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大国崛起(五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政委的汇报,不管是战士们,还是张云飞都很高兴,倍受鼓舞,但也并没有因为这点小成就而骄傲自满。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张云飞的眼光自然与别人不一样,虽然现在能自己生产枪炮了,但和rì本、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欧美国家都有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大到飞机军舰,小到螺钉螺母,都能自己生产。

张云飞拿起桌上的杯子轻轻的喝了一口茶,对大家道:“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满足,因此而停滞不前,为了更好的发展根据地,我决定成立一系列的公司和工厂,这些公司和工厂将为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首先要成立人才猎头公司,专门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去挖掘人才,可以高薪聘请,各种人才我们都需要。

其次要成立研究所,专门研究武器装备和工业设备,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能在工厂转为为产品。

我们还要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工厂,像水泥厂、钢铁厂、发电厂等等。”

看着张云飞侃侃而谈,大家很真是有点难以接受和消化,本来大家认为,目前建立的兵工厂就非常不错了,没想到团长的目标这么大,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对这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大家还不是完全理解,但从团长的语气和描述中可以看出,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看到大家有点茫然的眼神,张云飞知道自己讲得有点超前了,只能以后慢慢的向大家灌输相关知识,但前期的一些建设工作还是必须马上开展。

快散会的时候,张云飞又问起了前期达到根据地的犹太人的情况,听政委回答目前到达根据地的犹太人有六、七百人,目前都安排好了住处,张云飞才放心下来。

这些犹太人都是宝啊,里面有很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利用好了,那对根据的发展绝对是一大助力。

第三十二章瞌睡有人送枕头

散会后,张云飞回到团部指挥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下来好好的想了,才发现目前自己有许多事情要去做。

哎,真是命苦,看来有一阵子要忙了,对了,自己回来了,还没有向总部汇报呢。

想到这里,张云飞连忙叫通讯员给总部发报,自己和特战队三十余人已平安回到新安县城。

没多久,总部就回来电报,祝贺自己和特战队平安回来,同时对自己在徐州和天津取得的战绩发来了嘉奖令,并告知张云飞,因为表现出sè,武汉的蒋委员长已特许张云飞的719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36师,委任状已给**驻武汉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云飞想,这才是最主要的嘉奖,没想到武汉的蒋委员长真的给了自己136师的番号,目前自己兵强马壮,正愁无法扩充部队呢,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同时电报中要求张云飞将136师的编制,尽快做好计划上报总部,总部同意后,张云飞就可以正式扩编部队,对外使用136师的番号了。

电报的结尾,朱总指挥还特地说明,136师扩编大会召开的时候一定要通知他们,他会出席大会。

看完电报,张云飞感到自己终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以前的营长、团长都是小打小闹,当上师长才是真正的能够尽情发挥了。

但想想,目前八路军才三个师长,加上自己才是第四个,其他几个师长哪个不是威名赫赫,身经百战,自己才二十多岁,就也是师长了,真有点诚惶诚恐,当之有愧的感觉。

但想了一会儿也就释然了,自己虽然年轻,但自己有比他们多一世的经验,以后在战场上一定不会比他们差,只要打出了136师的威名,自己也就对得起这个师长的位置了。

下午,张云飞准备去见见这些犹太人,犹太人号称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名族,看看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等张云飞达到这些犹太人的安置地点时,威廉早在那里迎接了,本来威廉听说昨天张云飞回来了,想马上过来感谢张云飞的,但张云飞公务繁忙,团部的jǐng卫员说,张团长暂时没有时间,不能接待威廉的感谢,令威廉相当的沮丧。

但中午,团部的一名jǐng卫员跑来告知,下午张团长会特地来看望大家,威廉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来根据地快一个星期了,这里和张云飞当初说的一样,风景很美丽,八路军战士都很热情,并且给大家安置好了住处,每天还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天津相比,简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亲爱的张一定是救世主转世,也许是上帝派来拯救大家的,我一会一定要好好的报答张团长,威廉经常这么想到。

看到张云飞在几个人的拥簇下向自己这边走来,威廉马上快步的走向前去,握着张云飞的手道:“亲爱的张,请允许我这么叫你,真的是太感谢你了,我们生活的很好,很舒服。”

感受到威廉的热情,张云飞也微笑着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自己不能看到大家受苦受难。

接下来的交谈大家都谈得很愉快,从威廉的口中得知,这些犹太人中有十几人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工程师,有一名叫汤姆斯的大胡子中年犹太人居然是莱茵金属公司高shè炮项目的首席工程师,还有几名机械工程师,以及几名无线电和雷达方面的专家,此外还有两三百名技术工人,其余的三四百人则是普通人和一些妇女和儿童。

张云飞听完威廉的介绍,感到自己真的是捡到宝了,这么优秀的人才,居然被希特勒赶出了德国,希特勒的脑袋真是被门板夹了。

自己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犹太人,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才智,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听威廉介绍完,张云飞又询问起威廉联系上德国境内的其他犹太人没有,威廉则告诉张云飞自己联系上了几个德国境内的朋友,大量的犹太人正往中国赶来。

为了让威廉忽悠来更多的人才,张云飞特地送给了威廉一台大功率的电台,方便威廉和德国方面的朋友联系。

张云飞看到威廉口才不错,有极具管理能力,于是张云飞心中一动,对威廉道:“亲爱的威廉先生,我打算成立一个人才猎头公司,来由你担任总经理,每月给你一千美金的薪水,同时每挖掘过来一个人才,我都给你提成,怎么样?”

