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败退,一溃千里,降兵如潮,降将如毛。
  为了培养护厂队的小伙子们的荣誉感,郑森是很花了些心思的。比如他给护厂队的这些孩子们准备了统一的华丽的红色军装,很多位置甚至不惜工本的使用丝绸和黄铜来装饰,比如让他们每天都有肉吃,日子过得比大多数其他职业的人都好,并且还教他们读书识字,专门给他们讲古时候的哪些了不起的武士们的故事,鼓励他们以这些人为榜样,将来为天下人除残去秽,建功立业。
  如今看来,这样的努力倒是有了些效果了。这让郑森也很是满意。
  这个时候,随着一声哨子,三排纵队开始向着操场的那边前进。在纵队前列的护厂队员有节奏的吹着哨子,所有人依照哨子的节奏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向前。在距离目标九十步左右的时候,那些弓箭手开始用无头的轻箭向着他们抛射。这些箭本身比较轻,能够射的比较远,当然杀伤力什么的自然也小,去掉了箭头之后越发的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射在人身上,还是有些痛的。这些射击的主要作用就是干扰护厂队的这些孩子,也让他们渐渐习惯这种在射击中前进的感觉。
  这些抛射的无头轻箭,并没有给那些护厂队的队员们带来太多的干扰。他们依旧依照着哨子的节奏前进。在这个时候,哨子的节凑非常的很重要,如果节奏太快,那么阵型就容易出问题,于是就会挨骂甚至挨鞭子。但是如果节奏太慢,那队形自然容易保持,但是花的时间就会更长。
  随着护厂队员们距离那些稻草人越来越近,哨子的节奏也在加快,不过三条纵队依旧保持了相当验证的阵型。纵队的方式在靠近敌人的时候目标更小,而且机动起来更快。如今已经到了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了,在这个距离上,如果是真的作战,那么弓箭对于并没有穿甲的人来说,已经有相当的危险了。适当的加快行进速度减少暴露在敌人的射击之下的时间就是必须的了。
  很快,他们就到达了距离目标四十步左右的地方,随着一声长长的哨响,三支纵队中的后排的士兵迅速加速并向左右展开,三支纵队变成前后三排的横队。然后三排横队之间的距离也迅速的缩小。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变换,因为整个队伍的变换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每个队员都必须非常熟悉自己的位置才行。
  果然在这一轮的变换中,就有几个队员出现了明显的迟疑,差点就跑到了别人的位置上去了,还挡住了别人的行进。
  而此时,弓箭手们也开始采用平射的方式向他们射击。虽然是无头箭,但在这样的距离上挨上一下子也会很疼的,而且这些无头箭如果不巧射到了某些地方,一样会让人受伤甚至死亡。
  郑兴隆的膝盖上就挨了一下,不知道射在什么地方了,总之,他的整条腿一下子都麻了起来,好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快要到位置了。他用还好用的那条腿一跳,落在了自己的应该在的位置上。
  这个时候,纵队的展开已经完成了,而护厂队员们和那些稻草人之间的距离已经只有25步了,在这样的距离上,火枪的齐射已经有很不错的命中率了。随着一声哨响,所有的护厂队员们在这一瞬间就停住了,接着又是一声哨响,所有的人就都举起了手里的木枪,做出了瞄准的姿势,然后又是一声哨响,模拟齐射完成了,接着所有的护厂队员们都从腰间拔出了同样是木制的刺刀,将它插进木枪的枪口里。然后一起呐喊着冲向那些稻草人。
  “那几个笨蛋呀!”刘元智骂道,“有两个上次都错过!”
  “其实已经不错了。”郑森想,“如果他们将来在战场上真的能有这样的表现,能定着满清的弓箭,推进到二十五步的距离上,然后用火枪打出一轮齐射,接着再发起迅猛的刺刀突击,就算是满万不可敌的满清八旗,也未必能顶得住吧?”
  “老刘,你觉得这些小家伙如果发给他们真家伙,现在他们能打仗不?”郑森望着刚刚完成了一次刺刀突击,正在重新整队的那些护厂队员们,这样向刘元智问道。
  “如果他们手里真的有真家伙,至少,我是不愿意硬碰硬的和他们打的。”刘元智说,“火枪这东西,本来就有一个大好处,那就是拿在小孩子手里,一样能打死人。这帮子小家伙,以前流浪的时候也都吃过苦,见过的死人多的去了,如今吃上了大鱼大肉,为了如今的日子,这些家伙是真敢拼命的。他们多半真的能一直走到二十五步开一枪的。呵呵……真要让他们在二十五步距离上开一枪,怕是就是戚爷爷当年的戚家军也未必撑得住不垮。至于如今的那些卫所军,怕是光看到他们走过来,举起枪,就该都跑了吧。”
  “不知道对上建胬会怎么样。”郑森说。
  “建胬我没见过。”刘元智摇了摇头,“不过我想,一样都是人,肩膀上面架着一个脑袋,我就不信还有火枪打不死的。不过我听查理说,他觉得我们这支队伍还缺了骑兵,这是一个大弱点。”


第九十章 护厂队(3)
  缺乏骑兵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如果没有高机动的骑兵,步兵在作战的时候就总要担心侧翼会受到敌人骑兵的袭击。而且即使获得了胜利,只要敌人骑兵存在,自己这边的步兵就无法解散阵型去追击敌人,而在保持阵型的情况下,谁都跑不了太快。而在实际上,打败仗的一方的最主要的损失都是在战败后溃逃的过程中,遭到对手的追杀而造成的,如果无法有效的追杀对方,仅仅靠正面的一击,能够给对方带来的损失总是相当的有限的。所以如今的护厂队如果和建胬交战,最多也就能获得击溃性的胜利,而很难给他们带来真正的,难以承受的损失。
