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鲸肉和鲸脂。
  巴图扎日格力是一个喀尔喀蒙古人,是个养狗的奴隶。郑家的商队利用和蒙古人的贸易,用四把上好的雪花钢刀,从他的主人那里换回来了几条长得很像是狼的大狗,以及作为添头的他。然后巴图扎日格力就成了模范军的养狗人。
  从此巴图扎日格力就掉进了蜜罐子里,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各种鲸肉、海鱼吃得他都要吐了。有时候他睡着了的时候,也会做梦梦到以前当奴隶的时候的苦日子,每次一做这样的梦,在梦里他几乎都会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可惜,原来那是做梦呀!”而当他从这样的梦中,醒来之后,他往往要好一会儿才能确定,这的确不是在做梦,然后再心有余悸同时又无比庆幸的说道:“幸好,那只是做梦。”他的那些狗的日子也不错,一个个吃得饱饱的,长得圆滚滚的,毛色油光发亮。
  那几条看着像狼的大狗据说是从更北边的森林里的野人部落里面买来的。这些狗也像那些穿着鹿皮的野人一样,不怕冷,力气大,脑袋蠢。冬天用来拉雪橇倒是不错。
  花了几年时间,利用这几条狗,在充足的物资支援下,巴图扎日格力和他的徒弟们养出了近千条这样的狗,如今也是检验这比投资值不值得的时候了。
  那群狗一拥而上的吃起了东西,一边吃还一边满足地哼哼着。巴图扎日格力在一边摇着头,这些狗就是笨,不像他以前养的那些牧羊犬,聪明听话,吃东西也知道排个队。
  很快,那些狗就吃好了东西。巴图扎日格力便和徒弟一起给这些狗套上笼头。这些狗早就习惯了吃饱了之后,出去跑跑,此时都温顺的让他们给套上笼头,拴上雪橇。
  巴图扎日格力和徒弟赶上两辆雪橇便往校场去了。到了那里已经有好几部雪橇等在那里了,又过了一会儿,其他的雪橇便也都到位了,一共三十套雪橇,每一套雪橇配备十条狗,可以装载三个全副武装的模范军战士或是重量与之相当的物资。这样的一次出击,规模虽然不大,却也是对狗拉雪橇队伍在冬季的作战能力的一次检验。
  士兵们上了雪橇,雪橇手们挥动鞭子,一两辆雪橇便沿着预定的道路,离开了牛庄堡,驶入辽东的雪原之中。
  太阳刚刚出来了,微红的阳光照在白雪覆盖的原野上,给白雪也抹上了一层胭脂,看上去很是好看。但随着太阳的升高,阳光渐渐变强,现在美丽的雪原,也会变得白花花的一片,刺得人眼睛疼。如果长时间的看着这样的白茫茫的雪原,很容易就会出现雪盲症。士兵们都配备了茶色玻璃制成的护目镜,但即使如此,长时间在雪地下看东西,还是容易出现雪盲。因为模范军制作的护目镜其实并不像后世的偏光镜那样,能过滤掉绝大部分的紫外光,所以它的效果其实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在雪橇上的时候,依据战术纪律,三个人轮流驾驶雪橇,没有轮到的人必须带上眼罩,闭上眼睛来保护自己的视力。
  雪橇队先是沿着河边的道路跑了一段,接着便转向东边,以远远地绕过建胬用于封锁河道的堡垒。在平时建胬的侦骑四处活动,这样的行动很难瞒过他们。但是大雪之后,他们的战马在雪地中行进一样不方便,所以他们的侦骑的活动范围也大大的缩小了,这也使得这支不大的雪橇队有机会避开他们的视线。
  隆冬季节,建胬也都进入了猫冬状态了,大家都躲进了寨子,过起了吃饭睡觉打老婆的无聊日子。一般来说,在这样的天气下,也不会有什么乱子发生。
