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者_楛似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不适,他也便是执行起自己“宰相”的权利,让那些很是兴奋的兵士回到城外军营脱去铠甲可以回家探亲三日。

    在这些兵士们一个个欢快的跑向那城外已经驻扎起立的军寨时,刘基与李善长等一众知道吴王病情的高官心中不禁有些忧虑。在这古代生病可不是小事,没准一个小小的感冒、流感处理的不好,那也是大有可能丧命的,毕竟古代也是没有那么多的抗生素可以抵抗病毒。

    因为心急加上确实是有一些事情要与吴王商议,所以他们也是紧随车仗之后赶到了吴王府。这些吴国高官在金陵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见他们急匆匆赶来,倒也是没有哪个大胆的家丁护卫敢是阻拦。

    待一众人步入正堂时,只见那吴王哪里有生病的样子,正悠哉悠哉的抱弄着他刚出生但从未见过孩儿戏耍呢。一见这些官员都来了,朱元璋好似早有预料的一般先让他们堂中椅子上坐下,而怀中的孩儿却是一直舍不得放下,待把这孩子哄得舒心睡着了便抱给站在一边的奶妈让她先带孩子出去。

    眼中的目光一直随着那孩儿一直出了门外,心中再无挂念之下这病痛才是一下都回在了身上。晕晕乎乎的坐在了柔软的舒适铺着野兽绒毛的木椅之上,撑着有些晕红的面孔见着这座下一脸肃然却是异常熟悉的文官武臣。

    从他们的面容上一个个扫过,朱元璋强大起精神笑道:“一个个都急什么,本王没在那箭矢乱飞的战场上送去性命,难道还会折戟在这小小的伤寒之下么?呵呵,知道你们出动这么大的阵仗不都是来看望我的,毕竟国事为大,刘基还是你先来说吧。”

    刘基站起身来先朝着那说完话就闭目养神的朱元璋拱了拱手,再是背对吴王面朝众文武道:“这西察合台汗国与着元帝国结盟之事,整个天下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想必诸位大人都是早已知晓并且心中也有一定的想法了。

    念吴王怀病在身,基也就是长话短说了……,要想北伐除了是各处聚集出强盛的兵士外,还是要有大义的名分才是能够名正言顺的讨伐元廷的。所以基提议吴王在金陵先行称帝,之后携新立帝王之威再加上控诉着元廷这百年来种种丧灭人心的罪证,一定是能够北伐成功的!”

    听闻刘基说的激烈,朱元璋抬眼一看只见满堂文武的情绪都是被他带立起来了,全都是在高呼着北伐义行!一见这左边第二位处还有一人一直安然坐在椅子之上,露出一脸的沉思之色。

    一见李善长那金锁的眉头,朱元璋笑了笑用手一指他,道:“百越有什么疑问,趁诸位都在现在就说出来吧。”

    “禀吴王,称帝北伐一事微臣也是认为可行的,甚至到刘大人要携帝王大义全力北伐,也不禁拍案叫绝。只是诸位还未考虑一样事情,就是钱粮从哪里来?我吴国自建立起,还没有哪一年是没有四处征战的,百姓出产再多也是都消耗光了。

    而要是北伐战端开启,百万大军一旦开向北疆,现在是春日时节又没有什么粮食产出,也正是农忙的时候。一征兵民间的劳动力一下子也都是抽调一空,没有影响农事就已经不错了,怎还敢指望能够搜集出大量粮税。而且一旦大战我等不但是要面临北方元军,还要时刻准备与帖木尔援军的决战,再加上疆域战线拉长这沿途粮食损耗更加巨大,后勤恐是一时跟不上大军所需啊!”

    听见还有这般烦忧与困扰,刚从北地退下来还满身杀气的汤和一拍身前木桌,起身大吼道:“这不行那不行,一旦要是让那塞外的蒙古大军与着元廷汇合了,那还打个鸟丈啊!我们这一辈子就是要缩在这南方诸地不成?”

