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之良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贾政不免羞愧,见贾母如此明白剖断,两人便一起跪下哭泣起来,求母亲收回成命,贾母叹道:“这些东西不早晚都是你们的,我知道你们如今手头也都不宽裕,与其我白收着,不如现就分给你们,各自营生,你们过得舒心,我才得舒心呢。”于是连邢夫人和王夫人也都落下泪来。
  贾母却道自己累了,打发他们回去,两对夫妇看着人把箱子抬回自己房里,自去安排筹划,贾母却自谓事了,也不再牵挂,每日里只与孙儿孙媳闲谈取乐,只盼着儿孙都顺顺当当有出息,余事皆不挂怀。
  却说贾琮接到回京述职的旨意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心里记挂着林嘉蕤所说的朝中秘事,生怕北静王倒台,牵累到贾府。谁知他人还在半路上,贾雨村就已经行动了。一夜之间,朝廷风声大变,十几个御史参奏北静王,罪名轻重不一,从苛待佃户到阴谋造反,一时间墙倒众人推,北静王上朝前还一点儿消息不闻,朝堂上被这样一波接一波的问罪捶得心惊胆裂,张嘴结舌,跪在那里抖衣乱颤,哪里还有话来反驳?
  

  ☆、第五十六回 情深义重探春赴边

  圣心难测; 为臣子的难免如履薄冰,北静王被参; 事发突然; 京中的世代勋贵之家全都噤若寒蝉,只怕关联挈带; 遭受池鱼之殃。贾府尤甚; 刚刚不顾体面,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嫁入王府做侧室; 依附之心路人皆知,接着便遭此事变; 贾政夫妇连日来寝食俱废; 惊恐猜疑; 没有宁时。
  就连赵姨娘也不再风毛乍翅,日日愁眉不展,说到底; 探春是她亲生的,如何心里不疼。又忍不住在人前人后抱怨王夫人; 为了家族的利益,把探春舍出去,如今身在不测; 却全无施为,由着姑娘自生自灭。王夫人听见一言半语,更添烦恼。
  此次发难,朝廷没有慢火久炖; 风驰电掣般,北静王的辩驳的奏折递上去的当天,就发了明旨,辞气严厉,将北静王的辩驳痛加斥责,那咬人一口入木三分的语气,一看就是出自贾雨村的手笔。北静王无法,只得低头认罪,背人处悄悄关托旧日交好的贵戚代为打听请托,自己也曾亲自登门,去几家王府和内阁诸相府上打听消息,然而要么吃了闭门羹,要么就是绝不兜揽的态度。只有林嘉蕤还算恳切,面上有不忍之色,话语中也隐约的点拨:“王爷也无需太过担忧,拂拭一下也好。至于所颁布的罪名,如若真是有的,王爷便诚恳认罪,若是空穴来风,王爷便直率申辩,皇上圣明烛照,自然不会冤屈了人的。”
  林嘉蕤见北静王那样风流倜傥的一个人,一夜之间颓丧憔悴,鬓间竟丝丝泛白,想想他当政时对自己和睦亲切,也不能无动于衷,因此说了这一番提点之言,还不避嫌疑,亲自送北静王出府上轿。北静王游走京城一圈,只得了这么几句言语,回来细思,也领悟出其中的奥妙,便真个放平了心态,躺倒挨捶。朝廷虽还没有处分的意见,水溶已经自己禁足于府内,上表称病,闭门读书思过,静待皇帝对自己的发落。
  这段时间,真是人心惶惶,然而皇帝想要的效果也就有了,立时便有四王八公中势力尚存的南安郡王家、齐国公陈家、治国公马家、修国公侯家分别上表,参奏北静王水溶的种种不法情势。至此皇帝干戈未动,昔日的四王八公就分崩离析了。
