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护国法师,小的无所畏惧!”
  几日后,乌仗那国国主嘴角抽搐,指着坦驹岭“法主”喝道:“住口!你这个无耻的卑贱的山中奴隶!你竟敢在我这样的王者面前说谎!这世上,哪有秋收之后的灾荒,哪有富庶之人的借粮!”
  “我自叩拜‘帝诰’之下,承‘太昊天子’之感召,前来此地,是友非敌。只是借粮,乌仗那王为何要口出恶言呢?”
  言罢,吕宝象将头冠取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身旁站着一脸森然的梁猛彪,他突然抬头道:“乌仗那王,请允许我大胆地提个建议。”
  


第九十五章 放屁马
  “十三郎,真去西域?”
  瓜州,华润号的马料场内,穿着白袍脚踩木屐的削瘦汉子冲一个玄衫中年汉子拱手道,“去年科举,行卷走了邹国公门路,只是……总之,如今不比七八年前。”
  开科取士虽然一度让李董念叨着“尽入彀中”,可实际上效果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短短十年,还是沦为高门大姓的自留地,许多看似背景简单的士子,结果却是在豪门书院就读。
  “宗长到底也只是农家专精……”
  说到这里,中年汉子目光肃然,“不过,十三郎,只要有操之公在,我等亦不必自怨自艾。”
  “我醒的。”
  坦然一笑,有几分潇洒,“此行非是于阗、疏勒,而是直奔勃律。眼下‘黄冠子’真人乃是勃律护国法师,地位尊崇,当有一番际遇。”
  “那老夫就祝你贾十三郎前程万里!”
  “贾冲多谢,告辞。”
  贾冲拱拱手,骑上一匹黑鬃马,扬了扬马鞭,不多时就追上了宛若一条长龙的马队车队。
  叮、叮、叮……
  勃律山口,驼铃又响了起来。
  “真人,这《音训初本》,当真乃是将近百岁之人所著?”
  “贫道之言是真是假,君上且不必信之。”李淳风一副淡然模样,“君上可遣使节朝贡中原,彼时在长安,自然知晓。”
  “小王如何敢不信!”阎达赶紧提高了声音,有些激动道,“只是……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世上几近百岁之老者,竟然还有此等伟力!”
  虽说勃律像个联盟多过像个国家,然而阎达好歹也是勃律诸部认账的王,是唯一有资格代表勃律去朝贡唐朝的人。
  临近腊月,开春阎达准备亲赴长安朝贡,此事已经先行布置,通知了远在高昌国旧地的侯君集。消息通过两条线,很快就到了长安。对李董来说,这些跟自家有合作关系的小单位,来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参观,也是很有脸面的事情。
  气氛一定要搞好,门口花篮一定要灿烂绚丽,边上的大花瓶,必须得瓷的,没有三米高那就是丢人。大门一定是玻璃做的,从外面一定能看到五米长一米宽的横幅,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财源广进!
  想到这里,李董不由得又笑了。
  李淳风旗开得胜,给大唐第二代皇帝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收益,勃律这个紧靠箇失蜜的聚落国家,就是一颗钉子。
  再休整八个月左右,到贞观十一年的夏秋之交,夏粮收上来,沙州、西州、伊州,这新设三州,也该消化的差不多。这种体量的西域小国,摧毁起来相当的容易,只是摧毁的时候,没有过得去的借口,是不行的。
  大唐不是强盗集团,仅仅是征服,并没有意义,因为强盗集团,哪怕显赫一时,最终也只会成为历史垃圾堆中的一员,然后……万劫不复。
  征服之后,需要思考的是统治。
  三州新定,已经宣告大唐彻底没有了外部的军事压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搞内部建设。然而贞观十年大唐,已经不纯粹是靠天吃饭的农家乐帝国。皇家内帑就能支撑洛阳宫、大明宫、禁苑、太原宫、九成宫的翻新修建,这说明什么?
  皇帝需要西域,但贞观三年的需要和贞观十年的需要,根本是两回事。
  勃律王阎达在赞叹曹宪智力伟大的同时,更是发现了极大的商机。对他们这种连文明都算不上的部落国家而言,君王率众行商,根本不算个事。此刻的西天竺,更有信奉一支专门吃素的教派,其教派成员,多是商贾,诸土邦可谓富得流油。
  《音训初本》的好处在于,他可以很快地掌握,然后尽快地学会汉人之语。这相较于掌握僧侣专精的佉卢文,更加便利。
  为什么?
  因为这世上最好卖的商品,全在大唐!
  一百张宣纸,换一匹无杂色的波斯马。四尺六七寸的大马,只要一百张宣纸,诃达罗支的僧侣就会拿来交换。罽宾国的大臣,甚至坐船进入信度河的主流,然后转道健陀罗,再北上勃律,拜见勃律护国法师之后,再见阎达王求购宣纸。
  而一头四尺七寸的大马,只要不饿死,到沙州就能脱手。这样一匹马,在罽宾只卖十贯,到乌仗那,变成十五贯,到勃律,变成二十贯。
  但是,只要到了沙州,它就值三十贯,然后到凉州,它就变成五十贯!而这个价钱,在五年前,长安就是这个价。
  如今想要获得毛色纯一的大马,在长安,轻松破百贯,而顶级权贵可能只是派出家奴来竞价,自己顶多就是询问一声,如是而已。
  便是李淳风这个道士也不得不承认,一头四尺七寸或者五尺高的波斯一色马,它放一个屁,能蹦死不知道多少西域小民,也能蹦死不知道多少矿山之间的奴隶奴工。
  正因为如此,能够和唐朝进行最高端的交易,才是阎达真正兴奋的地方。而《音训初本》,则是助推剂。
  他甚至想要把《音训初本》压下来不传播,只是怕惹怒李淳风,而不敢这样做。但是阎达想要把《音训初本》延后几个月再传播,这是没问题的。那样一来,勃律会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比别人多不少能沟通唐人的自己人。
  只这一条,勃律人说他们的宝马放屁声音大,唐人也听得懂听得明白,至于诃达罗支人,至于健陀罗人,哪怕他们的马屁声如雷,唐人不知道你在比划什么,还能和你做生意?
