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昏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治疗这瘟疫,赵桓第一次发现这瘟疫比灾荒还要可怕。有的一家十几口一齐得瘟疫,无一幸免。
  赛华佗又不在身边,赵桓他们又不懂医术。瘟疫来势汹汹,每天琅琊县都会死上几十人。而随行的侍卫很多人也是染了病。
  最让赵桓担心的是南宫怜儿和曹东升,二人竟然也都有了疫情症状。若不找到治疗良方,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我没事。”南宫怜儿脸色苍白,她已经躺在了床上。曹东升比她稍微强一点,但也倒下了。
  赵桓摸了摸她的额头,触手滚烫。再看她手臂上已经长满了红色的疹子,赵桓虽然不怎么懂医学,但也知道这种疾病在现代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在这里就凶险的多。
  “怜儿,没事,朕在这儿呢。你安心养着,朕会找最好的郎中来给你治病!”赵桓安慰她。
  为避免南宫怜儿担心,赵桓到了门外才让令狐云龙去找郎中。
  令狐云龙找来了琅琊县最好的郎中,郎中给南宫怜儿诊完脉,悄悄退到了外面。
  赵桓焦急的问道:“怎么样了?”
  郎中摇了摇头:“陛下,曹内侍的症状还有治愈的希望。娘娘怕是。。。”
  赵桓只感觉到天旋地转,若不是旁边令狐云龙扶着,怕早已晕了过去。
  PS:推一本朋友的书,仙侠的《蜀山世界笑傲行》。作者以前历史类,上过三江,文笔犀利。


第七十二章 自制青霉素治病
  赵桓强自镇定,若是南宫怜儿死了,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味了。人总是这样,南宫怜儿在他身边的时候,赵桓没有觉得什么,等到现在,他才懂得什么叫珍惜。
  赵桓开始模糊的明白,她并非真的是嫌宫内烦闷想出宫。其实她是舍不得自己,她想跟在自己身边。为了自己这个狗皇帝,她数次不顾性命。而自己竟然心安理得,只是觉得她很漂亮,从来没有认真去关心过她的内心。
  “郭郎中,你告诉朕,为什么她的病难以治愈?”
  郎中跪了下来:“陛下,小人冒死实言。娘娘除了时疫,还有就是心结沉重,郁塞于胸,乃至烂喉痧。加上旅途劳顿,怕是,小人尽力而为!”
  赵桓烦躁的摆手:“下去下去!”
  “陛下,要不小的去汴京将赛神医请来?”令狐云龙问道。
  赵桓摇了摇头:“来不及了,赛华佗就算从汴京赶来,娘娘怕也。。。”
  赵桓暗自懊恼,他后悔自己没有学过医。一个现代人来到这里竟然一无是处,除了灭了金国,造了几艘船几门炮以外,他没有改变这个世界什么。
  “心结沉重,郁塞于胸,乃至烂喉痧。”赵桓喃喃的品味着这句话,他猛然间想起,中医所称的烂喉痧不就是猩红热么。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青霉素最是有效。只是在这里怎么才能制作出来这种药。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赵桓爷爷学过几年西医,虽然只是个皮毛,但他清楚的记得爷爷小时候用土法制造过青霉素。
  虽然赵桓对青霉素提炼方法已经模糊,但仔细想想应该能记起来。但至于有没有效果,能不能管用却不得而知了。
  青霉素,还是用土法制作。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当年赵桓爷爷确实用过此法治好过人。赵桓这里有没有用心中实在是没有底。
  “令狐云龙,你去找些发霉的食物,水果之类的东西。”赵桓吩咐道。
  令狐云龙一惊,这皇帝不会是伤心过度傻了吧。但皇帝吩咐,自己不敢不去,当下躬身答应去了。
  “来人!”赵桓一叫,立刻有侍卫走了过来:“陛下!”
  赵桓挑了俩人:“夏青,杨武,你二人去给朕找些芋头和粟米来!”
