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之良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家的搔攘。今儿你们那大太太都把话说到人脸上来了,我的儿,我本就不该再住进来的,没得净给你添堵了。”
  宝钗连忙温言安慰道:“妈妈何必跟那起子小人一般见识,就是大太太也是心里头不忿,并不是冲着妈妈的,往日里不是面情还好的?”薛姨妈叹道:“若是说起咱家熏灼之时,这里谁不是跟咱面情好的?只是如今都穷了,便连脸面都顾不得了,只是委屈了你。这些日子我也想来,为了你哥哥,家里已经连累了你很多,白白添些话柄,受些闲气,如果当初把你的嫁妆足数给了,如今你在这个家里,怎么也说话硬气些。如今不但是那件事,我还腆着脸,又寄住到这里。”
  宝钗勉强笑道:“妈妈可是说哪辈子的古话呢,如今谁又小看了我去?再说还有太太给我撑腰呢。”薛姨妈想着方才王夫人的情形,又想想宝玉的不求上进,不觉又伤心起来,呜呜咽咽地哪里能止得住悲声?
  

  ☆、第四十三回 庆团圆赦老发牢骚

  且说薛姨妈见贾府诸人并不像从前那样尊敬自己,便后悔搬进梨香院来依附,只是如今家中还在等着薛蟠的官司了结,便存了心思,等薛蟠出来便搬出去另立门户,好歹母子守在一起过去。再者依附在贾府,竟连给薛蝌娶亲都是不妥当的,没奈何,只得婉言央求着邢夫人,跟岫烟的父母说了,晚些再办亲事。
  宝钗知道母亲的难处,自然不会为着自己的便利让母亲搬出去,她向来是心中笃定能立定主意的人,如今经过一年的纷乱,也渐次在家人中立起威严,虽然背地里有些谣诼,当面却是不敢违拗的,宝钗便忙着去安排中秋节的事宜。
  因为要在园子里摆宴,所以园子里便紧着打扫了两日,才把凸碧山庄一带整饬一新,又把山路上的杂草清除了。宝钗连着进园几次,心中未始不伤感,只见几处不再住人的馆阁已是寥落萧条,为鸟兽所居,园中人手不够,这些地方已经无人管理了,想来不久就会倾埼,她从前的蘅芜苑一带衰草缠绵,爬满院墙,饶是宝钗心中把持得住,依旧没有忍心进去。园中如今只有稻香村和藕香榭还有人居住,宝钗早已跟贾母和王夫人议定,只等深秋天冷之时,便一起搬出,将园封闭,也可省去洒扫的好大一笔费用,所以这园中就更是长久无人打扫收拾了。
  好容易操劳了几日,黛玉那边也派人送来了螃蟹、火腿、腊鸭、干蘑等南北干鲜,一场中秋盛宴才得以体面摆开。
  到了十五日,下晚天色尚明之时,大观园园门大开,贾母带着家下众亲眷进来,先在嘉荫堂前拜月,上香吃茶毕,一轮明月悬在中天,清景难逢,贾母便来了兴致,也不坐轿,只带领众人从山路步行上山,见一带石阶土润苔青,草木扶疏,贾母便知是宝钗的功劳,便携了宝钗黛玉,一左一右扶持上山,一路观景说笑,十分快乐。
  到了凸碧山庄的月台上,只见平台之上已经摆开了桌椅,酒菜齐备,上下台阶处用围屏分出昭穆,贾母带领女眷坐在上面,客人中只有薛姨妈和族中几个女眷,岫烟住在李纨处,因为薛姨妈在座,便托病不来,贾母会意,只让人用食盒送去上等菜品,一面向薛姨妈笑道:“听说蟠儿就要出来了,姨太太家可是双喜临门。”薛姨妈也含笑谢道:“正是呢,到时一定要请老太太吃喜酒呢。”又说起薛蝌的懂事和岫烟的稳重,薛姨妈不禁叹道:“我幸亏有这个侄儿,竟亲生儿子还要贴心贴意,若说我没福,怎得有这样的侄儿呢?那邢姑娘也是极好的,比我那媳妇岂不是强了百倍。”贾母也说:“我们这边每常闲了,说起闲话,都说那邢大姑娘的品格,竟是与宝丫头很是类似,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
