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战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打边谈?”

陆征祥刚来到,停了李汉的解释微楞片刻,点头,“这倒是个好方法,就是英国人那边,英国公使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意图!”

“由不得他们了,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实现了战略意图,三面包围了俄国远东集团军。现在要打要谈,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俄国人就算是要派援军,短时间内也上不来。”

李汉笑了笑安慰他,转看向蒋方震:“为了赢得谈判主动权,能够重创远东集团军是主要。百里啊,前线就由你去联系了。总之要求只有一个,一周内重创或全歼俄国远东集团军!”

“总统请放心,我回去就电告前线部队,对他们的胜利表示庆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尽快全歼俄国远东集团军。”

“先别急着离开!”他刚要走,李汉拉住了他:“同时电告伊尔库茨克跟海参崴方面的东北军区各部,为降低自身伤亡,可暂时放松对敌攻势,向对方喊话。通报消息,逼迫他们投降……”

“伊尔库茨克已经基本上被我们炸成了一片废墟,城中过半的民宅也都在轰炸范围内。俄国人缺衣少粮的,又被燃烧弹焚毁了大量的衣食,现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要伊尔库茨克那边投降还是有几分可能的。不过海参崴就危险了,这座军事要塞太硬了,我们要打至少准备三个师,东北军区那边跟我们反应过,要攻城需要挑拨一批105mm中口径重炮,甚至155mm大口径重炮。而且城中有不少的我国侨民跟务工者,关注海参崴的国家也有不少。不宜动用毒气武器!”

“这的确是个难题!”李汉叹了口气,“海参崴是俄国人为防备日本修建的要塞,说他亚洲第一也毫不为过。要打下它太困难了。”

“要不,从拱卫西安的中央卫戍军团调拨一批重炮过去吧?”

“不用了,海参崴并不是那么急着拿下的目标。何况我们现在手伸的已经太长了,民国的实力还没强大到一战定乾坤的地步,这海参崴俄国人绝不可能松口的,就当是个骨头,悬在哪里跟俄国人讨价还价的磨时间吧!调查局从俄国国内传回来一些风声,这个国家国内的革命者最近十分活跃,有可能将爆发革命。我们静观其变吧……”

“是,我这就去安排!”

10月9日,伊尔库茨克被围城二十余天,遭到来自国防军上千吨的高爆炸弹跟燃烧弹轰炸,城中大量的建筑沦为废墟,大量的住宅跟储备物资被焚烧殆尽。缺衣少食之下,频繁爆发人伦惨剧。这一天,随着中国人派出飞艇向城中空投诱降传单,贵族军官团向伊尔库茨克守备司令尼古拉·雷日科夫中将威逼,要求他跟中国人接触。

尼古拉·雷日科夫中将整整一天得滴水不进、失魂落魄的将自己关在一间屋子内,并且拒绝跟任何人见面。

第二日,从他的住所处传出一声枪声,卫兵们知道大事不妙,冲进去一看,尼古拉·雷日科夫中将已经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饮弹自尽。而在他的不远处一封遗书赫然在列。

10月10日,处于数万大军包围圈内的俄军伊尔库茨克军区不顾国内命令,选择了投降,自包括五名少将跟一百六十多位校级军官在内的一万六千多名缺衣少食,已经一两周都没吃过饱饭的俄军士兵成了国防军的俘虏。俄国在外贝加尔区的最后一座军事要塞被中国攻陷!

谈判在即,这么好的宣传机会中国根本不可能放弃的。先是陆军部发布明文电报,宣布前线胜利的消息。随后政府的咽喉报纸《中国之声》报纸上,赫然登出了规模庞大的俄军阵营投降的照片,其中最近几个月来连得战功的吴俊升中将赫然作为受降方的最高将领,代表国防军接受俄军递交指挥刀跟军旗。

两天前,95师抵达克孜勒。上百辆战车摆列整齐向俄军阵地炮击的照片引发的轰动还未散去。仅仅两天之后,俄国伊尔库茨克要塞三个师的三军余部投降的消息,一经报道之后顿时全国乃至世界舆论震动……

规模庞大的俄军投降阵容,尤其还有五名少将跟一百六十多位校级军官的庞大军官团。一经登报之后,立刻被法新社、路透社等机构引用,泰晤士报等几份欧洲报纸也部落与人后,直接用出了拿来主义,复制刊登在了自己的报纸上。随之刊登的,还有中国总统府宣布的‘向俄国全面反攻’的军事动员令,根据此动员令,未来三个月内中国将调动四十个师,向俄国国境内发动全面反攻!

这自然是军事讹诈了,因为不提西伯利亚的冬天已经提前来临,中国的国势用来维持现在的后勤线已是十分困难。而且,中国除非抽调了国境线上的卫戍部队,不然根本腾不出那么多的军事力量向俄军进攻。拿到就靠那些拿着训练用万国造,刚刚转正的后备师?还是新招募的连武器都没摸到的新兵师?