  二人躬身领命,赵桓带着剩下的几名侍卫来到厨房,县衙厨房工具倒是齐全。
  “去将郭郎中叫来!”赵桓又吩咐着。
  不多时郎中背着个药箱走了进来,跪地道:“陛下!”
  赵桓看了眼这个郎中,他只知道对方姓郭,名字问过也忘了:“郭郎中,你可带着研磨工具?磨草药的?”
  那东西叫碾槽,药碾,赵桓只知其物不知其名。当下郭郎中拿出药碾:“陛下,这些都是随身而备。”
  赵桓点了点头:“太好了,你们几个侍卫,去找一些木炭,一定要干净的。郭郎中,你就用这个药碾将木炭磨成粉,再给朕找块细纱布来!”
  众人不明所以,不知道这皇帝到底想做什么。郭郎中更是奇怪,第一次见用木炭治时疫的。
  有的侍卫更是暗自佩服,这皇帝好像没有不会的东西。竟然还会治病,难道是赛华佗教的?
  那俩叫夏青和杨武的侍卫端来一大盆的芋头和粟米,赵桓命他二人熬粥。再将令狐云龙找来到发霉水果取其霉菌放入芋头和粟米做成的培养液。
  郭郎中又配置了一些内服药,来治疗南宫怜儿与曹东升身上的时疫,曹东升倒是日见好转。南宫怜儿虽然症状稍轻,但身上的疹子却迟迟不退。
  九日后,赵桓将培养液放入漏斗中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培养液放上菜油搅拌完放入木桶内。
  再将木桶静置,油水分离。上面的是油,下面的便是水了。而这些水中就已经含有青霉素。
  赵桓命人架起一口大锅,点上柴火,将锅内的水蒸气收到一个瓷碗内权做蒸馏水。再将青霉素水放入研磨好的木炭中以此为介质过滤。
  再倒入醋制作成的酸性水,然后用草木灰烧成的碱性水倒入。木炭粉过滤后的溶液再用细竹筒头上塞上棉花再次过滤一遍。
  终于,赵桓造了出来一大碗青霉素溶液。至于这青霉素溶液有没有效果,浓度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怜儿,这药有没有用朕也不知道。你怕不怕?”赵桓问道。
  南宫怜儿摇了摇头:“陛下,怜儿不怕!”
  她不怕,赵桓却怕,他颤抖着用竹筒做成的注射器抽取了一些青霉素。
  额头的汗水滴落,这些简易的工具是会死人的。尤其是青霉素还需要做皮试,否则一旦过敏神仙也救不了,可如今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要命的是这个柱子制作的针筒,你最好别去想这针头有多粗。反正赵桓见了都胆战心惊,一针下去绝对会死人的。
  古人是造不出针头的,幸亏有一种植物叫做造刺树。赵桓命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来的,用银针将造刺树的刺掏空当做针头,然后用羊肠套在针头与竹筒上。
  赵桓将人支开,肌肉注射是需要打屁股的。南宫怜儿虽然不明白赵桓想做什么,但还是害羞的不敢睁开眼。
  赵桓一咬牙,将针扎了下去。
  他不敢多注射,一是这药杂质无法提纯,二是无法掌握用量。
  除了注射,赵桓还还给她外敷。希望这药能起一些疗效吧,赵桓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连续三天,南宫怜儿的病没有丝毫的好转,却被赵桓扎了六七针。而症状较轻的曹东升却已痊愈了。
  人都是自私的,赵桓心中有一个罪恶的想法,为什么好起来的不是南宫怜儿而是曹东升。
  “陛下,不,我不打了!”南宫怜儿开始拒绝。
  赵桓只好哄着她:“乖,再打一针,就一针。”
  “陛下,你还是让我死了吧,我不想打针。”
  “你若死了,朕陪你一起死。”
  “陛下!”
  “那你就打针!”
