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者_楛似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来了,车仗来了!”站立两边街道上的百姓们遥望那奇形怪状的车队兴奋的大声叫喊着。

    说这车队奇形怪状不为过,那前头并排驱赶着五头白色的牛,而在牛后不是宣扬吴**功的威武军士,反而是那些戴着五颜六色的野兽帽子不断跳着奇异舞蹈的深目异族人。

    说到这,朱元璋也是有些无奈。本来他就是想搞一场普普通通的登基仪式,快速的调集起城外聚集军队的士气,再是送往北上伐元。至于仪式简陋么,到北伐成功以后再补办一场不救行了么?到那时皇宫也是建造好了,在皇城之内威风凛凛的登基,这不是多好?

    坑就坑在,那些文武大臣死活都不同意,也因为开国皇帝的登基仪式与祭祀天地对于古代人来说是重要无比的。这可不是朱元璋一个人的事情,而关乎到整个吴国的颜面。所以便是由着他们先在城外建造好了一座金砖高台,等建造完成了也是过去了几日时间,而这个时候那些塞外的蒙古人不嫌麻烦的又要来横插一脚。

    按着这些花白胡须的蒙古长老们的想法来说,这皇帝登基是神圣无比的,而在这之后的结盟仪式何尝不是呢?这下好了,直接两相结合不是皆大欢喜么!

    瞧着他们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好似不听他们的这结盟就完全不可能了。虽然不知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心里,但是朱元璋却是知道就算自己拒绝了,这结盟也肯定是会如常进行的,不会如此儿戏。但又为照顾这些蒙古人的面子,合并就合并吧,别到伏击帖木尔援军的时候给搞出些什么幺蛾子来就好了。

    以朱元璋的粗心大意是不会在乎这仪式不仪式的,反正这吴国已在了自己手中,要是不登基它还是能飞了不成?所以元璋身穿威武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津津有味的看着那些异族人所代表美好祝福的舞蹈,时常还有空和站在街边的激动的百姓们说笑几句。反而随在吴王后头的那一众文武憋着张脸,怎么看也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按着原本的仪式流程便是要吴王沿着蛰龙街围绕一圈,照看过百姓与积满气运之后便是直往东方出东城,在这晨曦之时站在那金光闪闪的高台上完成仪式,调兵遣将北伐而去。

    因为大量的兵士聚集在了城外,城内的仪式太过重要不能够被打搅,而这城内的百姓人数实在是太多了,金陵城内的常驻民就是有着七十万之众。已经是早做准备的到了昨日晚间才发出吴王府指令,传出吴王登基称帝的消息,为的也是怕城内聚集百姓太多打搅仪式的进行。

    但吴国上下官员还是小看了金陵百姓们的热情,一听这重大的消息,上了档次的酒楼也是不开业了放厨子、伙计回家观看登基大业,就是那些往日间高高在上的掌柜老爷们也都是携妻女全家挤在人群中驻足观看。而就是那些开业的商铺、酒馆也都是纷纷打出吴王登基的旗号,全店优惠打折,见着店内物品这般便宜那些普通百姓可是没那个功夫去看了,早早挤在店内挑选自家所需的物品。看那些店员掌柜一直扬起的脸都笑开花的样子,也不知是在为吴王开心还是为自家店子高兴。

    不管为了何事开心与兴奋,反正就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在长长由红砖铺就的蛰龙街上聚拢了形形色色的百姓,城外的兵士也早已入城就站在街边不断阻挡百姓们继续热烈的行进。

    也就是在这满是祝福话语的喊叫声中,朱元璋骑着红色的大马一路扬着笑脸走完了蛰龙街便向东去。

    听着旁边侍卫说时辰刚好,朱元璋也是松了口气。因为今日的事情太多,不但是要巡城还要在城外登基祭天,之后便是与那些长老们各自代表的国家歃血为盟,最后便是送全军北伐。这些事情全都是赶到一块去了,也怪不得时间过于紧张,要掐钟掐秒的完成仪式。

