个月的,张爱国回来他们一家就要跟着走,不然她一个人怎么带三个孩子赶火车?
  每个人都背着行李,团团跟学校请假后,她自己也要背着行李的,比如她自己的小水壶,里面装满了开水,对她来说背久了重,还有路上的零食等等。
  小张再嘛,负责拉着姐姐的手,就不错了。
  张爱国自家大包小包的,除了行李外,给老家人带的一点礼物也在里面,这个是要提前买的,不能到当天再买了,带着孩子怎么都不方便购物。
  搭着大卡咣咣铛铛的在山路上走。
  “娘,老家怎么样?”团团听说要回老家,好奇心一直没有停过,她从记事起就是家属院里的人和事,没想到自己还有个老家啊,以前常听说这个奶奶爷爷,那个叔叔婶婶的,不过没有那么深的体会,现在竟然要出远门,回老家了,孩子心里充满了旅途的期待与满满的兴奋。
  加上林帆跟她说的家里有谁有谁,搞得她好奇得不得了,连小墨哥哥都抛到脑后了。
  他们的火车车次是在白天上午,张爱国拿到了三张硬卧票,软卧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