  第四天,赵桓心中乱做一团。连续扎了三天,竟然没有一点效果,那么只能证明自己配的药失效了。或者说是自己根本就没有配置出来青霉素。
  “陛!陛下!”一名侍女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只见她上气不接下气的满头大汗。
  赵桓心中一慌,眼前金星乱冒。他知道,怜儿出事了。
  “陛下,娘娘她。。。”
  眼泪已经止不住的从赵桓脸上流了下来,南宫怜儿死了。
  “娘娘她已经开始吃饭了!”侍女终于说了出来。
  “啊?”赵桓一下子跳了起来:“你说什么!”
  侍女满脸欢笑:“娘娘已经能吃饭了,郭郎中刚刚诊过脉。说是娘娘脉象平稳,应该无大碍。”
  这侍女是从琅琊县临时征来,若是宫中的宫女赵桓怕是早就暴怒了。
  PS:青霉素制作方法是从一部电视剧上看到的,并没有科学依据,大家可千万别学啊。


第七十三章 海州城蛇鼠一窝
  青霉素制作方法,是赵桓小时候他那个不着调的爷爷给猪打针时所配置的配方。赵桓小时候住在偏远的大山里,那个年代连支青霉素都欠奉,于是他爷爷就自己配药给家里的猪治病。
  鬼知道是郭郎中的草药起了作用,还是赵桓这个半吊子兽医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南宫怜儿的病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
  “赵哥哥,你怎么知道这种治病的良方的?”南宫怜儿问道。
  赵桓肯定不能告诉他这是他爷爷给猪治病的偏方,只好说道:“这个嘛,是赛华佗这个老东西教给朕的。朕查过资料,这个灾荒必然伴着瘟疫,所以来之前,朕就让赛华佗给开了这个方子。”
  南宫怜儿大喜:“那咱们就在琅琊县推广这个方子,定然能让那些灾民痊愈。”
  赵桓吓了一跳,这玩意儿可不能再实验了:“这个不用了,郭郎中说这琅琊县的瘟疫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只要保持卫生、隔离病人防止疫情扩散便没啥问题。朕已经下令全县各处街道都用生石灰消毒,尤其疫情发生过的地方,加倍重视。那些因瘟疫而病死的人全部深埋,坑内填上生石灰。”
  好在这次疫情并不算得上是很严重,加上这一场大雨让疫情减轻了不少。正如赵桓所说,琅琊县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了。
  县衙,赵桓这个狗皇帝现在成了琅琊县县令,衙门编制基本满员。高二与路阿三
  吴革在海州开设了粥棚,第一天便被灾民攻陷了。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灾民涌进来,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人明明领了稀粥,不多时又会过来认领。
  吴革命令身边的人:“跟着这俩人,看看他们端着粥去了哪里。”
  两名侍卫躬身答应,原来吴革早已看清楚。有两个一高一瘦的家伙这是第三次来领粥了,这二人绝对有问题。而且不只是这俩人,有的已经是来了四五次之多了。
  高瘦二人一看便不像是个灾民,虽然二人衣衫破烂。但他们没有灾民身上那种破败,那种对食物的渴求。给他施粥的时候,这二人也没有表现出对食物的极端渴望。
  高瘦二人一前一后的转到了一条小巷子,然后二人回头看看身后没有人,竟然悄悄的将碗里的粥米倒进了旁边的垃圾堆,然后二人端着碗再次走出巷子往粥棚走去。
  “将军,这二人端着粥并未食用,而是转过巷子将粥米倒进了垃圾堆,然后他们端着碗再来到这里要粥。”一名侍卫来报。
  另一名侍卫不解的问道:“将军,他们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喝粥,还倒掉?难道他们不饿。”
  吴革冷笑道:“这还看不出来么,有人不想咱们施粥,更不想咱们插手海州的事。你们俩,带上身边的侍卫,盯紧了这些灾民,发现形迹可疑的就跟上去,一旦发现将粥倒掉的,立刻抓捕!”
  “遵命!”两名侍卫领命而去。
  吴革眸子里闪烁着精光:“本将军倒要看看你们还想耍什么花招!”
  高瘦二人又来到了粥棚前排起了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