  这段时间,北静王府里人心惶惶,北静王妃本就体弱多病,哪里受得了如此煎熬和忧惧,几天的功夫便病得不能起床了。北静太妃虽年事已高,却还撑得住,见儿子出了这样的事,便舍下自己的老脸,进宫去见太后,屏退宫人,跪在太后面前声泪俱下地苦求。太后一向慈悲,虽说后宫不可干政,但见北静太妃那样骄傲的人,如今头发花白了,却不得不为了儿孙折腰向人,也十分怜悯,便得空向皇帝提起此事,虽未明说,给水溶求情保命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皇帝一向孝顺,虽然面上含糊着,究竟是不再穷究北静王的罪过,以免让母后伤心。
  这样拖了几天,旨意终于是来了。北静王水溶谋反罪名无法查实,然而言行不谨,有悖逆之言,不臣之心,兼以交通外省大员,包揽词讼等等不法事,一一举证,圣上下旨革去北静王世职,发往西疆乌里雅苏台军前效力。又派忠顺亲王亲自带领锦衣府人查抄了北静王府,也并没有查出什么避讳的东西,财物是不少的,然而当票债务也不少,这个偌大的王府其实并没有表面看来那么光鲜。北静王妃经此一吓,病势汹汹,越发危急,其他妾室都被吓得魂飞魄散,自顾不暇,只会哭哭啼啼,只有探春勉力维持着,还要好好陪伴安慰北静王,生怕他有什么长短。北静太妃见大势已去,干脆在佛堂上自己绞了头发,出家给儿孙祈福消灾。
  消息传到宫里,皇帝也很是怜悯,便格外开恩,让北静太妃去家庙里静修,不可随意亵渎,财物一概入官,唯祖庙祭田发还,家眷不再连坐。
  圣旨颁下之前,所有人都抱着万一的希冀,没有人肯去收拾藏匿,唯恐招来真正的祸端。一旦抄家发配成为现实,竟成了没头的苍蝇,哭嚎者、厮打者,怨天者,尤人者,乱成一团。还好太妃终是有主意的,就在当院,将所有人聚拢了来。
  当下,太妃坐在正院台阶上面的太师椅上,穿着青布僧袍,头上裹着青布头巾,不施脂粉,苍老的面庞一丝血色全无。水溶立在太妃身边,神色颓唐。王妃病病歪歪,也被丫鬟搀扶着来了,太妃见她可怜,便命丫鬟搬来一张躺椅,扶着王妃歪在上面,小世子和两位郡主战战兢兢地紧跟在母亲身边。探春是侧妃,低着头跟在水溶的身后,牙齿轻轻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她知道这是最后告别的时候了。其他的妾室挤挤挨挨、哭哭啼啼,在台阶下手握着帕子,不时发出几声啜泣。
  几个管事的,低头耷拉甲地站在台阶下面,听候主子吩咐,其余太监仆妇密密层层将两进院落挤得满满当当,却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等着主人宣告自己最后的命运。
  太妃环顾了一眼院落中的人,不由得感慨下泪,说道:“我从嫁给老王爷,来到这家,享尽了荣华富贵,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水溶便跪下来,泣道:“儿子无能,丢掉了祖宗九死一生换来的爵位,万死不能赎其罪,求老祖宗责罚。”顿时院子里的人全都跪下来,哭成了一团。
  老太妃心中难过,勉强安慰水溶道:“我眼看着你长大,并没有行差步错,你是个温厚的孩子,不比那起子败家的子弟,是我家的劫数到了,万岁爷立意要削藩,我家除了伸脖子等着挨刀,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水溶这才呜呜咽咽地站起来,老太妃勉强咽口唾沫,继续说道:“如今不是哭的时候,得趁着你还没有上路,先把家里的事体安排妥当。”众人渐渐安静下来,都看着老太妃。老太妃继续说道:“库里的财物是全抄走了,好处是太后还顾念着与我少年时闺中的情谊,我的屋里没有动,还有些银子古董之类,如今全拿出来,打发王爷上路,安置余下人等。”
