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兵们手中拿着的是使用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枪,这种枪的有效射程甚至超过大炮发射霰弹时候的有效射程。这让散兵们可以在大炮的霰弹射程外,用他们手中的枪抢先干掉那些炮手。
  当然,这个活并不好干,否则他们也拿不了那么高的军饷。首先,他们手中的枪的射程,其实比大炮发射的霰弹远得也很有限,这就要求他们有不错的枪法。其次,他们不能结阵,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骑兵的时候会非常的脆弱。一旦敌方的骑兵出现,他们就必须立刻掉头往回跑,去寻求自己的阵列步兵或者是骑兵的保护。
  但是步兵阵列和散兵之间的距离并不小,因为步兵阵列往往都待在敌人的炮兵发射的实心炮弹的有效射程外。米尼步枪的射程要超过大炮的霰弹,但却远远不如大炮发射的实心炮弹,这当中的一段距离,对于散兵而言,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此外,清军吃过几回亏之后,也开始使用散兵。虽然清军散兵的枪法远不能和模范军的枪法相比,但是他们的肉搏战水平却普遍不错,尤其是在没有阵型的情况下的混战中,更是如此。
  在炮火的掩护下,散兵们开始向清军的土墙逼近。在他们身后,线列步兵也在悠扬的进行曲的伴奏下,在一大排盾车的掩护下开始向前移动。就像清军山寨了模范军的小炮和火枪一样,模范军也山寨了清军常用的盾车。只不过模范军的盾车因为有橡胶轮子,推动起来更省力,所以盾车前面的木板也更厚,更结实。
  “看来,那些大炮真的是木头炮。如果这些大炮是真的,盾车线列步兵现在就应该进入到它们的射程了,他们也该开炮了。这些木头炮……它们多半是发射不了实心炮弹,只能用霰弹。要真是这样,那他们的布置可就真成问题了。”郑森道。
  “他们把真正的大炮藏在后面,木炮的霰弹射程也远远小于正常的大炮,他们会被散兵压得抬不起头来的。”顾绛在军中日久,也能看出不少东西了。
  散兵线已经逼近到距离第一道土墙三百步左右的地方了。在这个距离上,线膛枪已经能相对准确的打击较小的目标了。散兵程勇半跪了下来,将手中的步枪顶在肩膀上,枪口指向了一门小炮,在那里,有几个清兵正站在那炮后面,其中还有一个穿着一身的银色盔甲,隔得远了,看不太清楚,大概是个章京之类的。
  程勇翻起枪身上的标尺,细细的瞄了一阵。那个章京却并没有什么反应,一直伸着脑袋张望着。
  “这家伙大概不知道我们手里的枪能打多远吧?他甚至都未必注意到了我正瞄着他呢。”程勇这样想着,一边屏住呼吸,然后轻轻地扳动枪机。
  “砰!”一发子弹从程勇的枪口中射了出去。程勇睁大了眼睛盯着对面。三百步外的目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点,有时候,射没射中都看不太清。程勇只看到那个穿着银色铠甲的家伙一下子就消失在土墙后面了,也不知道是被打中了,还是自己躲了起来。不过他没有时间继续观察战果,而是站起身来,掏出药包,开始给步枪装填一发新的子弹。
  程勇看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打中那个穿着银色盔甲的家伙,但在更远的地方,借助大号望远镜,郑森倒是清楚的看到了散兵们射击的结果。他看到一个银色铠甲的章京,正站得笔直的,对着几个只露出了小半个脑袋的家伙说些什么,突然他的身子猛地一抖,就像被雷电击中了一样,然后一头就栽了下去。
  郑森转动望远镜,看到在散兵和大炮的攻击下,不断的有清军中弹倒下,显然清军的伤亡相当重。
  “建胬到现在还没有开炮,他们倒真是沉得住气。”郑森颇有点赞叹的说,“这要是我们大明的军队,这时候只怕都已经把大炮和火枪都打红了吧?要说建胬能为害这么久,也不是没原因的……”
  话音刚落,就见清军的第一排土墙上,冒起了一大片的硝烟,过了好一会儿,才有隐隐的炮声传来。
  “这乱打的什么炮?隔着这么远,好像什么都没打到吧?世子,你才刚夸建胬沉着呢,结果他们也乱打起来了。哈哈……”顾绛哈哈的笑了起来,“看来,如今的建胬,和我大明的那些军队其实也差不太多了呀。”
  郑森也忍不住失笑道:“看来建胬如今的士气也不太好,这打仗的本事倒是退步了不少。”
  清军过早的开炮当然什么都打不到了,而且在一轮齐射之后,清军整个的前沿阵地都被浓浓的硝烟遮盖住了。士气不够高的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因为看不到敌人而陷入到无谓的恐慌之中,然后就胡乱的开枪开炮。
  清军在第一道土墙上布置的的确和郑森推测的一样,都是些木头炮而已。木头炮相比铜炮和铁炮都要危险。因为哪怕是同一种木料,它们的坚韧程度也不一定是一样的,很多时候,两门木炮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毫无差别,装填的火药也是一样多,但却可能一门射击起来毫无问题,但另一门就直接炸了膛。有的打五六炮都还能用,有的第一炮,第二炮就会炸膛。总之就是,木头炮炸膛的几率要远比铜炮或是铁炮更高。而大炮,哪怕是木头炮,一旦炸膛,周围的炮手基本上都难以幸免。所以,清军根本就舍不得用正儿八经的训练出来的炮手来玩这种危险的东西。其实,如今在使用这些木炮的。基本上都是些抬了旗的包衣而已。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就很正常了。
  清军继续疯狂开火,郑森又很快乐的看到在那覆盖了满清前沿的硝烟中,时不时的腾起比一般的射击的时候要大得多的火光。显然,清军的一些木炮不出意料的炸膛了。


第五百七十章 攻坚(2)