  在靠近牛庄堡的地方,建胬的村落大多都很大,而且都有较为完善的围墙。这是此前在模范军的一系列袭扰活动的后果之一。但是在更远一些的,超出了当时模范军船只一夜的航程的地方,那里的村落却并没有被集中起来,也没有完备的围墙和防御设施。在满清看来,这些地方是相对安全的腹地,不需要采取这些消耗资源,还会降低生产效率的做法。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冬天,因为狗拉雪橇的存在,模范军的活动范围甚至还要超过其他季节。
  雪橇队绕过满清在大辽河岸边的那两座堡垒,然后在一处背风的地方停下来休息。士兵们支起帐篷,让自己,还有雪橇狗都进去歇歇,而带队的营长杨万年则拿出一张地图(这张地图大部分的地区是依据我大明的辽东地图绘制的,精度很成问题,还有一部分则是依据此前的战斗中,骑兵部队的指战员的回忆绘制的。),对照着周围的环境,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我们从这里,往这里去,能避开所有的的建胬大寨子。今天下午我们就能到这里,然后在这里过一夜,明天一早出发,到中午就能到达辽阳附近……”


第五百六十三章 蛋白质
  巴图扎日格力看着徒弟张晓光把最后的一块雪砖放在雪屋子的顶上,一间小小的,只能容得下两个人的雪屋子就搭建好了。这个雪屋子是依照北极冰原上的因纽特人的雪屋的样子复制的,这是一种在冰原地区生活的独特技能,原理简单,但实际的操作却并不容易,两个经过这种训练的人,借助一些取巧的小机器,能在一个时辰之内搭出一座可以容纳两个人的雪屋,但是如果是生手,只怕一晚上都搭不好。巴图扎日格力也是在被当做买卖的添头卖到模范军中来了之后,才见到这种冰雪做成的蒙古包的。
  捕鲸船队在更北边的地方(也就是另一个时空中的阿留申群岛),发现了鲸群更为密集的海域,他们将这片海域命名为“鲸鱼海”,他们又在这一片海域发现了有着雪白的皮毛的大熊的群岛,并将它们命名为“白熊群岛”,并在这些岛屿上建立了几个用于避风和对船只进行简单维护的据点。在这些岛屿上也有一些靠捕猎生活的野人,捕鲸船队和他们进行了一些贸易,这种雪屋子的搭建技巧,便是用诸如火枪和金属刀具从那些人那里学来的。
  这本来只是捕鲸部门的小买卖,却在情报通报的时候,得到了郑森的重视。他认为这种技术能够大大的提升模范军在寒冷地区的作战能力。使得模范军能在高寒区域进行扩张。
  模范军参谋部实际上对此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要解决建胬,其实只需要等到夏天,然后集中起军队,沿着大辽河,一路平推过去就是了。所以学习这种技术,作用似乎有限。他们并不知道,郑森对于更北边的区域,几乎是整个的西伯利亚的广阔土地的野心。在他们眼中,那就是一片没啥用的不毛之地而已。不过来自后世的郑森却知道,在那片冰原下面,有着多少宝藏。而且因为后勤的困难,(这一点其实对于俄国人也是一样),大家都无法在这一区域投入太多的军队,因此,只要谁有能力投入更多一丁点的部队,就能控制大得难以想象的一片土地。因此事实上,模范军的雪橇部队,其实并不是针对满清而建立的,满清只是它的一块磨刀石而已。
  为了保暖,雪屋子的门非常低矮,所以人只能爬着进去。巴图扎日格力爬了进去,在里面的雪地上铺上了一张大大的白色熊皮,这是捕鲸船队从白熊群岛带来的东西,它比一般的皮毛更加保暖。张晓光也钻了进来,今天晚上,他们两个就住在这雪屋子里面了。
  一开始的时候,巴图扎日格力觉得住在雪屋子里一定会非常冷,但事实证明,雪屋子远比他所习惯的蒙古包更保暖。人进入屋子后,产生的热气会让冰雪融化一点,这些融化的冰水渗入雪砖的缝隙中,然后重新凝结起来,将原有的缝隙都封住了,整个的屋子一点风都吹不进来,非常的暖和。