    “是啊,是啊。等到秋收时再北伐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

    这堂内争论的声音渐渐响起,最后越吵越大声谁也拿不出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来。朱元璋本就头痛,再被这叽叽喳喳更是有突然一大吼的声音一震,只感觉脑袋之中嗡嗡作响一见又是这个汤十七在作怪,不禁一拍木案大吼一声道:“都吵什么吵,汤将军你这是在比谁的嗓门大是吗?咳咳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两百零九章做一切准备

    见着堂下众文武终于是安定了下来,朱元璋好不容易才顺了口气,喝口茶润了润喉继续道:“这粮草的事情本王自有考量,也不用你们多做操心,就按称帝后北伐的条例办,到时粮草自然也会眼见今日之局也是要找一些盟友,在北伐成功后把着元廷给赶到漠北之时,要让别人帮助我们拖延一番帖木尔大军才好。

    至于这盟友人选,想来想去,本王也只能选择正处金陵要求我们放还三十万战俘的三大汗国身上了。虽然他们战力恐怕不行,但要是搞个突然埋伏拖延一下帖木尔大军的行进速度也还是可行的,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既然朱元璋说了这粮草之事他能解决,这些文武也是知道吴王平素里就不是鲁莽的人不会动摇国本,也就不再往大军粮草的事情上多做过问。但是对于与那些蒙古汗国结盟之事,文官武将们却是有着各自的看法……

    瞧着下面又是争吵起来了,特别是那群武将,一个个挽袖子撩胳膊都是要用武力解决了。而文官却是说的是天花乱坠,可谁也不服谁,这不就是嚷嚷着吵起来了么。

    “好了,吵吵什么!明日早间待本王身子好些了,便会接见那些汗国使者,你们各自回去,做政务的做政务,至于城外的军营也不要荒废了。给那些探亲的兵士先发一波饷银吧,回家探亲没钱怎么能行。至于回来之后,你们就抓紧操练,待登基之后便是要立即北伐,松懈不得!伯温与百越留下,其他人先回去吧!”

    一众文武恭敬的拱手退出堂外,朱元璋舒适的靠在椅背上,又见李善长与刘基都是露出沉思状,慵懒的看也不看他们位置随手一指道:“有什么疑问,百越先说吧!”

    本来那弯曲的手指已经是指向自己了,结果这吴王又是点名让李善长来说,已经前倾半步的刘基尴尬挠了挠鼻头便又回身坐下。

    李善长得了令起身到堂中恭敬向那肚子一起一伏,平缓着呼吸好似睡着的朱元璋行了一礼,脸上有些纠结似的沉吟道:“禀吴王,微臣还是想要问这粮草之事,要不说清楚百越心中总觉得有一块石头落不下来。”

    见李善长问起粮草的事,朱元璋心中叹息一声,这觉是睡不成了。

    “既然百越问起了,而这粮草事情也确实是你分内之事,为免到时出什么纰漏这话也是必须要先对你们说了。

    想在庆元时本王在张军军营遭遇一次刺杀,好在有惊无险活擒了刺客据他供述是江南世家的人,再从其身上搜出密信人证物证具在,也容不得他们去狡辩……,虽然这些世家可恶,但现在北伐之时后方绝不能乱,所以这些已经在江南盘踞百年、上千年已根深蒂固的世家一时还是动不得的。

    因为北伐迫临,本王心有一计。在姑苏与南通分别停留一日,便是与他们商议以绝不用刺客刺杀之名寻世家的麻烦,而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担负北伐大军的粮草。想必百越也是知道这些江南豪商、世家的富贵奢靡,千百年来的积累早已经是富可敌国了,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联合在一起也完全可以支付百万大军的粮银,也就是如此本王才会这样忌惮。这些人无兵只是一群土老财,一旦有兵有将终将会成为大患!