  不过清军的这一顿乱炮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比如说这顿乱炮产生的硝烟(清军的火药配方不太对,导致硝烟格外的大。当然,这并不能怪清军,事实上这种火药配方是出自明军这边的。我大明在制造火药的时候,给得硝相对较少,相反,他们依据阴阳五行的理论,还在火药里面加入了不少其实什么用都没有的玩意儿,结果不但使得火药的威力下降,也使得硝烟更重了。)便将清军的整个阵地都遮得严严实实的。散兵们虽然手里拿着有射程远,精度高的线膛枪,但是在完全看不见敌军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继续攻击。就连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也因为看不见目标,不得不先停了下来。不过炮击已经持续相当的时间了,大炮已经很热了,正好可以停下来凉一下炮身。
  模范军的攻击暂停了下来,不过模范军的士兵却并不紧张,因为清军的木炮发射的霰弹的射程根本就够不到他们,他们这时候完全可以把清军的炮火当成过节时候放的鞭炮来听。但是在清军这边却不一样了,他们处在守势,看不见对面的敌人在如何行动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再加上他们对模范军颇为恐惧,再加上,他们的炮兵多半也不是真夷,(木炮非常危险,所以清军才舍不得用真夷来充当炮兵。他们只是给这些炮兵配备了一些真夷的督战队而已。)经验有限,士气也不高。这样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格外的容易慌乱,如今眼前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自然就在脑袋里想象着敌军趁着这机会猛扑上来了,于是他们的反应自然就是赶紧开炮,把可能的敌人打下去。同时这隆隆的炮声似乎也能在慌乱和紧张中给他们一些安慰。
  当初明军的炮兵和火枪兵在面对八旗兵的时候,经常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他们常常会因为八旗兵的侦骑的靠近就胡乱开炮,然后被硝烟挡住视线后,就不停地开炮,直到把大炮和火枪都打得通红,完全无法射击为止。而八旗军则好整以暇地等在明军的射程外,直到他们自己把自己的枪炮都打得不能用,而且自己也因为紧张和恐惧而耗尽了力量的时候,再猛扑上去,就像杀鸡宰羊抓猪仔一样把那些明军消灭掉。如今在面对着屡次在战场上击败他们的模范军的时候,他们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
  “这……快让那些该死的尼堪停下来!”前线的清军因为硝烟的遮挡,看不见目标,但是站在后面,位置更高一些的堡垒顶部的黄台吉却是能清楚的看到模范军就像当年的八旗军一样悠闲地等在清军的火炮射程外,看着清军不停地开炮,忍不住怒吼道。
  其实不用黄台吉发出这样的指令,前面的一些有经验的清军将领就已经自发地开始阻止那些吓傻了的尼堪们乱开炮了。比如索尼,便亲自砍杀了好几个乱开炮的抬了旗的尼堪,倒也算是迅速的让炮火停了下来。
  如果满清的第一道土墙防线上的大炮都是铁的或是铜的,那前面乱打的几炮造成的恶果倒也有限。但是满清摆在第一道土墙上的大炮都是木头炮。这种炮本来就只能打两三炮,如今一阵乱打,不少都炸了膛,剩下一些,多半也已经打了两炮到三炮了,还能不能用就真是天知道了。
  随着清军停止炮击,硝烟开始渐渐地散去。模范军的进攻重新开始了。这时候模范军散兵已经推进到距离清军的第一道土墙不过一百五十步左右。如果清军装备的是铁的或是铜的大炮,在这个距离上已经可以用霰弹来压制这些散兵了,但是木炮的霰弹射程要近得多,最多也就百来步。所以此时散兵们的位置还是相对安全的。而在这样的距离上,散兵们的射击精度却更高了。虽然散兵人数有限,每次射击打死的人其实并不算多,但是只挨打不能反击对士气的损害却是非常大的。而重要的是,如今模范军似乎是看透了清军的第一道土墙那里的大炮威胁不大,所以在散兵后面的军阵也在盾车的掩护下,迅速的向着土墙逼近。
  清军的木炮的霰弹显然是无法击穿厚重的盾车的。要对付盾车,就必须依靠金属火炮发射的实心炮弹。清军手中主要有这样的几种大炮:
  首先是缴获明军的红夷大炮,这里面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宗的欧洲红夷大炮,一是郑家卖给明军的山寨版红夷大炮。这两类火炮是如今清军手中最为先进,也最为珍贵的大炮。数量也很有限。它们被部署在堡垒上,而它们的性能却还是没法和模范军自用的火炮相比,它们的射程,虽然勉强能够到第一道土墙之外的区域,但是威力方面却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多半无法击穿盾车了。
  其次是满清自己仿制的红夷大炮,以及在松锦之战中缴获的,关宁军仿制的红夷大炮。这些炮在性能上要差一点,但是数量却更多,清军将它们部署在堡垒上,以及第三道土墙附近的炮垒中。部署在堡垒上的这些炮对模范军的盾车当然依旧是鞭长莫及的,但是部署在第三道土墙上的这种炮,依照清军自己的测试,却也应该能用来对付第一道土墙外的盾车了。
  最后的一种火炮则是在清军和模范军野战交锋,吃了模范军的野战炮的大亏之后铸造的。一开始我大清依据他们目测的印象,试图铸造和模范军一样的12磅炮,然而,因为技术上的差距,他们根本就造不出能用几匹马拉着就跑的12磅炮,不要说12磅的,就是6磅的,他们也造不出来。再加上满清也没有重型挽马,所以最终,清军只造出来了一些3磅炮。算是实现了能用马拖着跟上行军的速度。但这样一来,这种火炮的威力就相当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