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粮食,不能没事拿着吃着玩的。吃多了,不好的。”
  “我不吃,我只吸。”达拉奥说。
  “吸多了,也不好的。药这东西,只有治病的时候才好用,没病乱用,说不得就得弄出病来。”吴京说。
  “吸多了,会有什么不好?”达拉奥问。
  “我不知道。”吴京很老实的说,“但是只要是药,就不能多用。”
  “好了,我知道了,这里有十五张鹿皮,先给我换一些神药吧。”达拉奥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又过了半个月,达拉奥又来到了吴京的小店。
  “吴,那个药你能借点我不?等我有了皮货,再还你。”达拉奥的声音小了很多。
  “达拉奥兄弟,我也是小本生意,是不能外借的。而且没有皮货,我就换不到钱,换不到钱,我也换不回药材,你说是不是。这真不是我不肯帮忙。要不,你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可以换钱的,拿到别的店里,换了钱再来买吧。”吴京依旧是一副诚恳的样子。
  “除了皮货,这山里还有什么能换成钱的?”达拉奥问道。
  “多了,木材、草药,嗯,还有布农人的人头也行?这个最值钱。”吴京回答说。
  “布农人的人头?”达拉奥问道。
  “听说布农人和郑家人打起来了,郑家的人出钱买布农人的人头。一个五两银子呢。”吴京说。
  达拉奥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所在的社(部落联盟)和布农人本来就不太对付,经常相互出草,(渔猎能承载的人数是相当有限的,所以各个渔猎部落之间经常相互袭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像在非洲草原上,食肉动物们会找一切机会袭击另一群食肉动物的幼崽一样。)砍布农人对达拉奥来说算不得什么。而砍了他们还能用来换神药,甚至一个人头还能当好几张上好的鹿皮用,这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哪里可以换?”达拉奥急迫的问。
  吴京本来打算告诉他往右边一转,走个五十步左右就到了,但是想想,估计达拉奥是分不清左右的,便将他拉到店门口,朝着那边一指道:“看见那个大房子了没有?就在那里!只要拿人头就可以换钱,然后拿着钱,就可以想换什么换什么。”
  “这样呀,那我先去看看。”达拉奥说。
  ……
  “阿森,你的这些招数真不错。”郑芝凤很高兴的说,“最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布农人来捣乱了,从其他生番那里,我们拿到了四百多个人头,都是生番的头,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布农人的,但是从布农人这一阵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来看,这里面的布农人估计绝对不少。真没想到这些生番为了那个‘福。寿。膏’居然这么卖力。”
  “三叔,这‘福。寿。膏’一旦上了瘾,就极难断掉。这东西原本是从大食那边传来的。当年大食那边有一个教派,专门出杀手死士,刺杀各种高官国王。三叔你也知道,这种刺客,只要行刺,无论成败,肯定是没法活着回来的。所以这些刺客往往在行刺的时候,嘴里就含着毒药,行刺之后,无论成败,立刻服毒自杀。三叔,你也知道死士何其难得。当年太子丹要找个刺秦王的死士,在荆轲身上,花了多大的精力。而这个教派,却能一批一批的出这样的死士。三叔你知道是什么缘故?”郑森问道。
  “难不成,和这福。寿。膏有关?”郑芝凤道。
  “就是呀。”郑森说,“那些个刺客其实都是这东西上了瘾的人,一旦没了这个,顿时浑身难受,据说就像一万只蚂蚁钻进骨头缝里叮咬一样。真是比死了还难受。他们教派的老大,平时让这些人吸食福。寿。膏,等他们出了幻觉,感到舒服了,就骗他们说,这就是为教派牺牲后去的天堂。而如果拍他们去行刺,谁不愿意,就停了给他们的福。寿。膏,让他们痛苦不堪,便告诉他们,这就是地狱的永罚。若是不听老大的,就会身坠地狱。于是那帮子教徒们自然就浑不怕死,成了死士。”
  “这么厉害?”郑芝凤吃了一惊。
  “这东西一旦上瘾,对身体伤害很大。所以咱们自己的人可一定要管牢了,断断是不能让他们染上这个的。谁要敢吸这个,立刻就要从队伍里赶出去。谁要向我们的人买这个东西,就杀他全家!此外,所有的销售渠道都要牢牢的控制在我们自己的手里。”郑森恶狠狠地说。
  ……
  一转眼,就到了八月份,这时候从北方传来消息,说是刚刚称了帝,并且把国号从“大金”改成了“大清”的黄台吉,派遣兵马,再次杀入京畿,连续击破明朝军队,再次掳掠大量人口,天下震动。
  郑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就找到郑芝凤商量。
  “三叔,建胬再次入寇京畿,这事三叔可知道?”郑森问道。
  “这我自然知道。”郑芝凤道,“阿森呀,大明朝这阵子可真是不顺。去年花了一整年,好不容易把那些流寇压下去了,如今建胬又来这么一下子。我大明损兵折将,各地勤王的兵马损失也都很是不小。我怕这流寇又要死灰复燃了。唉,自从汉朝之后,这天下的朝代就都只能有三百来年。如今我大明也已经有快三百年了……唉,每次流寇一起,朝廷费心费力好不容易或是招安,或是镇压下去,结果建胬就杀过来了。等到好不容易,建胬退了,这流寇就又起来了。朝廷不得不两头忙,整日拆东墙补西墙,花的钱像流水一样,结果却……唉,我看呀,这大明朝怕是迟早要完呀!”