  贾母这样说着,环顾周围,见往日的孙女辈只有黛玉、惜春、宝钗在,不禁又有些伤感,道:“如今她们姊妹也大了,嫁人的嫁人,还有那湘云,虽未出嫁,眼看也要成亲了,我派人去接她,她婶娘却说在备嫁妆,就不得来……那孩子一向不愿意待在史家,就盼着我派人接她来疏散几日。”
  王熙凤这两日身子不爽,然而也支撑着来了,见贾母嫌人少,便笑道:“老太太心疼湘云妹妹,这谁不知道?只是云妹妹性情开朗,在史府中感到拘束不痛快,是孩子心性,在大事上史府倒是没亏待她。她的嫁妆说是早年就已齐备,只恐针线上的活计,还得她们娘们自己动手赶出来。”
  王夫人连忙说道:“这话说的是,她叔叔给她说的卫家的公子,听说性情好,模样好,我们老爷见过,说是甚好。”
  贾政在屏风外头坐着,听太太和母亲的对话里提起自己,连忙进来躬身行礼,起来道:“老太太放心,那卫若兰卫公子,我见过两次,很是上进,他父亲与我们家是世交,也是个有骨气的,自然是辱没不了史家外甥女。”贾母含笑点头道:“你这么说,自然是好的。”
  贾赦此时已经有些醉意,便趁着酒盖脸,也进来给贾母敬酒,一众子弟鱼贯跟在后面,贾赦执壶,贾政捧杯,贾母便含笑饮了,说道:“你们又进来做什么,也让这些小辈们拘束,正经都下去喝酒去吧,我们娘们自有乐处。”贾赦便赔笑道:“显见得老太太心疼孙女媳妇们,便不心疼儿子们了,只是老太太调理出来的人儿,自然是好的,史家外甥女是好的,咱家的姑娘也都个个是好的。那嫁入宫里的贵妃娘娘就不说了,自然谁也比不上的,只说二姑娘嫁给孙姑爷,便是个有出息的,三姑娘嫁给北静王爷,也是好的,可惜做小……”
  他还这样洋洋得意地说下去,贾母的脸已经沉了下来,手中的酒杯也慢慢放下。贾政连忙劝道:“大哥醉了,还是出去歇歇吧。”便回头叫贾琏和贾琮扶他们的父亲出去,贾赦却不肯,一把推开贾琏,晃悠到贾琮面前,拉着他的袖子直拖到贾母面前说道:“老太太,琮儿也是个有出息的,给老太太争脸了。要功名便自己去挣来,并不指望着窝里斗,抢他哥哥的位子……”
  众人听他越说越不像话,俱都变了脸,然而谁也不敢去拦。贾政便变了脸色,尴尬地端着酒杯,喝也不是,放下也不是。王夫人更是无地自容,心知贾赦是借酒发牢骚,为着二房占着荣禧堂而不满,然而此事年深日久,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得明白的。
  原来当年贾赦袭爵之先,已经凭着祖荫得了个侍卫的虚职,然而朝廷有制度,有了官身,就要另住,便搬到现在的西院,分家不分产,先敷衍着朝廷。那时贾琏的母亲张夫人还在,掌管家务井井有条,大家也都各安其分。谁知道张夫人中道病亡,续娶的邢夫人出身低微,难以服众,贾母便将管家之权给了二房的王夫人,贾赦父亲死后,他虽袭了爵位,然而贾母依然习惯了与二儿子和媳妇同住,贾赦虽昏庸荒淫,于母亲面前却还孝顺,便不敢提搬回正房的话,那时贾政才是个五品员外郎,俸禄微薄,哪里舍得搬出荣国府另过,他也支撑不起那巨大的开销,便仗着母亲宠爱而赖着住了下来,心中究竟是过意不去,才有后来将元春送入宫去,也算是为家族的繁荣做了点贡献。
  贾政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哥哥会突然发难,当众揭开这层窗户纸,一时窘得手足无措,只得勉强说道:“大哥也无须如此,弟弟明日就另觅房屋,搬出荣禧堂就是了。”王夫人一听,急得眼泪差点儿留下来,却不敢说话,只求救地看向贾母。
  贾母早已经气愣了,她万万不想这个一向不敢公然违拗自己的大儿子,此番竟如此不给自己留情面,便将酒杯往桌上一顿,厉声说道:“你们两个还将我这个母亲放在眼里吗?什么事你们就说了算了?一个说占了哥哥的位子,一个说明儿就搬出去?我依了哪一个?”