“哦,亲爱的张,你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干好这个总经理,给你带来大量的人才,请相信我”威廉马上高兴的道。

结束和威廉的交谈后,张云飞又和莱茵金属公司首席工程师汤姆斯进行了一次详谈,汤姆斯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情况介绍给了张云飞。

汤姆斯在莱茵金属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主要从事大口径火炮和高shè炮等重武器的研究工作,希特勒上台后,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遭到清洗,被赶出了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莱茵金属公司。

要不是昔rì朋友帮忙,现在可能已被关进了纳粹的集中营,眼看在德国呆不下去了,正好有一艘来中国的邮轮,自己带着老婆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

要不是遇到张云飞,自己和老婆孩子在天津的时候可能已经饿死了,所以汤姆斯和其他犹太人一样,对张云飞从内心充满了感激。

听到汤姆斯对大口径火炮和高shè炮很有研究,张云飞心里异常高兴,不要看这几个月小鬼子的飞机没有来轰炸根据地,就可以不用防范小鬼的飞机了。

看到自己的发展,以后小鬼子的飞机肯定回来轰炸根据地的,自己的辛苦经营可不想毁于小鬼的轰炸。

正因为担心会遭到小鬼的轰炸,张云飞才将黄龙峡的兵工厂放在山洞里,但随着自己根据地的扩大,工业基地也会相应的扩大,不能将所有的工厂都放在山洞里,一些工厂必然要建立到平原上。

这就急需大量的高shè机枪和高shè炮来进行防空,只有自己拥有了大量的高shè机枪和高shè炮,小鬼子的飞机才不敢轻易过来轰炸。

当然,如果有预jǐng雷达,配合雷达,再加上大量的高shè机枪和高shè炮,那根据地将是小鬼子空军的禁区。

但预jǐng雷达目前来讲,还是有点遥远,虽然目前也有几名无线电和雷达方面的犹太人专家,但要制作出雷达需要等各种工业设备配套之后才行。

高shè机枪和高shè炮就不一样了,自己的兵工厂有制作机枪的设备,也有制作小口径火炮的设备,短期内制作出这两种武器应该不难。

张云飞要汤姆斯组织其他几名莱茵金属公司工程师,全力设计和生产小口径高shè炮,口径最好是三十毫米的两联装高shè炮,shè程要求超过五千米的高度,并且高shè炮要设计成高平两用的,平放可以对付轻型装甲目标,高空可以对付小鬼子的飞机。

并承诺汤姆斯,目前黄龙峡兵工厂的所有机器和设备都可以使用,并会通知黄龙峡兵工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徐开先全力支持和配合。

第三十三章形势喜人的工业区

第二天,张云飞有去了黄龙峡工业区。

乘坐团部唯一的一辆吉普车,在政委方正的陪同下,吉普车扬起一片尘土,往黄龙峡工业驶去。

通往黄龙峡工业的道路还是那条沙石土路,只是道路进行了拓宽,由于目前根据地缺乏水泥,一些不是重要的地方都没有使用水泥。

不过随着根据地水泥厂的建设,这种局面会慢慢得得到缓解,山西这个地方不缺煤,石头也满山遍野都是,粘土也不少,制造水泥需要的原材料一点都不缺,缺的是设备和技术。

不过幸好这些犹太人里面,有几个人是以前德国一家大型水泥厂的技术人员,技术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至于设备方面,张云飞以要求那几个机械方面的工程师和水泥厂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研发,兵工厂负责制造,兵工厂里面有普通的车床、钻床、铣床等通用设备。

水泥厂开始的规模不要求很大,设备也只要小型设备就可以了,以后技术成熟了,工业基础雄厚了,再制造中型的或大型的水泥设备也不迟。

对于其他筹备建设的工厂,张云飞也是这个要求,如机械加工厂,钢铁厂等,先从小做起,以后再慢慢发展壮大。

不到两个小时,吉普车达到了黄龙峡工业区的入口,目前这个入口与两个月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入口处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入口两旁的山坡上,还修建了几个大型的碉堡,并开挖了战壕,大白天的,上面都驻守了很多战士,人数估计有一个连。

看到工业区防守森严,张云飞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不在的这两个月,看来政委为工业区的发展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通过入口的关卡,往里不到一里路,视野就豁然开朗,一片巨大的谷地呈现在眼前,在一侧的山脚下,有几个巨大的人工开凿的山洞,里面机器轰鸣,到处是忙碌的人影。

在山脚下的一片空地上,十几栋一层楼高的红砖瓦房排列的整整齐齐,这些红砖瓦房不用看,张云飞就知道这是兵工厂工人们的生活区,包括宿舍和食堂等。

黄龙峡谷地,除了这小片地方建立了十几栋红砖瓦房外,大部分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凉,有待开发,以后即使兵工厂规模扩大十倍,这里的地方也够用了。

看来当初选址,选在这里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路上听政委介绍,兵工厂的工人实行六天工作制,周一早上进工业区上班,周六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