  老太妃便命身边的随侍嬷嬷搬来一箱箱的金银细软,全都一份份分派停当了的。老太妃便一样样发落:“这五千两银票,是给王爷带着上路的,西边大漠寒烟,人生地不熟的……穷家富路,总是要打点的,这个断少不得。”然后便问跟随北静王去西边军前的人选,几个常年跟随北静王的下人站出来,老太妃很欣慰,又说还需有个女眷跟着才好,那王妃便挣扎着要起来说话,老太妃摇了摇头说道:“虽说你们是结发夫妻,只是你的身子骨,自顾尚且不暇,跟随着王爷不是给他添累赘吗?不如你还是回娘家去,如今看来皇帝是放过了王爷,可是圣意难测,万一将来翻脸,不能让人给连锅端了——小世子你也带去,总是保住水家的一条血脉才好。”王妃呜呜地哭着答应了。
  老太妃又说道:“王妃的娘亲是当朝长公主,皇帝无论如何是不会动王妃这边的,所以伺候王妃的人都跟过去。”说着,又指着最大的几个箱子对王妃说道:“这些你都拿过去,借公主府的房子住,是为了保平安,日用开支就自己出钱吧,这才是常住之法。两个郡主虽然不是你生的,你也一起带过去,看顾好了这三个孩子,我就是到了阴间都是感谢你的。”说道伤感处,难免又是一场大哭。
  哭了一会儿,老太妃抹抹眼泪,继续说道:“伺候我的人,暂时也跟我住到庙里去,有不愿意去的,便给几两银子安置,自谋生计去。所有的太监都是没有去处的,最是可怜,全都住到家庙周围的祭田去,总有一碗素斋吃,念念佛,修修来世。只是王爷的人,除了跟着去的,余下的怎么说呢?”
  水溶便上前叩头,说道:“跟着我的人,我平日里并没有空过他们,大多在外面都是有些经营的,所以遣散了也都各自有营生,不太窘迫。只是这几个人……”他苦痛地看了看哭成一团的几个女人,探春便先越众向前,到太妃面前跪下说道:“老祖宗方才问起伺候王爷去西边军营的人选,老祖宗是怎么想的呢?”
  老太妃说道:“这个自然是要各人情愿才好,否则那样的苦,又远离家乡父母,不是寻常女人能受得住的。”探春便说道:“我愿意跟随王爷去边关,随身伺候,终生不渝。”老太妃含泪拉了探春起来,说道:“好孩子,我当初果然是没有看错人,有你跟去,我便放心,我可把他交给你了。”探春也不哭泣,也不悲伤,只凝重地给太妃磕头,又过去给王妃磕头,王妃哭得发昏,半歪在躺椅上,手上的帕子捂着嘴,眼看着又泛出血色来。
  当晚便是食尽鸟投林,偌大的王府便空了大半,拿到遣散费的家人仆妇陆续离开,去投亲靠友,暂且安顿,老太妃便收拾一下,水溶亲自送去家庙,另有一番嘱托不提。第二日王妃一个人带着子女回了娘家,几个妾室有愿意留下来的,都暂且跟着王妃,有愿意离开的,也都打发了银两。水溶因为罪臣的身份,不敢相送,夫妻俩在府门前洒泪而别。当天下午,锦衣府的人就来催促水溶就道,探春竟连回贾府拜别父母的机会都没有,水溶万分抱歉,探春却道:“我自从嫁给你,便是你的人了,自然以你为重。”坦然随水溶上路,只写了一封书信给父母长辈辞行。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喜欢此文的亲们的鼓励。

  ☆、第五十七回 奇人奇事侠肝义胆

  得知探春远行的消息; 别人还犹可,只赵姨娘哭得泪人一般; 巴望着能再见女儿一面。然而贾政谨小慎微; 听说北静王被撤职发配的消息,竟不闻不问; 只恐被沾带了; 别说探望,就连口信也没有一个。直到水溶与探春上路后; 辞行的书信到了,才瞻前顾后地写了信去; 也不过是嘱咐:诚心悔过; 悉心效力军前; 勿负圣上隆恩等语。
  谁知贾府里上百口人都未去与探春送行,倒是贾琮却意外邂逅,与这个姐姐见了一面。那日贾琮风尘仆仆赶路; 到了日暮之时,投到客栈下单。同行只有四人; 除了殷继东,还有两个男仆蔡安和潘又安。他们为着路上遇雨,误了时辰; 到客栈时,房间已经住满了,蔡安便去找店家商量,能不能均出两间来; 供他们主仆过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