  见母亲动怒,贾赦的酒也醒了一半,与贾政一起跪了下来,向贾母请罪。贾赦便讪笑道:“是儿子不会说话,老太太别多心。”贾政却深感羞耻,便叩头说道:“老太太,都是儿子无能,实在不该怎么多年占着正房,本应该在父亲去后,不等大哥说话,就让出来的。儿子明日就搬出去,母亲愿意仍跟着儿子住,儿子自然是恪尽孝道,若是喜欢住荣禧堂,大哥自然也不会亏待了母亲……”话未说完,已经哽咽不能成声。
  因见贾母动怒,兄弟俩全都跪下了,里外的众人早已经跪了满地,王夫人便哭道:“老爷,不能这个时候搬出去呀!贵妃娘娘的体面何在?若是惊动了凤体,伤了龙胎,可怎么得了?”贾赦本已气馁,他与贾政的兄弟情分还在,只是不爽王夫人这个弟媳妇而已,见弟弟伤感成这样,早已心软。此时听了王夫人这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呸,我们兄弟分家立户,本该就行的事,跟贵妃有什么相干?少整天拿贵妃压人,这家里被那妮子害得不浅。当个劳什子贵妃,净赚了些空名头好听,把家底都给赔尽了,好歹别再来勒掯我。”
  王夫人闻言,气噎满胸,喉头一甜,喷出口血来,便昏厥在地上,吓得众人乱成一团。贾母见状,一边让人去请太医,一边让人扶王夫人进房里去,一边怒斥贾赦,那贾赦见弟妹气得吐了血,也就不再步步紧逼,赌气一跺脚,便自己去了,贾琏贾琮一溜烟跟着父亲去了。贾母也拿他没有办法。
  一场酒宴就这样不欢而散。贾母撵走了贾赦,连忙来看王夫人,此时太医已经来给诊过脉,说是急痛攻心,以致血不归经,不相干的,便给开了药,告辞去了。王夫人已经醒了过来,哭得痛断肝肠,见贾母在跟前,便哭道:“老太太,您可要给元春做主呀。我那可怜的儿,从小也是娇生惯养,为着这个家,送到那不得见人的深宫里,这些年受的煎熬,有苦没处诉去。大老爷如今却这么说……”
  贾母便也泣道:“明儿我定会责罚那个混账东西,你不必过于悲痛,若是宫里贵妃知道了,岂不伤心?”
  王夫人听贾母如此说,才渐渐止住了悲声,环顾四周,见宝钗、李纨、贾兰等围绕身旁,那贾政在屋里踱着步长吁短叹,那赵姨娘和贾环也远远地站在门口伸头伸脑,哭了一声“我的儿”,又想起了宝玉,便问宝玉在哪儿,众人才发觉自从酒宴开始以来,便谁也没有看见宝玉。贾环却多嘴道:“宝哥哥去半山腰里的栊翠庵,跟那小尼姑拉拉扯扯呢。”赵姨娘心里称愿,却作势拍他一掌道:“就你知道!”
  贾政早已气得面如金纸,一言不发,拿腿就走。王夫人也顾不上哭了,跌跌撞撞地追出来,哪里赶得上。
  

  ☆、第四十四回 胧月夜妙玉染尘埃

  八月十五的中秋宴就这样在鸡飞狗跳之中散场; 然而在栊翠庵门口梅树下面发生的那段公案却是两府里无人不知。
  原来那时宝玉在席上坐着,原本寄望于能见黛玉一面; 谁知女眷皆在屏风里面; 而他如今再也不能仗着贾母宠爱,跟姊妹们坐到一起玩笑; 更何况父亲还在阴测测地盯着他。于是心中大没有意思起来; 席上坐不住,又见大家都拘谨着也不说笑; 便借故逃席,到外面山坡上去长吁短叹。
  恰好那妙玉在栊翠庵里做完了晚课; 见月光明亮; 山顶上灯火辉煌; 人声喧哗,更添寂寥,就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