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爷说的是,这年月,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撑船的道,“其实我带着二爷跑这一路,还不是想多赚几个钱吗?狗日地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说不得有一天,爷爷也去当流寇!”
  “王七,你距离没饭吃还远着呢。真要有一天,日子不好过了,跟着二哥我走私货,只要我有一口饭吃,绝对能让你也有口饭吃,如何?”二爷笑道。
  “二爷,那真是太谢谢您了。有您这一句话,小人睡觉都睡得踏实了。”
  梁然正说话间,远远地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小小的码头。码头上停着几条小船,码头边还立着一个旗杆,上面是一个斗大的“袁”字。旗杆下,还有几个拿着刀枪的人在那里晒太阳。
  这时候这些人也看到了二爷他们的这条船,这些人也就纷纷起身,拿了刀枪弓箭,一个头目带着这几个人上了一条小船,迎着他们便过来了。
  “二爷,这闯贼来了!”撑船的手有点抖了。
  “王七,管好你的嘴!要叫闯军!”二爷道,“我们就是来和他们做买卖的,你紧张个什么?再说,闯王既然说要‘安民’就不会滥杀,你怕什么?”
  “还不是以前听人说……也是,老子都快饿死了,还怕什么?”王七突然咬牙道。
  这时候,闯军的那条船已经慢慢的靠近了。
  “下锚。”二爷道。
  王七也不再多话,提起船尾的锚,就抛入了水里。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再告诉对方,我并无歹意。
  闯军的船更近了,一个士兵站在船头大声喊道:“你们是哪里来的船,来干什么的?”
  “我们从武昌过来做买卖的。你们是袁将军的人不是?”二爷突然用陕西话喊了起来。
  这声陕西话的回答显然出乎对方的预料,船上的人叽叽喳喳了起来,船也更靠近了一些。过了一会儿,对面的那个带头的道:“兄弟你是哪里的人?”
  “兄弟是延川人。这位兄弟是哪里人?”二爷笑道。
  “你是延川的呀,兄弟我是米脂的,在你们北边。中间就隔着一个绥德。”那边船上的那个带头的道,“算起来出门在外,也是老乡了。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兄弟跑这里来做什么买卖?”
  二爷嘿嘿一笑道:“做的就是兵荒马乱的买卖。几位兄弟可是袁将军的下属?上次兄弟就贩了不少的盐巴和生铁给袁将军的。这次兄弟来,还是做的这个买卖!”
  那个带头的闯军看了看他们的船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兄弟你这船上好像没得多少货呀。”
  “兄弟我姓谢,人家都叫我谢老二。不知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听说你们再这边要呆下来了,不晓得是不是真的,这第一次过来,带的东西当然不多。”二爷解释道。
  那人点点头道:“兄弟我姓袁,谢兄弟你们跟着我们,先靠岸再说。”
  二爷点点头道:“好说。”王七便去把锚提了起来,又撑着船,跟着闯军的那条小快船,靠了码头。
  那个带头的闯军走过来道:“谢兄弟,我们要上你的船看看。公事公办,没别的意思。”
  “几位兄弟请。”谢二爷赶忙道,他估计这个姓袁的多半是袁宗第的义子之类的,便又赶忙将一个银元塞到了他的手里,“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那个姓袁的接过银元,看了一眼道:“这却是个新鲜玩意儿。”
  “这是海外的泰西人用的银饼子,每一个都是一般成色,一般重量,两面有花纹和泰西文字,这样人家就没办法从这两面刮银子,外面一圈也有纹路,这样人家就没法从那里刮银子。比起碎银子来,用起来特别方便。”谢二小声的解释道。
  “嗯,这些外国人还真有心眼。”那个姓袁的笑笑,将这个银元收了起来。
  谢二带着几个闯军进了船篷,掀开一块木板,从里面拖出两个沉重的麻袋。
  “袁兄弟,你看,这一袋子是盐巴,这一袋子是生铁。”谢二打开了袋子给那些闯军看。
  第一个袋子里都是白花花的盐粒,看起来的确是上好的盐。那个姓袁的伸出手捏起一颗盐,丢到嘴里尝了尝道:“这是海盐?”
  “袁兄弟识货!上等的海盐。”谢二一挑大拇指道。
  那个袁兄弟并不答话,而是又伸着头认真的看了看另一个麻袋里的生铁,还伸手拿起两锭来细细的瞧了瞧,又将它们相互撞击了一下,“这些生铁也还不错。”
  他将两块铁锭丢进了麻袋里,对着谢二笑了笑道:“我是实在人,不说虚话,谢兄弟的货是好货,也确实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不知道谢兄弟那里能有多少这些东西,要什么样的价钱。”
  他见谢二只是笑,却并不说话,便又道:“是兄弟莽撞了,这等事情,自然是先上岸了再细细谈。”说完,便转过身,让两个士兵把两袋货物背了起来,几个人一起下了船,到了码头上。
  “不知道谢兄弟手里有多少货。”那个姓袁的又问道。
  “那要看你们要多少。”谢二道。
  “听你这口气,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多少你就能有多少?”那个姓袁的笑了起来。
  “那怎么可能,这些东西要搞到也不容易。但是只要价钱合适,盐巴弄个几千斤,生铁弄个几千斤还是弄得到的。”谢二也笑眯眯的回答说。
  几千斤盐和几千斤铁,在后世看来算不得什么。在后世这两样东西都是便宜货,某岛国开始执行奥特曼和小怪兽养成计划的时候,赤兔国的盐慌子孙们听信了大海都被某岛国污染了,今后都没盐吃了的谣言之后,就出了不少一口气买了好几吨甚至十几吨食用盐的笑话。至于钢铁,对于后世的那些习惯了世界钢铁产量第一是赤兔国,第二是赤兔国河北,第三是赤兔国河北唐山;习惯了粗钢价格低于大白菜的家伙们来说,是很难想象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类东西的价格的。在明朝的时候,食盐因为官营,以及运输成本的高昂,是相当昂贵的,而金属,哪怕只是最便宜的生铁,也是非常难得的。其实不要说是我大明的时代,就是到了清末民国,一般人家里的菜刀,也是要传代的。
  听到这个数字,那个姓袁的小军官立刻就知道,这事情不是他能做主的了,便向谢二道:“谢老板做得好大买卖,这样大的买卖却不是做兄弟的能够管的了。还请谢老板略等一等,兄弟马上派人去通知将主。”
  于是这人便将一个士兵叫了过来,吩咐了两句,便让他骑着马赶紧进城去。然后他又让人倒了茶水过来道:“兄弟这里,实在是没什么东西可以招待谢老板的,这些粗茶,也不知道谢老板喝得下去不?”