可惜,除了那些密切关注中俄冲突的政客们了解这是军事讹诈。但是不明、真相的人毕竟占了多数。

西方各国民众仿佛又重新看到了日俄战争后俄军的颓势,在国际金融、债券市场上,俄国卢布对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各种股票、债券价格猛跌。在英国跟纽约金融市场上,那些中国发行的便宜国债跟有价资产被大量的买入,甚至华元也正是被欧洲各国所接纳,不同于之前他们仅仅只承认与中国交易中使用的贵重金属。华元,也因为中国的前线连续不断的胜利,获得了西方世界的认可,正式成为一种可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国际性货币。

当然,因为中方的黄金储备只有不足三亿华元,尚且不足美国黄金储备的四十分之一。华元真要成为世界性的坚挺货币,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前线军事的胜利,整个中国如今就像是在过年一样,民国自南到北到处是锣鼓升天,所幸因为政府这两年下达的‘烟花爆竹’禁令,空气中弥散的硝烟味倒是淡了许多。

整个俄国都沉浸在一片不可思议的惶恐中,虽然沙文主义分子叫嚣着要再次报复,但俄国人比谁都明白。中国之前的手段太狠,炸毁了大半条西伯利亚铁路。如今这冬天即将来临,不但对于中国而言这将是一场灾难,对于俄国而言也同样如此。

欧洲各国舆论几乎不约而同的,用带着问号的‘第二场日俄战争’的大幅标题来形容中国的军事胜利。尽管目前中俄两国之间仍然没有一个国家宣布这场战争的失败或结束,但是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中国已经牢牢的占据了上风。伊尔库茨克沦陷之后,中国又有四个师的力量可以调往前线加入对俄国远东集团军的进攻。这对于才刚刚经历了一场东线巨大失败,战死战损过百万兵力的俄国而言,不亚于灾难。

因为它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调兵力送往远东战场了。

为了保证俄国不输的太难看,同时也是为了维系协约国集团。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国认为已经到了他们必须介入的调停的时候了,否则再晚一些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已经通过跟俄国的一场战争,让协约国明白了绝对不能将它推进同盟国的怀中,否则在日本‘变节’,美国又背地里跟中国有说不清楚的关系(事实上因为日俄战争中美国曾经干过的事,英法俄日四国都怀疑是美国在背后怂恿跟扶持中国向俄国宣战),而且这个国家在五年前革命之后国力发展迅速,已经不比欧洲的一些三流工业国差多少了。

也是因此,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英国政府积极从中联络中俄两方,希望两国能够尽快坐在谈判桌前,用和平的方式结束这一场中俄冲突。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五十九章 应付

中国自古以来秉承着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髓莫过于不出头、不出名。

中俄冲突交火两个月,从最初的提心吊胆,到前线胜利频传后的见好就收,中国几千年培育出来的庞大文官跟文人阶层,百万张嘴有人赞成自然有人反对。

进入十月眼看着前线的国防军将士们打生打死,赢得多场对俄冲突的胜利。国内的一些人坐不住了,他们虽然也渴望胜利为自己增加些底气,让自己手上的权力更稳固些。但有些人是天生的软骨头,打仗了不需要他们上前线,自己待在后方都是捻三顾四、畏首畏足的。

当前线国防军打下伊尔库茨克,立刻就有人蹦出来,发表不同意见了。

以梁启超、蔡元培、林森为首的内阁派希望政府能够在有利的条件下接受谈判,而以汪兆铭、胡汉民为首的国会派则建议政府趁现在前线的大好胜利局面接受谈判。

两方虽然的意思虽然都是提议政府接受谈判,但又有些不同。梁启超为首的内阁反对派的态度并不坚决,主要还是以建议为主。

他们的理由很明确:第一,累经大战,国防军损失不小,从前线往后方累计输送来的伤兵也有两万之众了,更多的还在外蒙古接受紧急治疗中,虽没有伤筋动骨,但对于中国国防军而言也不好受;

第二,经过连番战斗,国防军取得了不少的胜利,此刻停战谈判,是较好的时机。不但能巩固既得利益,也能避免与俄国全面对抗;

第三,俄国毕竟是协约国集团成员国,虽然到目前为止,英法两国都没有明确表态介入,但前一段时间东南跟西南地区,中国跟英法两国的殖民地驻军也曾经发生过擦枪走火时间,很明显协约国对于中国的忍耐有限,不如趁现在英国有意调停,就势下坡方为上上之策;

第四,此次中俄之战已经打出了军威、国威,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民跟各界对于李汉领导下的现任政府的信心都已经达到了极高,国民普遍表示革命之后不但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连国家也出现了中兴之势头,十分支持现政府的领导。中国在外的领土已经基本上被夺了回来,剩下的唐努乌梁海跟海参崴,完全可以考虑通过谈判的手段争取收回。

而且政府明面上的财政状况已经不是很好了,这也是他们建议总统见好就收的原因。

内阁梁启超等人是好心居多,但相比之内阁的建议,国会的那些议员们无疑就是包藏祸心了。

如今各省议会成员都在换届之中,目前已经先一步完成换届选举的十七个省中,共和党成员已经占去了八成之多的席位。而其中支持跟效忠李汉的共和党成员又占去了这其中的八成还多。前线连番的胜利,让李汉在国内的威望越来越隆。

现在莫要说有些国会成员希望国会能够成为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了,现在就是指责他独裁,一直压下国务院总理的位置不推选新的总理,没准家里都会被拥护他的人扔臭鸡蛋。

为了手上的权力,自然有些越来越纯粹的政客宁可暂时放弃一些胜利果实,也不希望他的威望更隆!

甚至有些人在报纸上叫嚣,两届之后李汉真能遵守总统法跟宪法放弃总统选举?要知道他那时候可是正当壮年的四十岁,根据中国一贯的惯例,完全可以在干二三十年!

伊尔库茨克的俄军投降后,国内政界便出现了异声,而且异声越来越大、越多越多。偏偏有些人还拿着开战几月来的出口萎缩跟经济发展势头出现减缓为借口,也是忽悠了一群不通国事的国民支持。

为此,李汉也不得不紧急召开内阁全体会议,先行统一了政府高层的意志。

“现在咱们前线大好的局面,可这时候有些人耐不住性子跳出来了,明着是打着为国家好的幌子,背地里打得什么主意,只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