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靶摹N乙郧盎挂晕潜呤歉M跷祝缃裉阏庋凰担慌抡飧M鹾竺婊褂幸桓銎牖腹亍!
  所谓的“后面还有个齐桓公”,说的当然是郑森居心叵测了。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幌子,但其实何曾真的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不过是利用周天子的名义罢了。
  黄台吉又问了几句,不过洪承畴对郑家的情况,知道的其实也很有限。事实上,他对郑森的了解更多的是他以前和自己弟弟的通信,而他的那个弟弟,却不是一个会在意郑家如今发展成了什么样子的人。他更关心的是郑森的那些学术。
  在大致的了解了一下郑家和郑森的情况之后,黄台吉便又将讨论的内容转回到如今的局面上了。
  “现在,那个叫郑森的小娃娃肯定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以笔架山为支点,在那里驻扎上一支不大的军队,然后再不断地利用他们的骑兵骚扰我们,威胁我们的粮道。笔架山非常的险要。要攻下来,并不容易,至少现在要攻下来不容易。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黄台吉问道。
  “皇上,其实我们已经没必要急着打下笔架山了。”索尼道,“即使我们打下笔架山,重新发起对山海关的攻击也不是一时间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所以奴才觉得,我们如今最好还是先重建锦州,等到冬天,海水都冻上之后,再来攻取笔架山,到那个时候,笔架山失去了大海的保护,哪里还守得住?”
  “只是将来的几个月会非常关键。”黄台吉道,“这本来是一举夺取天下的好机会,可惜了。不过索尼你说的对,即使我们如今拿下了笔架山,也不可能立刻恢复对山海关的攻击。所以说,那个叫郑森的小子的这一家伙还真是……不过……只不过几个月而已。我就不信,几个月之内,他们就能把解决掉李自成。”
  黄台吉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继续采用当初对付明朝的那一套。每当流寇什么的处于快要完蛋了的境地的时候,他就派兵杀入关内,大肆掠夺,并且对最有战斗意志的明军进行重点打击,然后两面夹击,让明朝不断失血,最后彻底完蛋。
  “既然一蹴而就的机会已经失去了,那就扎扎实实的继续准备吧。”黄台吉这样想着,然后道:“传令军中,做好撤退准备。”
  当然,黄台吉有了这样的想法,某人想要立个大功的打算自然就泡了汤。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
  在山海关的另一边,多铎和阿济各也得到了因为锦州失陷,而需要放弃对山海关的围攻的消息。阿济各原本对于攻击坚城就不是很热心,此刻得到了这样的命令,自然立刻就停止了攻击行动。多铎却还有点不太甘心,不过他见阿济各停止了攻城,便也跟着停了下来。
  在如何撤退的问题上,两兄弟的想法都差不多。那就是,好不容易破关而入,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至少也应该抓一点人口什么回去不是?因此两兄弟商定,先到京师一带劫掠一番,然后再找个地方破关回去。
  于是两白旗的军队开始向着北京方向移动。
  李自成一直对建胬和明军的行动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建胬军队突然向北京方向移动,这让李自成吓了一跳。李自成身边如今乱七八糟的军队差不多有二十万左右,但是李自成知道,这里面真正忠于自己的,能打仗的部队,也就一万多一点。这么点人,如果拖出去和建胬野战,估计肯定是不行的。用于守城呢?北京城又太大了,这点军队,摆城墙都远远不够。所以,李自成立刻就做出了决定:马上按计划撤退。
  李自成的安排在第一时间就被郑森知道了。因为当初见势不妙,立刻就投降了李自成的那些前明军将领们在李自成上次大败之后,立刻就主动的和郑森取得了联系,表示自己当时投降,实在是被逼无奈,其实是为了曲线救国。而郑森也就以福王的名义表示,监国殿下明白大家的苦衷,知道大家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如果你们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来证实自己的忠诚,监国殿下不但不会追究大家投敌的罪责,还会给以相应的奖励。而在李自成不断地将更多的,他信得过的部队派到可以保证大军撤退的关键点上去了之后,他对那些明军降将的监视力度又进一步的下降了,这就让这些人和郑森的联络越发的方便了。
  于是,李自成要弃城而走的情报,立刻就被姜瓖派人送到了郑森这里。
  “郑总兵,李闯如今将家主放在安定门附近配合守城。总兵大人如果能迅速带兵赶来,家主便能斩杀贼将,为大人夺下安定门。家主还说,他还可以联络其他大人,一起反正。”


第四百六十六章 撤退(3)
  迅速的夺取北京,对郑森同样是非常有利的,甚至于干脆就在这一战中消灭李自成,对于郑森来说,也是好事情。总之,尽快的平定国内的战乱,对于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所以郑森很快就和姜瓖约定,接受姜瓖的反正。
  “大木,姜瓖这个人可不是个好东西。”姜瓖的使者刚刚离开,一个声音便这样说。
  郑森不用回头就知道,说这话的人肯定是顾绛。就在几天前,顾绛从家乡乘船赶到了静海,准备为国效力。当时郑森意味深长的问顾绛:“宁人兄这次来,是打算入朝廷,还是打算来给我帮帮忙?”
