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出了什么事情了?”刘宗敏问道。
  “我刚刚得到消息。”李自成道,“鞑子和明军在通州打了一仗。”
  “有多少人?结果怎么样?”刘宗敏赶忙道。
  “我们的侦骑没敢太靠近。”李自成道,“不过两边加在一起几万人是有的。明军胜了,据说鞑子尸积如山,不知道死了多少。”
  “那明军死了多少?”刘宗敏又问道。
  李自成摇了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
  刘宗敏皱起了眉头,鞑子大败,而且败得很惨,所以后面倒是暂时不用考虑鞑子了。只是明军的损失如何却不清楚,这样一来就无法判断明军还剩下多少战斗力,下一步该怎么办也就不好决断了。
  “皇上。”牛金星开口了。
  “丞相有什么看法?”李自成问道。
  “陛下!”牛金星下拜道,“微臣对于打仗其实并不懂。不过微臣想问一下,如今这支和建胬大战的明军和前段时间于我军大战的明军,可是同一支队伍?”
  李自成点点头道:“应该就是,要不然,伪明哪里还有这么多的强军?”
  牛金星听了,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道建胬和我军的战力相比如何?”
  李自成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又没有打过,哪里就能说的清楚了?不过建胬这些年来,对上明军,几乎是百战百胜,号称‘满万不可敌’,想来,应该是要比我军强一些吧。不过我军也是百战之师,建胬就算比我军强,强得也应该有限。”
  牛金星听了,便又拜了一拜道:“不知道上次明军和我军交战,损失如何?”
  李自成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了,过了一会儿才道:“那次朕一不小心,中了明军的圈套。明军的损失应该不大。”说到这里,李自成顿了顿,又道:“丞相的意思朕明白了。兵法上讲料敌从宽。而且京师一战,我们赚到的已经够多了,就不应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再冒风险了。”
  牛金星赶忙磕头道:“万岁圣明!”
  李自成道:“丞相请起,丞相与朕齐心合力开创事业,虽曰君臣,其实兄弟,不需如此多礼。”
  “陛下,礼不可废。”牛金星又顿首道,然后才站起身来。
  “宗敏。”李自成道,“朕觉得我们应该立刻撤退。你觉得呢?”
  “皇上,俺也觉得该走了。”刘宗敏抱拳道,“皇上,这就像是赌博,俺们前面已经赢得海了去了,把赚的带上回家,就可以买房子买地娶媳妇过好日子了,犯不着在这时候,再和人家猛开一把了。而且我们赢了人家,也得不到什么东西了,这就像人家才愿意出一两银子,就和我们一万两银子赌,我们哪里有就和他赌的道理?废了老家伙的力气,赢了才赢了一两银子,输了就要输一万。傻子才和他们赌!俺觉得还是把赚的钱带上赶紧回家比较好。”


第四百七十三章 追击
  当天下午,李自成就召集手下所有重要的将领,由大将军刘宗敏向他们通报了最新得到的情况。
  “诸位,依据我们的情报,这一仗建胬吃了大亏。”刘宗敏满脸是笑的道,“我们的骑兵找到了建胬,如今他们的样子可惨了,几万人的队伍呀,如今大鱼小虾米的加起来就剩下了几千人。短时间内,咱们都不用担心建胬的事情了!”
  “大将军,那明军怎么样了?”一个将领问道。
  刘宗敏转过头去一看,却是唐通。于是他便道:“老唐,你想,建胬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打过这样的败仗?呵呵,伪明的军队什么时候对上建胬,不是一败涂地?哪怕是最强的明军,对上建胬,一样不行。所以才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如今这支明军能击败建胬,谈何容易,还想没有损伤吗?不过他们好歹是赢了,控制住了战场,自家的伤兵能救回去一些,而且,大家都是打老了仗的,自然知道,这打仗死人最多的时候,一般都不是对着砍的时候,而是一个跑,一个追的时候,所以,他们的死伤自然小一些。不过,他们如今剩下的三万多人,能打的肯定也不到五千了。”
  这些情报当然是李自成和刘宗敏编出来骗那些降将的。不过作为打老了仗的行家,他们编造出来的结果倒也是非常的合理。
  “真的?”唐通跳了起来,“陛下,我们赶快出兵,趁着他们打烂了,我们去打他们,这叫什么什么相争,什么什么得利来着?”
  “是呀!”党守素也跳了起来,“陛下,那支明军,应该已经是伪明最后的能打的军队了。我们趁着他们和建胬拼得两败俱伤的机会,灭了他们,伪明就再没有翻天的机会了!”
  “说的是,陛下,我们出兵,去灭了他们!”
  “皇上,我们要快点动手,动手慢了,这些明军缩回城里去了,就难对付了!”
  其他的将领也都鼓噪了起来。
  在这一片的求战声中,李自成缓缓的站起身来,道:“诸位臣工,平定天下,就在今日!朕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消灭了这股明军!刘宗敏!”
  刘宗敏立刻站出来道:“末将在!”