  生丝卖谁不是卖?与其卖给瞎比划的智障胡人,还是卖给能说两句的智障胡人……
  有着傲慢本钱的唐人,显然会这样想,且正常情况下,大概率的会这样做。
  一年,只要一年,阎达相信,一年的积累,就足够他碾死勃律那些不听话的军阀、酋长、头人……
  只是护国法师李淳风却有一天找上阎达:“君上,听闻乌仗那国之附庸,曾怠慢大唐僧人玄奘,还望君上发兵,讨伐惩戒!”
  “这……真人,小王斗胆问一句,那玄奘,不是浮屠么?真人和佛门……”
  “佛本是道。”
  “小王明白!”
  


第九十六章 放马屁
  汉阳,临漳山学堂,和汉阳学社那时不时的琅琅书声不同,这里总是显得静谧,只有水钟到点,才会有孩童的喧哗。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曹冲定理》,或者说是浮力定律,那么,还有人记得浮力和什么有关吗?”
  负手而立的张德,看着年龄不一的学生,有的是从大河工坊带来的,有的是长安城西大讲堂带来的,有的则是本宗子弟……
  学生数量,还不足以分班教学,学社之中,各分三等,只是基础知识,却和年龄没太大关系。七岁孩童学的浮力定律,和十七岁少年学的浮力定律,没有任何区别,理解深度同样没有山高海深的差距。他们只存在是否消化是否接受是否发散。
  “只和排出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
  “密度和体积。”
  ……
  乱糟糟地回答,张德并没有阻止,听到了答案,有对的,有不对的,有大差不差的,这其中的区别,就是七岁和十七岁。
  “你们现在很疑惑,物质的密度,该怎么确定呢?这是你们一直以来疑惑的。在长安时,有个叫尉迟环的,他时常追问我这个事情。然后有一天,他做了一个一尺长一尺宽一尺高的立方体土堆,然后把土堆的份量称了一下,他得到了那堆土的密度。”
  张德看着一脸惊异的学童,“但是,又有一天,他拿另外一堆土重新测量,发现数据对不上。那么,我的问题来了,为什么?”
  停顿了一会儿,有人问道:“是不同的土有不同的密度吗?还是说测密度的方式不对?”
  “测的方式是对的,如果物质密度不变,那么我们日常所见,物质增加体积也增加,可见是有道理的。”
  “那么就是物质是复杂的,就像先生说过的那样,黄河水和长江水,密度就不同。我家大人去过青海,听说那里有些盐池,人在其中,不游自浮。”
  看到他们在那里讨论着,张德笑了笑:“尉迟环的方法并没有错,这也是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但这只适合我们现行条件下能掌控的物质。密度,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我之所以把密度留到现在来说,就是要给你们引入一个东西。”
  说着,张德拿出了一枚华润商号专用尺,又拿出了华润商号的公平秤,这是一个天平。
  “度量。”
  随着水钟响起,已经到了午休,除开吃饭,还有午休。不管是贞观年还是武德年还是说往前上千年,“昼寝”都是相当懒惰的事情,会被时人抨击。
  但是在临漳山学堂,午休就是午睡,这是鼓励但不强迫的事情。除了午睡这件事情,临漳山还有一件反潮流的事情,那就是给学生提供午膳。
  通常情况下,这是贵族和官吏才有的生活水准。正常人家,只有一个朝食,再加一个补食。土地产出还不足以支撑全社会一日三餐,且顿顿做菜。补食,也只是把朝食吃剩下的,再拿来吃。
  “你堂堂沔州长史,竟然跑来教书?你有这资格吗?”
  “你管我有没有资格?”
  老张斜眼看着李德胜,这厮越发地黑了,来回在工地上跑,秋收之后,就要开始抓紧时间拦截沼泽,排淤这件事情,一个冬天应该也够了。荆襄这里,冬天要找到厚厚的冰,也是不容易。
  “对了,怎么上个月的倭奴,没有来汉阳?”
  “发往交州去了。”
  “李道兴那老匹夫有甚用?这些倭奴用来缫丝、开河,都是政绩啊!入娘的,我备了五千贯,准备走走克明公的门路,别人可不敢招惹我那伯父。”
  “眼下要等桑田成熟,再者,今年迁徙来的人口有点多,倭奴用不上了。”张德随手拎起一只鸡腿啃了起来,很是放肆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跟李德胜道,“高达国那个王子明年要朝贡,东天竺香料黄巾极多,听李淳风说,健陀罗那里,还发现了一个大银矿。”
  “大银矿,能有多大?”
  “大到还有金银铜铁铅煤……”张德瞄了一眼一脸呆滞的李德胜。
  只见老李猛地把手中的排骨一扔,瞪圆了眼珠子,“李淳风那臭道士是如何发现的?”
  “那银矿,听他描述,大概在健陀罗西南,矿洞之内,居然就是密布的露天白银,规模应该是丰州银矿的几十倍。”
  “入娘的!”
  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一时间,也无甚气力去勃律。听说于阗还在整军,西突增兵疏勒,那豳州畜生想要混个安西都护府大都护的位子,不过朝廷会不会用兵,都是两说,三十年后用兵不算啊。”
  “此事已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