    到了东城外,百万吴军士卒排成一块块方阵,黑压压的排列在城外宽阔的原野上,众兵士只是转头凝神一望就有一股冲天威势席卷而来一般让人产生无法呼吸的紧迫之感。

    大军列于阵前,在这车仗左右人人面露不适神色时,朱元璋却是面色如常。这点还算是小儿科的,在那来安或细数朱元璋几次亲征的世纪大战哪一次不是几十万人的混战了,站城头见惯这些如蝼蚁般细细麻麻死命拼杀的兵士,心志也早就是磨炼出来了。非凡不是惧怕与紧张,朱元璋到这时候反而是对那能够登基称帝,踏上这世间第一人的位置有些兴奋。

    整个吴国与着那些官员结构都是自己创办起来的,而那些如狼似虎的军卒也都是忠诚于自己的兵,那又是有什么好惧怕的呢?朱元璋扬起脸哈哈一笑,一挥马鞭便是向那些兵士阵前策马奔腾而去。

    在那些兵士一声声如雷声巨响般的大喝声之中,朱元璋也是大呼着在那大军阵前策马一圈。待兴奋劲过后,喘着粗气调转马头时,元璋惊奇的却是看见了那高台金光闪闪的一片。

    这壮观的好似就是金光制造的高台一番,那渡有金漆的石砖制成的高台足有三丈高,宽则八丈。

    这么宽大的高台筑在前方本就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而那渡着金漆的石砖再被晨阳一照,直发出了闪闪金光,好似就变成了一座神坛一般让人高山仰止。

    朱元璋深吸一口大气,潇洒的跳下马来。挺胸仰头,神圣无比的抬步向那高台上走去。

    在这阵前军士们热烈目光的注视中,每一步脚步落下,阶梯上每一声响动都传在耳边让着这些士卒心中震荡无比。

    一步,两步,三步……,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那沐浴在金光的吴王走去,足足有着九十九个阶梯,朱元璋每一步都是走的神圣无比。

    最后一步踏下,朱元璋也是终于来到了这布满红漆的高台上。不只是因为汉人喜红,而是铸造高台时工匠细心的怕这金光照射到吴王眼中不能视物而特地建造成这样,也是因为北伐在即国库之中每一分的开支都要细细备案,能省则省!

    朱元璋站在高台上因为光线的问题是能够把着那些军士们面容都看得一清二楚,而那些军卒从台下望上来看见的则是沐浴在金光闪闪的吴王,与着在阶梯上时的情景一般无二。

    左右看了一圈这台上只有自己一人,站定身子眼望前方让自己最好的神态展现在那些兵士面前。不过一会儿的时间,身后便是传来一声声律有节奏的脚步声,虽然心中好奇是谁来主持仪式,但朱元璋却是忍耐住性子一直都没有转过头去望过一下。

    因为这些仪式都是由熟悉古代制度的李善长包办的,有了这一得力干将朱元璋对这繁琐的事情嫌烦下也是没有再去过问,所以这来人他也是不太清楚。

    待那人走到了身侧与着自己肩并肩并排站在一起,这时朱元璋才是转头看去,在那略微有些瞪大的眼睛之中看见的却是身形瘦弱却穿着一身白衣白袍扮做神使的白莲教教主韩林儿!

    其实早该想到他才是,朱元璋也是想到了这具身体的前世,当时在商议国号时就是想要把那历史时局给拉回到原来的轨迹中,怕偏的太远弄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在元璋的坚持下这国号便是弃吴改了明,而那白莲教在民间还有一个称谓便是明教。

    至于为什么坚决要改明国号,吴王又是坚决不说,那些臣子不好逼问只能在那里瞎猜着。而这个时候,因为吴国在调集兵力准备北伐元廷,而那亳州之中的宋国也是没有一丝用处了,任由它留在身后反而可能造成巨大的麻烦,所以吴王便下令让前线的徐达灭宋!