  “朕命你为先锋,给你两万大军,明日一早,五更出发。向东急行军,追上明军,拖住他们。朕带着大军在后,明日辰时出发,一定不能让他们逃回去了……”
  李自成便将明日出兵的事情安排了下去,众将一一听令去了。
  ……
  “家主?这么说,明军不是危险了?家主打算怎么办?”一个家丁向姜瓖道。
  “王师大败建胬,真是了不起。”姜瓖却道,“不过经过这样的大战,只怕损失也确实是不小。平福,我有件事情要交给你来做。”
  “家主但管吩咐。”那个家丁抱拳道。
  “我给你准备了一匹马,”姜瓖道,“今晚你连夜往东边去,找到王师大军,将明日顺军便要出兵袭击他们的事情报告给郑帅。如今城外顺军的侦骑不少,你一路上千万小心。”
  那个叫做“平福”的家丁抱拳道:“家主放心,小人知道的。”
  姜瓖估计打了和建胬的一仗,损失不小的明军肯定在往回退,而且短时间他们应该是没有力气来京师了。不过他也知道京师没有漕运的支持,是撑不住的。顺军迟早是要撤退的。他此时将顺军的动向告诉郑森,说不定就能让郑森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也算是和郑帅结个善缘,日后有什么事情也好说话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广渠门便打开了,然后大队的兵马便在刘宗敏的带领下离开了广渠门,向着东边去了。等刘宗敏的军队都出了城,没多久,李自成便亲率数万大军也出了广渠门。
  刘宗敏出了广渠门,向东走了六七里。见望不到北京城了,刘宗敏便让大军停了下来。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李自成的大军便跟了上来。两人合兵一处,便转向南方……
  ……
  这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姜平福将带着的干粮咽了下去,然后拿出随身的竹筒,拔出塞子,喝了点水。便接着将竹筒塞好,又上了马,继续朝着东边走。不过经验丰富的姜平福渐渐发现,情况似乎不太对。
  按一般的道理,如果李自成真的要对明军动手,那么在这条路上应该有不少的顺军侦骑,但是,这一路上,姜平福却没有遇到哪怕一个顺军的骑兵。
  “这不对呀?”姜平福想,“为什么会这样?按道理,明军在通州大战之后,退向静海,肯定是从这个方向走的呀?”
  不过姜平福还是继续往静海方向赶路,到了下午,他终于赶上了从通州前往静海的模范军的车队。
  ……
  大战之后,郑森收拢了军队。这一战模范军也有数百人的伤亡,不过战死的并不多,只有一百来人,其余受伤的也大多都是轻伤。这些轻伤员如果是普通的明军,或者是顺军甚至是清军,其中的不少,也会死于受伤后的伤口感染。不过在模范军中,他们却能得到相对其他军队好得多的照顾。
  模范军中有专门的医护营,伤兵们被送到这里,做初步的处理。医护兵们先用盐水将伤兵们的伤口细细的洗一遍,然后再用烈酒又细细的洗一遍,接着便抹上蜂蜜,再用在开水里煮过,然后在阳光下晒干的白纱布细细的包裹起来。蜂蜜是天然的抗生素,涂抹在伤口上,对于避免伤口感染有很大的帮助。而盐水、烈酒的消毒,再加上消毒的白纱布,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能做到的最好的防感染措施了。
  不过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模范军的伤员,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比其他军队中要少得多,而死于伤口感染的败血症之类的疾病的就更少了。而伤兵较低的死亡率不但使得军队更容易有更多的老兵,也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士气。
  大多数的轻伤员,在经过了这一类的处理之后,甚至都可以继续跟着军队行动。不过一些伤势更严重的重伤员就不一样了,他们在经过医护营的初步的处理之后,就要被送回到后方去继续治疗。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如果是在其他军队中,基本上不会有活下来的指望。即使在模范军中,依靠着更好的医疗活了下来,他们多半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军队中服役了。不过在郑森看来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依旧是宝贵的财富,他们可以担任各种基层管理,而他们得到优待也能鼓舞军队的士气。
  所以这些重伤员会被返回的补给车队带回到静海,在那里重伤员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姜平福遇到的车队,就是这样的,运输重伤员的车队。


第四百七十四章 追击(2)
  姜平福带来的消息受到了模范军的重视,模范军也很愿意在野战中再给顺军一个教训,让他们涨涨记性。然而派出的侦察骑兵却一直都没能发现李自成的军队。
  模范军继续谨慎的向北京方向前进,到傍晚时分,模范军的侦察骑兵已经看到了北京的城墙。
  模范军侦骑出现后,留守在北京的一些顺军立刻就和模范军取得了联系,然后,在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姜瓖立刻就给模范军打开了城门。
  只是此时已经到了傍晚,出于谨慎,模范军的轻骑兵并没有大规模进城,只是由先遣人员控制住了城门。并且向后面的模范军主力送去了所得到的情报。依据这些情报,郑森确定,李自成多半是已经提前跑了。
  李自成抛下北京,带着自己的队伍跑了。如今朝廷的“王师”又回来了。这个消息也立刻就像旋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北京。如今被李自成留在北京的,都是些新附军,都是些李自成觉得不可靠,也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前明军。这些人立刻就纷纷“反正”,他们从不知道什么地方,翻出他们当年用过的旗帜,然后一转眼,他们就从顺军又变成了明军。
  在这些“明军”中,姜瓖永远是反应最为敏捷的一个。他首先和郑森取得了联系,他首先打开了城门,如今,他又第一个采取行动,下令让士兵们夺取皇城。
  “我们要赶紧动手,要不然就落到人家后面了。”姜瓖对自己的长子姜之升道,“你立刻带上人,去把正阳门和承天门抢下来,还有东华门,嗯,把关押在宫中的大臣们都救出来!”
  姜之升点点头便转过身准备出去,姜瓖却又叫住了自己的儿子。
  “还有,记住,不要往内承运库方向去,不管别人,不管谁过去了,我们都只看着,不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