  至于那些雪橇狗,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只能呆在外面。不过巴图扎日格力他们也在雪地里给这些狗挖了些洞,它们可以靠着它躲避一下寒风,而且它们有着浓密的毛发,本来就不太怕冷。
  突击队在雪原中安稳的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继续上路,然而路上的情况还是超出了杨万年的预计,直到下午申时三刻左右,他们才接近了辽阳,看到了第一座村庄。
  这里距离辽阳已经很近了,自从努尔哈赤占据此地之后,这里就成了后金——满清统治的核心地区。一直以来,明军几乎都没能再威胁到这一区域,所以这一带的满清村落更注重的是生产时候的效率,而不是在面对小队敌人的袭扰时候的防御,所以这座村庄的防御,远远不能和牛庄堡附近的满清村落相比。
  依照地图,以及多尔衮提供的情报,这是一座属于镶黄旗的村庄,庄子里面的建胬加上包衣奴,大概有一千人左右。因为环境安全,所以这座村落并没有牛庄堡附近的建胬村落那样的高大结实的围墙,只有一圈用来防止野兽进入的一丈来高的土墙而已。当然,更没有防御用的插满了尖木棍的壕沟以及用于进出的吊桥。
  突击队在一座小山包后面停了下来,杨万年带着几个士兵,登上小山,远眺这座村落。从这里,可以让视线越过村子的围墙,看到里面的情况。
  “那是什么?”杨万年举着望远镜的手猛地抖动了起来,几乎要拿不住望远镜了。他剧烈的呼吸着,脸涨得通红。
  “营长,怎么了?”一个士兵问道。
  杨万年长长的吸了口气,将望远镜递给那个士兵,同时咬着牙骂道:“该死的狗鞑子!”
  不知所以的士兵结果望远镜,居高临下的向着那边望过去,然后也咬着牙痛骂起来:“该死的狗鞑子,一个个都该千刀万剐!”
  “怎么了?”其他的士兵也惊讶的问道。
  “那些狗鞑子在吃人!吃我们的人!”那个士兵一边说一边将望远镜递给其他的士兵,然后对杨万年道:“营长,咱们立马杀进庄子去,杀他个鸡犬不留!”
  这时候,满清那边其实还有一些存粮,但是谁都知道,这些粮食撑不过不到来年的粮食收获。所以对于“多余”的包衣的屠杀却已经开始了。屠杀这些包衣,不仅能节约粮食,而且他们本身就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下雪之后,土地被冻住了,原本需要这些“多余”得包衣来兴建的防御设施或者农田水利甚至也没法建了,继续养着这些包衣奴,不但消耗粮食,而且吃不饱的包衣还会越来越瘦。所以在大雪下下来之后,对包衣奴的屠杀就开始了。
  这时候杨万年却反而冷静下来了,他看了看天色道:“马上天就黑了,等天一黑,我们立刻就……”


第五百六十四章 烈焰
  西边的天空中,最后的一丝暗紫色的辉光已经消失了,整个大地沉入到了一片黑暗中。就在这黑暗中,戴着狗皮帽子,身穿着羊皮袄子,脚踩着滑雪板的模范军突击队却已经进入了临战的状态。雪橇狗的嘴巴也都被套上了套子,免得它们发出的叫声惊动了敌人。
  “我们刚才观察了,整个村子都被围墙围着,围墙只有一道门。”杨万年正在再一次给突击队员们交代战术,“一班和二班负责堵住大门,一个人都不能放出去。明白吗?”
  “明白!”
  “营长放心,从我这里跑了一个鞑子,我就提头来见!”另一个大概是班长的战士也回答道。
  “二班长,不必这样,一个鞑子,不值这个,不过要是真的让鞑子在你们班这里跑了,你们配给的二锅头,就都分给其他班,你看怎么样?”杨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