  “什么谢老板?”谢二却道,“我不过是个帮人跑腿的罢了。兄弟你想,能做这样大的买卖的老板,哪个不惜命,哪个愿意自己跑这样的路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意和情报(2)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便看到有几个骑兵从城里出来,带头的是个瘦子,骑着一匹红马,后面跟着几个亲卫模样的人。
  这人还没到跟前就先喊了起来:“谢老二,你他妈的还差老子五十斤生铁呢!”
  谢老二站起来,笑着大声道:“曹大,你看,做兄弟的这次不是给你带来了吗?上次那是被狗日的官军追,弄丢了的,这次补上。咱们兄弟,啥事不好说不是。”
  这个曹大是袁宗第的亲信,负责帮着他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这时候,那些骑兵已经到了跟前,几个人下了马,谢老二忙迎了上去。
  “你的货呢,给我看看。”曹大见了谢老二也不多寒暄直接问道。
  “都在这里呢。你来瞧瞧。”谢老二忙让他来看货样。
  曹大细细的看了,然后说:“东西都是好东西,不过到时候我们买来了可不能比这差一大截。”
  “瞧你说的,咱们是老乡,坑谁也不能坑你不是?怎么样,这些东西你们要不要?”谢老二一边笑,一边从衣服里面摸出一包香烟。这也是郑家这些年的新货样之一。自从烟草这东西从美洲传过来之后,在我大明就迅速的流行开了。因为中医认为吸烟能够除湿气,所以在南方格外流行。虽然因为明朝皇帝都是燕王一系的,而“吃烟”和“吃燕”谐音。所以我大明政府一向是严厉的禁烟的。然而,大明朝廷的执行力一向就不怎么样,所以烟草什么的照样泛滥开来了,到了明朝中后期,就连北方都开始流行这东西了。大明王朝对这些东西的禁令的结果大概就是我大明相比后世少了一大笔的税收。郑家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赚钱的事情,于是就弄出了这种纸盒子上面画着一只大公鸡的香烟来了。
  只不过火柴还是没搞出来,所以,在这个时代吸烟还是只能用火镰吸烟。
  “这是什么?”显然,这种卷烟闯军的人倒是没太见过。
  “卷烟。这里面卷着的是烟草丝。味道不错的。王七,火镰借一下!嗯,袁兄弟,吃烟不?来一支?”谢老二解释道。
  “吃烟,为啥不吃!”那个姓袁的回答道。
  “等一哈啊。”王七一边说,一边进了船舱,不一会儿就从船舱里摸出了火镰。谢老二抽出三支香烟,接过火镰,敲击起来,将这三根香烟点燃了,然后将其中的一支递给曹大,一支递给那个姓袁的,剩下一支自己叼在了嘴上。几个人就坐了下来。
  “味道不错。比一般的散烟叶强太多了。”曹大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慢慢的吐出一股烟雾,“这货什么价钱?”
  “这货?你们也要?”谢老二道,“你们发大财了?以前买散装的烟叶给你们,你们都不要的。”
  “不是我们,是我。”曹大道,“我们怎么可能买这东西。”
  “你呀,这包我全给你。至于这货,街面上二两银子一包!”谢老二说。
  “二两银子?你们抢劫呀!”曹大拿着那包大公鸡细细的看了又看,“是比一般的好不少,但是哪里就能贵这么多?”
  “正常,正常。”谢老二道,“曹大哥,你想,这里面的烟丝都是要从最好的烟叶里面精选最好的烟叶,这一步要花钱吧?然后呢,又要细细的切丝,又要细细的烘烤……这里面哪一步出了问题,好东西就废掉了。这么一来,价钱自然就不是粗烟草能比的了。”
  “要是这样,这东西我都用不起了。”曹大笑道,“你们的那些货还是以前的价钱?”
  “那可做不到。”谢老二摇摇头道,“第一如今你可以去打听一下,这半年,生铁的价钱狂涨呀,和上次那会儿比,涨了足足一倍,你说怎么可能还是以前的价钱。至于盐巴,这次也不一样,上次你们突然过来,附近的官军都跑了个稀里哗啦。我的货送过来没人查没人管,只要不遇到那些小山贼什么的,就没人打那货的主意,就算遇到了小毛贼,打出袁将军的旗号来,他们也不敢造次不是?这一次可不一样,这些货沿着水路过来,一路上到处都是官兵,都要查验,每一处都要花银子。这么说吧,你们要是只要个百十来斤,姓谢的冒冒险,夹带过来,倒是可以按原来的价钱,但是要多了,到了几百斤上千斤的话,那就不是夹带得过来的了,就非要大使银子不可了。这个风险和开销都不小不是?那价钱就不能按以前的办了,自然要涨一些。你说是不是?”
  “那这个涨一些是涨多少呢?”曹大瞪大了眼睛问道。
  “看你们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