  顾绛笑道:“入朝廷能做得什么事情,值得我跑这么远?我这次来自然是想要加入大木你的幕下。”
  于是顾绛便在郑森身边留了下来,帮助他处理一些文案杂务之类的事情。更多的军事方面的事情,倒不是郑森不让他参与,而是顾绛自己在看了看参谋们的运转之后,便表示,很多东西,他还完全看不明白。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顾绛当年虽然和郑森一起参加了对西班牙人的战争,但是那只是旁观了战争,对于战争的准备,尤其是后勤方面的准备,还有其他的一些策划,顾绛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
  好在顾绛也知道,真正的打仗可不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中描写的那么简单,并不是他这样一个书生,那个羽毛扇去摇一摇就能当诸葛亮的。在军事方面,他几乎不会随便插嘴。不过他觉得,自己在政治方面应该还是很有价值的。
  “姜瓖反复无常,不是好人,这我自然知道。但是正所谓‘小人喻于利’,姜瓖虽然是个小人,却不是个完全的蠢蛋,他自然看得出如今李自成局面不对,所以他的这个举动应该不是假的。”郑森回答道。
  “这我也知道。”顾绛道,“只是这人反正之后,大木打算如何安排此人?”
  郑森笑道:“此人不但是小人,其实也没什么才干,我是不打算用的。不过我还是会给他一个当富家翁的机会。嗯,宁人兄,我马上要召开军事会议,安排作战的事宜。你来安排一下,做一下记录。”
  顾绛明白让自己做记录实际上就是让自己逐步了解相关的军事知识。虽然顾绛知道,郑森的军队中并不需要什么“军师”,但是政治和军事却是不能完全分家的。处理政治的人完全不懂军事是非常危险的。
  以前的时候,在和郑森闲聊的时候,郑森就称赞过古时候文官武将并无明显分界的做法。当时顾绛便问:“有朝一日,要是有可能,你打算恢复这样的制度?”当时郑森摇了摇头,回答道:“这怎么可能?如今战争比过去要更复杂,打仗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好像治理地方的很多事情要交给专门的人来做一样。只是为政者虽然不一定要求什么都精通,但是至少要对各个重要的方面都有所了解。军事乃是军国之大事,为政者更不能一点都不懂。”
  顾绛便告辞出去,不一会儿便又来告诉郑森,说是已经将会议安排好了。郑森便跟着他到了作战室,果然看到军官们已经到齐了,此刻大家都坐在桌子前面,交头接耳的说着些话。
  见郑森走了进来,卫兵便大喊道:“司令官到!”郑森此时已经有了总兵的身份,但在军队内部,尤其是在进行军事会议的时候,郑森更习惯让人称他为“司令官”。
  所有的军官都立刻站了起来,做出了立正的姿势。郑森走到自己的位置对大家说:“诸位,请坐。”于是军官们又都坐了下来。
  “诸位应该能猜到我这次召集大家开会的目的。”郑森道,“不错,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如何光复北京……”
  ……
  李自成也在做撤退的准备,只是真的要从北京安全的撤退,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首先,李自成要做好手下的一些人的心理工作。因为他手下的一些人觉得,都拿下北京了,也应该算是修成正果了,李自成做皇帝,他们做大臣,然后……如今却又要弃城而走,这不是又变回流寇了吗?这样一来,这些人的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波动。不过李自成知道,这倒不是什么太难解决的问题,至少相比下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压根就不算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那些新附军。李自成知道这些新附军都靠不住,所以撤退的时候最好把他们都丢下,但是他们毕竟也是兵,如果能带回去,细细的磨炼两年,这些兵说不定还能有用。而且,李自成还担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在军事上的弱势而发生哗变。
  是的,军事上的弱势。因为把不少嫡系部队派出去了,李自成身边的嫡系人数有限,根本就不足以压制那些新附军了。要想好好的撤退,李自成觉得自己首先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刘宗敏和他带着的那些嫡系部队召回来。只有将这支部队召回来,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才能更好的控制住局面。
  为了等刘宗敏,李自成在京城中又多等了一天。当天傍晚,刘宗敏就带着部队赶了回来。李自成便将他,以及手下最为信赖的一些人集中起来,商议起撤退的事情了。
  ……
  就在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商议如何撤出京师的时候,多铎的大营中也来了几个客人。这几个客人都是他们的朋友。这些人都是山西的商人,他们和我大清有生意上的往来,如果没有他们大破明朝对我大清得经济封锁,我大清的发展也不会这样顺利。
  “范先生,你们这次来,可有什么消息?”多铎向其中的一个人问道。
  这位“范先生”忙抱拳回答道:“回禀王爷,我来这里是来给王爷牵一根线。王爷可知道如今占据了京城的流寇李自成要跑了?”
  听到这个消息,多铎一下子睁大了眼睛道:“什么?李自成要跑!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细细的和我说说……”


第四百六十七章 遭遇战(1)
  “老关兄弟,你跟我到那上头去看看。”白家旺指着旁边的一座低矮的土丘,对跟着他的关二男,还有其他的几个轻骑兵说。那是一座稀稀落落的长着几棵半干的杂树和半人深的野草的土丘,大概有二三十丈高,登上这座土丘,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前面很大一片区域。
  “嗯,我跟你去!”关二男一边说,一边从马上跳了下来。关二男的“关”前面有个老字,但其实他的年岁并不大,其实也只有19岁,只是他长得确实比较成熟,看他的脸,跟人说他已经有二十八九了,别人也多半不会怀疑。
  关二男跳下了马,将缰绳交到另一个轻骑兵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