    因为宋国周围的羽翼都被徘徊在周边的吴军给剪除掉了,只余丧胆的几万宋兵龟缩在亳州城内。而徐达早已把这宋国都城给团团围困,因为没有后方传来灭宋的军令,加上粮草充足,也就是这般干耗着。

    直到命令的传来,徐达也只是在黄昏城内炊烟升起,那些守卒最为松懈时发动了突袭。只余一夜,第二日午时就全面占领了亳州,活捉宋帝韩林儿与着丞相刘福通等一众大大小小宋国官员。

    在梳理着这些宋官时,也不知谁突发奇想的认为吴王改国号为明是不是跟这白莲教有着什么关系。毕竟当初和州起兵时,朱元璋一开始打的也是白莲教的旗号,就是到了现在吴国威名传遍天下吴王也没有否认过吴国律属于白莲的事实。

    在这些官员们胡思乱想之时,朱元璋还在吴国府享受妻儿的天伦之乐没有理会过这些传言,也就是这样,这主持登基的事情自然是落到了白莲教主的韩林儿身上。

    身为那最大的敌国罪囚,韩林儿没有第一时间自杀,又怎是会有那个胆量去拒绝此事呢?在数年来一直面对刘福通,除了名义在朝堂上一直都没有存在感,对于憋屈这种感觉韩教主也是过得习惯了。

    见着这身为白莲教主,而自己身为白莲堂主却是还从未见过其人呐。第一次见他朱元璋不免的露出一张笑脸好给个好影响,结果回应他的却是一张消瘦却永远肃着的一张脸。

    仪式还未开始,又不能说话,朱元璋自讨了一个没趣,转头再向下望去时,只见那万军阵前又站立着一排青蓝绿紫的异常熟悉的老朋友。

    穿青衣的是那卸去汉王后,整日流连青楼赌坊有些乐不思蜀的陈友谅;穿蓝衣的则是那身为元廷大将,自来安战败后整日苦着张脸,代替元廷前来的王保保;穿绿衣的则是那恢复往日爽朗,嘻嘻哈哈的张士诚了;而最后一个紫衣的是方国珍的次子,至于叫什么朱元璋也是记不得了,反正也是拉来凑数的。

    再加上这身旁穿白衣的宋帝韩林儿,这些人不就是被吴军所灭或将要灭掉的那些诸侯国么,难道这是要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对于李善长的这一奇思妙想,朱元璋也是不禁有些似笑非啼。

    人已聚齐,身后城楼上的战鼓声便是开始响起。得了指令,原本眼神有些溃散的韩林儿一下子也是精神了许多。

    一身白袍在这金光之中显得神圣无比的韩林儿抬起双手,一声令下顿时就在这阵后排列出了一个个身穿白衣的白莲卫士。看着他们有人还在这阵前翻了一个跟头,朱元璋不禁瞪大眼睛,登基的时候还是能够像江湖耍把式一样的吗?

    接下来更让朱元璋惊奇的是,没见这韩林儿怎么喊只见他一出声,便是有着巨大的回声远远传了去。元璋倒是在琢磨这台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居然是能够传播声响,这响声居然是比着后世的麦克风传得还要远,还要清晰。

    这声音是大,再看那些军士们脸上露出的表情想必也是听见了,但是正立在台上的朱元璋却是没有震耳欲聋的感觉,声响也就是稍微大了一些而已,完全也是能承受的住。这倒是个好技术,保留下来没准还能留给后世子孙慢慢研究呢。

    注意力被吸引去了,而韩林儿哇啦哇啦的说着什么,朱元璋也是没有听清。待韩教主把脸转过来时,朱元璋就是知道该轮到自己说话了。

    面对千军万马,真倒也是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依据着昨日便记在心里的稿子,在这金光沐浴之下朱元璋也是开始滔滔不绝的开始了演讲……

    因为此时是站在军士们面前登基的,所以朱元璋穿的还是一身盔甲,而现在演讲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