    再是因为那水师舰队在海外开疆拓土,吴国与那些世家的利益还是相同的,有大利在前不乏有聪明之人愿舍弃小利而得大利。因为百万大军所需粮草实在太多,经过讨价还价他们愿意支付一半,并且这些粮食也很快会用船只运来,支付大军北伐所需。呵呵,至于这另一半便是海鱼罐头。本王在杭州府时向一黑脸渔夫讨得的祖传秘方,这罐头在炎热天气内也可保三两月不坏,现已在杭州开厂制作,不日也将会源源不断运来。”

    “粮食不够,多吃些罐类鱼食也是可以的,而且这海内的鱼永远吃不完也不用担心原料的匮乏。粮草够了,接下来吴国只是需要担负将士们北上时的军饷与死伤兵士的抚恤便可,这样运转整个国库官员紧衣缩食也确实是可以供的起。既如此,百越便是没有什么异议了。”

    说完了这么多话,朱元璋口中也有些干涸,喝了口茶眼见李善长退了下去,便是把目光望向那一直安然坐在椅上的刘基。

    “既然粮草之事已经解决,而国事又由李大人照料运作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而基此时想要说的便是关于这结盟之事,要说与这三大金帐汗国结盟,在帖木尔的压迫下他们也肯定是期许的。但我们与他们结盟,必须得是占据主位,他们派兵埋伏还是入中原支援我等都要细细商议。

    ……说来这帖木尔与元廷结盟恐怕也是不怀好意,只是二十万援军就把我们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去了,不知到那些蒙古汗国的大军埋伏在侧打胜了这些援军,到时他们可否是有足够的兵力去守卫国土,抵挡帖木尔的两面进攻么?”

    听着刘基有些萧瑟的话语,朱元璋也是不禁眯上了眼睛。帖木尔是个少年英雄肯定不会不知道把与元廷结盟的消息先隐蔽起来,派援兵杀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利益才会最大。而他这么高调的把着自己与元廷的结盟事情宣布出来,让所有势力都把目光投入到他派出的二十万援军上,这背后一定是有什么图谋。

    想来除了是要把那三大汗国的兵力与精力都给吸引去,好让帖木尔隐藏的第二路大军趁敌国兵力空虚而攻城掠地之外,朱元璋也是再想不到另外的原因了。这开拔在境外的二十万大军是最容易受到打击埋伏的,只要消灭了他们帖木尔的实力一定会下降许多,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已经快被帖木尔逼疯的那些汗王与长老们一定也不会放过这次绝佳的机会。

    只是这些成吉思汗的正统子孙终究是没落了,要想吃掉这二十万援军,除了是出其不意的埋伏之外恐还是要派遣两倍甚至三、四倍的军力,把他们团团围困再慢慢蚕食才行。

    一旦这些汗国派出了五六十万的精兵,他们守卫国土的兵士那还能再剩多少?既然帖木尔能够派出二十万援助元廷的大军,那他的国土之上能够聚集起来的虎狼兵士也肯定是不会少于这个数,到那时内地空虚之下这些汗国肯定是要岌岌可危了。

    虽然看到了这处破漏,但是朱元璋却不能够拒绝这所带来的利益。这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这些汗国虽然没落但是毕竟存在了百年早已构建起各自的势力与国家,就算是国土之内无兵可守但毕竟是疆域宽阔,帖木尔一下子想要吞掉他们全部势力那也是不可能的。

    只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年的时间,朱元璋相信他在把北方元廷消灭之后修养生息个几年,一定是会再聚集起能够与帖木尔决战的实力。所以说这塞外越乱越好,只有那些蒙古人自己人杀起自己人,乃至到了世仇的地步,到那时才是最符合派兵利益的时候。

    只是一个帖木尔朱元璋还是不怕,他就是恐惧那些蒙古人突然团结起来,共同的想要消灭自己,到那时真的是与全世界为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