  这话一说出来,却把郑芝凤自己也吓了一跳。他忙捂住自己的嘴,四面看看,然后向着郑森笑道:“刚才喝了点酒,就胡说八道起来了,倒是要让你笑话了。”
  “三叔这话也不是全没道理。如今对我大明真是一道坎呀。天灾这么重,又正好遇到建胬,朝廷拿不出钱来救济百姓,这百姓没饭吃了,哪还有不去抢不造反的。所以大明要度过这个坎,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有饭吃。如今我家在大明为官,既然当着大明的官,就要为大明分分忧。我家前一段时间引入了不少的流民,这也算是为大明出了一份力。要不然,这些流民定然不甘心就这样饿死,大批的流民,就像是一大堆的干柴,只要有一个火星,就会燃烧起来。如果我们没把他们带到台湾来,只要有一个流寇在他们旁边喊一声,他们怕是立刻就都变成了流寇。如今大明的确危险,但若是能挺的过去,未必不能如汉朝那样中兴。如今建胬在京畿这么一闹,京畿一定残破不堪,没饭吃的流民遍地都是。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去买些流民回来。”
  “这事情想想是好,只是运作起来并不方便,从北方运虽然让流民少了路上流浪的距离,身体会好很多,但是我们在北方并没有多少门路,二来我们的船跑那么远,却没有一处我们控制的港口,也很是不方便。”
  “港口的事情,倒也不是没办法。”郑森说,“我就知道一处港口不错。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拿下来做中转站。”
  “哪里?”郑芝凤问道。
  “高丽的济州岛。”郑森说。
  “啊?”郑芝凤吃了一惊道,“可是高丽是我大明的属国,乃是不征之国呀。我们怎么能动他?”
  “谁说我们要动他?倭寇和泰西人要抢济州岛不行吗?”郑森笑了起来,“倭寇不是问题,我们手中有的是日本人。至于泰西人,我们手上现在有一大堆的泰西样式的船,泰西水手也不少。我们让老杰克带队,去把济州岛占下来,又有谁知道是我们干的呢?而且有了这个岛,将来北方要有什么事情,我们郑家也才插得上手。”
  “你的意思是?”郑芝凤越发的惊疑了。
  “如今的形势,大明若是能中兴,自然免不了要打仗,这对我们家就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若是搞得好,绘图凌烟阁也不是做梦。未来的用武之地,多半在北方,我家的力量却在海上,若是没有济州岛这样一个基地,将来那什么立功?”郑森解释道。
  郑芝凤用很是怀疑的眼神望着郑森,过了一会儿才说:“预先做好准备也是好事情。不过这事情太大,你得得到我大哥的允许才行。”


第七十四章 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盗”(2)
  反正最近台湾也已经基本安定下来了,所以郑森也的确可以离开台湾回去和他父亲就这一问题,甚至是更重要的将来的战略方向问题来进行一下讨论了。
  ……
  “听说你想要让我们的那些泰西船冒充荷兰人把济州岛抢过来?”郑芝龙问道。
  “是的,父亲。”郑森回答说。
  “你是怎么考虑的?”郑芝龙并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这样问道。
  “爹爹您觉得大明如今的状况如何?”郑森并没有回答前面的那个问题,而是这样问道。
  郑芝龙沉默了一会儿,虽然在政治判断方面,郑芝龙并不擅长,但是大明如今状况不好,这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
  “你说说你的想法吧。”郑芝龙最后还是这样说。
  郑森便趁机道:“爹爹,你看自从汉朝之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只有三百年左右的天命。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简单,因为自从汉朝之后,华夏的领地范围就基本确定了。世上适合种庄稼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我们的了。只是爹爹你想,若是一对夫妇有三十亩地,这日子肯定不错了,但是这对夫妇有两个儿子,这也已经算少的了不是?到了儿子这一代,就只有十五亩地,日子就紧巴巴了,每个儿子要是都有两个儿子长大,再一分,这日子会很难过了。我大明承平二百余年了,人口是太祖时候不知道多少倍了,能耕种的土地却名没有增加太多,自然吃不饱饭的人就多了,一旦遇到天灾,就很难不出乱子。
  其实出了乱子,也未必解决不了,无非是大乱大治,就像汉朝,有了王莽时候的大乱,天下人口损失了十之八九,光武中兴之后,大家就又都有地种了,汉朝才又有了两百多年的国祚。如今我大明也到了这时候。前年去年中原各路军马协力,流寇虽然没有根除,但也消灭大半了。若是这势头能持续下去,大明中兴就在眼前。然而今年建胬却来了这么一手,破关而入,大掠京畿,我大明勤王之军损失惨重。这样一来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压制流寇了。而且要重建这些军队,就又要花一笔大钱。这些年饥荒连连,征战不休,我估计大明的国库里怕是根本就没什么钱了,这样一来就免不了又要加税,这一加税,就会有更多的人活不下去,这么一来,流寇只怕立刻就能死灰复燃。然后就算朝廷拼命镇压下去了,建胬又来这么一手,朝廷前面的事情就又白干了。这样一来,在中原一带,其实已经是一个死局了。”
  “那照你这意思,大明难道气数已尽?”周围也没别人,所以郑芝龙直接就这样问道。
  “还早,北方虽然是死局,但江南还算安定。如果圣上能迁回南京,或者使太子镇南京,这局棋就还有翻盘的机会,最不济,也能保个南宋的局面。”郑森说,“只是当此变局,我家也要早做准备。”
  “你觉得我家应该如何准备?”郑芝龙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
  “那要看朝廷如何做了。”郑森回答说,“爹爹,我家的力量和优势都在海上。孩儿觉得,就算天下崩坏,我家怕也是没有逐鹿天下的力量。若是乱生异志,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