  “骑兵的确是一个问题。”郑森说,“不过这事情迟早也是要解决的。”
  就在两人的交谈中,护厂队的队员们又完成了一次纵队变横队的攻击演练。
  “如果没有什么太多的干扰,他们的纵队进攻战术倒也像点样子了。不过到时候他们的对手说不定就是那些荷兰人或者西班牙人呢。他们的手里可是有火枪和大炮的。不知道在面对着火枪和火炮的射击的时候,他们还能这样执行战术不。”郑森说,“要不我们在操场上摆上大炮,用火绳枪替代掉一部分弓箭,火绳枪用特制的面粉子弹,这样只有声音不会伤人。大炮用实弹,控制射击方向,让炮弹从他们旁边飞过去就行了。时不时的这样演练一下,到时候和西班牙和荷兰人打才有把握。”
  “少将军,这样是不是太消耗火药了?”刘元智问道。
  “消耗些火药,总比真上了战场,没见过这样的架势,结果吃大亏来得强。”郑森说,“不过火药的确是个大问题。如今用火药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所谓用火药的地方太多倒也不是假话,自从鲸油开始赚钱之后,郑芝龙就下令大规模的扩展捕鲸的范围,不但那些专门制造的捕鲸船被用于捕鲸,就连那些暂时没什么事情的战舰也被派出去捕鲸,捕鲸炮也大量的在这些战舰上使用,结果之一就是火药的消耗大大的增加了。
  火药这东西的配制并不难,三种主要的原料中的木炭和硫磺也都不是问题。木炭有木头就行,无论是台湾还是福建,烧木炭的木材从来不是问题。至于硫磺,台湾的硫磺资源相当的丰富。但是最后一样硝石就相当的麻烦了。台湾也好,福建也好,都没有多少上好的天然硝石矿。郑森隐约记得,中国的硝石矿主要在新疆和四川一代。这些地方似乎都太远了一点,先将就不必说了,四川那边现在也不是很太平。所以目前,郑家的火药,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进口,以及自己靠收集硝土的方式来获得了。所以如今在台湾,各个居民点的粪坑,一切的牲口棚子,不管是养鸡的养猪的养牛的都被登记在册,每年各个居民点都被勒令上缴一定数量的粗硝。不过台湾的很多居民点都是新建的,那里的粪坑什么的,产出硝土的数量还相当有限。而进口的话,在这个时代里,硝石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资源,少量的进口倒也罢了,大量进口,能不能买到这么多不说,价格几乎是直线的上涨。
  再加上必须的储备,所以如今,郑家倒是真有一点火药荒了。
  “才有这么点使用火药的部队,火药居然就紧张了。将来如果真的有了十万大军,别说打仗,光是训练起来,这些火药也是不得了了。”郑森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也许只能想办法从四川那边多买一些了。虽然硝石是官府严控的东西,但是以如今大明官府的德性,买到这东西应该不会太麻烦。而且好像四川眼下还没有大乱。”
  不过这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即使能从四川那边买到,也未必是长远之计。
  “总之,这样的训练一定要有,当然火药用少一点,能有个响声就行。”最后,郑森也只好这么说。
  队列训练结束之后,刘元智又将护厂队的小伙子们叫到一起,因为在刚才的演练中整体表现不错,所以这些护厂队的小家伙们在晚餐的时候得到了一条鱼,只是其中有两个跑错了位置的家伙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不但少了一条鱼,还被处罚围着操场跑十圈。同时被处罚的还有他们的小队长,他们也被要求陪着跑十圈。小队长有着更高的军饷,但是这个军饷绝对不是白白高出来的。
  接着是火枪的装填训练,当然,训练使用的是模型枪,这些枪的样子虽然和购入的燧发枪很像,但其实是不能用于打仗的。它们的枪管都是一些老旧的火绳枪上面拆下来的报废货,其他部分打的也是类似的样子货。用这些东西训练,可以避免新式的枪支的损坏。
  在火枪的装填上,郑森也采用了后世常见的手段,也就是将火药分成一份份的用油纸包好,以便使用。采用这样的方式,一来可以大大的减少装弹时间,二来也能避免因为战时的慌乱,导致倒入的火药数量少了,导致射击出来的子弹的弹道性能发生改变,造成命中率的下降;或者是倒入的火药太多,导致发生炸膛的事故。这种做法在后世几乎是通行的做法,但在这时候,这种做法还没有流行起来。所以郑森估计光是这一点,就足以为他赢得至少1。5比1的射击速度优势。
  这个项目那些护厂队员们看起来倒是更加的纯熟,刘元智一声令下,他们就迅速的拉开模型的锁头,打开药池,同时从挂在腰间的一个小包里面掏出一个油纸包,用牙齿咬开一角,(为了加快速度,这是标准动作,敢于不用这个动作,而是别出心裁的要用手撕开什么的,都要打军棍。话说后来英国人统治印度之后,发生的印度大起义,就是因为英国人逼迫印度士兵用嘴巴咬涂着猪油或者牛油的油纸包起来的火药。而一部分印度人的信仰不允许他们吃牛油,另一部分人的信仰不能允许他们吃猪油。)然后将里面包着的木炭颗粒倒入药池,在一声哨响,他们就合上了药池,然后又是一声短促的哨响,所有人就都从另一个小包里摸出另一个油纸包,这个油纸包里面装的是弹头和发。射。药。接着又是一声哨响,他们就再次咬开油纸包,将火药倒进枪管,然后用通条将火药压实,然后再用通条将子弹连同油纸包一起装进枪口,用通条压结实,然后将通条复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